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09-2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博士论文文章《中国网络小说中的传奇叙事虚拟时空的浪漫传承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文是一篇博士论文,网络小说语言风格的多元化体现在“幽默”与“犀利”两种风格并存,“幽默”和“犀利”,看似是完全矛盾的两种特征。“幽默”是通俗的文学尤其是后兴起的“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而“犀利”人们往往认为是精英文学的特点。其实并不是这样,传奇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诙谐的,但其中也沉痛的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网络小说中也继承了这一点。
绪 论
文学是现实社会的梦幻倒影,每个时期的文学都曾是“当代文学”,因而文学具有时代性。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小说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网络文学的研究领域,当代学者无论意图从何种角度、何种方法勘验其“真意”,多数都囿于对网络文学之“新”的探索。同时,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已历经二十余个年头,这期间网络文学虽然飞速发展且不时引起轰动与热议,却始终处于主流文坛的边缘位置。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有很长一段时间停滞于对其“文学性”的界定,而且对于其创作、传播平台的重视似乎更甚于对其文学本质的关注。许多文坛学者直接选择对网络文学“保留意见”,抱持着不碰触、不支持的冷漠态度。网络文学浮萍般的现状,既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困境,也成为文学研究者的苦况。这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回过头,在网络文学的本质与根基上一探究竟,毕竟“传统”与“现代”之间并非只是一种替代与冲突的关系,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的延续与继承,在空间上的互补与并存。而且我国优秀的文学传统也一直推动着千百年来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传统的视野下审视网络文学,也许可以解决多年来一直笼罩在文坛的一些问题,同时或许也能够找到为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领灯续航的飞鸿羽翼。由此可见,对网络文学“根”的挖掘似乎是对其“文学性”与文学“形态”进行把握的一个合理的开始,而文学的叙事传统可谓其最主要的根茎之一,对其叙事传统的追溯不仅是对网络文学本质的研究,同时也是在叙事层面对我国文学整体框架的一种丰满。 如众所知,中国小说是在唐代以后才真正的发展起来,而唐人传奇不仅是一种古代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学体类,从其叙事模式在各朝各代的延续与发展来看,“传奇”已经演变为中国文学叙事一种基本的模式与传统。正如张文东所说:“所谓传奇,大概就是对奇闻异事的记录与叙述,但其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则不仅是唐人小说的一种概称,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重要体类,并在发生学的意义上成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基本模式与传统。”
第一章 网络文学:传奇传统的新阵地
本章的题目一方面服务于本文的核心目的:以在我国文学中承衍两千年的传奇叙事模式透视网络小说;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一种“割裂”式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尽管本文所研究的“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坛只是一种争议尚存的“阶段性概念”,对这一新鲜而陌生化的文学样式进行研究,始终脱离不了其传播媒介与文化环境等一些当代性问题。但是,在中国文学内部,无论发生何种的变革,呈现多大的反差,产生怎样的“个别”现象,始终会在文学史的意义上体现于文学“整体”的波动。即使是古代文学走进现代文学时,给学界带来巨大的断裂感,其文学母题、抒情意识、叙事方法、叙事逻辑等文学创作的关键层面仍然对古代文学有着某种天然的承袭与发展。因此,以文学的“整体意识”考察当代文学的“阶段性”发展,是本文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法则”。 本章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对峙”局面入手,揭开体制与资本“合谋”给网络文学带上的神秘面纱,直面其“文学性”问题。继而从“根”挖掘,辨析网络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在传统文学中找到网络文学的文化资源和叙事资源。在建立起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沟通之桥的同时,通过论述传奇传统和网络小说之间,无论在叙事的“接受”模式上的统一性,或是传奇的叙事资源比较普遍地存在于网络小说的大部分类型和题材中,来印证传奇传统是网络小说的必然选择。而在本章的最后一部分中,笔者以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文本阅读为基础,总结出网络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传奇叙事特点。
第一节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
