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电大论文 >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时间:2021-08-06 09:54 | 栏目:学前教育电大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8-0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学前教育电大论文文章《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通过此次对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为社会提供品质优秀、心理健康的幼师,应及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摘 要]采用 SCL-90 对某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576 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 有 40.8%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具有心理健康问题; 其中,中重度症状者占 5.9%,排前三名的因子分别是: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比三年制的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 有留守经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 父母其中一方去世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比父母正常婚姻的新生更易产生恐怖心理、强迫症状; 户口所在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状况; 对策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社会和市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社会对孩子的关注也加强了外界对幼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将成为幼师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也随之成为关注重点。大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微妙、强烈而动荡,充满了危机,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心理危机提前主动预防的有效措施。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具有专业的特殊性:( 1)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种类繁多,除了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需掌握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没有任何前期基础知识的条件下需要在大学期间具备一定的“说、唱、弹、跳、画”等多项基本技能,对于大专生而言,无疑具有巨大压力; ( 2) 学前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失衡,受到外界对于职业性别的刻板印象,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人数极少,男生心理健康问题客观存在,无论对于男生还是女生的心理成长都不利; ( 3) 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面临“低薪高期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关心就业问题,社会和家长的高期望与幼师行业的低薪资之间,会使得该专业学生内心承受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吕斐宜和朱磊的研究指出,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都低于本科生。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可以在早期识别其心理危机,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本研究采用使用较为广泛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90 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施测,重点考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各因子严重问题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什么变量的影响,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选取湖南某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2019级 576 名新生,其中: 三年制学生 513 人( 89. 1%) 、五年制学生 63 人( 10. 9%) ; 男生 16 人( 2. 8%) 、女生 560 人( 97. 2%) ;城市学生 115 人( 20%) 、农村学生 461 人( 80%) ; 独生子女80 人( 13. 9%) 、非独生子女 496 人( 86. 1%) ; 父母正常婚姻517 人( 89. 8%) 、父母离异 40 人( 6. 9%) 、父母其中一方去世19 人( 3. 3%) ; 有留守经历的 133 人( 23. 1%) ,无留守经历的443 人( 76. 9%) 。学生年龄介于 14 岁-24 岁之间。
( 二) 研究工具
  选取当前高校新生心理普查应用最广的 90 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90,量表由 90 个项目组成,采用 5 级评分制,“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内容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 10 个因子。所有施测个体需根据“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对每个题项进行自我评分。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 0. 97,各症状的效度系数在 0. 77 ~ 0. 92之间。
( 三) 数据处理方法
  本次施测对象为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581 名新生,剔除 5 份无效问卷,回收 576 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9. 1%。数据采用 SPSS25. 0 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 一) 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根据 SCL-90 阳性筛选标准,问题检出情况如下: ( 1) 有症状,任一因子分超过二者: 即任一因子≥2,共 235 人,占40. 8%; ( 2) 有症状,总分达到阳性标准者: 即总分 ≥160,共91 人,占 15. 8%; ( 3) 中重度症状,任一因子达到中重度标准者,或总分达到 200 分以上者: 即任一因子≥3,或总分≥200,共 34 人,占 5. 9%。
