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4-0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动物医学论文文章《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建设构想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一、设立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必要性
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医学,为人类健康和驱除病魔做出了应有贡献;畜牧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兽医学,为畜牧业的稳产、高产及畜产品的营养安全提供了保障;而水产科技的发展诞生了水生动物医学,为水产养殖业的稳产、高产和水产品的安全及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因此,水生动物或宠物生病了,要去看“渔医”,就像人生病了要去看医生,陆生动物或宠物生病了,要去看兽医一样需要专业的诊治。“水生动物医学”是水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先前的“鱼病学”逐渐扩大内涵和外延演化而来。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化的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高度集约化养殖方式,养殖品种(包括鱼、虾、蟹、贝、藻等)的多元化、池塘精养技术的提高和产量的猛增,促进了“水生动(植)物医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水生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用医学和兽医学理念从事水生动物病害诊断和防控是水产科学发展的关键。过去,由于从业人员缺乏“水生动物医学”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对水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的检验、诊断、用药和处置等存在方法简单、粗糙等问题,医疗效果不尽人意,甚至发生多起误诊误治的医疗事故。部分兽医学方法的引入,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水生动物医学和兽医学学科间由于诊疗方法、诊疗手段以及诊疗对象的差异而造成水生动物医学和兽医学科的间差异明显,由他们直接诊疗效果较差。水生动物医学是人类医学、兽医学、水生生物学和水产养殖学融合一体的交叉科学,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和临床技术。只有建立在(兽)医学和水产养殖学理论与技术下的“水生动物医学”,才能够承担解决水生动物病害频发问题的重任。因此,设立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是水产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学科界定及其专业区分度
水生动物医学是研究预防和治疗水生动物疾病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水生动物(aquatic animal),包括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总称,一般指在海洋和内陆水域中生长的各种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养殖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和具有观赏价值的水族宠物。该学科是研究如何运用现代医学原理和手段,解决水生动物疾病的一门学科。可以理解为水产学与医学、兽医学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符合目前国际和国内学科发展融合的大趋势。“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和现有的“动物医学”、“医学”、“水生生物学”以及“水产养殖学”等专业,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最终目的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水生动物医学”与“水产养殖学”以及“水生生物学”的研究对象部分相同,“水生动物医学”以水生动物为主,而“水产养殖学”以及“水生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更广泛些,为水生动物和植物。而“动物医学”和“医学”的研究对象分别是动物和人类。动物医学的研究对象是陆生动物(terrestrial animal),是指在陆地上繁衍生活的动物的总称,以肺呼吸空气,属于“恒温”的高等动物,氮素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以尿素和尿酸态氮排出体外。水生动物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水生动物(aquaticanimal),是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总称,包括在海洋和内陆水域中生长的各种动物,通常可分为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两大生态类群。它们隶属于生物的各个门类。既有栖息在水层中,随水漂浮的浮游动物,又有具发达的游泳器官,有相当游泳能力的自游动物,还有栖居在水域底部的底栖动物。水生动物大多属于较低等的“变温”动物,其氮素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以氨态氮排出体外。因此水生动物的环境性疾病中常见的有气泡病、氨中毒、亚硝酸中毒等。这主要是由于水生动物是长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这一特点决定的,与陆生动物明显不同。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在生理和生活习性、病害传播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以上原因导致的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治方法上也与陆生动物存在巨大差异,很多在人医和兽医上可用的药物或剂型,在水生动物上不能用,如皮肤外用药、口服药、注射针剂等,也常受养殖对象和种类的限制,不具普遍性,用药效果不好。
课程设置包含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课程板块之间相互联系与融合两大原则。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一是相关理论课程均有配套的实验课程,一般实验课学时为理论课学时的1/3—1/2。二是加强实习环节,包括在渔药、生产单位、检验检疫实验室及机构的实习等。在课程板块之间相互联系与融合方面,课程包括了水产养殖类和医学类两大类课程。两类课程及各板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课程内容之间做到有机衔接,充分考虑前设课程和后设课程之间的关系,保证课程呈阶梯式递进,不断的延伸与拓展。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水生动物医学、生物学、水产养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水生动物医学的理论,水生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知识;具备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与开发、常规及器械诊断、主要治疗方法、水生动物检疫、产品安全生产与评价的技能;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了解水生动物医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目前水生动物生产过程、了解渔药开发与管理、动物福利、环境保护、水产品安全、水生动物进出口检疫、人-兽-鱼公共卫生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以及归纳、整理、分析文献资料的基本能力,具有撰写论文报告、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能利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三、专业发展前景
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去向上看,其就业领域十分广泛。学生毕业后可以向临床兽医学、水产养殖等专业方向继续发展深造。其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产环节,主要是水产养殖企业中的专业“渔医”;二是服务环节,主要是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疾病诊疗服务机构中的专职“渔医”;三是管理环节,主要是水生动物疾病监测和环境监测、水产养殖疾病防控、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出入境检验检疫、渔业行政管理等机构中的官方“渔医”;四是教学与科研环节,主要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机构中的高层次水生动物医学人才。而且,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学科发展前景来看,该学科作为水产学的二级学科,无疑有其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由“水产大国”向“水产强国”的转型,对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增加。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兽-鱼共患性疾病的频繁出现,要求人们将人类、动物以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不断跨界合作,共同抵御共患性疾病。这必将推动水生动物医学向深度与广度两方面发展。
四、结束语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设立是我国水产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积极应对社会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该专业从无到有,目前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所构建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培养模式正在得到实施,明年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从目前的就业意向及保研和考研率来看,该专业的毕业生很受欢迎,表现出过硬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今后要加大推进该专业的内涵建设力度和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提高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的品牌效果,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建设构想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动物医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