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硕士论文 > “封闭路网”下的北京开放式居住区模式研究

“封闭路网”下的北京开放式居住区模式研究

时间:2020-09-09 20:51 | 栏目:硕士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09-0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硕士论文文章《“封闭路网”下的北京开放式居住区模式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住区模式的发展受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合理性和必然性。北京城市住区模式发展呈现出从密路网-疏路网-密路网,住区开放-住区封闭-住区开放的发展过程。开放性住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对当前居住体系的一种丰富和补充。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封闭小区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例如,城市肌理的破碎、街道空间的失活,同时,超大尺度的封闭住区还对城市交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对于“密路网”及“开放性住区”的探索已尤为迫切。 2016 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提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方式”,“打通各类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达性。”以及“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区”、“ 实现住区内部道路的公共化”。城市道路整体布局直接影响着住区的建设,“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将会颠覆住区的空间结构。住区内道路公共化的理念,对于人行和车行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对于机动车而言,开放住区内车行道路,畅通交通微循环,使得城市路网更加密集和高效;对于行人而言,开放住区内步行街道,鼓励绿色出行,激发住区内部活力。“窄马路、密路网”道路布局与开放性住区的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建设密路网与建设开放性住区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因此,笔者认为“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的建设是今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活动的新方向。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已经建成的开放性住区案例。其中有在规划之初就以开放住区为理念建设的住区,例如,万科的花园系列住区、北京建外 SOHO、沿海赛洛城等。其设计理念、道路组织、管理模式、景观规划、边界形式都有所不同,但也存在共性,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国内对于开放性住区的建设和住区模式缺乏系统的研究。我国部分居住小区、单位大院也在时代发展中逐步打开,呈现开放性住区的特征。例如,北京月坛北小街小区、广州的六运小区、成都的玉林小区等,都是在发展过程中自下而上逐步开放的住区。 不同城市,不同经济政策背景下,不同开放模式,有着不同的开放性住区,共性与差异共存,开放性住区如何融入城市,更好地为居民的生活服务呢,更好地满足高品质、多元化的居住需求呢?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具体到实际建设层面,开放性住区存在着权属问题、开放程度、住区管理与安全等方面的建设难点。以权属问题为例,封闭住区的建设由开发商负责住区内部的道路及配套设施的开发与建设,而费用由所有居民分摊。因此,在我国的《物权法》里,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及公共设施都属于业主共有。开放性住区的建设势必要重新划分公共空间与业主私密空间的界限,确定权属是住区开放的基础。学者袁春岭随机对合肥市 156 位居民针对居住小区内“街区开放”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赞成人数占 64%,且 72%的居民关心落实后的安全问题。且随着街区开放的宣传加大,人们对此赞成数量越高。”可见,开放性住区的管理与安全措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设计师需要从规划和管理层面切实保障居住安全。
  1.2  研究界定
  密路网拆分来看,是由密集的(形容词)+道路网(名词)构成。在百度百科中,对于道路网的定义是:一定区域内、由各种道路组成的、交织成网状的道路系统。那么密路网的概念,其实质是落在“密”字上的。而密集的,它的反义词是疏密的,判断一个区域内的道路网是否密集,其实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如图 1-1,在相同区域内,疏路网与密路网的对比),具体的量化标准是比较相同大小的区域内道路网密度的数值大小。从交通学的角度来看,“道路网密度是对道路总长度与用地面积之间的限定,计算方法为:道路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单位是千米/平方千米。”而不同的城市,不同等级的道路也有相应的道路网密度规范要求。其中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道路网密度之和为干道网密度。 简而言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区域内道路网密度数值越大,即该区域内道路网越密集,该区域内道路之间的间距越小,区域内单个街区的尺度和面积也就越小。(T/CECS-CREA377—2018《绿色住区标准》中将城市街区定义为“在城市中由城市道路围合而成的区域。”本文沿用这个定义。)而“密路网”也往往是与“小街区”一同被提及。 因此,笔者对于密路网的定义是:由密集的城市道路组成的相互连通的呈网状分布的道路系统,并且路网将用地划分为若干个尺度较小的街区。城市道路网的疏密程度通过计算道路网密度的数值来比较判断,也可以通过区域内单个街区的尺度大小来衡量。对于住区而言,即通过居住街坊的尺度大小来衡量。(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对居住街坊定义为:居住的基本单元,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围合的区域。6)因此,住区内道路网越密集,住区内道路间距越小,单个街坊尺度也越小。 当然,城市道路网并不是越密集越好,“窄马路,密路网”是针对我国 “宽马路,疏路网”道路模式下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及街区尺度过大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而提出的。具体的路网密度数值还需因地制宜。 综上所述,笔者对“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研究是从“密路网”理念下界定我所研究的开放性住区的范围。换言之,住区的路网密度、住区内道路平均间距和单个街坊尺度作为笔者研究开放性住区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而住区模式主要是从道路组织、管理模式、公共配套设施、公共景观空间、临街边界空间和街区单元布局这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相同尺度下封闭街区与开放街区的路网模式

