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旅游管理 > 五台山风景区旅游饭店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

五台山风景区旅游饭店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

时间:2020-09-06 19:40 | 栏目:旅游管理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09-0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旅游管理文章《五台山风景区旅游饭店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科学合理的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是得出客观准确研究结论的基础。首先在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佛教文化旅游情境下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识别;在确定驱动因素后,对各驱动因素对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假设;最终在驱动因素识别与作用路径假设的基础上实现了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 1 章  绪论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空前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改善。然而在生产力空前提高、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表象背后却是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破坏、物种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等种种危机。摒弃“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方式,探索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路径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亦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的变革依赖于人类发展理念和生态观念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实践依赖于民众的支持与认可。因此,“低碳文化、低碳理念如何影响低碳行为”、“低碳文化如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等问题便由此而生,值得探索。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能力获得极大提升。在此情形下,“人类主宰论”、“人定胜天”等自然价值观一度成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准则。人口的急速膨胀和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促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度不断加大。经过多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危机正威胁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突出表现。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 20 年中有 19 年都在 2000 年以后,而过去 5 年是史上最热的 5 年。2019 年夏季北极海冰融化加剧,海冰面积缩小到 415 万平方公里,为有记录以来第二低值。2019 年,全球海平面涨到了自 1993 年有卫星观测以来的最高点。根据联合国数据,目前全球平均温度每 10 年上升 0.2℃,按这一速率,到 2040 年地球温度将比前工业化时代高出 1.5℃,比 2016 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时间早了60 年。《自然》杂志发出警告,目前全球有 9 个关键的“气候临界点”已被超越,分别是亚马孙雨林持续干旱、北极海冰大量融化、大西洋环流减弱、澳大利亚珊瑚礁大规模死亡、北美森林火灾增多、格陵兰岛冰盖加速融化、西伯利亚永冻层融化、南极西部冰盖加速融化、南极东部威尔克斯冰下盆地加速融化,越过这几个临界点意味着地球气候变化正朝着急速加剧且不可逆的方向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不得不重视的危机。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在佛教的生态观念中,认为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贪、嗔、痴”,改善环境的根源在于净化人心,其倡导人们要树立万物平等的生态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以仁慈好生的生态伦理情怀,从内心净化进入生态关怀的高度,保护环境、善待生命,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心无烦恼、幸福安乐、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净土世界”。由此可见,佛教文化中蕴含的“众生平等”、戒杀护生的生态伦理观、素衣素食、内心净化的朴素生活观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同倡导节能减排、适度消费、绿色发展的低碳理念具有一致性,对佛教生态思想的学习可以促使人们消费观念向“绿色低碳化”转变。当前国内外关于佛教生态思想与低碳的研究成果尚少,国外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Daniels(2010)指出佛教的生态观有助于缓解全球主流生产和消费模式带来的气候变化压力,其在 DPSIR 模型和 IPAT 方程中加入了佛教生态思想,构建了扩展型 DPSIR 模型和 IPAT 方程,分析结果表明:佛教生态思想有助于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世界观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适当和有效的对策。Tseng and Ampere(2017)对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七个大乘佛教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因素食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佛教信徒因素食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 4883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分别相当于 2012 年法国和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1.3%、8.9%。国内研究则重点探讨了佛教生态观对构建低碳社会的现代价值。姚站军(2013)指出,佛教文化为低碳文化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有助于推动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实现。王玲霞(2018)通过阐述佛教“缘起论”、平等观、生活观与低碳型社会建设的关系,提出佛教的生态思想与实践观对我国低碳型社会的构建和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综上所述,佛教文化与低碳理念具有诸多契合之处,国外学者以定量分析为主,初步探讨了佛教生态思想在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暖方面的作用。国内则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对佛教生态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在构建低碳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现代价值进行了阐述,缺乏定量研究成果,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化。对于“情境”的理解,不同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心理学领域首先阐述了情境的学术含义:情境是事物发生并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其强调运用情境解释个体心理及行为现象。教育学认为情境是个体获得享受、智慧和道德情感的场景,更强调“情”在情境教学中的地位,强调个体的情感融入,个体精神世界由此成为情境研究的重要内容。管理学领域更关注情境、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即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第 2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低碳化转型需要供给端与需求端共同发力,依赖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旅游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业的发展影响范围广、涉及行业多、辐射带动作用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亦是亟待低碳转型的重点行业。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酒店业是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第二大贡献者。酒店业一直以向顾客提供舒适温馨的住宿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宗旨,酒店消费者也以此作为选择入住酒店的标准。酒店业的低碳转型既需要酒店主动作为,又需要酒店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以低碳消费行为支持酒店低碳化转型。本部分主要对低碳酒店、低碳消费等概念和行为理论进行简要阐述,为论文模型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理性行为理论模型图
