硕士论文网第2020-10-0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经济管理文章《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经济管理硕士论文,一般认为,中国正式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是建国后在苏联影响下开始的,但笔者认为,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文化传承以及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老一辈学者所做的铺垫和基础工作也是不可抹杀的。对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研究也越深入,就必须研究其相应的渊源与背景,这样才能揭示影响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对教育发展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像林业经济管理这种由传统林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一定行业特性的学科,其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更是为人们所忽视。现在,中国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阶段,但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所面临的潜在危机和挑战:一方面,综合性院校依托其强大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优势强势介入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高端领域,如研究生教育和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使学科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本科教育的通识化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在压缩林业经济管理本科教育的发展空间,使得林业经济管理本学科教育面临包括理论体系、人才培养、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危机。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能不能解决好这些危机和挑战,能不能突破发展瓶颈,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是广大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极为关心的问题。专业性教育大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轨迹和脉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以中国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脉络为切入点,在研究中国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努力去揭示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中显示的特殊性,并从中探寻教育发展、学科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宏观联系,进而针对中国林业的变革对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提出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来探寻推动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科学对策和合理建议。提高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水平,解决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促进中国林业的发展,必须把握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脉络及其特征。我们也只有站在对历史深入研究、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思考未来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定位,为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理论创新及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1.2 研究设计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探讨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特点,通过对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渊源、属性、基本范畴的分析,分析其内在的演变趋势及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各种相关因素,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与中国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和拓展予以启迪。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起源研究。通过进一步挖掘有关文献资料,探寻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脉络及特征研究。分析中国林业经济管理管理教育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脉络,及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主要特征。关于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思考。通过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脉络的分析,并通过与苏联、日本、欧美诸国的对比,来分析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下列方法进行研究:阶段分析法,本文应用阶段分析法对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裁剪、整合,然后根据这些文献将中国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即在积累资料的基础上,然后再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再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深入探求重点研究内容的规律;文献分析法,文献资料对探究本学科的发展历程与特征极为重要。本研究拟在大量搜集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文献基础上,借助其他历史文献资料,选择特定历史时期、主要人物、专门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然后对文献再进行总体性研究,获得再经过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学科的演变规律、影响学科发展的因素及趋势。专家访谈法,除了利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外,本文还采取了专家访谈法。即首先拟定调研计划,然后到重点院校调査研究,对我国各知名的林业经济学专家进行访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相关信息,,为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2.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概念
2.1 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涵义与相关范畴辨析
《辞海》(年版)对教育这个词有两种释义,一种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另一种是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本文研究中的教育主要是第一种。教育包括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主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人才培养又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等类别,科学研究包括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等方面。在具体细节上还包括课程设置、授课教材、专业方向等研究内容。研究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一般包括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主要方面,人才培养又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等类别,科学研究包括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等方面。在具体细节上还包括课程设置、授课教材、专业方向等研究内容。由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核心是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为了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本文以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为研究对象,中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问题暂不涉及。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林业经济管理学系和学科。所谓学系指高等教育中按学科所划分的教学与行政单位,是教育组织化的具体形式,一般还有一定的行政功能,是为了教育机构的业务工作能得到分工协作高效实施这一目标而设置的。