  第 2 章  “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特征研究

  2.1   从“大街区、疏路网”到“小街区、密路网”住区发展 
  建国初期,在苏联的援助下,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动下,住区规划引进了建设强调功能效率的现代主义城市路网体系(宽马路、集中建设主次干道)和易于推广复制的大街坊住区(superblock)。这一时期是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上升期,住区建设大都依托工业建设布局,所建住区为职工住房。 1953 年,北京市委规划小组提出了《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要点》指出“居住区规模为 9-15 公顷,采取大街坊模式,住宅以 4-5 层为主。”粗略估算,居住区尺度为:300 米×300 米-388 米×388 米,若居住区四周临城市干道,则道路间距在 300 米-400 米之间。这一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运用。以北京为例,“目前保存较完善的有北京百万庄住区、三里河住区、和平里住区、铁道部第四住区、酒仙桥街坊住区、北京第三棉纺厂等。”我国住区建设在这一时期下呈现“大街区、疏路网”的基本形态。 单位大院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为维持社会稳定所采取的住区模式。“按照大院的功能主要分为:机关大院、高校大院和军队大院。在北京旧城中,中共机关单位平均占地接近 15 公顷,占整个旧城接近 60%。”再加上职工宿舍,可见规模之大、数量之多。 单位大院这样“各自为政”的封闭性建设模式,导致城市肌理的破碎、城市道路中断。学者张帆统计了北京部分单位大院的用地情况,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居住区用地规模在大街坊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甚至是翻了一到十几倍不等。对应到住区邻接的城市道路间距达到了 400 米-1000 多米以上不等。我国“大街区、疏路网”的城市路网格局进一步加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住区建设也从住宅分配转向了住宅商品化。首先,从经济层面来讲:在政府的支持下,私人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将住区内公共资源封闭起来,由部分人独享的设计理念,彰显了住区的高档,也使政府和开发商收益巨大。其次,从需求层面:中高阶层人群对更高品质、更私有化的居住环境需求催生了封闭居住小区的建设需求。而封闭住区宣扬的高档和私有,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人渴望彰显地位和身份的心理。最后,从建设与管理层面:封闭住区具有易于复制建设和易于管理的优势。因而,封闭居住小区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新建住区的标准模板,直到现在还是我国居住区的主流模式。 我国自 2002 年 4 月开始施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关于居住区的分级控制指出,居住小区人口 1 万-1.5 万人。以北京中高层居住小区为例,人均用地指标 17-24 ㎡,即居住小区用地规模为:17-36 公顷,小区邻接道路间距约为:410 米-600 米。“而 2000-2007 年间,我国竣工房屋总建设量 180 亿平方米,其中封闭住区就占到了约 80%的比重。”而且,在对住区进行土地拍卖时,往往是要包括内部道路的建设,从而使得用地划分偏大。住区内部道路又是仅服务于住区居民,呈内向型封闭状态。 因而,封闭居住小区的大规模建设稳固了“大街区,宽马路”的城市道路形态。封闭居住小区延续了大街坊和单位大院时期的超大住区尺度,占地面积基本在十几公顷以上,且对城市封闭。封闭住区是造成城市路网稀疏、城市支路网不连通,城市干道荷载量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密路网”相关政策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2016 年 2 月 6 日《意见》提出“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不是一场拆除围墙的行动。提到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就是将城市划分为更多尺度更小的街区。对于住区而言,就是建设更多小尺度的居住街坊。 2018 年 12 月 1 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以下简称《新住区标准》),提出“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 8km/km²;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 300m,宜为 150-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的布局相结合。”根据不同的路网密度,同一地块被划分成不同尺度的街区单元。可以看出,当街区路网密度为 8km/km²时,街区平均尺度约为 250m×250m。在实际的划分中,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实际的街区尺度要小于 250m 这个估算值,可粗略推算出单个街区面积约为 5.3 公顷。《新住区标准》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居住生活单元,其规模和尺度为:2-4 公顷,外围为城市道路,与  “小街区、密路网”、“开放街区”和“路网密度”等相关政策对接。当前,对于开放性住区的建设并没有具体的文件出台,我国对于开放性住区的建设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各城市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 2016 年,当地市建委出台了《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2016 年版)》,对于街道分类、交通设施、绿化景观、市政设施、公服配套这几个方面都出台了与“小街区”建设相匹配的技术导则。成都城市行政区路网密度(2019 年)为 8.07 km/km²,在全国排名第三,其出台的技术标准可作为其他城市参考。具体的建设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严格按照《新的住区标准》来建设居住街坊,从而建设住区;其二,不同城市区域划定合适的道路间距和街坊尺度,结合住区实际情况,合理分层级的开放,而路网密度:8km/km²可作为一个衡量参考标准。笔者认为,第二种建设方式是比较适宜的。而如何在居住街坊范围内,既保证住宅的容积率、保证住区安全,同时也要营造出街坊单元的活力,是设计师需要去考虑的关键问题。在《新住区标准》中并没有对居住街坊的尺度再进行细分,仅对其人口和户数进行了限制,相应的人口规模以往对应的是居住组团。居住街坊对应到基本管控单元,即物业层面。据《新住区标准》中表 3.0.4 所提出的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控制规模为 300m,结合 250m 街区平均尺度,即五分钟生活圈约为 1-2 个街区单元。相应的人口规模以往对应的是在小区规模之间。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到基本管控单元,即社区层面。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控制规模为 500m,即四个街区单元。相应的人口规模在以往居住区分级中并没有。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到基本管控单元,是几个小社区组合形成的大社区,形成小街道空间。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控制规模为 800-1000m,约为 10-16 个街区单元。相应的人口规模以往对应的是居住区。对应到基本管控单元,即街道层面。通过对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的细分,从街道-大社区-社区-街坊物业的管控分级,为开放性住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北京现存部分大街坊住区规模

