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工商管理 > 大连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0-12-14 22:19 | 栏目:工商管理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12-14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工商管理文章《大连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工商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世纪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而引爆了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使得信息化建设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推手。

  1、绪论

  1.1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对工商业务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归类、传输,通过控制信息流,摆脱各种物理因素的束缚,为工商行政管理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快速的管理和服务,为工商管理的各项工作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工商管理信息化是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到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工商行政管理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渗透到具体业务的各个方面,不论是观念、形式和技术等多层面上,都体现出信息技术与工商行政管理的有机融合,通过依托计算机技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创新,使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更准确、高效。纵观工商行政管理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已经在保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到位和支持职能拓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进工行政管理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已由局部性辅助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基础工作,是各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相辅相成。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既表现在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信和服务水平方面,也表现在进一步推动着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同时,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产生新的趋势和新的需求,促进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也将是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正是信息化内涵的高度概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依靠信息化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用计算机代替了在企业登记、商标审查等业务中的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缩减了管理成本,使收集业务基础信息的流程更加简便、快捷和标准,用标准化、综合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取代传统的手工和单人单点的业务操作,转变监管模式,创新了监管手段,规范了工作流程,使得工商管理更加统一协调,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了数据中心和信息联网,一方面,建立了四通八达的网络,使得网络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业务信息资源,为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发展、政府部门及社会公共服务、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业务联动和信息的局面,使得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在综合业务平台上得到整合规范,使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大市场监管成为可能,强化了监管力度,提升了执法效能。工商行政管理的服务内容和手段因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推进。通过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年检、网上注册、网上查询、网上申请、政务公幵、网上咨询、互动交流等,为提供高质量服务创造了条件。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依托和关键因素之一是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业务工作中应用的过程,也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的过程。信息化使人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站在信息化所能实现的可能上加以开展,这就使人们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改革既有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成为可能。思维的改变是改革创新的前提。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不是简单地替代手工文字工作和信息传递,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工商行政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电子化”来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从本质上对传统业务流程的改革和监管机制的再造,业务创新、制度创新,为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提供技术支撑。近些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消费者投诉举报体系建设、经济户口管理、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等监管方式创新,进一步证明了信息化建设在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创新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和关键性。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国家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源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依托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地展现在推动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之中。回顾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共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技术构建连接网络,局域网远程工作站联通和信息传输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副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之间得以实现。全系统建成局域网套,山东、辽宁、贵州、内蒙古等个省区全部分联通与市(地)局之间的广域网。网站建设开始起步。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互联网上设立红盾信息网,对社会发布信息和提供咨询服务。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关于建立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网暨红盾信息网的通知》,对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建设进一步推进。到年底,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个省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了政府网站,以此同时,开始着手信息化标准和数据的基础建设。年,全国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已有个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其他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指派了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部门;全系统信息化工作人员达到人。信息化资金来源于有了新的渠道。年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资建设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主要节点、以副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一级节点的工商行政管理内部业务网络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红盾工程”拉开序幕。年月,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对信息化工作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统一。年月,全部建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个副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之间的主干网络。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发展快速,互联网技术为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环境已经形成。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和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取得喜人进步,各地目光逐步转向标准化建设;计算机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融合,由简单的档案管理进入到流程化管理阶段;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铺平了坚实的道路。世纪年代初,开始推广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年,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首先将计算机引入到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中,虽然只用于打印营业证照的业务,但标志着工商业务信息化正式开始。随后计算机的应用逐步发展到一些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探索。计算机在工商管理应用中的发挥的作用开始被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成立了信息化管理机构。年月日,国家人事部正式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经济信息中心。截至年,全国有多个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了信息化专门机构,全系统有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经济信息工程三年实施计划》,至年该项计划已基本完成,全系统装备小型机套,各类计算机多台,建成局域网多余,开发单机版应用软件余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着手进行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培训,举办多期计算机和软件应用培训班,推动了计算机在部分业
务岗位的应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计算机档次低、功能弱,网络技术还不够成熟。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健全,队伍素质与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差距很大。计算机应用主要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开展,且仅局限于工商行管理个别业务的单机使用。这个阶段在如何将计算机应用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如何建立信息网络基础以及信息化组织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意识、队伍和专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社会开始进入了计算机应用时代。在这一时期,国家相应启动金桥、金卡、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正式进入了“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时代。中央政府确立围绕以政府信息化,重点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工商行政管理数据中心和计算机网络的方案。再次基础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工商行政管理数据处理网络建设方案》,利用技术构建连接网络,局域网远程工作站联通和信息传输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副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之间得以实现。全系统建成局域网套,山东、辽宁、贵州、内蒙古等个省区全部分联通与市(地)局之间的广域网。网站建设开始起步。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互联网上设立红盾信息网,对社会发布信息和提供咨询服务。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关于建立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网暨红盾信息网的通知》,对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建设进一步推进。到年底,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个省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了政府网站,以此同时,开始着手信息化标准和数据的基础建设。年,全国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已有个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其他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指派了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部门;全系统信息化工作人员达到人。信息化资金来源于有了新的渠道。年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资建设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主要节点、以副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为一级节点的工商行政管理内部业务网络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一“红盾工程”拉开序幕。年月,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对信息化工作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统一。年月,全部建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个副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之间的主干网络。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发展快速,互联网技术为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环境已经形成。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网络基础建设和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取得喜人进步,各地目光逐步转向标准化建设;计算机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融合,由简单的档案管理进入到流程化管理阶段;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铺平了坚实的道路。