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系是高等院校按照学科性质设置的教学基层单位,是实施科研、教学以及社会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科整体研究任务与规划的实际执行者。学系主要由专业构成。按照《教育大辞典》(年版)的定义:专业译自俄文,指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课程。《辞海》(年版)中对专业的解释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内容层面与结构层面两大方面。从内容层面来看,学科是基于科研、传播的学术分类,是相对划分清晰的学术体系,源于脑力劳动的分工结果;专业则是因教育工作的需要,组合多门学科内容而构成的知识体系。学科构成基本要素是:研究对象、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专业的构成基本要素仅仅是一定的课程设置。从结构层面来看,学科与专业的区别有两大方面:一,基本要素有别。学科的基本要素是学科任务、研究者、资讯和物质条件;专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由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师学生;二,学科与专业所需完成的目标有别。学科的根本任务是推动人类进步和智慧创新,其行为结果是人类智慧的增长,专业则需要为人类社会教育各种层级各种类别的职业后备队为根本任务,本质上就是传授既有知识,以满足人类社会对不同职业在质和量两方面的需求,这也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学科和专业两者之间亦有联系。学科和专业作为两种基层单位的实体机构并存于高等院校,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资源上都可以互相支持或者共同分享。专业作为学科智慧传承、教育人才的基地;学科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2.2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功能分析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功能,是随着历史实践的发展不断演变的。蒋海指出我国林业经济研究就在五十年代发展之初,便逐步形成了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马列主义林业经济理论体系,以提高生产力为研究目的。李周也提到(,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本专业学术研究由于受斯大林高度集中模式等过左的因素的影响,当时的学术重点都聚焦与于资源合理分配的问题上,例如完善生产活动的实施方式,规划林业生产的额度和工期,研究林场交通网数量和增加伐木立方、如何利用附加林产品等问题。从当时我国林业生产的实践来看,每一时期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功能都在变化,但大都是符合实际的,除了文革极左路线时期,受到错误思想的误导,无视林业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使得本专业的发展滞缓,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当时林业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摒弃了过于陈旧的部分计划经济体制,林业经营的实践发生了关键转变,随之本专业的研究也深入指导到了行业市场化改革和持续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截止到目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作用,王幼臣(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给政府提供行业规划方案与政策建议、完善行业企业管理机制,协助政府针对本行业的相关问题作出重要决策;其次是为协助政府相关行业的管理部门、附属机构以及经营性单位制订发展方案与发展目标、预测市场变动、制订生产销售计划、监督实践生产活动、给以会计协助与科技支持、进行重大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评估以及行业生产技术的评测等提供相关建议和技术指导;最后是为提高国家林业部门领导者和生产者的素质,提高行业扩大再生产力度,增进行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为建设四个现代化提供基础。张建国(具体指出,本专业的任务就是为当今行业的规划与完善提供科学以及有效的学术指导和操作建议,评测重大决策的效果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对国际市场的整体变化状况进行研究,凸显现代环保理念,并大力推行人工自然林的建设,逐渐实现中国林业的木材永续利用、自给自足。
3.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1 晚清与民国时期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与特征
3.2 新中国建立后计划经济时期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与特征
3.3 改革开放至今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与特征
4.当前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4.1 当前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4.2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5. 国外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借鉴
6.结论和不足之处
如前文所述,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晚清到民国的萌芽与形成阶段、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确立与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今的完善与成长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关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根据本文研究,晚清时期的京师大学堂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虽然规划了林科及林业经济管理的教学内容,但没有真正的办学实践。到了民国时期,年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开设了林政学,根据史料推断授课老师是程鸿书,这可以确定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起源。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在晚清到民国的萌芽与形成阶段,清政府模仿日本开始了中国的农林教育,但大学里的林业教育没有付诸实施。民国建立后,林业经济管理的课程才以年开设的林政学为起源逐步形成。这一阶段总体特征是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在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确立与发展阶段。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总体特征是在林学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但科研队伍相对较少,且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在改革开放至今的完善与全面调整阶段。这一时期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总体特征是学科建设日益完善和成熟,培养研究生(硕士、博士生)等高层次人才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科研能力也日趋成熟。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对未来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笔者有一些前瞻性看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使学科竞争更加激烈,高水平综合性高校的介入将使现存的农林院校面临空前的压力。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在压缩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空间,使得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面临西方发达国家走精英化或者彻底放弃学科独立性的抉择,除非我们能找到一条契合中国现实情况的新路。本文以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为研究对象,选择以理清中国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脉络为切入点,设法探寻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脉络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思考未来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定位,为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理论创新及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然而,受条件所限,许多史料收集还不够全面,例如金陵大学的资料因为重要的原始资料不在中国大陆,在研究中就搜集得不够充分、完善。此外,受学时所限,也限于笔者的学识与能力,相关理论把握也难以掌握到运用自如的水平,特别是在分析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显得深度不够。最后,本文的研究视野局限于中国的高等林业经济管理教育为中心,没有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中等职业教育等更广的层面以及国外的林业经济管理教育情况。这些缺陷,希望在将来的研究中加以弥补。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经济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