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30 13:51 | 栏目:硕士论文 | 浏览:次
摘 要:针对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分析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参考国外工程硕士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南京大学改革后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出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 质量 关键因素 国外先进经验 对策思考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我国设置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近5年来,随着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引起了社会各方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出发,通过探寻发达国家的成果经验和所获启发,结合南京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法,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
一、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近 5 年才刚刚从试验阶段转入全面发展阶段。随着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扩大,以及国家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重视加深,厘清现阶段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影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1. 目标导向作用弱
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社会各界普遍认为研究生应当重“学术”,轻“应用”,把工程硕士当作层次较低的研究生类型,不能认识到工程硕士的培养对我
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因此学生作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往往从思想上首先接受了社会普遍的错误观点。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通常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缺少目标导向教育,忽视强调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平等地位以及重要的培养意义,使学生从根本上缺少对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正确理解和充分重视。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后首先通过课程学习达到学分要求,通常在课程学习后或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通常会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但对大部分工程硕士研究生而言,理论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之间不存在内容上的关联性,因此学生在结束理论课程学习开始自主研究后,往往出现后劲不足或不适应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课题研究逻辑不够严谨,研究方法较单一,工作量不充足及学位论文写作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高校对工程硕士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后续开展课题研究及学位论文写作的指导功能不够强,工程硕士研究生对于自己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认识不够准确,因而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 导师指导不足
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指导贯穿研究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因此导师指导不足,也直接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目前,导师指导过程中最显著的几个问题有如下几点。
(1)导师的精力投入不足
研究生导师作为专业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上课,还需要为课题组发展“拉经费、揽项目”,以及参与各种学术会议,难以保证对每一个工程硕士生进行详尽指导。
(2)导师对应用型课题的整体把握不足
和学术硕士相比,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题大多来自企业且不能够形成学术论文发表,对学生的科研工作评价缺少量化标准。部分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对课题的创新性、应用价值和完整性进行充分把握,到学生的论文写作阶段即使发现存在显著不足也难以修正和改进。
(3)导师自身缺乏行业研究经验
我国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面向行业,鼓励应用型创新,然而大部分导师自博士毕业就在高校任教,缺少行业工作经验,难以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展项目时给予有效指导,只能慢慢和研究生一起积累经验。
3. 培养过程把关不严格
目前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环节的设置对学生基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即可进行课题开题,课题研究中段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基本没有淘汰规则,只有分数的高低差别,只要学生按时参加即可通过。学生在中期考核后约 1 年的科研学习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检查要求和检查标准。培养的最后阶段进行论文学位写作、答辩,部分培养单位对学生申请学位有发表学术文章或公开发明专利的要求,也有很多学校不设成果要求,学位论文答辩通过便可以授予学位。这种比较简单和形式化的过程把控,总体而言缺少规范的评价指标,一定程度上从外部降低了对学生发展质量的要求。
4. 专业实践开展水平低
我国工程硕士发展起步较晚,尽管在培养过程中有开展专业实践的学分要求,但实践开展的水平总体较低,没有体现出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及优势,主要表现为:(1)由于培养体制不够完善,专业实践往往独立于整个培养过程之外,学生没有办法真正深入行业课题中,只能从事简单工作,达不到实践所应带来的理论和技能提升,实践流于一种形式。(2)作为专业实践载体的实践基地普遍规模偏小、数量不足,不能接收足够数量的研究生进行校外实践。(3)企业、院所的行业专家由于自身工作繁忙,难以将研究生指导工作当作本职工作开展,因此学生在实践中的所受的专业指导不足。(4)专业实践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目前由高校各培养单位自行制定评价指标,专业实践质量难以统筹把握,缺乏权威指导思想。
5. 学位论文监督制度不完善