  2、国内发达城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2.1  北京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北京市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全面起步于年,十多年来,北京局一直紧密围绕“金信工程”各项要求,始终坚持以服务业务为第一位的发展战略,全局信息化经历了从局到全、从简到合、从表到深的阶段,同时,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理念,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确保北京工商系统信息化的各项发展。由于北京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尤为突出,所以这里着重介绍这方面的相关情况。创建硬环境,科技技术是信息安全基础首先,总系统计算机房面积超过平方米,各项标准达到级别标准,集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门禁系统等十多个系统综合在一起,机房实施温湿度、双路供电等环境参数,并提供小时动态监控,当发生状况时,会即刻通过短信报警,保障机房安全,为其提供远程高效预警。其次,进一步确保网络安全体系。内部局域网实现市局一分局一工商所三级光纤,总带宽超过,互联网以市局为单位实现统一接入,市局互联网出口宽带超过,依托无线网络的移动执法网已经成为全系统干部完成日常办公、网络巡查和食品监管等业务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内网和外网均安装了网管软件,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况,及早发现各类安全隐患;采取网络虚拟网技术实现物理网络的逻辑分组,把可能遇到的风险降低在控的范围内;采取网络防火墙技术,对不同的安全域进行逻辑隔离,同时市局外网实施防火墙双机冗余;互联网统一接入,避免单点接入的非可控性。再次,加强各种电子设备的管理。全局配备个人机超过台,实现人手一机,重要计算机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多台,网络交换机多台,路由器台。利用桌面管理软件,实现了补丁分发、地址绑定、远程维护等功能,使机等硬件设备处在运行可靠的状态,做到对计算机设备完整有效的监控。最后,建立安全认证体系,保障信息化整体的安全。在内网上建设了提供统一认证服务的内网公共服务平台,所有的应用系统都实施了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安全审计和事件记录。在很多重要系统上,如数据中心,网上年检系统等还部署了证书认证,在病毒防范方面,全网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病毒库升级自动分发。北京市工商局制定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年度信息安全日历”工作制度》,编制“安全日历”,每年编新。对重大事件日和业务高峰日等特殊或敏感时段启动安全防护的高级别。各单位设置一名信息安全员专门负责本单位的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信息网络安全检查和安全业务监督工作;出现各种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时候,及时向上级汇报,同时,也形成了多点联络体系,对部门的安全责任有明确作用。再次,建立巡检制度。信息化机构管理人员和外包服务商定期巡检机房、网络、重要设备和应用系统,排查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重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始终工作良好。最后,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北京市工商局积极推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并按照《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对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针对信息系统的标准性以及系统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对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对重要系统备案,并采取了相应的安全等级保护措施。
  2.2  上海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上海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始于年,通过“金管工程”,做到了以企业为核心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工商业务实现全面信息化,在完善改进五大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了具体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完善。系统运行至今,各项业务有条不紊,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改进。首先,上海工商系统建立了“业务与数据处理中心”,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各级工商部门的数据共享、业务互动,进一步整合规范了数据标准,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现了数据物理集中和初步逻辑整合,大大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为全系统信息化奠定了数据基础。建成了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高速网络和机关专网,为数据传输和应用系统运行提供了畅通可靠的网络基础。建成了登记注册、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申诉举报、价格管理、广告监测、食品安全监管等主要业务系统,实现了主要业务流程电脑化管理。其次,整合了一批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以构件集成化的方式整合改造应用系统,实现业务应用分类,以构件集成化的方式整合改造应用系统,实现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市局、分局工商所应用门户和“工商所综合监管平台”,为不同层面不同业务职责的用户提供了统一用户管理和单点登录功能,为各业务条线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个性化、专门化的门户环境,方便使用,提升效率。再次,充分利用各项综合业务平台,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协同统一,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最后,加强门户网站建设。积极完善“网上企业登记注册服务系统”,即“网上注册大厅”专为企业提供名称查询、注册登记、企业年检等业务办理服务的政府网站,不断倾听企业和个体的意见,积极与民众进行沟通,完善网络互动机制,不断改善创新门户网站的作用。借鉴意义上海工商局严格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指示,整理合并信息资源,建立完善了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业务和数据处理中心”,在此基础上,以构件集成化的方式整合改造应用系统,实现业务应用分类,以构件集成化的方式整合改造应用系统,实现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设市局、分局工商所应用门户和“工商所综合监管平台”,为不同层面不同业务职责的用户提供了统一用户管理和单点登录功能,为各业务条线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个性化、专门化的门户环境,方便使用,提升效率。在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工作上,走在全国的前列。

  3、大连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3.1  大连市工商管理基本概况
  3.2  大连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3.3  现阶段存在的问提及分析

  4、完善大连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大连工商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4.2 对策和建议

  结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工商系统信息化的内涵、特征和研究大连市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的意义,其次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国内外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在总结北京、上海、深圳工商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大连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问题主要有:(信息化体系规划不全面;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建设还不全面;(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技术方面过度依赖软件公司。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健全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建设;(加快信息安全建设;(提高技术自主和管理自主的能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在信息化发展建设中要技术自主和管理自主的理念。要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技术自主、管理自主能力,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本文是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先进做法为依据,考虑到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学习借鉴经验做法是否满足大连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仍需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尝试;(本文中很多对策和建议的提出需要多部门配合,在现在的制度体系中,显得过于理想化,这使得实际操作势必会面临诸多问题;(大连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还处于逐步探索的阶段,本文中提到的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仍需要时间的检验。工商的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本人希望以此为动力,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为大连市工商系统信息化发展提出科学的、合理的建议,为大连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大连市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工商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