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2-05-1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学位论文文章《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引 言
随着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中,暖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过程中追求暖通工程的舒适性、经济性和可靠性。长期以来,我国暖通工程建设起步晚,发展进度比较慢,生产工艺上管材和一些设备技术成熟度不够,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够,以平面图、剖面图为主的CAD图纸相对复杂繁琐,给施工人员的理解带来压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暖通工程设计和建设的质量。加强暖通工程建设的规范,提高设计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做好暖通系统的运行管理,尽可能排除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隐患。如此会更好的保障暖通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不断满足人们对暖通使用功能的需求。通过对暖通工程设计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能够有效促进我们对施工建设过程的不断总结和积累质量设计和管理上的经验,从而指导我们设计施工的发展和进步。
1 绪论
暖通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之一,其设计的内容包括空调、采暖和通风三个部分。与此同时,设计内容也包含对于建筑所需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制冷系统、供暖、防排烟系统等)多个部分的综合设计及配合。设计内容涉及的专业学科包括:空气调节、工程热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制冷技术、燃气输配及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舒适性越来越重视,建筑舒适度的好坏,称为衡量暖通工程设计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由于各种原因(设备配置、设计因素)的影响,建筑中的暖通工程设计面临着技术、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暖通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及有效的分析,是设计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国外,暖通工程的设计的发展主要向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美国在1975年由空调工程师学会制定了已建和新建建筑的节能规范,随后日本、英国、德国等也成立相关学会组织制定了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与经济分析标准,如:日本成立了能源技术协会,英国颁布了《英国建筑能效实施标准》、德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法》和《采暖设备规范》等[2]。
在我国,暖通工程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其发展大概经历了4个阶段。
1)集中式开启和关闭暖通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由电力系统的开关设备可以软距离的对暖通设备进行开启和关闭,同时可以通过指示灯的方式,了解到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中的定义,该系统属于人工集中控制暖通空调系统,在初始阶段被广泛使用。
2)模拟控制暖通系统,在1980年之前,逐步实现了手工集中控制模式向模拟自动控制系统的转变,该系统通过与供电系统结合,有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执行器等设备,自动控制空调系统的温湿度,具有一定自适应的能力。
3)集散式暖通系统,该系统开始运用数字化技术来对暖通系统进行自动控制,通过数字模拟控制设备参数,参数与设备的监控通过数字的传输来实现。传感器设备实时监听设备的运行状态,监听到状态改变后,将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设备,并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输出给计算机中心,同时计算机中心将处理的结果又通过数字与信号的转换作用的相应的设备之上。数字技术的发展,替代了设备集中控制和模拟控制的功能,在对暖通系统要求监控点多,节点复杂的工程中有了很好的适用性。
4)数字暖通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完成了直接数据控制系统的引进,将数字控制应用到暖通系统控制系统中,在集散式暖通系统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数字控制,舍弃了简陋的模拟仪表,通过数字显示,对系统的监控更加直观和便利。
2 建筑暖通设计内容要点
2.1 热水采暖系统设计要点
第一,要准确计算采暖系统的热负荷,在热水采暖系统中,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尺寸,选择适当的热阻和传热系数进行热负荷计算,同时需要精确的计算出基础耗热和其它各种附加耗热。如图1所示:
该房间包含外墙散热、窗户散热、门口传热、隔墙传热、屋顶散热、地面散热、冷风渗透与侵入等部分,采暖热负荷估算的方法为,其中为采暖热负荷W,
为室内空气温度,
为室外供暖计算温度,V为建筑的体积m³,为体积热指标(取值0.4~0.7)a修正系数,取值如表1所示:
表1修正系数表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a |
2.46 |
2.00 |
1.74 |
1.55 |
1.40 |
1.30 |
