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行政管理 > 社会行政管理论文 >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路径探讨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路径探讨

时间:2021-06-24 11:22 | 栏目:社会行政管理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6-24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社会行政管理论文文章《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路径探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纵观各国智慧政府实践,大多聚焦智能化建设,而非智慧化建设,从既有的国内外实践成果中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完全符合公众需求或可能超出公众期望的智慧政府的实际案例。人们希冀的理想化的智慧政府追求至少应与现实政府的价值追求同步的目标远未达成,其超越智能政府的目的也未实现,似乎还有一些比较机械化的做法与以智慧的方式行事的初衷相违。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方向演进,亟待政府在更高层面上和更广范畴中进行智慧引领,以使其具备智能资源并具有智慧资源
绪 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1.国际背景
  自 1969 年互联网启用以来,欧美开始迈进信息时代,各国陆续向信息时代进发,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相继展开,推动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20 世纪 80年代,个人计算机大规模普及应用,想要扩展其基于局域网的电子邮件业务的一些公司开始连入互联网,第一次信息化浪潮到来。与此同时,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公共部门进行了一场重大改革。在这场行政革新中,政府尝试回应技术上的变革,全球化以及国际竞争上的挑战2,尤其是美国,它力图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克服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所存在的弊端3。从 1993 年开始,以实施国家绩效评估为契机,以推动行政管理改革为初衷,首次提出修建“信息高速公路”和建设电子政府,率先掀起“信息高速公路”和电子政府建设浪潮,并借助其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信息技术强国。美国的电子政府建设和互联网大规模商用化应用得到了世界各国决策者的高度认同,他们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发展及互联网应用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必要性,认识到电子政府建设对于推动政府管理改革乃至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与推进效用,争先恐后效仿追赶,相继以国家战略推动,倾国家之力投入,使得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浪潮汹涌澎湃,迅速席卷全球,自此全球信息化建设高歌猛进。2008 年美国 IBM 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提出实现智慧地球的三大要素,即 3I:Instrumented(物联化)、Interconnected(互联化)、Intelligent(智能化)1。2010 年 IBM 又提出智慧城市愿景并将之推向世界。认同于 3I 即将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终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深度结合的‘智慧城市’获得了全球的普遍关注,被各国认为是解决‘城市病’的一剂良方。”2很多国家相继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智慧政府、智慧社会乃至智慧国家建设,智慧类实践热度飙升,甚至远超当初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
智慧政府的政务系统的信息管理模型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第一,通过对智慧政府如何“拿来”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并嵌入多领域的资源和手段进行探讨,有利于丰富电子政府理论研究。电子政府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对现实政府进行虚拟化和异化的结果,其研究属于交叉学科范畴,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联合攻关,也需要借助信息系统将多领域的资源和手段嵌入其中,历来奉行“拿来主义”,即从政治学、行政学、制度主义、组织学、公共管理、信息科学、法学、情报科学与工程学等多学科理论资源和技术手段中吸取有益之处为其所用。遵循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辟义理——“不自闭、不自欺、不自恋、不自卑、精鉴别、敢拿来、善融会”1,行政管理学界应该以开放、向学、包容的心态和胸怀,更好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2,更多地经历“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3式理性选择达成强化前述学科与思维科学、社会学、治理理论、人工智能之间的更多交叉以及科学与人文的更好融合的效果,使电子政府可以在利用数据、信息、知识和智能及其管理手段及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各方智慧达成具有智慧的效果。没有“拿来”,电子政府就不能成为电子政府,更不能成为智慧政府。进展到智慧政府建构阶段,聚焦于智慧政务和智慧治理实践,中国更应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从各国智慧类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多的智慧元素丰富智慧政府内涵和创新智慧政府理论。鉴于目前相关研究大多基于单一或整合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视域和内容范围相对狭窄,研究成果及其形式的延展性与适切性相对匮乏,“对于学者们,特别是那些从事公共事务研究的学者们,有着理解和影响信息技术带来的政府的基本的和长远的一系列改变的义务和责任”1,更需要为政府适应日益复杂的、充满各种安全和信用风险的网络环境,以及应对日益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片段化的业务流程,而承担起探索智慧政府理论和指导智慧实践的使命。为此,重视“电子化政府改革的最大潜能在其实施理论变革方面”2,在“拿来”多学科智慧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各层面、全方位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能更客观地评判“拿来”的知识、方法、资源和手段的可用性与有效性,从而可以为丰富电子政府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智慧政府的提出和建设是电子政府发展和演进的必然结果。尽管建设中的智慧政府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既有的智慧政府和智慧政务成果是否名副其实,应该如何确立评判其是否真正符合“智慧”的原则要求,未来的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到底应往哪儿去、该怎样走,取决于我们对智能、智慧、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的正确理解以及关于“智慧”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的基本判断。