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政府改革与治理的核心理念1,其间,大致经历了从公共物品到公共服务概念的嬗变过程,相关理论也经历了从经济学视域下的公共物品理论到政治学视野下的公共服务理论的嬗变过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
现有经济学领域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理论值得借鉴,比如广为人熟知的林达尔模型、庇古外部性模型和萨缪尔森模型等。其中,保罗·萨缪尔森关于包含有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模型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模型很有启发性。具体模型如图 2.2 和图 2.3:
第 3 章 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
3.1 晚清时期
3.2 民国时期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
本章小结
第 4 章 基于省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4.1 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省际空间格局——以公共文化为例的探析
4.2 行政中心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具有优势吗?——以公共教育、公共医疗为
例的探析
本章小结
第 5 章 基于地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5.1 新中国以来地级区划和城市建制的层级调适
5.2 地级区划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层级空间格局
5.3 地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差距的空间效应
本章小结
第 6 章 基于县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6.1 地级市内部县级区划上等级公共服务资源的层级配置格局
6.2 不同隐性等级县级区划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
6.3 县级区划内部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格局
本章小结
第 7 章 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影响机制的模型检验
7.1 理论假设
7.2 模型建构、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3 分析过程与实证结果
本章小结
第 8 章 研究结论及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主体部分分五章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空间格局展开实证研究,大致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历史演变方面分时期梳理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第 3 章);二是,从不同尺度探析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空间格局,在研究尺度上,一个是省级尺度(第 4 章),一个是地级尺度(第 5 章),一个是县级尺度(第 6 章);三是,以两个维度从不同尺度模型检验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 7 章)。各章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如下:第 3 章主要从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三个时期梳理了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其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时期又根据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特征细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改革开放之前的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的时期。第 4 章首先鉴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特点突出,而且具有较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中国特色,所以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层级配置为例来观测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省际空间格局;然后,鉴于公共教育、公共医疗资源并不像公共文化资源那样采取区划层级对应配置的方式展开,其配置方式更为复杂,所以以公共教育、公共医疗为中心探析国家级资源配置的省际空间格局和省级资源配置的省内空间格局。同时,试图从同样是副省级城市的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间的对比分析来进一步观测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否在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中整体上占有优势。其中,考虑到省级区划之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层级差异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以公共文化资源的省级空间格局为例展开了空间相关性探析。第 5 章首先对新中国以来地级区划和城市建制的层级调适大致脉络进行了简单梳理,并在梳理基础上确定了地级尺度的分析时间段和县级尺度的分析时间段,为下文基于地级和县级尺度的分析打下基础。然后,分别从公共服务的数量配置维度和配置质量维度就公共务资源在地级区划之间的层级配置格局和在地级区划内部的层级配置格局两个方面展开探析。其中,每个方面的探析均包括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三大公共服务领域。最后,考虑到地级市之间和地级市内部可能存在的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差距空间效应,进一步展开空间相关性分析。第 6 章鉴于上一章在探析地级市与县级市(县)上等级公共服务资源拥有量的层级差距时,发现呈现明显的“地级市行政级别越高,地级市内部的层级差距越大”的规律,考虑到地级市往往拥有多个市辖区,在县级区划的数量上本身要多于所代管的县级市(县),而且越是行政级别高的地级市市辖区数量可能越多的实际情况,首先进一步展开县级尺度下地级市内部上等级公共服务资源的层级配置格局探析。然后,分别从不同隐性等级县级区划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和县级区划内部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格局两个方面展开探析。其中,不同隐性等级县级区划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主要围绕三个差异的探析展开:一是,省辖(管)县市与地级市代管县市等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异;二是,公共服务资源在不同市辖区之间的空间配置差异;三是,公共服务资源在自治州不同县市的空间配置差异。县级区划内部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格局同样围绕三个差异展开:一是,县级行政中心与非县级行政中心的乡镇街道之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异;二是,重点镇与非重点镇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异;三是,重点镇中的强镇扩权试点镇和非强镇扩权试点镇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