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学位论文 > 乡村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分析

乡村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分析

时间:2021-06-11 08:50 | 栏目:旅游管理学位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6-1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旅游管理学位论文文章《乡村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研究选取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为出发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成为全国各地乡村建设的热点。当前,我国涌现出一系列旅游振兴乡村的优质案例,加之国家对于乡村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重视,这些都为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立足于乡村旅游规划理论,顺应目前乡村振兴的研究趋势,创新性地将旅游规划的编制方法与乡村振兴建立起联系,旨在为未来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与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现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面临发展困境 
  长期以来,乡村处于与城市的不对等关系中,在现代化背景下不断被边缘化,寒地乡村这一现象尤为严重。与城市相比,乡村的经济落后、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薄弱、增收缓慢等问题凸显,加之以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流出等问题,乡村社会矛盾被进一步激化。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乡村长久以来的良好生态环境、文化积淀遭到破坏,乡村日渐沦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当前乡村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乡村问题亟需解决。 
1.1.2  国家层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新农村建设后”,国家出台的又一乡村重要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解决乡村如何“住”、如何“行”的问题,为一部分乡村设施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乡村想要发展,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乡村想要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产业经济如何发展、乡村社会如何治理等更深层次问题,而这正是乡村振兴战略所关注的问题。 十九大后,为解决乡村面临的发展困境,国家再次将乡村发展问题提上议题,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见表 1-1)。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也正式将乡村振兴从国家性的战略主张过渡为地方发展的指导文件,成为乡村振兴理论重要研究依据。
“乡村振兴”政策文件梳理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长期以来,旅游开发作为一种与乡村发展兼容的良好模式,被全国各地乡村争相效仿。但随着旅游实践的深入开展,当前规划体系不成熟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不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不但是对乡村资源经济方面的浪费,还会造成乡村居民利益受损、当地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者出游体验不佳等弊端。乡村旅游实践的开展离不开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指导,同样,想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也需要旅游规划体系加以引导。 研究以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为切入点,通过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总结相关文献、案例,旨在能够将乡村振兴与旅游规划联系起来,构建一种在寒地乡村具有普适性、能够保证旅游开展社区受益、维护环境可持续、满足客源需求、最大程度展现乡村特色的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体系,以此推动乡村振兴与旅游规划实践的开展。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研究响应时下热门话题“乡村振兴”,创新性地将其与乡村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内容,构建起与旅游规划理论联系,提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一是丰富拓展了现有乡村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为乡村旅游规划理论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二是深化了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与旅游结合的研究思路。 
2  旅游振兴乡村的理论及案例基础 
2.1  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性研究 
2.1.1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 
2.1.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村聚落、乡村文化、民俗风情、森林景观和农业生产形势等社会文化因素为吸引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展开的以领略乡村风光、体验生产劳作、了解乡土民俗和会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集观光、游览、娱乐、休息、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2]。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村遗产旅游、乡村民俗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农家民俗与农家乐、自然生态旅游等类型,与大跨度风景区旅游、城市旅游共同构成现今的旅游格局,成为三大旅游类型之一。 
2.1.1.2  乡村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作出全面计划的决策过程[46]。旅游规划对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调动各方因素使乡村旅游达到最佳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乡村旅游规划是旅游规划的一种,通过长远计划,全面统筹、提出一套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从发展定位、项目策划到建设实施、经营管理方面对乡村旅游作出全面安排。 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具有 3 大研究特性。首先,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具有战略发展规划特性,乡村旅游规划根据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旅游吸引物特点,对乡村旅游产业及相关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编制相关政策性措施。其次,乡村旅游规划具有多行
业协调特性。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的目标往往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研究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等要素的协调发展,以达到乡村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同样具备空间布局属性。无论是产业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导向,最终都需落实到空间多大、发展什么活动、布局在哪个区域、设施如何配置等空间布局设计上[46],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离不开区域内的空间概念,规划与设计都是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研究手段。 
2.2  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旅游理论 
  可持续发展源于人们对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反思,是 20 世纪 80 年代国际及国内社会探讨的重点,发展至今逐渐被应用于旅游学领域。1993 年,英国出版《可持续旅游》刊物,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潮已在旅游研究领域形成规模[78]。可持续旅游理论提出,对于旅游地来说,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促进旅游地发展,过度拥挤、过度开发等现象也可能会给当地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带来破坏,主张旅游开发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可持续旅游理论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提出乡村旅游发展原则,对于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具有借鉴意义。一是乡村旅游的经济的可行性,即在不破坏地方的环境的条件下,创造经济收益,繁荣地方经济;二是旅游要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环境开发、管理等方面控制对环境的发展影响;三是旅游要有效控制社会负面影响,对当地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影响,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健康、高质量的社会环境[39]。
2.2.2  环城游憩带理论 
  环城游憩带即 ReBAM 理论,是旅游空间系统研究是中逐渐提出的概念。2001 年,我国学者吴必虎对环城游憩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将环绕在城市周围、位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旅游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定义为环城游憩带[79]。该理论认为,环城游憩带的出现是旅游者出游经费有限、城市旅游租金成本高的条件的一种必然,当二者达到制衡时,就会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80]。 环城游憩带理论在乡村旅游与城市之间构建联系,并立足于区域旅游视角,对于乡村旅游区对于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城市旅游者行为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乡村旅游规划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一是研究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旅游区的分布情况,对乡村旅游区选址、开发方向的选定提供指导;二是研究旅游者行为规律,可以进一步明确乡村旅游活动的受众情况,为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形象策划的内容提供借鉴。 
标识导向设施意向图
2  旅游振兴乡村的理论及案例基础 
2.1  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性研究
2.2  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3  旅游振兴乡村的案例探讨 
 
