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土木工程 > 市政工程论文 > 应用型大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

应用型大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

时间:2021-05-24 19:42 | 栏目:市政工程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5-24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市政工程论文文章《应用型大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论文根据作者在厦门理工学院多年来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了应用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几个关键因素,即工程实践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办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强化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工具运用意识与能力等,最后指出专业建设需重视主动迎接行业变革新形势,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具有明显不同的分野,研究型高校着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而地方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主要面向厦门市和福建省培养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程学科。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笔者在厦门理工学院长期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参与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改革项目等相关教研教改工作,为各类企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参加教育改革的实践经历,探讨应用型高校工程学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重视建设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受益于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进入高校的师资普遍是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历门槛的提高,对于保证教师队伍高水平化具有重要作用。新进师资一般是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中引进来的。新教师从在研究型高校学习改为到地方应用型高校工作,面临着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于工程类专业,新进师资如果缺乏工程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面临理论难以结合实际的问题,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也会比较模糊。青年教师在学术发展上,由于从研究型高校转到应用型高校,就会面临科研平台、学术团队、学术氛围乃至研究方向等方面的重大转变,应用型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青年教师适应新环境,瞄准行业应用中的重难点问题,积极开拓适应新环境并具有可持续性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不少高校均开展了青年教师赴企业锻炼的鼓励计划,并且纳入职称评聘条件。然而,由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与学校教学或事务工作之间存在着难以协调之处,加上有些高校担心人才被企业挖走就出台各种限制条件,因此,青年教师赴企业锻炼的实际实施效果一般,多数硬性要求变成到企业“盖章开证明”。建议高校以开拓渠道平台为主培养师资,帮助教师与企业主要以博士后研究、科研合作、项目合作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应用型高校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也注重从业界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企业引进的教师到高校工作后,同样面临着工作环境的巨大改变。这部分教师需要注意主动学习教育工作理论与方式方法,自觉完成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转变。要有“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正确理念,以时代进步、行业发展的动态理念去影响学生。切忌把当前建设行业内的某些弊病当做永恒不变的“真理”教给学生,把“灰色”心态传染给学生。企业引进师资还要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优势,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应用科研课题研究,发挥自身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课题研究方面的优势。由于教师从事的教育、科研工作容易与行业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脱节,应用型高校教师应注意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承接企业委托课题等形式,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并且合理引入教学体系中去。如果不注意建立与行业联系的管道,教师很可能会逐渐与社会脱节,其相关专业知识、资讯逐渐落后于社会实践。例如,近几年,专业规范更新比较频繁,教师如果没有及时注意到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很可能出现规范已经更新了自己还在用旧规范指导毕业设计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高校除了要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外,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觉要求与时俱进,发挥主观能动性。
应用型大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

  二、重视选择行业优质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

  目前,应用型高校普遍很重视与企业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以及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优秀的大中型企业,如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等。管理者要以专业教育者的角度去认识校企合作,合作要确实对培养人才有利,不能无条件满足企业提出的任何要求。选择合作企业要慎重,而且要认识到企业人员并非专业的教育者,他们对于教育规律可能会存在认识偏差。有的企业过于强调自身利益,不能兼顾学校教学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例如,有的企业要求学生长时间实习,但不提供就业岗位,只把学生当作解决企业临时用工紧张的“廉价劳动力”;有的企业不具备毕业设计指导能力,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不能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对于这样的企业,学校应慎重考虑,不符合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应拒绝合作。学校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辩证分析企业要求的合理性,多与企业沟通,选择具有先进企业文化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人才培养意识都比较强的企业。对于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学校指导教师可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积极沟通,晓之以理,企业一般都能够理解并尊重学校的立场。在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好企业的动员工作。要教育学生遵守企业纪律,爱惜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名誉。企业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事前沟通动员工作,做到以正面积极的眼光看待育人问题,不因个别学生表现不好而否定学生全部,学校也要协助企业做好学生实践管理问题。

