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其中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如何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高等数学教学中需要更深入研究和更广泛探索的问题。
1 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概念最早是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 David Penrose 提出来的,他提炼出课程要点,制成了十几分钟的视频并上传网络,从而被人们称为“一分钟教授”。 在国内,微课最早是在 2010 年由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提出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传达方式,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它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创设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教 学时间
教学视频是微课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视频短小精悍。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影响教学效果。 微课的录制一般要求控制在5-8 分 钟 ,最长不宜超过 10 分 钟 。 我制作的 《 不定积分与导数(微分 )的互逆性 》,时长 6 分零 30 秒 。 利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段进行重要知识点的讲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强求知欲。
1.2 教学内容主题明确
微课是对教学内容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疑难点的讲授,要求微课内容完整,解说通俗易懂,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完整呈现,并且易于学习者接受,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微课传授的教学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并有效结合声音、图片、文字等不同表达形式,完整的呈现知识点全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抓住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1.3 教学模式便于操作
由于微课以视频为主要传达方式,容量小,内容精,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学习者可以在线观看微课视频资源,也可以进行师生间的视频交流学习。微课操作方便高效,微课的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学校,随着网络的广泛覆盖和应用,学习者学习微课不再受地域和播放终端的限制,校园、公交车、商场等多种场合,手机、笔记本、i Pad 等各种移动终端都可以实现微课的播放学习,师生学习交流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不受时空限制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2 微课对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的影响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微课是以微视频模式,将声、像、图等多种表达形式整合在一起。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易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课外自学提供了可能,利用视频课的学习形式达到课堂学习的效果。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组织教学环节过程中,将课堂中需要讲解的重点、难点、疑难点制作成微课,通过微课模式,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用较短的时间向学生讲明知识点,并给学生留下更多讨论时间,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可灵活掌握微课的使用时机,在新课导入、重点讲解以及典型习题等教学环节中灵活安排微课的播放,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改变传统较为呆板的授课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把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解,上课时和老师讨论研究,课下做习题过程中出现阻碍和疑惑时,再次观看揣摩,起到自学、解惑、巩固的作用。 我制作的微课《拉格朗日公式的应用》,例题、习题难度分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各取所需,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2.2 共享教学资源 ,提升课程资源质量
微课不仅是高等数学教学的新模式,还是教师教学成果的新体现,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微课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展现形式,不同教师讲授的微课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技能等不同。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的微课内容发布到网络,在方便学生自学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丰富了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比如搜索《罗尔定理的应用举例》的相关微课,可以看到很多版本。 这节课的授课基本都是讲授型,其中罗尔定理的条件和例题解决思路是重难点。准确而又彻底地理解定理条件是学习者学好罗尔定理的必备前提;创设典型例题是高等数学的教学特点,它不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制作的大部分微课,精益求精,各有所长,质量高的微课视频会逐渐受到更多学习者喜爱,得到更多数学教师关注,而质量不好的视频会逐渐被淘汰,从而提高了高等数学教学资源的质量。
3 微课对高等数学教师角色定位的影响
3.1 教学理论传承者转变为开拓者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堂中,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习惯于将理论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微课教学模式切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设计录制微课视频并上传网络,学生通过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来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 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再是理论传承者,站在讲台上进行表演,而应变为理论开拓者,在幕后编排整场演出,做好“导演”。在微课时代,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教师首先需提前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这其中要求微化知识点,加强微课视频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给学习者带来一个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彩学习形式。 其次,教师要通过微课创设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和搭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实现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研究式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3.2 教学活动主宰者转变为参与者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以管理者的身份主宰着整个课堂,形成了“老师教,学生学”的局面,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不能得到有效开发。然而,在微课时代,学生在课外通过微课视频获取知识,在课内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交流,内化知识,这种翻转课堂极大地增进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教师也由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主宰者转变为参与者。 与此同时,学生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 识探索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感悟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环境下,课下练习是使得数学知识得以透彻理解和充分消化的必要手段,其精髓并不在于机械反复,而在于参与者间循序渐进式的互动。为了扮演好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这一新角色,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和学生进行互动,争取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有机会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推理能力进行积极的肯定与评价,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认识,提高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3.3 教学资源的传递者转变为设计者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都是以教材为本,忠实全面地教好教材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就是教材的传递者。然而在当今信息化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已经很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随着微课的出现,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则不再局限于教材, 而是要整合各种相关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和学生也将从教材的教与学转向教学资源的教与学,教师就由教材的传递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研发者。对于高校高等数学教师来说,在研发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首先要对所授内容进行再思考,依据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讲授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精选教学中的知识点,规避自己平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高等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化教学视频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便利的数学学习平台。最后,高等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其他教师的微课,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技巧,与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有效融合,提高教学技能,不断完善教学理论,这样才能制作更适合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课程资源。
4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微课将具有更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代表了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潮流,微课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式;翻转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改变了课程资源建设的理念与方式。 微课环境如何进行有效的高等数学教与学,确实有待于我们一线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
[1]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M].7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胡 铁生.“微 课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J].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61-65.
[3]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4]高 岩,姜 春艳.浅 谈如何将 “微课 ”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 [J].职 业时空 ,2014,10(5):64-65,74.
[5] 曾 翔宇 .数 学微课程的设计构思与实际应用 [J]. 产 业与科技论 ,2016,15(10):201-202.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高等数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