1.20 |
第二,合理的选择散热设备,(1)散热设备通常的工作压力要控制在生产规定的额定压力值之下;(2) 散热设备应从热工性能、价格、机械强度等综合进行考虑,同时根据实际安装位置需求,选择表面光滑,尺寸结构合理和容易组成合理的散热面积的设备;(3)散热设备要求外形美观,易于清理;(4)带有腐蚀性质的空间内,散热设备需要具有一定的耐腐蚀特性;(5)根据水质要求选择钢制散热器或者铝制散热器,不宜采用粘砂特性的铸铁散热器。
第三,采用单管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在立管和散热器连接处采用单侧连接的方式,散热面积的计算不能加大,热媒上游面积可以舍去小数,反之下游向上进行取整,二至三层采用跨越管的方式安装,甚至可以在跨越管处增加三通调节阀。采用双管系统设计时,在支管处加装调价阀,并有效调节供回水温差,温差越小,易于平衡,有效温差是控制在20℃之内,根据立管所供层次,层次越多温差越小。
第四,采用合理的水力平衡分配系统,避免水平失调或者垂直失调,根据作用半径的不同,可以采用同程式和异程式,通常同程式系统的有效半径为40~80米,异程式有效半径在40米之内。完整的水力平衡分配系统,应集成暖通空调系统区域或末端水力分配、阀组、水泵、仪器仪表、控制及其他必要功能部件于一体,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水力分配中心和区域工作站。用于暖通水系统的末端管路(或区域管路),将末端换热设备(或区域管路)的供回水统一分配,优化末端管路和水力平衡。以期达到平衡支路淀置,改善末端水力平衡,提高能量的配送效率,获得良好的末端使用效果的作用。如图2所示。
第五,注意热暖系统的排气问题,系统的排气问题是采暖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管道的选择要有利于系统顺利的排气,供回水支管坡度控制在0.003,且最小不得小于0.002,如果供水支管中间存在有抬高或降低的情况,需要在高处安装自动排气阀,确保供回水支管内没有集气的地方。为避免排气阀失灵或噪声污染,尽量将排气阀设置在厨房或者卫生间等影响较小的区域。
最后,充分考虑管道热补偿造成的胀缩问题,精确计算胀缩的位移,并在适当的地方安装伸缩器,防止胀缩超过一定水平造成管道和设备的损坏。
2.2 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1)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投资情况确定空调系统,通常在工程规模大以及时间集中的工程(医院,商场,写字楼等),使用集中冷冻水系统;在用冷时间不集中且需要独立计费,工程造价高的场所(如:酒店,商业楼等)宜使用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工程造价降低以及可以略带噪声的工程场所可以使用水环水泵系统。
2)通过系统使用系数和逐时空调冷负荷选择相应的主机,在数量上,根据工程的大小选择,一般大中型的工程上应选择二台或二台以上。在制冷压缩机上常见类型有容积型和速度型,常见空调压缩机类型如图3所示。在容量搭配上,计算出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根据大小搭配原则一起运行。主机形式选择如表2所示:
3)确定空调风系统末端,采用逐时计算和复核的方式计算空调风系统负荷。空间较大时选择全空气系统,空间比较小时选择机盘管加新风即可。在建筑空间高度在10米以上,并且体积大于10000立方米时,需要采用分层空调系统。另外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送风方式,空调节能,排风热回收等方面也是设计的要点。
2.3 通风系统设计要点
1)通风系统可行性设计,通风系统可行性一方面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要注意各种通风管道的布置安装,防止够多的冲突导致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如在通风系统中,通风管道没有遵循安装标准,对准通风系统的连接和包装,会导致功耗增加,以有加大风险系数,如下图4所示,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地域差异中的气候环境的不同,充分考虑环境温湿度对通风系统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各项参数指标的正常,且施工后设备状态的完好。最后,严格遵循安装标准,保证接口连接处的固定、密实,防止漏风。
1)通风系统经济性原则,通风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资金投入情况,必须综合考虑暖通设备的能耗,并按照科学进行严格的计算,防止浪费和严重错误,保证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从而使暖通通风工程顺利的完成。
2)通风系统安全性设计,通风系统的安全是设备运行期间重要指标之一,设计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并建立全面的安全预警机制,同时做好质量监督方案,确保暖通通风系统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
3)通风系统环保性设计,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内容。
2.4 冷热源设计要点
1)确定和选择空调冷热源的设备形式,首先估算建筑体的空调规模,然后根据空调的用途,总体负荷情况,最后参考当地气象环境以及环保政策和价格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论证确定。冷热源机房主要设备如图5所示。
2)依照我国城市的基本供热政策,发展城市区域供热,因此设计过程中要优先采取城市供热或者区域供热的方式;同时,依照我国相关能源政策,空调在制热和制冷的能耗中,优先使用工矿等企业的余热。
3)充分利用现有的热电系统,目前,热电冷联产是一套成熟且普遍采用的节能技术,他是一套能够同时供热、供电以及供冷的综合能源系统。冬季寒冷时利用热电厂的余热进行供热,夏季炎热时,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进行供冷。保证了热电厂区冬季和夏季的负荷平衡,实现高效节能经济的运行。因此,在设计时,在具有一定热电条件的商业或公共建筑群,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热电联产或热、电、冷联产系统[8]。