  三、重视强化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

  近年来,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不少持续、深入的探索,建立了校企实践基地,大力推进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但在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尽早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少大四学生进入工地实习时会反映自己在识图读图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如绘图基本表达错误、结构建模错误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接触真实工程案例的机会太少,教材上的图纸过于简单且数量较少。真实的工程环境不仅仅要从业人员懂得结构专业的图纸识图,还需要他们掌握建筑、结构、水、电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工程制图等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学校可开发合适的教学辅助材料,组织学生进行真实工程图纸读图训练。有的学校建立了“工程图库”,收集了典型工程的全套图纸,对学生进行多专业综合训练,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由于教材中的例题大多数是简单规则的,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其与已学理论联系起来,不会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实际结构中,难以对结点类型、支座类型进行正确地简化。有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建筑结构形式过于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际工程结构往往是复杂的,需要能够深入理解掌握结构理论并能综合运用。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是把基本理论和结构设计流程搞清楚就行了,不太注重教学是否与实际结合。殊不知,只有合理引导学生进入实际、复杂的工程问题解决中,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课程教学应尽量引入真实工程案例,训练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正确简化建模、分析计算的能力。也可以采用同一个工程案例,在不同的课程中解决不同的问题,以实现对典型工程的深度解剖和融会贯通。二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规范标准的意识与习惯。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工程技术管理应用层面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因此,任课教师应该把引导学生掌握行业规范、标准的正确应用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然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中自觉运用规范、标准的意识不强,经常发生违反强制性标准的低级错误;有些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了还不知道制图规范,所绘图纸中经常存在不符合制图规范的情形,导致图纸质量差、图纸表达不规范。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也需要用到各种行业规范、标准。因此,全体专业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对规范标准的自主学习。

  四、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

  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各种科技活动对于课程理论学习具有补充、深化的重要作用。这些科技活动可以联系课堂内外,具有多种形式,如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放性实验、教师科研课题等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大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各类科技活动参与过程中,会不断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学习,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升。院系要高度重视学生科技活动体系建设,组织各类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适应课堂总课时减少的趋势,让学生在创造性、自主性学习方面具有更大空间,以此推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提到国家级大事的高度,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不少支持。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较好的环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大学生创新创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意义,因为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激发青年人的创新精神等。创新创业教育包含了“创新”与“创业”两个点。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培养,就是一个人开创型品质形成的教育。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尚未成熟,需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引导;同时,各级政府也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各类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五、重视强化学生工具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工具是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关键因素,工具运用的熟练程度决定了生产效率。例如,从事结构设计工作,不仅要掌握结构理论,还要掌握相应的结构设计软件和绘图软件工具,才有可能完成结构设计任务。如果不重视掌握工具运用,会导致学生难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工程问题,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岗位也不能尽快上手,同时会影响到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学校应在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性试验等多种课外活动中,创造多种多样的工具运用场景,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运用办公软件撰写格式正确、文理通顺的报告,锻炼制作条理清晰的 PPT,流畅表达自己的见解,正确运用专业设计、绘图工具完成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任务。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行业新规范、新技术日新月异,反映在教学上的不仅仅是规范、知识点的变化,也涉及工具的更新。例如,十几年前高校工程测量实习采用的是老式水准仪、经纬仪,如今工程现场普遍采用高精度的数字化水准仪、全站仪等新仪器。计算机绘图在过去使用了几十年,现在行业内在逐渐推广使用 BIM软件。这些都要求学校紧跟时代发展,不仅要及时更新软硬件工具,教师的相关知识技能也要与时俱进。

  六、重视主动迎接行业变革新挑战

  我国传统建筑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着建筑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堪忧、劳动力成本逐步增加、资源短缺严重等问题。这要求建筑业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以满足未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建筑工业化、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政府大力提倡 BIM、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土木工程这一古老的传统行业正面临着升级换代的问题。建筑工业化使得建筑结构设计、生产组织方式、技术应用都与以往有显著差别,这就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跨专业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要与时俱进,积极回应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及时调整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现培养目标。

  七、结束语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教育改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许多方面还存在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本文从笔者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出发,对工程实践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办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强化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工具运用意识与能力、紧跟行业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聚焦工程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文博,毛明杰,刘海峰,等 .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意义、现状及措施[J]. 中国建设教育,2017(5):67-70.
[2] 刘文渊,冷捷,袁继峰 .基于“现场工程师”培养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高等建筑教育,2017(2):110-114.
[3] 王钧,赵金友,徐嫚,等 .基于 CDIO 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6(1):79-81.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应用型大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市政工程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