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路网拆分来看,是由密集的(形容词)+道路网(名词)构成。在百度百科中,对于道路网的定义是:一定区域内、由各种道路组成的、交织成网状的道路系统。那么密路网的概念,其实质是落在“密”字上的。而密集的,它的反义词是疏密的,判断一个区域内的道路网是否密集,其实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如图 1-1,在相同区域内,疏路网与密路网的对比),具体的量化标准是比较相同大小的区域内道路网密度的数值大小。从交通学的角度来看,“道路网密度是对道路总长度与用地面积之间的限定,计算方法为:道路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单位是千米/平方千米。”而不同的城市,不同等级的道路也有相应的道路网密度规范要求。其中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道路网密度之和为干道网密度。 简而言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区域内道路网密度数值越大,即该区域内道路网越密集,该区域内道路之间的间距越小,区域内单个街区的尺度和面积也就越小。(T/CECS-CREA377—2018《绿色住区标准》中将城市街区定义为“在城市中由城市道路围合而成的区域。”本文沿用这个定义。)而“密路网”也往往是与“小街区”一同被提及。 因此,笔者对于密路网的定义是:由密集的城市道路组成的相互连通的呈网状分布的道路系统,并且路网将用地划分为若干个尺度较小的街区。城市道路网的疏密程度通过计算道路网密度的数值来比较判断,也可以通过区域内单个街区的尺度大小来衡量。对于住区而言,即通过居住街坊的尺度大小来衡量。(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对居住街坊定义为:居住的基本单元,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围合的区域。6)因此,住区内道路网越密集,住区内道路间距越小,单个街坊尺度也越小。 当然,城市道路网并不是越密集越好,“窄马路,密路网”是针对我国 “宽马路,疏路网”道路模式下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及街区尺度过大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而提出的。具体的路网密度数值还需因地制宜。 综上所述,笔者对“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模式研究是从“密路网”理念下界定我所研究的开放性住区的范围。换言之,住区的路网密度、住区内道路平均间距和单个街坊尺度作为笔者研究开放性住区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而住区模式主要是从道路组织、管理模式、公共配套设施、公共景观空间、临街边界空间和街区单元布局这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第 2 章 “密路网”下开放性住区特征研究
2.1 从“大街区、疏路网”到“小街区、密路网”住区发展
建国初期,在苏联的援助下,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动下,住区规划引进了建设强调功能效率的现代主义城市路网体系(宽马路、集中建设主次干道)和易于推广复制的大街坊住区(superblock)。这一时期是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上升期,住区建设大都依托工业建设布局,所建住区为职工住房。 1953 年,北京市委规划小组提出了《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要点》指出“居住区规模为 9-15 公顷,采取大街坊模式,住宅以 4-5 层为主。”粗略估算,居住区尺度为:300 米×300 米-388 米×388 米,若居住区四周临城市干道,则道路间距在 300 米-400 米之间。这一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运用。以北京为例,“目前保存较完善的有北京百万庄住区、三里河住区、和平里住区、铁道部第四住区、酒仙桥街坊住区、北京第三棉纺厂等。”我国住区建设在这一时期下呈现“大街区、疏路网”的基本形态。 单位大院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为维持社会稳定所采取的住区模式。“按照大院的功能主要分为:机关大院、高校大院和军队大院。在北京旧城中,中共机关单位平均占地接近 15 公顷,占整个旧城接近 60%。”再加上职工宿舍,可见规模之大、数量之多。 单位大院这样“各自为政”的封闭性建设模式,导致城市肌理的破碎、城市道路中断。学者张帆统计了北京部分单位大院的用地情况,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居住区用地规模在大街坊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甚至是翻了一到十几倍不等。对应到住区邻接的城市道路间距达到了 400 米-1000 多米以上不等。我国“大街区、疏路网”的城市路网格局进一步加剧。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住区建设也从住宅分配转向了住宅商品化。首先,从经济层面来讲:在政府的支持下,私人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将住区内公共资源封闭起来,由部分人独享的设计理念,彰显了住区的高档,也使政府和开发商收益巨大。其次,从需求层面:中高阶层人群对更高品质、更私有化的居住环境需求催生了封闭居住小区的建设需求。