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硕士论文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0-08-17 08:22 | 栏目:硕士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08-1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硕士论文文章《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倾向于教学实践能力的运用,不少本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历,其中大多数学生在本地学校教留学生学习汉语,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去海外做汉语志愿者。而研究生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经历则主要来自学校规定的实习,本校或其他高校留学生课堂教学、海外孔子学院汉语志愿者等。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目前全球已经有 500 多所孔子学院和一千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遍布五大洲,全世界有超过一亿的人学习汉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 2007 年正式通过了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决定,并于同年 3 月发布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该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填补汉语国际教育老师的匮乏问题,为了顺利推广汉语国际化,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海内外传播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专业师资队伍。然而该专业发展至今,没有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并且存在就业率较低的问题。此外,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与研究生就业情况相关的,并且角度比较丰富。但是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并且缺乏足够的关注。对于国家和培养单位来说,大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相关工作,不仅背离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而且使得教育投资没有得到回报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浪费。因此本文将以上海师范大学该专业近四届学生的就业数据为基础展开调查,从多个角度切入,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对学生的择业就业、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相关政策制定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1.2 研究意义
  关于我国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并不算少,但就目前来说,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关注不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包括中国籍学生和外国籍留学生,本文仅研究中国学生的就业情况,将以上海师范大学近四届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为基础展开调查,为本专业的就业研究提供一手数据资料。并且从不同角度切入去研究,旨在使调查结果更加丰富,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就业情况提供一定参考。除此以外,还以分析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为基础,通过对本专业就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一些可以适用于本专业的建议。这样不仅可以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指导,还对有意愿报考此专业的学生关于认清自己是否有胜任能力有所帮助。只有经过多方努力,才能建立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成熟的职业体系,这才与设置本专业的初衷相吻合。从学生角度来说,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可以从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助于个人找到自我能力提升的方向,避免人才浪费,实现自我价值,而对于想要报考该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具有参考价值。从培养单位角度来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不能只着眼于培养,更应该考虑其就业问题,避免一定程度上人才培养的浪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很年轻,有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就业状况为切入点来探讨培养方案是很有实践意义的。从社会层面来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直接关系着整个汉语国际教育这项事业,不仅仅影响海外孔子学院的师资质量,还影响着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未来发展理应得到社会关注,为学生提供施展专业能力的多种平台,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队伍中来。

  第二章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与就业情况

  2.1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是最早开展留学生汉语教育的学校之一,1965 年,正式成立留学生办公室,并开始招收外籍留学生。2004 年组建成立对外汉语学院,该学院教学与科研并行,包括留学生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教育,2010 年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同时,该学院还是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育基地,国家 HSK(初、中等)和 HSK(高等)的考点,并设有 HSK(旅游)研发办公室,是国家汉考委HSK(旅游)的研发单位,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对外汉语”。与培养语言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术硕士不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硕士培养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李泉(2010)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是要培养具有熟练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本校根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出具体要求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具有系统的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教育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各类型课程占总课程比重
  2.2 上海师范大学培养模式与华东师范大学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同一地区的同类型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属于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系。与上海师范大学不同,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与语言学学术型硕士一样,实行全日制三年学制。第一学年主要是学习专业相关课程,第二学年专门用来进行专业教学实习,第三学年主要用来写毕业论文。实习方面,两所高校一样,都是属于一门学分课程,有规定的课时完成量。华东师范大学主要的合作院校是意大利都灵孔子学院,学生实习可以选择去合作院校,也可以通过国家汉办自己申请其他孔子院校,还有在国内的实习经历只要和对外汉语教学有关也是被认可的。值得一提的是,两所大学均在对口专业指导上比较欠缺,研究生一年级没有就业指导,临近毕业也没有对口专业就业宣传与指导。但是,华东师范大学该专业为三年制,时间安排比较合理,第一年专门用来学习钻研专业相关课程,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相关知识素养。第二年用于实习,专门的一年用来实践,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找到合适的论文选题,又有利于关于未来就业的自我认知,避免了毕业时的盲目就业。
 各类就业招聘信息占全部就业信息比重

  第三章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
  3.2 问卷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
  3.3 相关访谈内容补充

  第四章 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4.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4.2 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分析
  4.3 相关建议及对策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文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调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情况出发,多方面深入分析影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针对不同层面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本次调查结果可知:本专业男女比例失衡较严重;本科专业考生较多但对口就业率低,跨专业考生就读动机和目的不明确;毕业生自认为能力不足,胜任力不够;在读学生对该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情况了解较少,欠缺职业规划;有的高校该专业硕士阶段学制安排不合理;学生教学经历少,学校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少实践机会;没有针对该专业的就业宣传,缺乏对口专业的就业指导;该专业学生专业兴趣度较高,但对口专业就业率低;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与本人择业条件严重不符;毕业后就业范围窄,就业空间受限;该专业就业缺少相关政策支撑,行业发展不成熟等等。以上种种问题的堆积,影响着汉语国际教育行业在教师匮乏的情况下,专业对口就业率不容乐观。本文从学生个体、培养单位、社会层面、国家政策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在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完善和健全整个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体系,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行业工作人员的就业质量,使投身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年轻人提高信心。
  5.2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笔者个人能力有限,因此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仅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调查地区范围较小,调查样本较少,加上毕业生毕业后较难取得联系,问卷发放只能依靠网络形式完成,在调查数据上存在不足。二是由于调查内容有限,本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较简单,更为深层次的分析可能还未到位,研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今后的研究中,以此篇论文为起点,首先尝试扩大调查范围,以地区为主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样本。调查获取尽可能多的数据之后,分析调查结果,不局限于仅使用问卷调查法,更应学习和采用更为科学调查的专业统计方法。在此篇论文中影响就业因素的四个层面基础上,以调查结果为支撑,拓宽研究视野,更加深入地分析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情况的原因。反过来,也可以从目前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行业及从业人员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内部结构、政策影响、行业要素组成等,以不同单位为背景调查其从业人员,对比不同单位之间的不同之处,以此深入研究行业发展和就业影响因素。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硕士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