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人力资源 > 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角度研究农村医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角度研究农村医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时间:2021-01-27 21:36 | 栏目:人力资源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1-2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人力资源文章《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角度研究农村医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人力资源硕士论文范文,健康档案的建立仍需要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加大宣传,告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必要性,同时做好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健康档案信息卡的发放,避免其流于形式。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保证资料的连续性。

  1、研究背景

  1.1  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及功能定位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乡镇卫生院在农村三级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及其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年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全国卫生工作方针。年月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又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列入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因此形成“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世纪年代后期到年代初,人民公社相继成立,全国也兴建了不少公社(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上联县级医疗机构,下接村卫生室,如此形成了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年月,卫生部、计委、农林部、财政部、劳动总局颁发了《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暂行条例草案》,规定了卫生院卫生规划和卫生统计、疾病诊疗、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等项任务。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时期,乡镇卫生院是全面承担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并开展群众卫生运动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形成当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工作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乡镇撤并,原有的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设置重叠、人员臃肿的状况暴露出来,乡镇卫生院效率低下,再加上大量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人员素质令人堪忧。城乡二元经济机构带来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国家对农村的卫生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在卫生事业发展中“重城市、轻农村”,在世纪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投入减少,预防保健等专项经费也不能保证到位,从而引发了乡镇卫生院市场化和逐利化的倾向。在经济利益的竞争中,乡镇卫生院无论是较县级医疗机构还是村卫生室均处于劣势。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农民患了大病可以选择到城市医院或县医院看病,小病则就近到村卫生室诊治,乡镇卫生院的生存陷入夹缝中,面临着危机。因此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及其他服务被迫分流,机构逐渐萎缩,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受到冲击,难以为继,大量乡镇卫生院名存实亡,竞争力下降。在经济体制改革与卫生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认识到,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乡镇卫生院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世纪80年代,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减少,在财政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需要自谋出路,与县级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竞争,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弱化。周金玲在研究中发现,尽管少数乡镇采取建立独立的防保组织,也就是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分开的做法,大多数采取的还是“医防一体”的经营模式,具体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是乡镇卫生院的防保科。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乡镇卫生院普遍“重医轻防”,公共卫生工作在服务量中占的比例不大,考核不严,导致预防保健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马玉琴等也在研究中提出,传统的政府投入的逐年减少使得县、乡、村医疗机构展开无序竞争,由于防保工作收益低或无受益,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重点自然转向了医疗服务或部分有偿的防保服务,导致乡镇卫生院本应承担的预防保健功能落实不足。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不高李春芳等人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山东省某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地级市的个乡镇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年这年间乡镇卫生院的效率,发现乡镇卫生院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投入增加的情况下,产出并未达到相应水平。尤其是预防保健的产出呈现了波动下降趋势。在已经具备相应条件和规模的卫生院,单纯依靠增加投入不再适合其发展,相反,提高预防保健服务的产出,是提高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的关键。
受访者年龄构成情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公共产品是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而言的,因此也是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起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是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的“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由此,引出了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品的这种特征体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福利经济学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两个基本命题: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也就越大。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起到了基础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比例,将增进社会福利,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健康水平提高。公平、共享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核心的价值理念。在健康不公平和医疗服务不公平的相关研究中,格兰德较早地利用了不公平性指标进行了健康不公平的国际横向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国的平均寿命的影响因素。丁汉生、胡善联介绍了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量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方法。衡量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一般来说包括以下类指标:健康的公平、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和可及性的公平。健康的公平是指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收入的社会人群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健康状况,或者说不同人群拥有同等获得健康的机会。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是指具有相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人可以同样地得到并利用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是指服务对象寻求以及获得服务的难易程度,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可以负担和接受的服务。卫生服务和健康公平性力求使得每位社会成员达到基本的生存标准,降低社会人群在健康和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应有的社会差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个国家卫生保健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完备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能有效降低医疗服务的支出。各国普遍重视基层卫生体系的建设,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财力支持。为公民提供相对公平的基本卫生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使公民享有经济发展、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从而促进公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带来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如果依靠市场自由配置资源会带来“市场失灵”的情况,因此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上不应缺位,这也是各国政府的共识所在。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卫生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两大类。卫生硬资源指卫生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卫生软资源指医学科技、医学教育、卫生信息、卫生政策与法规、卫生管理等无形资源。由于卫生软资源的有效表示、特别是其量化较困难,因此,卫生资源量化配置主要是指卫生硬资源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卫生服务的发展。卫生人力资源是指受过不同卫生职业培训,能够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提供卫生服务,为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才智的人员总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卫生事业经费中用于卫生人员工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全面的国家公共规划所需要的多种资源中的一种资源丨。狭义的公共卫生人员是指在卫生部门内部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慢性病和地方病防制、卫生监督、卫生检验、职业病防制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卫生行政机关和卫生机构中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广义地说,还包括卫生部门以外承担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机构及其人员,如出入境检疫检验人员、农业部门的兽医卫生防疫站等。卫生资源及卫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卫生资源配置指卫生资源在卫生行业或部门)内的分配与转移流动)。卫生资源配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卫生资源的分配,称为初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增量分配;二是卫生资源的流动,称为再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存量调整。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规模与水平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社会需要、居民需求和社会经济对卫生事业的支持能力。卫生人力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能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事业状况和居民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适宜卫生人力”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专家们提出的关于卫生人力配备的新概念,是指保证卫生服务拥有正确的各种类型、数量合理、经过适宜培训、具有合理技能、在适宜的部门工作,其费用是国家、地区、单位和个人承担得起的卫生工作者,使他们合理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群体的积极性,以便向人群提供有效、方便、群众乐于接受的卫生服务。