2.5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要点
1)合理设计防火阀的运用形式,防火阀是防排烟系统启闭合运转的重要控制开关,在设计是需要充分发挥防火阀的作用。首先,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以及暖通空调系统的位置合理设计防火阀,降低防火阀的控制难度。其次,要选择适当的防火阀等设备的防火性能,注重材料的防火稳定性,首要考虑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的运转。如图6所示防火阀示意图
2)根据规范合理选择风机,防烟排风系统设计时,要根据风道漏风系数合理选择防排烟风机,同时需要关注建筑物内部的风压状况以及风道内漏风量的运转情况,一般来说漏风量控制在10%以上。同时风道的选择,也需要更加建筑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质。比如在混泥土材料的风道设计时,设计和施工人员要从风道的密封线和平滑性来综合开展排烟系统管道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合理设计安排施工管道的长度,防止管道太长而不能充分挥发出空调系统中的烟雾。
3)合理安排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风速情况,排烟口和送风量的设计需要结合暖通空调的具体运维环境,保证其运转时的标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送风口的风速要控制在7m/s之内,排风口的风速控制在10m/s内。风速超过时会严重影响到排烟效果。
3 设计常见问题及分析
3.1 暖通设计常见问题
3.1.1 系统设计过程中图纸复杂繁琐,影响工程效率和质量
在暖通工程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平面图、剖面图以及立面图来进行设计和表达,在设计时通过设计师的想象和空间思维分解平画各个部分的视图。但是视图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在设计师的一笔一画之下,最终呈现出的是线条图形,提供的信息比较琐碎,而且不具专业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足够的专业性才能去解读,对大部分施工“外行人”来说,很难理解。在传统使用CAD工具进行设计时代,其表达的方式主要为2D平面图为主,呈现给项目各方的是用线构成面,用点表达具象,这在项目体量大和结构比较复杂的时候,如果发现部分点设计不合理,就需要综合多个部门、较长时间的去修改与之相关的设计图纸中的构建属性。这对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有了巨大的浪费,影响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比如设计师发现建筑中的一堵墙或者一个门的类型设计不合理,就需要对整个平立剖面图以及工程量相关的文件重新通过计算和修改,修改包括平立坡面图,建筑物的结构、热工、环保节能以及工程量等等。在设计阶段,因建设单位突出要求产生的变化时有发生,同时建设工程中各国专业单位的调整对暖通工程设计都有巨大的影响,设计师应当充分体出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把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设计思路、要求和创新理念过程中,而不是将更多的时间消耗在设计图纸的平面表达和标注上。而且线性图纸的在关联属性上的缺失,也必然会导致工程工作效率和质量。
3.1.2 供暖入口与建筑结构设计冲突,影响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暖通设计的不合理现象在暖通设计过程常有发生,比如依照我国对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在使用双侧连接法时,需要充分考虑楼梯间的冻结危险,如果存在冻结危险情况,需要在对应的对方进行独立配置支管,同时在供暖入口的计算上需要准确的参考供暖系数,与室外线进行合理的衔接。但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一味的增加供暖结构,浪费的同时,还增加了外线在连接时的复杂性和室内调节时的难度。不合理的使用双侧连接法,盲目的将相邻房间的散热器和楼梯间的换热器进行相连。当一个地方发生故障时,就会影响到整个相连的房间。建筑暖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用于暖通服务,目前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设计的目的以营利为主,对行业的长远发展和环保要求不做考虑,由此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暖通工程系统设计时,经济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综合考虑暖通工程的成本和后期收益,以经济为前提,对比价格的高低和效果舒适度,适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逐步完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但在设计时,由于设计人员的水平高低,只考虑成本,而错误的将高配置设备和低设备进行比较,或新风的有无效果进行比较,给暖通工程的合理设计带来了误导,大大影响了暖通设计的有效性和舒适性。
3.1.3 系统运行设计时检测和调试不到位
暖通系统设计安装完成之后,要确保所有设备都能正常运行,需要进行严格的系统检测和调试。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检测和调试不够细致,存在遗落和不到位的情况。在系统真正投入使用前,无法及时检测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正式运行后异常不断或损坏的情况。比如在某个项目系统设计中,由于整体建筑所需的管线特别多,在设计时,又出于节约成本因素考虑,在管线位置上采用了二管制系统(供冷和供热共用同一管道),空调设备和管道材料都负荷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也通过了施工和安装的验收。系统运行初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供冷和供暖交替运行一年后,整个系统中50%的阀门出现了严重的漏水和不严实的情况。在后续研究调查后发现,由于冷热交替使用后,对管道阀门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超出了国家标准对阀门强度规定的范畴,由此造成了小半阀门的损坏。在设计过程中,系统的调试工作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设计经验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对设备强度的承载出现误差,设备的调试不仅需要独立的检测,还需要对系统整体进行检测,交叉重复测试后,方可验收通过,以保证暖通系统能够稳定长期的运转。