因之,智慧政府的概念应基于电子政府的概念拓展与重构,智慧政府的政务系统(实然的智慧政务系统是其实践雏形)的概念亦需经由电子政务系统和已有的智慧政务系统的概念得以拓展与重构。但是,应该基于什么维度拓展、利用哪些要素重构,需要在正确辨识“智能”与“智慧”、合理区分“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的前提下,在对既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多维考量和系统研究之后方可确定。本章以探寻“智能”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作为研究起点,首先解析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特质和属性,意在达成对智慧政府这一核心概念的共同理解上做出努力,为引导和规范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建设奠定基础;继之探究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及以何区分,旨在明确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的评判原则,坚定人们对智慧政府的信心和信念,为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方向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核心概念
  概念是对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的抽象和概括。“准确使用概念,是一切学术研究的逻辑前提。”1尽管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定义,其内涵具有历史文化内容,但是“综观中国公共行政学甚至整个公共管理学界,基本概念使用上的随意性之大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学者并不关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地使用这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造成了对话的困难。”2在电子政府的研究与实践中,由于所涉学科、领域众多,随意使用概念的现象也很普遍,类似情形显见于各行各业对电子政府、智能政府、智慧政府、智慧城市3、智慧政务等概念的解读和使用当中,凸显出需要借助多学科力量、运用多专业知识、采取跨领域合作模式,来共同解决智慧政府的话语体系和认知标准问题,即达成共同理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区分
  比较智慧政府和智能政府的内容范围,前者包含后者;比较两者的智慧化程度,即参与其中的智慧元素的多少,前者多于后者。两者之间无需比较智能化程度差异,因为两者都在追求高度的智能,其智能化有可能处于同一水平或程度,因此,两者的高下并非以智能水平论定。智能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已然先期嵌入很多智慧元素,但因这些智慧元素已经经过量化、程序化并实现了电子化(即完成了人的智慧向机器或系统的智能的转化,也可以说,将人的智慧嵌入机器或系统之中,使之固化为机器或系统的功能),起到了替代人脑某些功能的效用,所以可以据此将其划归智能一类。目前,智能技术中最先进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人类思维这一区别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核心器官的替代。”1虽然替代有哲学层次的替代和现实功能的替代之分,牵涉到人性、伦理、道德、风俗等复杂性因素,但无疑地,三者的智能化程度如今已然达到相当高度。因此,三者之间的差距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文化修养、伦理道德和知识能力等方面,以及将人的智慧融入其系统应用中的程度,即“智慧化”程度上的差别。
智慧政府的政务系统的知识管理模型
第二章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考量
一、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
二、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三、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和支持模型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支持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实施路径
本章小结
结 论
  1.纵观各国智慧政府实践,大多聚焦智能化建设,而非智慧化建设,从既有的国内外实践成果中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完全符合公众需求或可能超出公众期望的智慧政府的实际案例。人们希冀的理想化的智慧政府追求至少应与现实政府的价值追求同步的目标远未达成,其超越智能政府的目的也未实现,似乎还有一些比较机械化的做法与以智慧的方式行事的初衷相违。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方向演进,亟待政府在更高层面上和更广范畴中进行智慧引领,以使其具备智能资源并具有智慧资源。在电子政府已有成果之上建构智慧政府,其研究重点不在技术基础、管理基础和体制机制方面,凡此种种固然重要,却是电子政府分内应该解决或早该解决的问题,是电子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指向。对智慧政府而言,其所应具有的“智慧”之处,才是它更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2.当城市、社会和国家管理由智能化转向智慧化,势必要求它们的管理者——政府提供的管理、决策和服务也能从智能化提升至智慧化,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智慧化需求,必然要求电子政府由智能政府向智慧政府方向演进,同时要求其电子政务由智能政务向智慧政务方向转化。从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到逻辑进路与支持模型,再到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都需要从全局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规划、统筹和建构。以往电子政府实践更多关注如何从技术上寻求突破,追求高度智能,而不是从关爱人民本身出发去解决“为人民”不足、“靠人民”不够等不智慧问题,使得智慧政府建构缺乏智慧的理念,缺乏追求智慧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规划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具体实践中也缺乏“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关照,缺少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缺少主体间性思想、包容性文化、伦理道德等的建设。认识到这一点,政府就要不断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方向和形态转化,以“为人民、靠人民”的智慧意识和“谋合作、共治理”的智慧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电子政府缺乏智慧或不智慧等问题。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路径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社会行政管理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