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学前教育 >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前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前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时间:2020-12-10 13:09 | 栏目:学前教育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12-10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学前教育文章《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前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学前教育硕士论文范文,年级变量对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年级越低的学生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越高、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反而存在着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不断降低的现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亦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学前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学前时期是个体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阶段;此外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可以为小学教育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对青少年的学业表现有显著影响、并且在提高初中生的认知能力上有较大的作用。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满足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也关系着国之大计的根本。针对目前的―入园难‖、―入园贵‖等现状,我国进行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如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增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比、缩小城乡差距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着力为―幼有所育‖建设添砖加瓦。在党和国家以及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且已基本解决―入园难‖等问题。但不可忽略的是,在学前教育发展的今天更面临着―好不好‖的发展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幼儿教师的师资水平高低。中共中央国务院强调到2020 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作为幼儿教师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有相关研究匮乏,因此研究他们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究竟处于何种水平,重要且必要。学前教育面向的教育主体是 0-6 岁的学龄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除了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幼儿观——明白幼儿是有巨大学习潜能的幼稚个体,还具有―多重身份‖,如幼儿的启蒙者、守望者、家长的后援团、不可代替的专业工作者等。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作用,而幼儿作为祖国教育发展的花朵,因此其教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导致幼儿质量的良莠,好的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但不好的幼儿教师可能会对幼儿造成终身且―不可逆‖的影响。整体而言,我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水平大有提升,但是仍频有关于―幼儿教师虐童‖、―早教机构——虐童机构‖、―幼儿园——药儿园‖等惨痛消息爆出。这些悲痛案件发生后,有关部门人士调查的大部分原因在于这些幼儿教师无证上岗,素质低下、学历水平不高……尽管这些都由媒体报道出来,且都及时做了补救措施,但是对幼儿造成的这些―心灵的创伤‖难以想象。因此,提升幼儿教师的水平和准入门槛迫在眉睫。关键期是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有研究表明培养教师的职业认同关键期应该从职前开始,大学阶段作为个体从学生转向社会的重要过渡和准备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已基本趋于成熟,但是心理发展仍处于重要形成时期。学前教育师范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重要储备人才,与此同时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时期和职业认同的关键期,他们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投入和热情程度,而学习投入和热情程度又会更深层次地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可以增强师范生学习主动性,也会促进他们学习投入,继而又提升职业认同感,即可以引发良性循环;但是萎靡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不仅不利于师范生专业水平的提升,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认同程度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师范生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继而可以有目的地、针对性的提升其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水平。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调查了解当前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影响其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探究促进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策略,希冀为幼儿教师师资水平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首先,本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学理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次,纵观已有关于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研究多集中于职后阶段,对在校师范生的关注较少;而仅有的职前研究也多集中于中职生、高中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专门研究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较缺乏,故可以丰沛当前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研究。最后,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正处于职业认同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厘清其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部分影响因素,可以从社会学和教育学角度为其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助力。根据研究发现。首先,可以为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提供借鉴和引导作用,利于他们进行省思,进而有利于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其次,高职师范院校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强引导,如注重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和教育实习等,可以为提升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承担重要责任。最后,厘清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和分析影响因素,有利于推动幼儿教师师资力量发展,为国家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对象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针对在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第二类则是研究职前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因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分布在职后阶段,文献数量较多,故为了便于区分和理解,笔者根据目前已有研究对第一类在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做了以下六个维度划分(教龄、幼儿园办学性质、教师专业背景、城乡地域、不同岗位、幼儿教师流失)。一是根据教龄划分。如研究幼儿园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陈紫薇(2017)研究发现 V 省幼儿园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较为积极,且学前教育专业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高于非学前教育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研究幼儿园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郝露(2018)研究发现天津市幼儿园教师的总体水平较高,且不同年龄、教龄、学历、编制、职称、地区、幼儿园性质的教师之间的职业认同水平差距显著。二是根据幼儿园办学性质划分。如研究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陈倩(2016)研究发现武汉市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程度。研究公办幼儿园编制外教师职业认同,韩晓(2018)研究发现公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总体职业认同程度比较高,而年轻的、教龄短的和已婚的编制外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较低。除此以外,还有对比研究公办园与民办园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王丽萍(2017)研究得出公办非在编和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的总体职业认同度呈中等偏上的水平,二者都对工作压力的满意程度低 。三是按照幼儿教师专业背景划分。研究专业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梁玉华,苏静(2011)和高晓敏,刘岗(2011)发现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整体较高,在关于职业价值认同上不同学历的教师呈显著差异,具体而言,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最高。还有研究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如李小伟(2010)研究发现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会随着幼儿园的级别提高而增加。此外,还有将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和非学前教育背景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加以比较研究,黄洁(2019)得出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要稍微高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四是按照城乡地域划分。如研究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张心雪(2015)叙述了三位不同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职前教育以及职业身份的构建。城市地区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刘满莹(2015)研究发现城市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乡镇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徐雪(2018)研究结果表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提高。五是按照幼儿教师的不同就业岗位划分。如研究保育员的职业认同,孔彦新(2018)研究发现石家庄市长安区保育员的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上等。研究早教老师职业认同现状,底会娟(2016)研究发现早教老师的职业认同感普遍不高。六是研究幼儿教师流失现状、原因。如刘静静(2013)研究发现我国幼儿教师流动现状整体处于失衡状态;李伟伟(2014)研究得出幼儿园教师隐性流失处于一般状态的现状;简玉珍(2018)通过叙事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个人在幼儿园流失的原因。第二类是针对幼儿教师的职前研究(即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如研究中职院校和职业高中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耿萌萌(2015)研究得出中职学前生具备中等偏低的专业认同水平 ;胡相芳(2019)研究发现职高学前生专业认同水平中等偏上 。研究学前教育专科生性别角色与职业认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李璇(2012)研究得出女生的职业认同高于男生的职业认同;张洁(2019)研究得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研究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毕丽丽(2017)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整体处于良好的状况,专业认同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之间完全起中介作用。研究学前教育硕士生专业认同,王艳芳(2018)研究得出学前教育研究生专业认同处于较高水平。混合不同学业类型进行职业认同研究,如刘萍(2016)研究得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形势总体较乐观,但是还存在职业意志不够坚定的现状;聂永贺(2019)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总体较高,且学前教育学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在不同的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刘畅(2019)研究得出本专科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且本专科学前教育师范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培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如闫静(2011)、李文杰(2016)、徐娜(2018)等基于研究现状,提出着力培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措施。
  (二)理论基础
  Tajfel(1982)首先提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理论主要是基于心理学取向,其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自我概念构建的重要部分是依据社会群体中的成员身份和群体类别‖。社会认同主要由三个过程来实现,首先是个体将自己分类乃至归类到某一个群体类别,认为自己具有该类群体成员的普遍特征;其次是将自己所在的群体与其他群体类别进行比较(诸如社会声望、社会地位等);最后是个体根据群体类别比较后的结果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社会认同,如若个体对自己所在群体类别产生不满,那他即会立刻产生行动寻求为其实现积极认同的路径。总体而言,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是社会类别身份,此外社会认同理论亦将―认同‖作为其发展的动力结构,即个体可以长时期适应群际关系之间的变化,也可以对应群际之间的互动背景。根据社会认同理论,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会进行自我概念构建,将个体逐渐归类到某一集群体。因此,了解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可以及时有效的敦促学生不断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主要有两种解释,即从构词角度而言,一种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另外一种理解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是教师职业和教师教育(尤指师范教育)之间形态的历史演变;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是将教师教学的工作看作一种专门的职业,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成熟的动态过程。此外,福勒也将教师的发展历程划分四个阶段,一是任职前的关注阶段、二是早期的生存关注阶段、三是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四是关注学生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应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专业知识的发展、二是专业技能的娴熟、三是专业情意的健全,概括而言即―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因此,关注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即关注他们的职前准备阶段,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的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最早起源于 20 世纪初,Frank  Parsons  在 1909 年出版的《选择职业》中首次提出了职业规划概念,是个体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关注―职业‖本身到逐渐转向―人‖本身,由开始的亟待解决职业生涯难题―个体‖转向准备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群体‖。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涵义是指个体对自己人生中所要承担的职务中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不仅涵盖个体的学习与成长目标,也承担着对一个职业及其组织的贡献和成就期望。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根据人生的发展阶段主要分为四种,一是在校学习规划、二是工作初期规划、三是工作中期规划、四是人生规划。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正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第一个阶段,值得重点关注的是职业生涯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除了指导性以外还具有变通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此外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受到自身、同伴群体、学校、以及社会等的综合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对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以引导和关注。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工具开发
  (二)数据说明