3.1.4 设备预留量过大,导致大流量小温差问题
在设计时,设计师往往会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和系统长远规划,会对系统设备进行预留设计,但容易出现预留量过大的情况,比如在某个项目过程中,在系统配置上设计了3组冷水机组(两主一备),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有一组设备属于长期满负荷的运行,就能满足整个大楼的供冷需求。远远没有达到设计的负荷峰值,于是在正式使用后发现,系统运行实际处于大流量小温差的情况。这种情况大大增加了系统的能耗,降低了冷水系统的输送能效,研究影响了水泵设备的工作效率,阻碍了暖通空调的正常运行。实际上,导致这样的原因是设计人员经验的不足,在暖通工程系统的管道设计,水泵配置和装机容量上与实际需求不符。一般情况下,水泵扬程的选择控制在5%~15%之间,但是一些设计人员在计算水泵扬程时,会取较高的值,导致型号过大,流量和扬程超过规定的范围,导致太大的富裕量。
另外在很多系统在调试完成后,出现有的房间温度过高,有的房间温度偏低的问题,在测试各个房间温度和设备参数核查后发现是在流量分配设计上的不足,由于对系统阻力的估算不对,导致系统水流量小于设计流量,造成了管路的不平衡[8]。系统在偏离设计的条件下实际运行时,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出现水力失调的问题。设计过度和偏低都会引起系统的正常运转,应该根据系统的形式和实际情况共同调节方法,找到最合适系统的配置方式,才能减少系统设计上的损失,达到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3.2 暖通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3.2.1 加强暖通工程规范培训,严格遵守指南规范
暖通工程设计规范对暖通行业的设计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在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在熟悉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作业。(1)要求设计人员完成对施工工人的技术交底,并做好专题培训,正式大面积施工之前先进行样本施工,等样本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10];(2)加强土建工程与其它相关专业的协调与配合,不同专业的施工过程应当有对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对接,避免技术理解上的偏差。(3)定期组织对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和规范的培训,积极开展相关技能知识的竞赛,培养员工的责任心,明确岗位职责以及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11]。在暖通工程设计初期要求专家开展有关的座谈会,全面讲解项目中的重要事项,提升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3.2.2 加强图纸合理性设计,增强构件的关联性
暖通工程设计的方案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是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设计要求[1]。在方案设计时,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努力的排查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设计完成后的图纸具有最高的效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暖通工程设计也从CAD向BIM进行转变[4],通过信息模型建设和管理行为模型建设的结合,完美实现了暖通工程的集成管理。首先BIM技术不但具有几何特性,还具有强,门,窗等功能特性,让非专业的设计人员也能够轻易理解,其次参数化的建筑构建,具有建筑属性,通过修改属性即可条件构件的尺寸,样式,材质和颜色,其三构件的关联性,让设计过程中不需要反复核对修改与子相关的图纸,比如删除一面墙后,对应墙上的门窗也会自动进行删除,最后二维向三维的转变,能够更直观的体现出工程量,为管理,建造和造价的估算提供更多丰富的数据支持。
3.2.3 加强系统运行管理措施,做好系统调节工作
升级和优化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接入智能化运行的管理方式,及时汇报和总结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的方法处理系统中的问题。科学管理,智能监控逐步提升暖通工程系统的运行水平。(1)重视系统运行的调试和检查,在空调系统设备安装的时候,相关的施工人员要与设备厂家专业的技术人员完成对水路,电路以及场地等做出详细的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调整,确保设备完成顺利的安装。安装过程由技术人员全程的监督和指导,对安装后的设备和状态再次确认和检查,保证设备都以安装到位[13]。(2)做好设备调试和系统调试,在调试前完成设备安装确认检查后,由设备厂家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的开机调试,及时跟踪记录调试过程中的偏差和调整,分别列出设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当确定所有运行参数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或合同规定要求后方可判断为调试合格。