  2.1  相关概念
  酒店业向来以为顾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优质服务为宗旨,其能耗主要来源于照明、通风、加热、热水供应、空调、餐饮烹饪以及其他商娱服务(Wang et al, 2013)。因此,酒店业的碳排放方式主要是因电力能源的大量消耗而产生的间接式碳排放(黄琦等,2014)。低碳酒店伴随“低碳旅游”概念而生。2009 年 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提出“低碳旅游”概念,要求推进旅游业低碳化发展。酒店业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和旅游业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是推进旅游业低碳转型不可忽视的力量。低碳酒店成为低碳旅游学界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学界首先对低碳酒店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梁海聪(2010)认为低碳酒店是指秉承低碳的核心价值理念、采用低碳环保的经营模式、引进和利用低碳的科学技术来建设和经营的酒店。曾丽婷(2011)将低碳酒店定义为:在确保酒店顾客消费体验不降低的前提下,以实现酒店经济效益增长与酒店碳排放量“脱钩”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即酒店通过落实低碳经营理念,采取诸如低碳管理、提供低碳服务等多种措施,实现酒店的低碳化经营和持续发展。陈琦(2011)认为低碳酒店就是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于酒店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以节能减排降耗为宗旨,强调酒店在规划建设、生产经营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削减以 CO2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酒店单位经营收入的 CO2排放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张灿和赵昕(2011)提出低碳酒店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酒店生产经营始终,提倡低碳消费,注重节能减排,提供低碳服务,高效利用资源的环境友好型酒店。李贵贵(2012)指出低碳酒店是酒店通过重塑生产流程和市场定位,将低碳环保理念植入酒店建设和经营当中,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塑造社会形象,实现酒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模式。何茜(2013)认为低碳酒店是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放在经营发展突出位置的酒店,其强调低碳供给,倡导低碳消费、节能减排,具备住宿、餐饮、建筑三方面的节能功能,是低碳经济在酒店行业的应用形式。李红缺(2015)通过整理学界对低碳酒店的定义,将低碳酒店的定义概括为是以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目标,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能”为突出表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共赢的酒店业发展新模式。张红霞等(2017)认为低碳酒店是指酒店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训酒店员工低碳服务新技能等举措,提高酒店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量,进而减少碳排放量。综上所述,本文将低碳酒店的内涵归纳如下:一是低碳酒店强调秉承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经营理念;二是低碳酒店的“低碳”不只是供给单方面的低碳,而是贯穿于酒店建设、生产经营、服务提供、消费引导等全过程的低碳,低碳的实现依赖于低碳技术的应用和从业者低碳素养的提升;三是低碳酒店的“低碳”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低碳或“零碳”,而是更侧重于酒店单位经营产值的碳排放量低于行业均值水平或特定阈值的相对概念。
  2.2  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在获得空前改善的背后却隐藏着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等危机。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危机,发展以“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入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梁海聪,2010),亦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度革命(李贵贵,2012),其实质是通过改变能源利用方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能源结构等措施,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生产技术创新、制度进步和人类生态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尤聚霞,2009)。“低碳经济”在 2003 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提出(鲍健强等,2008)。在该白皮书中,英国政府绘制了其发展低碳经济的蓝图:2010 年 CO2排放量比 1990 年减少 20%,至 2050 年减少 60%并形成低碳经济体系。经济性依然是低碳经济的本质属性,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依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机制发展,并非完全依靠政策支持;二是低碳经济的根本属性是经济,“低碳”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发展是“低碳”的前提,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割裂。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让人类重返农耕社会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通过革新技术,变革生产方式、转变消费观念等措施,形成绿色低碳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绿色持续稳定发展,进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终极目的。低碳酒店是低碳经济理论在酒店业应用的体现,亦是低碳经济在酒店业的实现方式。绿色低碳消费模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消费模式的低碳化转变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经济产值的碳排放量,转变消费观念,形成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模式,是保护我们共同家园——地球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本章通过梳理文献,首先对“低碳酒店”、“低碳消费”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在此过程中对本文所研究的低碳消费主体和低碳消费行为进行了界定。其次,对为本文研究模型构建提供理论支撑的三大理论进行了扼要分析,低碳经济理论是开展低碳研究的基本遵循,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是本文探索五台山景区佛教文化旅游情境下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本章的理论分析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支撑。
 