  3、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技术路线和预测框架
  3.5  研究的组织实施

  4、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4.3  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
  4.4  农村居民健康自评状况的回归分析
  4.5  小结

  5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现状与需求预测

  5.1 高邮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5.2  高邮市个乡镇基本情况
  5.3  高邮市个乡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的测算
  5.4 根据调整系数测算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的配备

  6、主要研究发现

  6.1  农村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6.2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数量相对不足
  6.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不平衡

  7、讨论

  7.1  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的需求预测提供了依据
  7.2  公共卫生人力预测结果的外推性
  7.3  公共卫生人力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8、政策建议

  8.1  确定适宜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配置标准
  8.2  增加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优化人力机构
  8.3  加大政府投入,改善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鶴
  8.4  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的差距,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的素质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8.5  提升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的能力

  9、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传统的卫生人力配置方法集中在卫生服务需要法、卫生服务需求法、人力人口比值法、服务目标法等,但实际工作中,不同类型卫生服务需要量和需求量各有特点,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同时预测目的也各有不同,很难说有一种理想而通用的方法。需要在全面了解可选用的配置方法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预测目的选择适宜的方法,从而得到较准确、科学的配置。现有卫生人力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从需方或者是从供方对医疗机构的医生数或床位数进行预测,对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工勤人员、管理人员参考卫生部的建议标准或地区实践或专家建议给出酉己比。针对专门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配置研究很少,关于公共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没有科学的方法,多是基于服务人口的数量安排,多源自专家建议,如何配置以及配置的数量是否合适都无法回答。本研究建立在年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基础上,按照专家咨询法对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操作流程进行制订。在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明晰的情况下,测算按照规范流程服务和辖区服务量,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所需要的工时,再根据年人均工时,计算出乡镇卫生院所需公共卫生人力数量,是较为适宜的方法。根据本研究结果,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力可参考按照常住人口万人进行配备,同时结合当地人口密度,可进行上下调整,方法简便易行。只需要掌握地区服务人口和服务面积,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的配置数量。农村居民健康危险因素普遍存在,需要有的放矢,加强乡镇卫生院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协管等多种功能,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规划有序的在职人员培训机制以及专业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做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发挥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满足农村居民卫生保健需求,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本研究现场为江苏省高邮市,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但不足以全面反映乡镇卫生院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状况,因此在推广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时,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地貌等,进行适宜调整。受研究周期和学术水平限制,得出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配备主要是数量的安排,建立在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的影响因素下,动态可调整。但一些变量没有包括在内,也很难包括在内,如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的素质、公共卫生人员执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等,这些因素如何进入测算,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另外,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对预测的指导,本研究中量化程度不高,仅作为部分参数的参考,如何进行量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角度研究农村医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人力资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