合理组织调试和运行程序,在二管制系统等情况下,供暖状态切换时,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检测,测量每个出风口的温度和分数,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维修。(3)调试合格出具相应的调试报告,由此,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借助智能监控设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实时关注系统的运行参数。对于试运行阶段产生的异常,要求设备厂家派遣技术人员及时的处理并报告相关的原因进行存档。试运行阶段结束后,签署相应的验收报告。(4)正式运行后,加强设备的巡检,在某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比如冷却塔的巡检维护,空调机组的维护,要制定科学的巡检制度。并要求设备厂家定期的上门和走访,确保设备的维护保养效果。月度巡检保养记录如表3所示,季度巡检保养记录如表4所示。
4.4.2 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阀门漏水情况
系统在仅供冷的情况下运行良好,在下半年开始供热一段时间后出现阀门漏水的情况,经分析,主要原因是阀门的强度不够,在冷热交替的冲击下对阀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对冷热交替的冲击力进行了充分的调试,更换了强度更高的阀门,系统正常运行,没有出现漏水情况。
4.5 项目结果分析
本项目施工面积较大,高度设计变化较大,通风口设置比较多,管线系统复杂,虽然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也能够实现,但在经济效益和时间成本上会有所增加,导致整个项目的工作量加大。比如要在二维图纸中表达出每种管线的位置以及排列状况,就需要设计人员设计大量的大样图和剖面图,不仅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也使施工人员识图困难,工作容易出现误差导致重做。本工程通过BIM技术,直观的体现了各个管线的安装状态,对管线综合排布,使施工现场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变少,降低了现场的工作量,巧妙的解决了工程问题的难点。
施工完成后,设备调试和系统调试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在正式运行后,整体效果良好,设计偏差很小,为游泳馆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5 结论与展望
暖通工程结构复杂,运行参数受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在暖通工程设计过程由于传统设计图纸的复杂繁琐,与建筑结构的冲突,系统运行时调试不到位等情况都影响暖通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所以在暖通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施工前的培训和技术交底,同时运用新的BIM数字建模工具,实现二维平面图纸向三维立体设计的转变,降低非专业人员看懂图纸的施工难度,为工程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造价估算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撑。最后,暖通系统正常平稳的运行,离不开对系统运行的科学管理,只有通过全面的检测,细致的调试后才能保证其良好的运行,同时做好定期的维护巡检工作。随着人们对暖通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希望能从规范,技术,管理方面提供意见,促进暖通工程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封宗兴. 地铁指挥控制中心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
[2]尚晶. 某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7.
[3]叶亚利. 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温控器设计[D].苏州大学,2016.
[4]张瑶. BIM技术在暖通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及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
[5]李俊. 探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若干问题与解决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4(11):223.
[6]程红.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4(11):248.
[7]郭兰. 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 科技资讯,2014,12(24):52+54.
[8]宋良雨,逯轩武. 工业厂房暖通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 甘肃冶金,2015,37(01):136-138.
[9]熊裕发. 暖通设计原则、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246.
[10]李莉莉. 暖通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2020(14):129-130.
[11]李龙,于占江. 浅析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16(43):67-68.
[12]吴丹萍. 暖通设计原则、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1):75-76.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位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