( 二) SCL-90 各单个因子严重问题的检出情况
  对 SCL-90 的各单个因子进行中重度症状( 中度,4>因子分≥ 3; 重 度,因 子 分 ≥ 4) 的 统 计,发 现 学 生 在 躯 体 化( 7. 12%; 0) 的 中 重 度 检 出 率 最 高,再 依 次 为 强 迫 症 状( 6. 78%; 0. 35%) 、人 际 关 系 敏 感 ( 4. 67%; 0. 35%) 、抑 郁( 4. 51%; 0. 17%) 、焦虑( 3. 65%; 0) 、敌对( 2. 95%; 0) 、恐怖( 2. 78%; 0. 17%) 、偏执( 1. 74%; 0. 17%) 、精神病性( 1. 04%;0) 、其他( 1. 04%; 0) 。
( 三) 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差异性检验数据如下( 括号内为平均分±标准差、t 值) :不同学制( 三年制,五年制; t 值) : 躯体化( 1. 25±0. 35,1. 22±0. 30; 0. 58) 、强迫症状 ( 1. 79 ± 0. 58,1. 84 ± 0. 52; - 0. 62) 、人际关系敏感( 1. 55± 0. 55,1. 62± 0. 55; - 0. 88) 、抑郁( 1. 51±0. 55,1. 54 ± 0. 55; - 0. 50 ) 、焦虑 ( 1. 45 ± 0. 47,1. 48 ± 0. 49;-0. 58) 、敌对( 1. 29± 0. 36,1. 40 ± 0. 46; - 1. 75) 、恐怖( 1. 46 ±0. 50,1. 60 ± 0. 55; - 2. 06 ) 、偏执 ( 1. 31 ± 0. 43,1. 36 ± 0. 42;-0. 85) 、精神病性 ( 1. 38 ± 0. 42,1. 45 ± 0. 39; - 1. 35) 、其他( 1. 44±0. 46,1. 42±0. 46; 0. 22) 。不同性别学生的差异性检验( 男 生,女 生; t 值) : 躯 体 化 ( 1. 12 ± 0. 21,1. 25 ± 0. 35;-1. 46) 、强迫症状( 1. 59 ± 0. 55,1. 80 ± 0. 57; - 1. 50) 、人际关系敏感( 1. 44±0. 48,1. 56± 0. 55; - 0. 85) 、抑郁( 1. 28± 0. 46,1. 52±0. 55; - 1. 69) 、焦虑( 1. 32 ± 0. 49,1. 46 ± 0. 48; - 1. 13) 、敌对( 1. 26 ± 0. 45,1. 31 ± 0. 37; - 0. 47) 、恐怖 ( 1. 23 ± 0. 36,1. 48±0. 51; - 1. 97) 、偏执( 1. 31 ± 0. 56,1. 32 ± 0. 42; - 0. 06) 、精神病 性 ( 1. 26 ± 0. 38,1. 39 ± 0. 42; - 1. 26) 、其 他 ( 1. 37 ±0. 51,1. 44±0. 46; -0. 58) 。有无留守经历学生的差异性检验( 有留守经历,无留守经历; t 值) : 躯体化( 1. 29±0. 39,1. 23±0. 33; 1. 61) 、强迫症状( 1. 89±0. 6,1. 77± 0. 56; 2. 08) 、人际关系敏感( 1. 65 ± 0. 55,1. 53 ± 0. 54; 2. 30) 、抑郁( 1. 58 ± 0. 56,1. 49±0. 55; 1. 65) 、焦虑( 1. 53±0. 51,1. 43±0. 46; 2. 26) 、敌对( 1. 36 ± 0. 42,1. 29 ± 0. 35; 2. 00) 、恐 怖 ( 1. 54 ± 0. 55,1. 45 ±0. 50; 1. 73) 、偏执( 1. 36 ± 0. 43,1. 31 ± 0. 43; 1. 19) 、精神病性( 1. 46 ± 0. 45,1. 36 ± 0. 40; 2. 36) 、其 他 ( 1. 51 ± 0. 51,1. 41 ±0. 45; 1. 88) 。方差分析数据如下( 括号内为平均分±标准差、F 值) : 不同父母婚姻状况( 正常,离异,一方去世; F 值) : 躯体化( 1. 24±0. 35,1. 22±0. 20,1. 31±0. 53; 0. 38) 、强迫症状( 1. 78± 0. 56,1. 93± 0. 57,2. 05 ± 0. 71; 3. 37) 、人际关系敏感 ( 1. 55 ± 0. 53,1. 59±0. 64,1. 76±0. 74; 1. 45) 、抑郁( 1. 50± 0. 53,1. 55± 0. 60,1. 78±0. 87; 2. 58) 、焦虑( 1. 44±0. 47,1. 48± 0. 43,1. 68± 0. 64;2. 38) 、敌对( 1. 30±0. 37,1. 30±0. 36,1. 40±0. 41; 0. 65) 、恐怖( 1. 46 ± 0. 50,1. 57 ± 0. 48,1. 74 ± 0. 69; 3. 53) 、偏 执 ( 1. 31 ±0. 42,1. 36±0. 39,1. 34± 0. 72; 0. 25) 、精神病性( 1. 38 ± 0. 40,1. 41±0. 39,1. 56±0. 77; 1. 79) 、其他( 1. 42± 0. 45,1. 49± 0. 45,1. 64±0. 69; 2. 38) 。对以上人口学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制新生的恐怖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t = -2. 06,p<0. 05,五年制新生得分显著高于三年制; 其他因子分无显著性影响,ps>0. 05; 不同性别新生的恐怖因子分的差异边缘显著,t = - 1. 97,p =0. 05,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其他因子分无显著性影响,ps >0. 05。不同性别新生的恐怖因子 分 的 差 异 边 缘 显 著,t =-1. 97,p = 0. 05,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其他因子分无显著性影响,ps>0. 05。不同户口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s>0. 05。有无留守经历新生的强迫 症 状 因 子 分 差 异 显 著,t =2. 08,p<0. 05,有留守经历的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 有、无留守经历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敌对因子分、精神病性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s<0. 05,有留守经历的得分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得分,其他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s>0. 05。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强迫症状因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 = 3. 37,p<0. 05,事后检验显示,父母其中一方去世的新生的强迫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父母正常婚姻的,但其他二者父母其中一方去世与父母离异、父母离异与父母正常婚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恐怖因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 = 3. 53,p<0. 05,事后检验显示,父母其中一方去世的新生的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父母正常婚姻的,但其他二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s>0. 05。