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工程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需经校内外专家评审、查重、答辩等过程才能正式定稿。尽管专家评审和查重基本保证学位论文达到了最低质量标准,但客观来说论文评审因缺少量化结果,难以直观反馈问题,使得优秀学位论文和普通学位论文难以区分,对研究生本人修改完善论文的指导作用不够直接。论文答辩环节中,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总体评价和指导,学位论文答辩后的处理规则各高校又有所差别,部分高校存在后续监督不足的问题,导致研究生没有按照答辩委员会要求修改完善学位论文,历年因毕业生本人重视不足、导师跟进不及时、培养单位监督不力等问题,导致学位论文质量欠佳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国外先进培养经验探索
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问题比较突出的现状不同,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起步较早,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培养质量,这些国家在社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导师指导和过程监督等多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1. 学位教育社会定位明确
法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经完整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专业学位教学质量高,专业学位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和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普遍欢迎,拥有很好的就业地位。对于工程硕士而言,培养过程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将学术性与应用性紧密结合,培养专业、技能层次高的未来工程师。英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目标是在工作领域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实践研究和实践反思能力的专家型管理者,每年授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已经占到研究生学位总数的80%。尽管英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历史不如法国长,但是因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需求,也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认可。
2. 课程设置匹配培养目标
以工程师大国日本为例,研究课题设置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开展形式丰富。例如,专业课由任课老师分发的资料和布置的任务为导向,由学生课前准备,课上轮流发言交流,再由任课老师予以评判和建议。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保证学生课余的学习强度,提升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国的课程设置则主要提倡行业嵌入和小班化教学,课程显著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建立与行业技术环境相类似的教学环境,保障了课程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英国则特别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认定为从事工程领域职业而设置的专业教育,用多样的课程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获得专业学位,从而保证其拥有职业资格(从业执照)。
3. 专业实践训练有保障
日本的实践训练主要是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进行的。企业在此过程中不仅会向学校提供大量研究经费,还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明确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以及补充提供大学所没有的研究场所和实验器材。工程硕士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频繁接触并深入了解行业内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了实践和创新能力,获得理论课程所学不到的知识,并为日后的就业做好了充分准备。法国则更注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要进行为期三年的专门实践训练,包括实用课程学习、实习训练、集中实习,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训练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日法等发达国家在学生实践训练的环节之所以运转良好,是因为有一个共性特点:产学研结合紧密,校 - 企和校 - 校联合培养普遍,高校与其他社会资源的共享充分保证了全社会对于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撑作用,最大程度利用了人力资源,并有效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步伐。
4. 导师指导和过程监督严格
在日本,研究生入学前就已经与指导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和相互了解,并确认了课题,基本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研究生入学后,每周举行一到两次课题研讨会,学生轮流发言,介绍自己的课题进展,并回答指导教师和同学的问题,形成互相探讨、共同交流进步的模式。每学期课题组进行一次正式的论文研讨会,学生需按照毕业论文答辩的模式介绍自己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回答问题。另外,每学年还分别有一次校级和系级的答辩。这种严格的答辩制度也非常有效地对学生的科研工作进行把关和监督。德国的研究生“双元制”教育也形成了较好的质量保障制度。“双元制”的核心理念是一元是“高校”,另一元代表“企业”,研究生一入学就具有“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采用“双元”考核激励制度,学生毕业不仅要通过学校的考核,还要经过企业的考核,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通过考核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考核的形式在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和要求。
三、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
通过对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对国外成功培养经验的探索,我们不难发现,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方面在于多个方面,以下列举,以切实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为各工程领域培养高水平的人才。
1. 明确工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入学伊始树立正确的目标和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正确认识,高校及各培养单位应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确保大多数学生乐于从事应用型课题研究,不会因消极情绪和错误认知轻易放弃科研工作。此外,导师应提前和学生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专长,然后有所侧重的安排学习和科研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学生确定目标的时间不需很长,但很重要,因为一旦有了内驱动力,学生会更加投入地学习,主动掌握有用的理论、方法、技能,主动了解行业状况和社会需求,形成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2. 按照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
