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 “翻转课堂+N”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N”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1-03-24 09:29 | 栏目: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3-24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文章《“翻转课堂+N”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翻转课堂”是指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外知识内化发生颠倒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依托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讲课型课程被替换为不同程度的在线学习课程,学生因此获得更多可灵活掌控的课堂时间,成为课堂的主角。“N”于本文指 PBL、PBGS、CBL 等教学模式。“翻转课堂+N”意在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结合多种教学模式配合应用,如“翻转课堂+PBL”“翻转课堂+PBGS”“翻转课堂+CBL”,在延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实践、协作、自主、创新等能力,同时辅之以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知识复合性和实践性很强,主要研究国际有形商品的交换活动及其规律,内容涉及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等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具备比较丰富的外贸专项业务能力及较强的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然而课程教学过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内容繁多,实践技能训练迫切,但课时安排有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时安排分别为理论占比84.37%,实践占比 15.63%。在有限的学时里,教师仅能就论结合案例进行阐释,涉及的外贸操作环节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知,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更无法进行实践练习。
  第二,现有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个体发展出现两极分化。学生性格、特长、理解能力各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其缺乏发挥特长的平台,久而久之便出现个人能力突出的学生“更爱学习”,未获得学习“成就感”的学生“更排斥学习”的现象。
  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刻板,评价体系不尽科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主要以“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形式,权重分别为 30%、70%。平时成绩一般包括到课率、课堂表现、课程作业三个方面,笔试考核重点偏重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难以反映学生作为外贸业务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二“、翻转课堂+N”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解构建构,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
  教师应依据“系统化、模块化、实用化”的指导思想,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重新梳理和整合,并划分为基本概念、报价与核算、产品发布、合同履行、争议与仲裁等模块[1],如贸易术语、交货时间地点等内容为基本概念模块;商品名称、数量、包装等内容为产品发布模块;商品的价格、国际货运保险、国际货运费用、出口成本核算等内容整合为报价与核算模块;进出口交易磋商、合同订立与履行等内容为合同履行模块;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等内容整合为争议与仲裁模块。教师以每个模块需要掌握的重点理论知识为核心,制作 3~5 个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介绍一个重点知识,并围绕该知识进行 1~2 个案例分析,辅助理解。同时提供一些电子课件、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参考教材等资料,作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资源。教师将模块学习任务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身基础选择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此为“翻转课堂+N”模式之实现基础。
(二)构建“翻转课堂+N”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模块化
  将课程内容模块化之后,教师应根据各教学模块的技能特点,选择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模式的优势[2]。如在报价与核算模块,教师可采用“翻转课堂+PBGS(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以“就某商品向外商报价”为实践项目,学生在课外以团队形式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的微课视频、电子课件等资料,课堂上向其他团队展示商品报价并解释核算过程。又如在争议与仲裁模块,可构建“翻转课堂+PBL(问题导向)+CBL(案例导入)”教学模式,每个模拟仲裁案例安排三个小组,一个小组为仲裁庭,另外两个小组分别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通过教师事先准备的微课视频、电子课件等资料,每三个团队为一组围绕仲裁案例,根据自身角色进行对应知识点的课外自主学习,课堂上通过模拟仲裁庭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而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整个课堂由学生主导,此为“翻转课堂+N”模式的体现。“N”种教学模式在不同教学模块的组合,对学生技能和素质能力的锻炼各有侧重,如 PBGS 让学生在完成某个项目时懂得团队协作、PBL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CBL 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变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方式应由“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变革为“模块化学习表现+考试成绩”。每个模块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及考核方式[3-4]。如产品发布模块,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产品发布会,以创意点、表现形式、专业知识等为评价指标;争议与仲裁模块,可举办模拟仲裁庭,以逻辑思辨能力、辩论技巧、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为评价指标。根据不同的模块,教师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引入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分别设定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实习单位评价、创新点与特色、团队合作等评价指标,具体如图 1 所示。
模拟仲裁模块的“翻转课堂+PBL+CBL”模式及考核评价
最终实现“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块化+考核评价方案模块化”三位一体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如图2 所示。
三位一体的模块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三、“翻转课堂+N”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为了检验“翻转课堂+N”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本文选取笔者所任教的 2016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计 83 名学生作为实施对象,选取目标课程中的报价与核算、产品发布、争议与仲裁模块进行实验,其他模块依然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并于课程结束后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对新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调查结果如表 1 所示。
“翻转课堂+N”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较高,67.47%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很好,表示愿意继续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学生占比 63.86%,66.27%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学习效率很高,且课程考核评价客观公平,并建议在其他同类实务课程也实施该教学模式。在访谈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小组学习任务尽可能细化,组员各司其职,杜绝“搭便车”现象;二是希望教师能提供更丰富的课前资料,如案例分析、课件等。
四、结语
  “翻转课堂+N”模式的实施,让学生得以在课前及时预习,将传统课堂有限的时间变为无限,其在课堂上通过知识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分享等形式不断强化课前学习效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而各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灵活运用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多元化教学模式下,考核方式着眼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能够进一步发挥考核促进教与学的作用。当然,该模式从前期准备,到中期实施乃至后期评价,均需要任课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因此倒逼任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雅元.翻转课堂在应用型院校经管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钦州学院课程“国际商务谈判”为例[J].亚太教育,2016(23):5-7.
[2] 杨沛,陈勇,张晶.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学习多元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2):50-52.
[3] 鲍兰平,张步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8(2):90-92.
[4] 张玉荣.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J].高教学刊,2016(12):34-35,37.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翻转课堂+N”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