四、讨论
( 一) 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根据 SCL-90 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学期教育专业大专生中有症状的占 40. 8%,其中达中重度症状者占 5. 9%。这一结果提示,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且少部分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刘小玲比较了大学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心理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刘志强了解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表明,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呈下降趋势,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杨春、伍艳、程燕提出,大学新生群体心理健康较为严重,有 54%的新生是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在本研究中,中重度症状结果发现学生在躯体化的中重度检出率最高。根据事后调查,学生反映是因为军训刚结束,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所导致。其他严重问题的前五排序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新生也与其他专业新生一样,对自身行为、人际关系、情绪的困惑更为突出。由此看来,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重视,避免因外在刺激发展成为严重心理问题。
( 二) 不同人口学变量对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1.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比三年制的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
  参与调查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全部为公费定向,经历了中考,且中考成绩相对较好。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全部为自费,经历了高考,但高考成绩相对较差。五年制学生的学业成绩虽然相对更好,但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自我意识不成熟,稳定性和独立性均比三年制学生差,容易对新环境的人、事、学业等产生恐怖心理。陈闵光的研究表明,五年制学生的内隐自尊显著低于三年制学生,五年制学生在新环境中更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和不自在感,从而产生恐怖心理。
2.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
  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女生受生物学因素影响,情绪波动更大,更容易出现负分≥ 3; 重 度,因 子 分 ≥ 4) 的 统 计,发 现 学 生 在 躯 体 化( 7. 12%; 0) 的 中 重 度 检 出 率 最 高,再 依 次 为 强 迫 症 状( 6. 78%; 0. 35%) 、人 际 关 系 敏 感 ( 4. 67%; 0. 35%) 、抑 郁( 4. 51%; 0. 17%) 、焦虑( 3. 65%; 0) 、敌对( 2. 95%; 0) 、恐怖( 2. 78%; 0. 17%) 、偏执( 1. 74%; 0. 17%) 、精神病性( 1. 04%;0) 、其他( 1. 04%; 0) 。
( 三) 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差异性检验数据如下( 括号内为平均分±标准差、t 值) :不同学制( 三年制,五年制; t 值) : 躯体化( 1. 25±0. 35,1. 22±0. 30; 0. 58) 、强迫症状 ( 1. 79 ± 0. 58,1. 84 ± 0. 52; - 0. 62) 、人际关系敏感( 1. 55± 0. 55,1. 62± 0. 55; - 0. 88) 、抑郁( 1. 51±0. 55,1. 54 ± 0. 55; - 0. 50 ) 、焦虑 ( 1. 45 ± 0. 47,1. 48 ± 0. 49;-0. 58) 、敌对( 1. 29± 0. 36,1. 40 ± 0. 46; - 1. 75) 、恐怖( 1. 46 ±0. 50,1. 60 ± 0. 55; - 2. 06 ) 、偏执 ( 1. 31 ± 0. 43,1. 36 ± 0. 42;-0. 85) 、精神病性 ( 1. 38 ± 0. 42,1. 45 ± 0. 39; - 1. 35) 、其他( 1. 44±0. 46,1. 42±0. 46; 0. 22) 。不同性别学生的差异性检验( 男 生,女 生; t 值) : 躯 体 化 ( 1. 12 ± 0. 21,1. 25 ± 0. 35;-1. 46) 、强迫症状( 1. 59 ± 0. 55,1. 80 ± 0. 57; - 1. 50) 、人际关系敏感( 1. 44±0. 48,1. 56± 0. 55; - 0. 85) 、抑郁( 1. 28± 0. 46,1. 52±0. 55; - 1. 69) 、焦虑( 1. 32 ± 0. 49,1. 46 ± 0. 48; - 1. 13) 、敌对( 1. 26 ± 0. 45,1. 31 ± 0. 37; - 0. 47) 、恐怖 ( 1. 23 ± 0. 36,1. 48±0. 51; - 1. 97) 、偏执( 1. 31 ± 0. 56,1. 32 ± 0. 42; - 0. 06) 、精神病 性 ( 1. 26 ± 0. 38,1. 39 ± 0. 42; - 1. 26) 、其 他 ( 1. 37 ±0. 51,1. 44±0. 46; -0. 58) 。有无留守经历学生的差异性检验( 有留守经历,无留守经历; t 值) : 躯体化( 1. 29±0. 39,1. 23±0. 33; 1. 61) 、强迫症状( 1. 89±0. 6,1. 77± 0. 56; 2. 08) 、人际关系敏感( 1. 65 ± 0. 55,1. 53 ± 0. 54; 2. 30) 、抑郁( 1. 58 ± 0. 56,1. 49±0. 55; 1. 65) 、焦虑( 1. 53±0. 51,1. 43±0. 46; 2. 26) 、敌对( 1. 36 ± 0. 42,1. 29 ± 0. 35; 2. 00) 、恐 怖 ( 1. 54 ± 0. 55,1. 45 ±0. 50; 1. 73) 、偏执( 1. 36 ± 0. 43,1. 31 ± 0. 43; 1. 19) 、精神病性( 1. 46 ± 0. 45,1. 36 ± 0. 40; 2. 36) 、其 他 ( 1. 51 ± 0. 51,1. 41 ±0. 45; 1. 88) 。方差分析数据如下( 括号内为平均分±标准差、F 值) : 不同父母婚姻状况( 正常,离异,一方去世; F 值) : 躯体化( 1. 24±0. 35,1. 22±0. 20,1. 31±0. 53; 0. 38) 、强迫症状( 1. 78± 0. 56,1. 93± 0. 57,2. 05 ± 0. 71; 3. 37) 、人际关系敏感 ( 1. 55 ± 0. 53,1. 59±0. 64,1. 76±0. 74; 1. 45) 、抑郁( 1. 50± 0. 53,1. 55± 0. 60,1. 78±0. 87; 2. 58) 、焦虑( 1. 44±0. 47,1. 48± 0. 43,1. 