理论模型图

  第 3 章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3.1  驱动因素识别
  3.2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3.3  理论模型构建
  3.4  小结

  第 4 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问卷设计
  4.3  问卷预试与修正
  4.4  数据获取与数据分析
  4.5  小结

  第 5 章  五台山景区不同等级酒店顾客低碳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5.1  五台山景区经济型酒店顾客低碳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5.2  五台山景区星级酒店顾客低碳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5.3  五台山景区不同等级酒店顾客低碳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5.4  小结

  第 6 章  五台山景区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驱动因素作用路径分析

  6.1  正态分布检验和效度检验
  6.2  模型构建与检验
  6.3  模型的修正
  6.4  模型适配度检验
  6.5  生态思想解说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6.6  五台山景区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驱动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分析
  6.7  五台山景区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优化建议
  6.8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突出表现。在此背景下,人类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以“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改革开放 40 余年来,旅游已成为人们在闲暇时刻的重要活动,由此催生了旅游经济的繁荣。然而,旅游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推动旅游业低碳发展是实现经济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据统计,酒店业是旅游业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作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之一,酒店业的低碳化转型无疑是实现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动酒店业低碳转型依赖于酒店经营者经营理念和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普及低碳理念,实现低碳酒店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良性互动,是实现酒店业低碳转型的有效手段。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佛教生态文化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心灵净化、克制贪欲,倡导节约简朴的生活方式,对人们树立低碳消费观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五台山景区为例,探讨了佛教生态思想与低碳理念对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其实质是从微观角度探讨低碳文化与低碳行为之间关系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在文献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佛教生态思想,提炼出游客对佛教生态思想所持态度、佛教生态思想知识、情境氛围、感知行为控制以及佛教生态文化解说五大影响因素,依据理论假设构建了五台山景区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驱动因素理论模型。之后依据实地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五台山景区不同等级酒店顾客的低碳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回归等方法对依据理论假设构建的五台山景区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驱动因素理论模型进行了识别、检验和修正,形成最终模型。最后依据最终模型对佛教文化旅游情境下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控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的对策。最终,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五台山景区经济型酒店顾客和星级酒店顾客按其低碳消费行为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经济型酒店顾客按其低碳消费行为特征可以分为“低碳型顾客”、“非低碳型顾客”和“选择性低碳型顾客”三类,“低碳型顾客”群体的比重最大;星级酒店顾客按其低碳消费行为特征则可以分为“低碳型顾客”、“非低碳型顾客”和“消费体验和服务质量关切性低碳型顾客”三类,以“消费体验和服务质量关切性低碳型顾客”为主。(2)五台山景区经济型酒店顾客与星级酒店顾客的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在对五台山景区经济型酒店顾客和星级酒店顾客的低碳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方法,对两种酒店顾客低碳消费行为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型酒店顾客和星级酒店顾客在配合酒店低碳措施和节水节电行为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支付更高费用支持酒店建设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两种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星级酒店顾客在为支持低碳酒店建设支付更高费用行为上呈现出低碳化特征,经济型酒店顾客则在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行为上呈现低碳化特征。