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硕士论文 > 硕士论文范文:南充市丘陵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硕士论文范文:南充市丘陵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0-09-21 17:34 | 栏目:硕士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09-2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硕士论文文章《硕士论文范文:南充市丘陵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南充丘陵地区已形成一批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较适应的家庭农场,这些农场每年人均纯收入 6.2 万元,达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2 倍以上,但就未来持续发展壮大而言,仍面临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信息闭塞等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进一步完善。 南充市地处川中丘陵腹心地带,全境面积约 12477 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区域占全市总面积的 80%以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 980—1150 毫米间,年日照时间在 1200-1500 小时内,降雨和高温季节往往同步,二者结合满足农作物良好生长的条件,因而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平原地区的土地往往集中度较高,而丘陵地区土地往往趋于分散且错落不一。通常来讲,实行农业机械化操作,对提高农业生产率至关重要,然而,只有在地形较为平坦,土地相较集中且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才便于推广机械化的耕作模式。但南充丘陵地区农户土地分配细碎,户均经营土地 4 块但平均每块面积不足 1 亩,土地平整度较低,整合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且土地流转制度仍不完善,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的同时也难以进行机械化耕种。这大大制约着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城乡居民提供以粮食为代表的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食品,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保障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不同时期,由于历史背景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农业发展在分散性与集中性交替转换的过程中曲折前进,总体呈现螺旋式发展态势。土地革命早期,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主要以家庭小生产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恢复农业生产并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形式,鼓励农户互帮互助,开展集中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农村空心化、农民老弱化带来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释放不足等问题,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将家庭分散与集体统一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农业生产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承包模式所造成的土地利用零碎化问题,阻碍了机械化与集约化耕作,提高了生产成本,不利于实现规模效益。 为适应新时代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以农业产业化助推精准脱贫,保障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十三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我国提出了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家庭农场发展的目标,不断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追求效益最大化,提升商品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推进我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无疑也极大提振了农民经营家庭农场的信心。 
  1.2 研究内容 
  本文以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归纳南充市丘陵地区独有的地貌特点,并收集市内 2 个区(嘉陵区、高坪区)、4 个县(南部县、蓬安县、西充县、仪陇县)、1 个县级市(阆中市)的 152 个家庭农场的基本数据,从农场评定实施办法、总体数量与规模、生产经营结构、劳动力构成情况、土地流转费用以及扶持政策方针多方面入手,总结农场发展现状,并从多元化角度深度挖掘限制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为其提出发展对策。主要研究内容为: (1)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系统总结国内外家庭农场研究现状,明确家庭农场的相关概念、特征等理论基础。 (2)根据南充市丘陵地貌独有特点,结合近年来当地家庭农场发展的整体态势,深入总结其发展现状。 (3)根据实地访谈掌握的主观信息与调查问卷获取的客观数据资料,从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农技支撑情况、政策扶持情况、农地流转情况、社会化服务情况等方面入手,研究分析家庭农场发展的限制因素,总结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障碍。 (4)借鉴国外不同资源禀赋下家庭农场与国内具有丘陵地貌特点家庭农场发展带来的经验启示,结合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实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对
策建议。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界定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业发展体系中的新型经营主体,兴起于农业制度的演变,是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目前,我国农业部将家庭农场定义为“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纵观国内外研究对于家庭农场的内涵表述,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家庭经营。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必须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家庭内部成员,而且必须对长期雇工予以限制。以家庭经营为主,这是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等其他农业经营主体的根本差别。 二是适度规模。我国农民的绝对数量与相对土地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们不能走欧美的大农场经营模式,而应以中小规模的农场为主。具体的规模的度量,则要由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种植作物来决定。 三是企业化管理。家庭农场不同于“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它主要是面向市场的。因此,家庭农场应该是具有企业经营性质的法人主体。家庭农场的经营应该像企业一般来运作,相比一般的承包户更注重投入产出核算,更追求效率和效益,其中财务核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是合理收益。家庭农场所产生的收益必须使农民得以维持有尊严的生活水准,政府应对农业与非农收入间的差距予以宏观调控,使其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状态。 家庭农场这些特点使得它与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区别开来,如果将家庭农场看做是企业范畴内的个体户,那么专业大户就是私营企业,而合作社与企业联合体相似。正是家庭农场的这些自身特点,在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回报率低的农业生产中具备了从事劳动、资本密集的高度商品化农业生产,有效提高了农民的人均劳动生产效率及家庭收入水平,从而奠定了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导地位。  
  2.2  家庭农场研究的理论基础 
  农业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指根据耕地资源、社会经济、物质技术装备及政治历史条件的状况,确定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以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效益。国外学者关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认为:第一,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于农业收入跟非农收入之间的差距。第二,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可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方式来达到。第三,家庭、集体或者联合经营均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第四,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主要通过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组合协调度和耕地产出经济效益来衡量。南充丘陵地区土地零碎、分散,传统小农经营弊端凸显,本文运用规模经营理论分析传统小农经营的劣势和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满足的条件,为当地家庭农场的方向和可行性提供思路。 农村土地产权是指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关于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他项权利三大类,当各项权利聚合拥有时称为“权利束”。在我国,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散,经营权拥有可流转的法律地位和权能,由国家立法保护。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孕育了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诞生。本文主要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分析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制背景下,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合理、有序、健康流转在南充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必要性。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数量增长情况

  3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3.1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3.2  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来源
  3.3  访谈结果分析
  3.4   访谈总结

  4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5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不同资源禀赋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2  国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5.3  对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 

  6  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政策建议

  6.1  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6.2  提升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6.3  完善构建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的条件
  6.4  加强丘陵地区基层信息化体系建设
  6.5  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农经人才队伍建设
  6.6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7  研究结论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对四川省南充市丘陵地区 152 个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运用规模经营理论与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资料查询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从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角度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得出了如下结论: (1)南充市丘陵地区具备发展家庭农场的条件。通过实地调研表明,尽管丘陵地貌土地分散、零碎的特点给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不便,但当地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芝麻等多种经济作物生长,具有较大盈利空间;丘陵地区土地流转费用较平原地区更低,且近年来当地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这两者也为家庭农场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可行性。 (2)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需要认识到的是,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南充市虽然已经培育出一批示范农场,但与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先进的地区相比,在数量和与生产结构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要使其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需要改进的方面:土地流转困难限制经营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机械化进程;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使得农场融资不足;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薄弱;现代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匮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3)国内外先进经验给南充丘陵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带来了启示和方向。第一,从土地利用角度分析,发展家庭农场需要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第二,从资本投入角度分析,发展家庭农场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第三,从劳动力角度分析,发展家庭农场需要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第四,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分析,发展家庭农场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更好发挥扶持推动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政策调控的耐心和容忍度。 (4)南充市丘陵地区家庭农场未来发展需要从土地权属、技术支撑、金融支持、人才建设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力。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构建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的条件;加强丘陵地区基层信息化建设;加强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硕士论文范文:南充市丘陵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硕士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