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 > 艺术思想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基于康定斯基分析

艺术思想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基于康定斯基分析

时间:2021-07-09 08:52 | 栏目:学前教育美术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7-0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学前教育美术论文文章《艺术思想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基于康定斯基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美术学科的本质特征,要求教师运用多元化方式教学。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个性化特点,要求美术教师善于开发引导儿童的学习兴趣味。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时代背景之下,上至整个教育体系,下至学校家庭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都要努力构建学科之间的互通。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迁移,并反作用于各学科的学习。
引 言
一、论文题目的选择与确定
  从大学起,我所修的专业就是美术学,在考研时更是选择了美术教育方向。本科时考取美术学方向纯粹的偶然性因素,在真正学习的大学本科初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师基本素养方面知识时,我对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热忱。同时这些相关方面的知识反作用于我对美术专业的学习,我立志想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加之一来社会的进步,大众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要求水平不断提高,二来我所从事各项专兼职工作,均以学前儿童教育为主。使得我读研选择了美术教育。研一期间我的导师做抽象艺术方面的课题研究,我在导师的帮助下深一层认识抽象艺术,对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方面的学习之后,对康定斯基的思想理论有了更深层面的了解和认识。康德和席勒针对学前儿童教育,在总结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上,提出了 “游戏说”1。他们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美,而这一切的源头在于享乐主义,而且是并没有什么目的和深意的享乐主义。所以他们的观点认为艺术就是一种游戏方式。这些理论的研究,对日后学前儿童教育产生和发挥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学前儿童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对社会和世界有了一定认知,而且在认知过程中也是一种自身娱乐过程。因此,学前美术教育应侧重于专业化、娱乐化、简单化、纯粹化、生活化。从心理学角度了解此阶段的孩子,其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激发起学习兴趣,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些知识和我的实践工作经验发生碰撞,激发我进一步研究的动机。因此我的论文选择此方面内容。
二、文献分析
  康定斯基在抽象与构图上,努力研究美术与音乐的共构性。他认为边听音乐边绘画创作,可以把音乐中所得到的灵感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实现了音乐与美术创作的结合。康定斯基所指的音乐节奏,并不是单一的韵律,而且赋予每种颜色不同的涵义,在色彩上也增加了艺术的音乐性。通过音阶和音符的高低不同,用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来。本篇论文所提及的文献包括:《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美术学科教育学》等。期刊以及专业硕博论文有: 《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探索》、《构建美术与音乐教学间的内在联系》等。这些论文或文献对我写此篇论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引导。通过研究康定斯基艺术思想中音乐与美术作品在节奏与构图、通感与联觉方面的相互借鉴和取用,阐述了康定斯基艺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对改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多年成果与经验的分析,运用举例、对比、论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改进教学方法。并由此思考美术学科与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丰富和充实学了学前儿童教育方法,并以此升华教育目标和教育结果的实现。
儿童艺术作品
第一章 概念的内涵与界定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涵
(一)概念理解
1.美术教育的内涵表述
  说起学前美术教育的内涵,要从美术教育的涵义角度入手理解。美术教育是教育领域重要的学科之一,作为人类专有的教育类别,美术教育的独特的方式是不但学习人体自身所需知识,还从精神层面满足人的需求,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之间的纽带。在原始社会中,美术主要是一种记录手段和对不了解事物的崇拜和敬畏之情的表达。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时期,美术又是他们对社会和生产的某种愿望。而科技不断进步和提高之后,随着人们思想进步,需求不断加深,美术慢慢发展成教育的内容之一。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泛指所有的教育机构和体系。包括社会、家庭、和专门性教育机构等方面,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等门科学文化知识。狭义上是指以教育为目的而设立的,专门从事教书育人的场所,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等。教育的目的是,不但教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包括学习人类所需的品德、意志等,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人的将来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美术教育,广义上是指包含美术课程的教育体系,狭义的美术教育则是指以美术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的教育科目。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进行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功利上的、目的上的教育。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概念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界定,主要指年满 3 周岁到 7 周岁,而没有正式进入学校教育之前的这一阶段。学前儿童美术与正式的儿童美术相比而言,学前幼儿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自身的兴趣性和经验性,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在学习活动中更注重情感需求,自身情绪的需求等。他们往往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美术创造。所做作品中,故事性较强,主观性较强。而学龄中的美术教育则偏向指导性和引导性,在美术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慢慢指向于博得教师喜爱和公众认可,自我效能感逐渐减弱。
二、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
(一)康定斯基简述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画家,是抽象画流派的重要创建人之一。他出生于莫斯科,一生主要在德国和法国之间进行绘画创作。他的作品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作品风格分别有过写实画派风格、野兽画派风格,抽象画派风格等。其中每一次风格的尝试对他一生的作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作品中大胆运用颜色的尝试,各种颜色相间却不凌乱,丰富却统一。在抽象作品中,构图与节奏上深思熟虑,非常考究。他勤奋学习和观摩其他绘画大师的作品,并对他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造。在其作品中大胆进行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尝试与探索,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二)康定斯基的的艺术思想与教育理念简述
  康定斯基在抽象与构图上,努力研究美术与音乐的共构性。他认为边听音乐边绘画创作,可以把音乐中所得到的灵感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实现了音乐与美术创作的结合。康定斯基所指的节奏,并不是单一的韵律,而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现高低不同的音阶和音符。并且赋予每种颜色不同的涵义,在色彩上也增加了艺术的音乐性。这些理论在心理学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心理学的实践结果表明,在播放不同的音阶的时候,人所选择的颜色倾向是具有相似性的。这正好印证了音乐给人的共性与美术传达给人的情感是可以相通的。
大班儿童作品
第二章 概念的发展背景与特点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
二、学前儿童教育与康定斯基艺术思想的共构与现实依据
第三章 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一、教育的现状分析
二、存在问题的分析
第四章 康定斯基艺术思想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由康定斯基艺术思想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思考
第五章 实践应用
一、教学实践
二、美术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影响
结 论
  美术学科的本质特征,要求教师运用多元化方式教学。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个性化特点,要求美术教师善于开发引导儿童的学习兴趣味。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时代背景之下,上至整个教育体系,下至学校家庭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都要努力构建学科之间的互通。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迁移,并反作用于各学科的学习。康定斯基教育思想中,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联系和启迪,以及尊重儿童作品的原创性,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以此引导我们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思考。无论是教师的学校教育还是家长的家庭教育,都要以遵循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为要旨。音乐与美术学科之间的互通,并不是徒然发发生的,而是具有其现实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康定斯基的教育思想启发我们寻找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通。比如汉语文学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绘画与文学的有力桥梁。美学教育不但是美育、德育的有效方式,更是一种独立形式的德育。由于美术工作者日后的工作岗位涉及范围之广,这就要求美术学科学习者在掌握本学科相关知识之余,也要学习相邻领域的知识,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促进。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整个一生知识的启迪,对其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实现学科之间的互通,不但方便当下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将来文化知识的有力培养和形成。对教育方法和建宇模式的探索,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前景,我们应抱有积乐观的憧憬和探索。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艺术思想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基于康定斯基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美术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