68± 0. 64;2. 38) 、敌对( 1. 30±0. 37,1. 30±0. 36,1. 40±0. 41; 0. 65) 、恐怖( 1. 46 ± 0. 50,1. 57 ± 0. 48,1. 74 ± 0. 69; 3. 53) 、偏 执 ( 1. 31 ±0. 42,1. 36±0. 39,1. 34± 0. 72; 0. 25) 、精神病性( 1. 38 ± 0. 40,1. 41±0. 39,1. 56±0. 77; 1. 79) 、其他( 1. 42± 0. 45,1. 49± 0. 451. 64±0. 69; 2. 38) 。对以上人口学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制新生的恐怖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t = -2. 06,p<0. 05,五年制新生得分显著高于三年制; 其他因子分无显著性影响,ps>0. 05; 不同性别新生的恐怖因子分的差异边缘显著,t = - 1. 97,p =0. 05,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其他因子分无显著性影响,ps >0. 05。不同性别新生的恐怖因子 分 的 差 异 边 缘 显 著,t =-1. 97,p = 0. 05,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其他因子分无显著性影响,ps>0. 05。不同户口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s>0. 05。有无留守经历新生的强迫 症 状 因 子 分 差 异 显 著,t =2. 08,p<0. 05,有留守经历的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 有、无留守经历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敌对因子分、精神病性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s<0. 05,有留守经历的得分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得分,其他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s>0. 05。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强迫症状因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 = 3. 37,p<0. 05,事后检验显示,父母其中一方去世的新生的强迫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父母正常婚姻的,但其他二者父母其中一方去世与父母离异、父母离异与父母正常婚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父母婚姻状况的恐怖因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 = 3. 53,p<0. 05,事后检验显示,父母其中一方去世的新生的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父母正常婚姻的,但其他二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s>0. 05。
四、讨论
( 一) 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根据 SCL-90 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学期教育专业大专生中有症状的占 40. 8%,其中达中重度症状者占 5. 9%。这一结果提示,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且少部分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刘小玲比较了大学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心理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刘志强了解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表明,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呈下降趋势,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杨春、伍艳、程燕提出,大学新生群体心理健康较为严重,有 54%的新生是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在本研究中,中重度症状结果发现学生在躯体化的中重度检出率最高。根据事后调查,学生反映是因为军训刚结束,高强度的体育锻炼所导致。其他严重问题的前五排序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新生也与其他专业新生一样,对自身行为、人际关系、情绪的困惑更为突出。由此看来,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重视,避免因外在刺激发展成为严重心理问题。
( 二) 不同人口学变量对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1.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比三年制的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
  参与调查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全部为公费定向,经历了中考,且中考成绩相对较好。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全部为自费,经历了高考,但高考成绩相对较差。五年制学生的学业成绩虽然相对更好,但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自我意识不成熟,稳定性和独立性均比三年制学生差,容易对新环境的人、事、学业等产生恐怖心理。陈闵光的研究表明,五年制学生的内隐自尊显著低于三年制学生,五年制学生在新环境中更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和不自在感,从而产生恐怖心理。
2.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
  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女生受生物学因素影响,情绪波动更大,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也更难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且女生更敏感,更关注于内心感受和体验。因此,在求学和社交上,往往容易在人群中产生自卑感,内心安全感不够而致使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产生恐怖心理。
3. 有留守经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
  有留守经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其中一部分学生的父母常年进入城市工作,使得孩子与祖辈或者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成为留守儿童。谢其利,宛蓉和张睿认为,有过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新生在未来的成长中感知到的家庭支持比较低,对自我的评价也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
