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物流管理 > 现代物流管理论文 > 现代学徒制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研究

时间:2021-03-25 19:40 | 栏目:现代物流管理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3-25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现代物流管理论文文章《现代学徒制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高职院校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资源共享、知行合一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制约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探索,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校企合作互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校企协同育人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了一定的支撑作用。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可以实现产业与专业需求对接、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职业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高职院校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资源共享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已初步实现了校企联合招生、学徒工学交替、校企双元育人。双方应致力于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有效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双赢,保证可持续发展。
现代学徒制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研究

  1     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协同育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校企协同育人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
  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各社会主体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在相关的规章制度约束下进行的一种博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期待能获得相应的利益。但我国目前缺乏能够激励和保障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律制度,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也还不够健全。政府缺乏对现代学徒制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没有文件对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成本补偿和税收优惠做出具体明确规定,也没有对现代学徒制中企业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做出规定。学徒的法律身份不明,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明确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学生(学徒)的合法身份,因无法可依,企业在处理学生(学徒)的待遇、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比较棘手,面临一定的风险。学生在工作中因意外出现安全事故,企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承担医疗费用,一旦处理不妥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并带来负面效应,这些隐性的风险会影响企业的合作意愿。
  1.2    校企协同育人的内驱力不足
  企业对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性不高,出现了“校热企冷”的现象,人才培养主要还是由学校承担,校企合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逐利的,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内驱力就是劳动力需求,借助试点项目解决用工难问题及进行企业宣传,因而主动性不够。现代学徒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与学校一起进行专业建设、课程的研发、实习指导等工作,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经济压力,在没有政策激励的情况下,企业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内驱动力不足。
  1.3    企业增加了协同育人成本
  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和运营成本,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要安排师傅指导、专人负责,解决学生基本生活需求、支付报酬及购买保险。学生将来就业还是双向选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损失,增加了企业人才培养及管理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推行和持续发展。
  1.4    校企双主体育人缺乏实质融入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表面阶段,没有深度融合,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导致难以真正落实双主体育人,师资队伍中企业导师的数量不足,校企师资比例失衡。现代学徒制的推进需要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师傅在教学上的协同与配合,交流反馈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上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任务。但目前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交流不够,对彼此的教学情况了解不深入,因此,双方在教学配合上有所欠缺。

  2     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协同育人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实践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与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双方从2014年开始合作,2017年与公司联合申报物流管理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专业,2018年2月成功获批,现正从理论与实践推进,已连续招生2年,2018级学生(学徒)已经在企业顶岗实习。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校企合作无缝对接,注重校企协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和评价,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通过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技术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合作,校企深度融合,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上共同发挥功效,使人才培养紧跟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合作成果明显。经过近三年的试点工作,双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为现代学徒制实施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服务水平。构建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可协调各方因素,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紧密联系,提升职业教育
的质量和水平。
  2.1    政府给予制度和法律保障
  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法律,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利益保障机制,为现代学徒制保驾护航。为了发挥企业在举办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政府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制订与落实,从法律层面上明确学徒的非全日制企业员工的身份,其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真正实现学生(学徒)的“双身份”管理。让企业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开展协同育人,共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2    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方案要紧贴市场,让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最后是学生角色与工人角色对接。校企双方通过项目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教学,为教学提供专业咨询,根据市场与企业需求,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标准,参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工学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了培养周期,破解了教学硬件明显滞后于生产应用的问题,达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统一,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企业用人标准与学校育人标准之间的差距。以岗位能力为标准,结合行业标准和就业需求,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课程内容连接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订职业核心课程体系,围绕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就业能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的新变化不断调整课程模块,如加入跨境电商、销售、客户服务、礼仪课程等内容,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3    建立校企合作双向交流机制
  为有效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我院设立了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成立了学徒制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方式及管理的新体制,及时解决学徒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避免由于双方信息沟通不畅产生误解,影响双方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定期举行校企研讨会,探讨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双方就企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能力素质培养、顶岗实习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加强校企双方的文化交流,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彼此间的理解与沟通,形成合作共赢的价值认同,促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落到实处。通过学徒制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把学生作为未来的员工
进行培养,促使企业关注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增强企业参与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合作意愿,提高校企深度合作的积极性。
  2.4    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
  校企双方根据师傅聘任标准,成立了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组成的15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主体育人,形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采用导师组负责制,发挥校企双方育人优势和积极性。导师组由两名教师组成,一名来自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以及专业文化课程教学工作;另一名为企业师傅,负责徒弟职业素养养成、技术技能的传授。在校期间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在企业期间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两个育人主体密切配合,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联手打造校企互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公司派人不定期来校开展讲座,讲座中穿插进行了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发展历程介绍、优秀毕业生宣讲等活动,使学生(学徒)提前了解企业,利用企业文化影响和熏陶学生(学徒),从观念到行为上逐渐塑造学生的职业思维,最终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的一员。企业应将现代学徒制培养作为企业发展人才储备的重要方式,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训练,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强化学生(学徒)精益求精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2.5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要在职业教育中顺利实施并推广,相应的制度建设是关键。相关制度的制订,有利于将现代学徒制工作落到实处,为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校企共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现代学徒制规范的运行机制。协同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与指导,建立实习管理与反馈制度。建立顶岗实习学生评价考核制度,校企双方按照一定标准、等级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校企合力为实习学生构筑“安全网”,联手建立实习安全保障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预防与安全预警制度,为学生购买保险,防患于未然。
  2.6    校企协同因材而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只有根据不同人的特点用其所长,用人所强,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统筹考虑学生的知识、经历、能力、性格气质等因素,做到人尽其才。在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个性和特长为学徒量身订制发展规划,进行跟踪培养,力争让其在最适合的平台发挥价值和作用。学生(学徒)刚进企业顶岗实习时,校企协同对学生(学徒)的性格、特长、责任感、专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进行测试,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用人策略,将他们放在与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相匹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才能的岗位,同时指派合适的企业师傅指导,以发挥学生(学徒)特长,发挥各自独特的价值,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为学徒将来胜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依照测试结果,3位英语较好的学生(学徒)安排在采购岗位,5位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学徒)安排在仓储岗位,3位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学徒)安排在客服岗位。让他们在各自岗位学以致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快速成长。

  3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高等职业教育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贯穿于学生(学徒)从入学到企业就业的全过程。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主动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步建立了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了双方互惠共赢。
 

参考文献

[1]  赵文碧.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进路[J].教育与职业,2017(13):18-24.
[2]  帅晓华.高职院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8):116-117.
[3]  程志雄.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9):114-115.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现代学徒制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实践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现代物流管理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