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2-2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会计论文文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合同有效性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会计硕士论文范文,本论文研究“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关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在企业契约的谈判、缔结、执行、监督和评估中是否能发挥作用,促进契约的公平公正,合理有效。为了厘清研究主题的机理关系,本章首先从会计信息与契约的关系阐述入手,再探讨“公允价值”引入后会计信息的变化情况,最终解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契约的关系,使得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研究有一个清晰的机理脉络。
1 绪 论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Fair Value Accounting)也称“盯市会计”(Mark-to-Market Accounting),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葛家澍,2009)。2006 年 2 月 15 日,我国发布了以公允价值运用为最大亮点(王建成、胡振国,2007)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该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特别是公允价值的适度和谨慎引入(刘浩、孙铮,2008)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财务会计信息的传统计量基础。正当我国会计界积极贯彻实施以公允价值会计运用为最大亮点的新会计准则之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并由此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巨大争论,其涉及面之广和影响层次之高,是美国会计界提出公允价值概念并逐步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近 50 年来所前所未有的。虽然,这一争论最终以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适度让步和美国证监会(SEC)的表态而暂告一段落,但是这一争论还远没有结束。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和反思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实施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后果,是财务和会计理论界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财政部 2006 年初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仅仅是适度和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到目前为止的实施时间也才五年多,加之我国的衍生品市场还不成熟,并未形成大规模爆发金融危机的土壤,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企业和市场的影响程度远不及欧美等重灾区。但是,结合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和我国转型经济时期的固有特征来研究我国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防微杜渐的现实意义。按照 Beaver(1985)的观点,会计信息的最高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决策有用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估值有用性,即会计信息要有利于投资者的估值决策;二是契约有用性,即会计信息要有利于缔约,特别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缔约。契约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很多具体的形式。股份制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契约的内容,而西方资本市场则将契约内容的改变进一步以股票价值的形式显性化。根据 Watts(2003)的观点,与公司有关的契约主要有四种形式:①公司契约(包括薪酬、债权、股权);②税收契约;③政府管制契约;④诉讼类契约。会计信息是大多数契约缔结的依据和参照,公允价值的采用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计量方式,势必会对契约的签订、执行、监督等产生影响。为了满足不同契约形式的要求,契约的签订方可能采用公允价值。目前,涉及公允价值的具体准则,如长期股权投资、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等具体准则,给出了一个较为笼统的确定公允价值的模式,即按照市场活跃程度确定公允价值。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那么,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运用到底会对契约有用性产生怎样的影响,契约的各签订方是否可以理解公允价值的内涵和本质,辨析公允价值变动反应的报表利润与正常经营利润的差异,制定出有效的契约条款,是否出现个别利益相关者利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等等现实问题都值得探究。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论文共分为九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作为开篇,本章论述了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全文的研究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本章首先从公允价值准则体系建设和应用历程的角度,回顾和梳理了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体系、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发展过程;其次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应用特征。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围绕公允价值会计,对与会计信息质量、契约的签订缔结、企业财务行为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与评析,主要包括企业契约理论、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融资理论、股利分配理论、企业行为异化理论,这将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本章主要立足于对核心要素和重要关系做理论探讨,是后续几章做系统性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路参考。首先,本章对会计信息与契约的关系做了阐述,然后论述了引入“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最后关注论文的核心要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契约的关系,为接下来笔者对三类公司契约(即薪酬契约、债务契约和股利契约)的分别研究厘清了机理脉络,进行了前瞻性问题探索。会计信息是设计薪酬契约的可靠依据,以往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会计信息所反映的企业绩效与管理者薪酬高度相关,股东会依据会计信息中的利润指标来制定管理者薪酬。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引入以后,在利润项目中加入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我们期望探究此项变化对薪酬契约的设计是否有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经常性损益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管理者薪酬契约是否存在“重奖轻罚”现象,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属性的不同(即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会对薪酬契约的设计产生哪些效应,企业是否会利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改变薪酬契约的效果等等。笔者会通过机理剖析和实证检验对公允价值会计与薪酬契约的相关性做细致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对债务契约有用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多限于理论层面或基于少量样本。本章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经常性变动损益对债务规模的相关性程度比较,以及短期债务契约和长期债务契约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差别化反应,分别做机理分析、提出假设,并依据 2007—2011 五年的数据做实证检验;同时探求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是否引起企业行为异化而影响债务契约的效果。