而封闭住区宣扬的高档和私有,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人渴望彰显地位和身份的心理。最后,从建设与管理层面:封闭住区具有易于复制建设和易于管理的优势。因而,封闭居住小区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新建住区的标准模板,直到现在还是我国居住区的主流模式。 我国自 2002 年 4 月开始施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关于居住区的分级控制指出,居住小区人口 1 万-1.5 万人。以北京中高层居住小区为例,人均用地指标 17-24 ㎡,即居住小区用地规模为:17-36 公顷,小区邻接道路间距约为:410 米-600 米。“而 2000-2007 年间,我国竣工房屋总建设量 180 亿平方米,其中封闭住区就占到了约 80%的比重。”而且,在对住区进行土地拍卖时,往往是要包括内部道路的建设,从而使得用地划分偏大。住区内部道路又是仅服务于住区居民,呈内向型封闭状态。 因而,封闭居住小区的大规模建设稳固了“大街区,宽马路”的城市道路形态。封闭居住小区延续了大街坊和单位大院时期的超大住区尺度,占地面积基本在十几公顷以上,且对城市封闭。封闭住区是造成城市路网稀疏、城市支路网不连通,城市干道荷载量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密路网”相关政策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2016 年 2 月 6 日《意见》提出“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不是一场拆除围墙的行动。提到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就是将城市划分为更多尺度更小的街区。对于住区而言,就是建设更多小尺度的居住街坊。 2018 年 12 月 1 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以下简称《新住区标准》),提出“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 8km/km²;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 300m,宜为 150-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的布局相结合。”根据不同的路网密度,同一地块被划分成不同尺度的街区单元。可以看出,当街区路网密度为 8km/km²时,街区平均尺度约为 250m×250m。在实际的划分中,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实际的街区尺度要小于 250m 这个估算值,可粗略推算出单个街区面积约为 5.3 公顷。《新住区标准》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居住生活单元,其规模和尺度为:2-4 公顷,外围为城市道路,与 “小街区、密路网”、“开放街区”和“路网密度”等相关政策对接。当前,对于开放性住区的建设并没有具体的文件出台,我国对于开放性住区的建设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各城市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 2016 年,当地市建委出台了《成都市“小街区规制”建设技术导则(2016 年版)》,对于街道分类、交通设施、绿化景观、市政设施、公服配套这几个方面都出台了与“小街区”建设相匹配的技术导则。成都城市行政区路网密度(2019 年)为 8.07 km/km²,在全国排名第三,其出台的技术标准可作为其他城市参考。具体的建设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严格按照《新的住区标准》来建设居住街坊,从而建设住区;其二,不同城市区域划定合适的道路间距和街坊尺度,结合住区实际情况,合理分层级的开放,而路网密度:8km/km²可作为一个衡量参考标准。笔者认为,第二种建设方式是比较适宜的。而如何在居住街坊范围内,既保证住宅的容积率、保证住区安全,同时也要营造出街坊单元的活力,是设计师需要去考虑的关键问题。在《新住区标准》中并没有对居住街坊的尺度再进行细分,仅对其人口和户数进行了限制,相应的人口规模以往对应的是居住组团。居住街坊对应到基本管控单元,即物业层面。据《新住区标准》中表 3.0.4 所提出的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控制规模为 300m,结合 250m 街区平均尺度,即五分钟生活圈约为 1-2 个街区单元。相应的人口规模以往对应的是在小区规模之间。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到基本管控单元,即社区层面。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控制规模为 500m,即四个街区单元。相应的人口规模在以往居住区分级中并没有。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到基本管控单元,是几个小社区组合形成的大社区,形成小街道空间。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控制规模为 800-1000m,约为 10-16 个街区单元。相应的人口规模以往对应的是居住区。对应到基本管控单元,即街道层面。通过对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的细分,从街道-大社区-社区-街坊物业的管控分级,为开放性住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