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明,农业在中的地位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当前,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处于后发追赶型阶段,农业依然是短腿、农村依然是短板,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紧约束,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还需大力改善,农业现代化主体的素质还要继续提高。因此,积极开展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思考,从而提出解决对策
1 绪论
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中共中央在 1982 年至 1986 年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使贫穷的农村走向了繁荣。十六大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的奋斗目标,把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该时期的重大任务。时隔 18 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体现了中央高层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进入新世纪,党中央连续下发了 11 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为农业发展设定了目标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不断补充。十七届和十八届领导班子都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为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新形势下提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如此看来,历届党中央、国务院都对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给予了高度重视,由于国家层面的重视及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就成了理论界一直思考的热点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西方学者对农业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随着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高度依赖石油能源的农业模式。随着石油农业对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影响,而且危害程度已经到了不可低估的地步,所以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有些学者开始强调传统技术的重要性,因而提出了自然农业和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罗德尔提出的,他在(1945)《堆肥农业与园艺》一书中,从生物学上对土壤肥力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危害,并论证了有机肥在培养地力上的优越性能。[6]关于农业转型的观点也有很多论述,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1964)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认为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7]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尔(1966)在《农业发展经济学》中,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技术停滞阶段的农业生产率增长主要取决于农业传统要素的增加,低资本技术动态阶段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此时资本比较稀缺,高资本技术动态阶段由于资本充裕、劳动稀缺,就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8]梅尔从技术层面上勾勒出了农业发展的过程,指出了农业的发展是要从低向高不断进步,并且每一个阶段强调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1971)在《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认为,非农部门的发展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变的关键。
2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2.1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2.1.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是随着农业生产条件、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其内容也是需要不断扩展的,因而不同时期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会有所不同。农业现代化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阐述,农业现代化从广义来讲不仅包含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生产者的观念和文化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水平和素质提高的现代化,工农业关系、农业制度、农村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总的来说,广义的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也包括农业非生产部门的现代化。从狭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是指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是以现代化的工业来装备农业,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以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农业,以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服务农业发展,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来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从农业生产过程来看,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和手段。从这个角度和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必须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的传统农业基础模式到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土壤改良等。其中,尤以农业机械化和良种化最为重要,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正是由这两者奠定的。二是从原始的自给自足农业方式向商品农业方式的转变和商品农业大发展的过程。具体说,它要经历农民商品意识的提高、商品农业的初步形成、无序市场向有序市场的转变,以及商品农业大发展等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和农业市场发展的过程。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是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就是这个转化过程的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2.2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才开始了农业现代化的探索,截至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2.1 改革开放前的农业现代化
毛泽东早在 1945 年《论联合政府》中就明确提出了“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4]的口号。1949 年 3 月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25]的奋斗目标。这时期毛泽东对国家的建设目标就是改变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先进的工业国。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基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为了快速实现国家独立与富强,党和政府主要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式经济发展战略。虽然,这时期党提出的中国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工业化。但是,1949 年 12 月周恩来提出:“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没有饭吃,其他一切就都没有办法。轻工业的原料,输出的产品,现在绝大部分都要依靠农业”[26]。1951 年 12 月,毛泽东也指出,“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27]。因此,在重工业化战略下,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文明古国的现代化进程,大量的工业制成品、技术、设施开始向农业输入,中国的农业开始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时期。
3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2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 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思考
4.1 继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
4.2 进一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3 加大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4.4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结 论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明,农业在中的地位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当前,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处于后发追赶型阶段,农业依然是短腿、农村依然是短板,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紧约束,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还需大力改善,农业现代化主体的素质还要继续提高。因此,积极开展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思考,从而提出解决对策。通过本论文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和道路,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我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较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第二,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工业物质装备的现代化,更是技术、制度变革的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多轮驱动,体制创新是前提,科学技术是动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及政策是支撑。
第三,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要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家庭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村经营体制。
第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继续转移农民,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五,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农民,必须要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中心。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由于本人理论水平的欠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只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本人将对理论和实践分析更加深入研究,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取得更大的提高。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位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