4. 父母其中一方去世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比父母正常
  婚姻的新生更易产生恐怖心理、强迫症状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恐怖、强迫症状两个因子上,父母其中一方去世的新生显著高于父母正常婚姻的新生,但父母其中一方去世与父母离异,父母离异与父母正常婚姻两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提示,与父母正常婚姻、父母离异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相比,父母其中一方去世的新生更自卑更容易产生恐怖心理,对自己要求也更高但内心安全感不够也更容易产生强迫症状。
5. 户口所在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影响
  然而,户口所在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影响。城市和农村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杨春,伍艳和程燕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伍淑兰的研究显示是否独生会影响长沙市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之所以显示户口所在地和是否独生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与学生的生源有关,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独生子女人数较少,难以体现两者的差异。这一结果也为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一点提示。
五、建议与对策
  通过此次对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为社会提供品质优秀、心理健康的幼师,应及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 一) 针对因子分高的几项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开展相关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情绪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组织有症状的学生根据不同程度针对性安排疏导、治疗等,避免学生的问题严重化。
( 二) 因材施教地对五年制和三年制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众多挑战,处于青春期但自我意识不成熟、学习遇到新挑战、对人际关系敏感、抗挫折能力弱、性启蒙等,都在极大影响着其心理健康。学校应当针对这一时期的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保持其心理健康水平。
( 三) 重视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范类学校女生多,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多,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依据女生的特点专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成长和学习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可以以选修课、寝室文化等形式组织女生的课上、课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生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 四) 帮助有留守经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外部反馈系统。通过学校的力量与家庭合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自我概念,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 五) 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为特殊家庭学生提供帮助。父母一方去世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家庭,应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为需要帮助的这个特殊群体提供帮助,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要提供心理上的援助。
参考文献:
[1]王斐,袁莉敏.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2014( 2) : 212-213.
[2]嵇辉.多角度的三年制男幼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干预措施[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 12) : 45-47.
[3]秦慧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 4) : 124-125.
[4]吕斐宜,朱磊. 本专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 3) : 213-214.
[5]陈树林,李凌江.SCL-90 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 5) : 323-327.
[6]刘小玲.2015-2018 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9,40( 2) : 84-89.
[7]刘志强.某高职院校新生 2011-2015 年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 6) : 924-926.
[8]杨春,伍艳,程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心理学进展,2019,9( 9) : 1628-1635.
[9]陈闵光.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管理[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6( 3) : 61-64.
[10]周若愚,赵建新,黄本兴,楚听.五年制高职学生自尊内隐效应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 6) : 951-954.
[11]谢其利,宛蓉,张睿.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 2) : 236-238.
[12]伍淑兰.长沙市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 1) : 139-142.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电大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