2.4  对于乡村旅游规划的启示借鉴
2.5  本章小结 
3  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框架 
3.1  规划技术流程 
3.2  规划模式构建 
3.3  本章小结
4  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方法构建 
4.1  规划定位 
4.2  旅游产品及项目规划
4.3  空间布局整合 
4.4  乡村设施提升
4.5  寒地乡村特色形象塑造
4.6  旅游运营管理与环境保护 
4.7  本章小结
5  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以五常市二河乡新发村为例
5.1  旅游振兴乡村的背景研究
5.2  规划定位
5.3  空间布局及项目策划 
5.4  基础设施提升规划 
5.6  乡村特色形象规划
6  研究结论 
  研究选取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为出发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成为全国各地乡村建设的热点。当前,我国涌现出一系列旅游振兴乡村的优质案例,加之国家对于乡村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重视,这些都为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立足于乡村旅游规划理论,顺应目前乡村振兴的研究趋势,创新性地将旅游规划的编制方法与乡村振兴建立起联系,旨在为未来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与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现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构建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振  兴理论关联,通过对旅游振兴乡村相关性研究,分析得出旅游与乡村振兴实践密切关联,进一步探讨了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旅游振兴乡村的优秀案例,在此基础上从旅游振兴的关注重点及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两方面总结了旅游振兴对于乡村旅游规划的启示借鉴。 
(2)总结出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框架,紧密结合寒地乡村特征提出一套从规划准备与启动、振兴条件分析研判、方案制定及成果编排、到振兴结果评价反馈的的技术流程,并从规划思路、规划原则以及寒地适用性三方面提出适应寒地乡村特点的规划模式。其中,规划思路方面包括前位分析板块、四大核心板块、服务保障系统四部分;规划原则包括社区受益原则、环境可持续原则、客源市场需求原则、乡村特色原则;寒地适用性方面,总结出适用于几个村庄连片开发,并且基于一种多规合一方法的规划体系。 
(3)从旅游规划定位的内容及方法、旅游项目的特点及策划方法、空间布局的流程及方法、乡村设施的内容及提升策略、乡村形象的理论基础及策划方法、旅游的运营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措施方面总结了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的详细内容及方法。 
(4)将总结研究框架与方法应用于寒地五常市二河乡新发村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从当地区域概况、旅游资源评价、区域旅游市场调查、乡村发展现状方面对旅游振兴乡村的背景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乡村在产业、资源、客源市场等方面具备优质的条件基础,适宜开展乡村旅游进行乡村振兴。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发展定位、乡村产业定位、总体布局、分区项目规划、主题活动及游线设计、基础配套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乡村特色形象策划、环境保护与运营管理方面编制了详细的旅游规划内容,作为今后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参考借鉴。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乡村振兴视域下寒地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旅游管理学位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