  四、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分析

  (一)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现状
  (二)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三)研究发现

  五、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提升策略

  (一)学生自身坚定信念
  (二)高职院校搭建平台
  (三)政府部门统筹管理

  研究总结

  首先,本文基于对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相关文献的阅读、梳理和分析。运用社会认同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学理上厘清研究的科学性。其次,本文将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分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行为四维度。对 432 名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他们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和部分影响因素。利用描述统计和差异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1)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上等;(2)就业形势、自身兴趣和专业氛围影响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薪资报酬低、工作压力大和自己不适合是转岗的重要原因;(3)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报考原因差异、年级差异、独生子女差异、中学毕业院校差异、学生干部差异和学业差异,具体而言,因兴趣爱好填报的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显著高于被学校调剂的师范生,越低年级师范生、非独生子女、毕业于职业高中、学生干部和学优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越高。(4)性别、户籍、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否是教师变量在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学生层面应了解专业背景、明确选择动机;明晰自身特点、规划就业目标;理论联结实践、奠定职业基础。高职院校层面,应坚持学生为本、引领学生发展;注重教师培养、提升专业认同;创新课程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政府部门层面应提升幼师薪资、促进职业认同;增加教育编制、拓宽晋升渠道;完善教育立法、加强体制监管的协同策略,共同助力提升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本文的研究展望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可以扩充样本的范围;二是可以继续深入采用访谈法挖掘影响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深层次的因素,三是对于研究问卷的编制还可以再深入挖掘。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前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