关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学界往往以传统文学的“反叛者”“革新者”的身份来概括网络文学,“不入流”“通俗”成为评述网络文学的流行用语,这一切似乎都在拉远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距离。那么,集娱乐性、大众化于一身的网络文学是否真的“不堪入目”?我国的文学传统是否应对其置之不理甚至将其舍弃?答案是否定的。当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对峙”态势,其实是五四“新文学”以来的“精英文学”传统与借网络文学复苏的“大众文学”传统在当代的一次有力碰撞。这恰恰说明我国文学传统流于网络文学之血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学界一些反对将网络文学纳入文学研究领域的声音。实际上,本文并不囿于各中优劣,而是将这种“对峙”状态视为一种激励式的发展背景,继而从中寻找网络文学的根源与文学传统的延续。
第二节 新媒介与传统文学资源——网络小说的必然选择
中国文学除了“诗骚”与“史传”两大传统,对网络文学影响最大、最深的是流传将近两千年的传奇传统。网络小说的题材与类型繁多,而猎奇的情节与新鲜的网络语言是其通用的元素,盗墓、玄幻、仙侠、都市等类型的网络小说中对“奇事”“异闻”的书写在不同程度上接通了网络小说与传统文学传奇叙事模式之间的联系。将网络小说置于传奇传统的观照下,会发现网络小说的故事、话语和思想不总是荒诞不经与离经叛道的,而是充满了“传奇的意味”。网络小说中的一部分作品符合或接近传奇小说记叙奇人奇事、篇幅漫长、情节曲折等特点,如近几年在网络上掀起阅读热潮的惊悚、悬疑的侦探文学和盗墓文学如《盗墓笔记》《心理罪》等,及在各种公共网络平台和自媒体平台上连载的现实题材的网络言情小说如《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蜗居》、网络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等,故事情节虚实结合,“作意好奇”,语言通俗浅白,同时又反映一定的现实伦理,与传奇传统有着比较明显的联系。从叙事角度来看,传奇传统对网络文学可谓电照风行,血脉相通。无论在叙事结构中心的偏重上,还是对叙事题材、角度和方式上,以及叙事的接受模式上等等,与传奇传统对接都是网络文学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传奇传统与网络小说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网络小说的传奇性情节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承载网络小说情节的传奇性模块
第三章 传奇传统与网络小说的叙事题材
第一节 幻想题材:“宿命”世界的“武”与“情”
第二节 爱情题材:虚拟时代的浪漫奇缘
第三节 穿越题材:现代焦虑与异域困境的博弈
第四节 成长题材:开挂的白日梦
第四章 传奇人物在网络小说中的重塑
第一节 释放与表达:传奇人物的“古今”穿越
第二节 固定与多元:传奇脸谱的勾勒
第三节 复仇与能力:“施动者”的传奇行为模式
第五章 传奇语言的借鉴与新变
第一节 网络小说的语言系统
第二节 诗意的栖息地——对传奇叙事语言的承袭
第三节 大众的“自言体”——对传统文学叙事语言的解构
结 语
行文至此,本文终于对网络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形成稍具规模的梳理与阐释,并且基本完成了以回归传统意义上的,在传奇传统视域下对网络文学的重新审视。在文学传统与网络文学二者之间不断深入的探索中,让笔者得到了某种传统与当下的启迪,时代是不断进步的,而文学与文学传统是否也在与时俱进,或者说经典是否能够永远历久弥新?就像夏目漱石在其著作《文学论》中的观点:文学并不总是在随发展与变革而进步的,或许还存在着某种退步。也许这更应该是一种反思,这种反思具体到目前在学界充满争议的网络文学中便又形成了:如果走出文学传统,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现代性到底了解多少的问题。一直以来,学界对小说的“类型化”始终褒贬不一,如频繁引领大众阅读热潮的“鸳鸯蝴蝶”、港台武侠、言情小说等,都在学界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争议。如今网络小说的类型化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争议相似的也成为网络小说研究的聚焦点。 将网络小说纳入通俗文学视野的学者不在少数,网络小说的类型化趋势也已经成为整个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网络小说就是通俗文学,基本形态就是类型小说。”72;“无论是题材的种类, 还是创作模式, 网络文学大体可以划为通俗文学的范畴, 在总体上呈现着通俗性的审美特质……”73,在学界“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往往被对立起来,并且形成一种有关于文学价值评判上的等级秩序。这样,将网络小说纳入通俗文学的视野在一定意义上就存在着贬低、排斥的意味,这样有违本文的初衷。笔者认为,如果将“精英文学—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中两种文学体系呈犄角之势的结构,在其评价上只有“大众”与“小众”之分,而抛弃“雅俗”“高下”“入流与不入流”的论调,那么将网络小说纳入“大众通俗文学”的视野无可厚非,“大众通俗文学”中的一些元素也是网络小说“流行”起来的原因。 关于网络小说的商业化、娱乐性、模式化。“在今天,‘类型文学’是‘通俗文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娱乐文学’最优化的通道。它能够激发阅读的欢娱,可能是公共性的、常识性的,也能有思想性,但它的方式是寓教于乐,因为娱乐是其最大的功能。”74夏烈认为:“‘类型文学’的创作主体是 70 后、80 后,大众文化是其背景,网络写作是其手段,具有全民写作、人人参与的特点,还有商业资本的强力介入。”75可见,网络小说类型化是伴随着通俗文学所固有的娱乐性、商业性而来的,换句话说,文学网站的商业化和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同体”关系共同推动网络小说的类型化趋势。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中国网络小说中的传奇叙事虚拟时空的浪漫传承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博士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