从分析结果中,我们以期通过现实状况剖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本章会从机理层面阐释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对股利契约的影响效应,分析投资者的非理性偏好和管理者的有限理想行为,并考虑到我国转型时期的特殊体制,对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的股东属性差异,以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多少的股权集中度差异进行分类解析。同时,笔者会通过收集新会计制度实施以来 2007—2011年的相关实证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和回归检验,以探究各种背景下股利契约对公允价值会计实施后的反应情况。同样,我们关注公允价值会计背景下的企业行为异化行为对股利契约是否产生作用。本章在前述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运用情况以及我国经济特征,运用规范分析方法,从完善企业薪酬契约、债务契约和股利契约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章对全文主要结论做梳理和归纳,并针对本研究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后续研究的计划和设想。
2 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运用现状
公允价值会计自产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实务界和监管机构争论的焦点,其发展注定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本章将系统地介绍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全面地阐述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运用现状,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和现实基础。
2.1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发展历程
在美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1967 年12 月,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第 10 号意见书要求企业使用现值法对应付债务进行摊销,这项规定透露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思想,是公允价值在美国现有会计文告中的最早记录。70 年代为公允价值在美国的初步运用阶段:1970 年 8 月至 1971 年 8 年,APB先后发布第 16 号、18 号和 21 号意见书,分别要求企业对“企业合并”中获得的资产、普通股票投资的价值、应收及应付款利息使用现值进行初始计量和摊销。1973年 5 月,APB 发布第 29 号意见书,指导如何确定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1975 年 12 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 SFAS(财务会计准则)12 号,要求企业对可变现的普通证券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是 FASB 成立以来首次发布有关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1976 年 11 月至 1977 年 11 月 FASB 先后发布 SFAS 13、15 和 SFAS 19,分别要求对租赁涉及资产、债务重组涉及资产、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的“留存产量支付权益”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80 年代美国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使得 FASB 改变了以往的审慎态度,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的运用逐步拓展,FASB 在这一期间一共发布了 16 项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这些准则不仅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拓展了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范围(如要求对抵押贷款和可转换债券交易以及特许权和设备所有权转让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提出了针对特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估价方法,其中主要包括:SFAS 35 提出了投资的公允价值估价方法;SFAS60、67 提出了不动产包括索赔过程中获得的不动产公允价值估价方法;SFAS 87 提出了养老金计划的公允价值估值方法。此外,1986 年,FASB 启动了金融工具项目,为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供了指引和启示。90 年代,公允价值在美国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广泛应用。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及投资者的大力推动下,FASB 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力度和范围进一步加大,在这一期间一共发布了 23 项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这些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现值技术的开发和使用,通过现值进行初始确认的计量、新起点计量和摊销等,相关的准则和应用项目主要为 SFAS l06(养老金和退休后福利)、113(递延收益)、114(贷款减值)、116(捐赠支出)和 SFAS 121(长期资产减值);另一类为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按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和程度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按公允价值披露金融工具阶段,SFAS 105、107、109、119和 SFAS 126 要求主体对公允价值信息进行表外披露,其中最为重要的为 SFAS107要求所有企业披露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和 SFAS 119 要求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在这一阶段由于只是披露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因而并未引起太大的争论;第二阶段是按公允价值确认与计量金融工具阶段,SFAS 115 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内确认和报告交易性证券的公允价值,SFAS 133 和 SFAS 137 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在这个阶段要求确认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对财务报表产生了空前的冲击,引起了金融实务界的强烈反对。
2.2 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发展历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 2001 年初改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作为促进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为各国企业资金融通、资本运作和业务合作提供便利的民间机构,一直在积极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很多准则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样,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也是推动公允价值应用的重要力量。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70 年代,在此期间,IASC 发布的 IAS 1《财务报表的列报》、IAS 2《存货》和 IAS 11《建造合同》中均不同程度地引入公允价值。80 年代,IASC 发布了一系列准则将公允价值运用到非金融工具项目中,与美国会计准则体系相比,IASC在非金融工具项目的公允价值运用方面显得更为激进。如:1982 年 IASC 发布了 IAS 16《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和 IAS 17《租赁会计》,1983 年 IASC 发布了 IAS 19《雇员福利》、IAS 20《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揭示》、IAS 21《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和 IAS 22《企业合并》,1987 年 IASC 发布了《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将公允价值广泛地运用到不动产、租赁、福利、养老金、政府补助、外汇和企业合并等项目中。