  第 3 章  北京市开放性住区模式发展研究

   3.1  北京城市住区模式分类
   3.2  开放性住区分类
   3.3  我国开放性住区案例分析

  第 4 章  北京市开放性住区案例比较研究

   4.1  研究案例的确定及概况
   4.2  住区交通组织模式对比研究
   4.3  住区管理模式对比研究
   4.4  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对比研究
   4.5  住区公共景观空间对比研究
   4.6  住区临街边界空间对比研究
   4.7  街区单元布局对比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 5 章   “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设计策略

   5.1  住区总体规划设计策略
   5.2  居住街坊单元设计策略
   5.3  居住街坊单元模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住区作为城市中占地最大的一部分,与城市融合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政策的支持下,“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将成为未来住区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期待看到开放的住区、有活力的城市生活。本文倡导在“小街区、密路网”的发展理念下建设开放性住区,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多学科分析法,以北京为例,对“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提出设计策略。笔者对本文总结如下:通过对我国“大街区、疏路网”到“小街区、密路网”住区发展脉络的梳理,从城市交通、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三个层面都论述了“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建设的必要性。总结了住区特征为:边界开放、路网密集、功能混合、局部封闭、资源共享和融合发展。住区开放的关键不在于打破围墙,而在于居住街坊尺度的变“小”。并对比总结了大街区与小街区的特征,得出小街区在疏导城市交通、提升土地经济效益和促进城市活力增长层面都有着更大的优势。通过对北京市住区模式发展脉络的梳理,得出北京市住区呈现:从密路网-疏路网-密路网,从住区开放-住区封闭-住区开放的发展过程。住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开放性住区并不是要代替所有的居住小区,是对当前居住体系的一种丰富和补充。需要根据城市区位、住区周边环境、市场环境等等因素,建设适宜的住区,或者说适宜开放度的住区,而不是一刀切。本文从交通组织、管理模式、公共配套设施、公共景观空间、临街边界空间和街区单元布局六个方面对研究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并且绘制了很多表格,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特征和设计手法,以期为开放性住区模式设计提供参考价值。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开放性住区的完全打开是很难实现的。基于此,以“住区与城市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采取“大开放、小封闭”的开放模式。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混合开发、攻克建设难点、满足多元主体需求、实现城市空间公共化为建设目标。在住区选址层面,宜建设在城市中心区且居民开放意愿较高的地段。在道路组织层面,宜分级建设网状道路网、合理开放道路、区分交通性街道和生活性街道,以及满足相应主体的需求。在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景观层面,宜结合住区路网分类灵活布局。在临街边界空间层面,通过功能置入,创造对城市景观和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边界,实现住区与城市边界融合,实现住区可持续发展。适宜的街坊规模对住区开放至关重要,街坊尺度的“小”尺度要适宜。一方面要保证住宅容积率,另一方面也要保证住区开放性与私密性的平衡。笔者在 200m×150m区域(3 公顷用地)内,将多层与高层住宅楼建筑分为四种组合形式,建筑排布以周边式为主,行列式为辅。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相关经济指标限定,进行住宅排布设计,并用图示语言展现。最终提出了“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中街坊单元适宜尺度,即道路间距宜在 70-200 米之间,规模宜在 0.5 公顷-2 公顷之间。由于笔者研究经历和能力有限,对论文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对北京市已经建成的开放性住区进行了较全面的案例研究,但并没有覆盖所有案例,虽然呈现了一些共性和问题,但深度和细度还有所欠缺。同时,笔者也缺乏实际的工程建设经验,关于街坊单元布局设计考虑有不周全之处。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封闭路网”下的北京开放式居住区模式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硕士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