星级酒店顾客在进行低碳消费行为中更重视消费体验和酒店服务质量,经济型酒店顾客则更关注自身利益,在涉及切身利益的低碳行为上经济型酒店顾客会呈现出犹豫的特征。从经济型酒店顾客和星级酒店顾客三种不同类型群体的低碳消费行为特征上看,两种酒店顾客群体的低碳型顾客和非低碳型顾客在低碳消费行为特征上并无显著差别。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介于非低碳型顾客和低碳型顾客之间的中间型顾客群体的消费行为上,经济型酒店顾客“选择性低碳型”顾客在常规低碳消费行为上呈现出低碳化特征,但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低碳消费行为上则会表现出犹豫,这一顾客群体更看重切身利益;星级酒店顾客“消费体验和服务质量关切性低碳型顾客”则在涉及到影响消费体验和酒店服务质量的低碳消费行为上持保留意见,其更关注低碳消费行为与消费体验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3)佛教文化旅游情境下,佛教生态思想与低碳理念需通过五大驱动因素对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佛教文化旅游情境下,游客对佛教生态思想知识的了解程度(知识)、游客对佛教生态思想文化的态度(态度)、游客对践行佛教生态理念难易程度的感知(感知行为控制)、景区佛教文化的情境氛围(情境氛围)和景区的文化宣教体验活动(生态思想解说)是影响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的五大因素,这五大因素对游客酒店低碳消费意愿与低碳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在佛教文化旅游情境下,游客对佛教生态思想知识的认知水平越高、对佛教生态思想文化所持的态度越正向、对践行佛教生态理念的所需资源的控制力和自身禀赋的自信心越强、景区佛教文化氛围越浓厚,则佛教生态思想和低碳理念对游客酒店低碳消费意愿和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力就越强。值得关注的是,景区的文化宣教体验活动(生态思想解说)可以进一步增强游客酒店低碳消费意愿对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力,对游客酒店低碳消费意愿与低碳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4)五大驱动因素对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作用需要借助低碳消费意愿这一中介进行传递。低碳消费意愿变量在游客佛教生态思想知识变量到低碳消费行为变量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值为 0.144,在态度因素、情境氛围因素、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到低碳消费行为三条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 0.064、0.103、0.236,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低碳消费意愿在四条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均达到 0.05 的显著水平,表明消费意愿在驱动因素与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主体的行为可以依据行为意向进行预测的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佛教文化旅游情境下五台山景区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结合实地调研所获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识别、检验、修正,形成最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佛教生态思想文化情境下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驱动因素及其作用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其实质是对“低碳文化、低碳理念如何影响低碳行为”、“低碳文化如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等问题在微观层面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成果,为后期低碳文化与低碳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是理论研究上的一次有益尝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文将受访游客作为一个整体对其酒店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探索,没有对游客按照人口学特征进行细分,以比较不同属性游客驱动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其次,旅游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本文仅探讨了游客在“住”方面的行为,研究范围尚待进一步扩展;第三,本文以五台山景区为例,因而本文研究结果以及所提出的游客酒店低碳消费行为优化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普遍指导意义有限。在未来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首先是对游客群体按照人口学特征进行细分,以确定不同属性游客低碳消费行为特征的差异,并探讨产生此种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其次,扩大样本搜集的范围,进一步提升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以得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第三,扩展低碳消费行为的研究范围,不囿于“住”这一环节,可以扩展至旅游其他五个环节,以对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低碳消费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五台山风景区旅游饭店低碳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旅游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