1988 年 IASC 开展了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讨论,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项目上运用公允价值的最早记录。1990 年, IASC 金融工具项目筹委会批准发布了国际会计原则公告草案(DSOP),规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不包括投资和筹资项目)应以公允价值计量。1991 年,IASC 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 40 号征求意见稿(ED 40:《金融工具》),专门针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1992 年,IASC 发布了 IASC 30《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要求银行至少应当披露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随后IASC/IASB 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将金融工具项目划分为披露和列报、确认和计量两阶段。1995 年,IASC 发布了 IAS 32《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该准则要求企业必须披露每一类已确认和未确认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并规定了相关的列报要求,标志着金融工具项目会计准则制定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1997 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联合发布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会计》讨论稿,要求对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都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98 年底,IASC 发布了 IAS 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明确规定了金融工具项目使用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的15 项具体做法并取代了 IAS 32 的部分披露条款,标志着国际会计准则核心金融工具项目的会计准则制定任务基本完成。此后,一直进行着对 IAS 32 和 IAS 39 的后续修订及完善工作。通过以上对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梳理,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己成为国际会计准则一种主要的计量模式,相关准则数量多,涉及面广,实现了从表外披露向表内确认的扩展。然而,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众多的质疑和阻扰,特别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将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SAB)始终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进行了不断地修改与完善。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和美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逐渐趋同,成为公允价值运用和研究的主流。
3 基本理论支持
3.1 企业契约理论
3.2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
3.3 委托代理理论
3.4 融资理论
3.5 股利分配理论
3.6 企业行为异化理论
3.7 本章小结
4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机理论述
4.1 会计信息与契约的关系剖析
4.2 引入“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4.3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契约关系的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薪酬契约有用性研究
5.1 引言
5.2 相关文献回顾
5.3 机理分析
5.4 实证研究设计
5.5 实证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研究
6.1 引言
6.2 相关文献回顾
6.3 机理分析
6.4 实证研究设计
6.5 实证结果及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股利契约有用性研究
7.1 引言
7.2 相关文献回顾
7.3 机理分析
7.4 实证研究设计
7.5 实证结果及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对策建议
8.1 完善企业薪酬契约的建议
8.2 完善企业债务契约的建议
8.3 完善企业股利契约的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后续研究设想
本文基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对契约有用性研究,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其次列示了相关理论支撑并概述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契约的关系;然后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从薪酬契约、债务契约、股利契约三大块探究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机理和现实状况;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笔者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以下有价值的结论:在薪酬契约研究中,我们发现: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高管薪酬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经常性损益的敏感系数几乎等同,稳定性检验中高管薪酬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还高于经常性损益,表明现实中的薪酬契约设计并没有区分两类利润的差异,影响了薪酬契约的有用性。2)当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时,高管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相关,而企业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时,高管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存在相关性,由此造成了薪酬契约的“重奖轻罚”。3)国有控股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不相关,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不仅如此,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与各类利润项目都没有相关性,“激励空缺”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4)企业董事会或者薪酬委员会趋向于有限理性,规避了利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盈余管理手段,企业没有出现薪酬契约异化的行为。笔者在针对债务契约的分析中得出:1)就企业的整体负债规模而言,经常性损益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高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说明企业的总体负债状况更多地考虑到稳定性较高、已实现且可持续的经常性收益,这样的债务决策是理性、有效的。2)短期债务契约注重解决流动性资金问题,其债务要求短期内偿还,而以公允价值度量,可在资本市场流通交易的金融资产可以用于此类债务的偿付,所以说短期债务规模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呈正相关关系的实证结果显示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3)长期债务契约着眼于长期投资,偿付周期较长,银行风险更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受市场系统风险影响严重,具有暂时性、未实现性和不可持续性的特征,因而长期债务规模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相关也证实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4)企业认为银行能够识别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特殊性,并不具有盈余管理空间,所以在总体债务和长期债务契约中中没有出现债务异化的行为,短期债务契约可能因银行的约束放松而有债务契约异化的倾向。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合同有效性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会计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