对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来说,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日、法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醒我们,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层次要丰富,目标要明确,形式要多样。我国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专业课程内容应注重与时俱进,增强对学生自主开展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专业类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要设定一定比例的小班教学计划,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和指导。另外,培养单位应提倡以课题组、学科为单位根据科研项目自行设置研讨课程、文献学习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以目标为导向的针对性学习和提升。
3. 提升导师指导水平
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工程中行使指导和监督职能,提升导师指导水平可从强化导师指导责任和改革导师指导模式两方面进行。对于导师的指导责任,培养单位可在以下环节制定规则并要求导师落实到位:关心学生的课程学习,指导新入学的工程硕士生按照课题需求和发展目标选定课程;关注学生的课题进展,在课题组内定期检查、答疑、指导,定期开小组或一对一讨论会,尽可能掌握学生每一个阶段的研究进展;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在每一个关键时间节点率先进行课题组内自纠自查;严格把控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在学生正式向高校提交论文前亲自反复检查学生学位论文并指导修改,不为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留隐患。改革导师指导模式,是需在高校层面开展的工程硕士教育改革方式,主要可实行如下举措。首先,鼓励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建立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导师指导小组,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力。其次,建立跨学科导师指导组,用学科组合的方式指导工程硕士的科研工作,互为补充地提升工程硕士的综合素质。再次,建立主导师—副导师指导组,副导师由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科研人员或讲师担任,主要任务是补充导师指导时涉及较少的细节问题,完成更具体的科研指导任务,既保证工程硕士生得到充分的指导,又锻炼专职科研人员和讲师,为硕士生导师队伍培养后备力量。
4. 强化过程监督
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为有效避免学生“划水”通过各环节,培养单位需制定一系列有一定难度的“关卡”以及奖惩办法。在课程方面,学分要求在实际把控中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南京大学材料工程专业为例,本专业本科生入学需修满 32 个学分,非本专业本科入学需修满 36 个学分。因为生源的专业涉及面广,凡有不能准确认定是否跨学科的情况,都应按照较高学分标准要求研究生,以帮助其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必要能力。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是对学生理论课程学分筛查的关键时间节点,各培养单位应及时预警,提醒学分不足的研究生补修课程,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此环节,否则不能按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是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之间最重要的培养质量监控环节,对课题开展较晚和研究进展明显缓慢的研究生应予以重点监控并及时预警。与此同时,培养单位可以通过将中期考核成绩与学业奖学金等级挂钩的方式,充分引起研究生及其导师的重视,如果出现严重问题,则根据已有制度必要时予以淘汰。在专业实践考核方面,除了目前较常见的撰写实践总结报告这一单一形式外,培养单位可设置公开汇报环节,成立校 - 企联合专家组进行考察和提问,所有获得合格及以上成绩者可获得专业实践学分,优秀者可额外获得奖学金奖励或荣誉。
5. 深化产学研结合
目前专业实践已经列为我国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必修环节,并明确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但是基于我国现状,工程硕士生在校人数多,实践所需人力物力投入大,只有极少数高校能够满足全部学生的校外实践条件。为了保证大多数高校工程硕士生可以完成专业实践并获得较好成效,可以允许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包括到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项目研发或工程实习,参与各种科技、双创、“互联网 +”竞赛,在国家、省部级科研或双创平台进行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与实践,参加企业的双创讲座等。
6. 严格把控学位论文质量
工程硕士不同于学术硕士,一般不通过发表学术成果来证明科研能力,反而是学位论文的质量在更大程度上代表了工程硕士生进行工程实际问题研究的综合水平。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学位论文评审阶段需着力优化评审效果,一方面设计更加合理的、有指导作用的论文评审栏目,例如由评审老师直接对论文打分、评级,明确修改意见;另一方面增加评审难度,逐步用盲审的方式代替普通评审,增强评审环节的威慑力,驱动学生自我完善和提升。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后,培养单位必须狠抓学位论文修改反馈,无论是评审专家还是答辩委员会专家给予的修改意见都有可能改变一篇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和专业人士对其的评价。培养单位必须明确论文修改反馈流程,制定严肃规则,从制度上保证每一个研究生对每一个客观的修改意见都做到了实质修改,使各培养单位内部形成规范、严谨的学术氛围,不让任何学生抱有侥幸心理。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起步较晚,目前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只要积极发现问题,主动迎接变化和挑战,努力在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予以完善和改进,正确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那么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升将指日可待,工程硕士人才也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吴丹,周珞晶,刘晓元,等.影响工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2]王立华,刘松.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
作者:张文嘉 单位: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