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宇曾在其《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一书中把“西南”分成“狭义的西南观”和“广义西南观”两种。狭义的观点是来自于《后汉书》中《西南夷列传》的概念,指的是川西、云南、贵州等地区;然而广义的西南观则结合了人文与自然的因素,划出了包含川、藏、滇、黔为主的领域。刘敦桢先生也曾对西南有过一个大概的定义“窃以为西南诸省之含义,在地理上,系指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广西五省而言,即东经 93 度~113 度,北纬 21 度~34 度之间”。童恩正先生在其《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中对于“西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中国的西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藏自治区,其西部为西藏高原,南部为云贵高原,北部为四川盆地。全境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动植物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故而品种繁多,物产丰饶,十分适宜原始人类的繁衍生息。从地理位置上看,本地区北接黄河流域,南与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为邻,是连接亚洲人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这段描述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西南概念。本次研究所指的“西南”结合本次议题和多民族特性的考量,决定本研究的“西南”主要指狭义的“西南观”,为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西南各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为:①地理位置:贵州为我国西南重要交通枢纽;云南南部与 3 个东南亚国家接壤;四川位于我国西南、西北和中部的结合地,是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交通走廊;②地形地貌:贵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云南地形地貌为一定的高原面,大面积土地高低纵横;四川西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丘陵;③气候: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云南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南北气温相差 19℃;四川气候垂直变化大,东部冬暖、西部寒冷。
2.2 西南各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造体系
在贵州,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特性,其不同的文化特性充分的反应在当地传统乡土建筑上。①形制与功能:贵州地区的空间形制大多数以一明两次三开间的形式为主,有的采用一正一厢三开间“L”形格局、一正两厢“U”形格局或四合院形式等。以当地布依族民居为例,一明两次三开间形式共设置有六个房间。明间前部设堂屋,明间后部为老人卧室或贮藏间,左右次间分隔有四个房间,其前部设卧室,后部分别设厨房和贮藏间。一正一厢三开间“L”形的布局多为正房三间、厢房两间的形式。其正房堂屋后部的老人卧室向外凸出,堂屋入口做吞口处理,其余设卧室;两开间厢房设厨房、客房或杂物间。贵州乡土建筑层数主要为 1-3 层,有的具有架空层,架空层主要用来牲畜饲养或堆放农具、杂物等,体现了贵州当地的农耕文化特点。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出贵州地区各民族火塘的设置略有差异。贵州东、西部方言区的苗族民居,火塘设于次间前半部;中部方言区的苗族将火塘设于次间后半部;屋面多为歇山顶;苗侗族一般将正门设于建筑侧面。布依族民居一般将正门设于建筑正面,布依族吊脚楼建筑中火塘一般设于靠山一侧实地上,许多布依族民居屋顶做成歇山顶。②结构与构造:贵州传统乡土建筑中,吊脚楼建筑主要采用干栏式木结构体系,屯堡建筑主要采用木构穿斗式结构体系。贵州地区吊脚楼于构造方面,由于檐口出挑较大, 挑枋多为两层,成为“两重挑”,上挑较小, 称为二挑,下挑较大, 承受檐口的主要重量,称大挑。大挑有时做成大刀状或马头形, 因此也叫“大刀挑”或“马头挑”。大、小挑的出挑尺寸及弯曲状况对屋顶的坡度及檐口造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木构穿斗式结构体系的屯堡建筑构造方式主要采用木构架支撑楼板和房顶,以传统的立贴屋架为主,单排屋架由柱、瓜和穿枋以卯榫连接组成。③材料与技术:贵州传统乡土建筑的选材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黔东南、铜仁等盛产木材的地区,建筑材料除屋面采用青瓦外,全部使用木结构,例如木楼楞、木楼板、木檩条、木墙板等;在贵州安顺等石漠化较严重地区,主要采用以石材为主的石木材料,例如木框架、石门窗、石墙、石屋顶、石柱和石雕。其中,木头墙采用木枋横装、木板竖装和圆木绑扎等多种技术形式;石头墙采用石块干砌、卵石垒砌、石板镶嵌等多种技术手法;泥土墙采用夯实或土坯,或两者结合使用;有的于泥土墙外加抹石灰,或全抹,或只抹窗户四周;竹子墙采用蔑条编织、毛竹编织,或竹席围护,其上大多抹有灰浆,灰浆是由稀泥、或牛粪制成,或者是由和有谷壳、稻草的稀泥和牛粪制成;墙体中山墙部位有的底部用石头,中部用木板,上部用竹子;有的中部用泥土,上部用竹子、秸秆或茅草等。④工匠与工艺: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出贵州传统乡土建筑的建造主要由当地工匠和居民们共同完成。其建造工艺由当地木匠、石匠、泥瓦匠等代代相传而来;主要有石板房的石板干砌或浆砌工艺,干栏吊脚楼建筑的绑接、榫卯工艺。
第三章 西南新乡土建筑实践案例研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