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1.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资料过程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选题及进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过程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 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像“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像“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研究进程,其特点就是“综”和“述”。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
“述”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热点、难点,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如何搜集阅读文献。
选定题目后,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很多,主要依选题而定,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一般而言,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并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主要是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有关概念、定义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从而建立与全文要叙述的问题密切相关的一个初步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并对所综述的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所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相关问题及格式见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这里不再重复。
鉴于文献综述的特点,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的,甚至写出的东西根本不能称其为综述;
2.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有的观点雷同,有的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4.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业我国经济一直都是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经过这些年持续不断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亦是得到了不小的提高,对于各种商品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当中,当然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就当前的社会而言,由于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可以汽车行业俨然已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如何更科学、合理的来运营与管理公司,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可谓是其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节,这不仅是有助于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完善资本治理结构,同时也能使得整个汽车行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提高自身的价值创造力和经营绩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盈利能力;业绩评价;汽车行业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自我国建国以来对于我国经济如何发展,怎样的道路更适合于我国,已经有过很多次的探索与尝试,在走过弯路的同时,亦是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在这些中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当中的,这些从国民的衣食住行中各方面的变化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其间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对有着代步工具作用的汽车的消费持续增长,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汽车工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我国实现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分别微增O.84%和2.45%,增幅较上年分别回落31.60个百分点和29.92个百分点,产销增速13年来首次低于3%,但我国汽车产销总量继续居全球第一位。因为经济的不断,使得我国内需一起在不断上升之中,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也是在逐年的递增之中的,也正因为如此一直拉动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寻事发展,虽然整个行业可以说是在蓬勃发展之中的,但对公司经营管理起着导向性作用的业绩评价工作还不够完善,我国的汽车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汽车产业内部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正日益显现出来。由于规模小,汽车企业的零部件采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汽车产品的高价格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部分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很突出。因此,为突破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传统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以利润为中心,没有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导致长期以来我国权益资本无成本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两位学者Stern和Stewart在剩余收益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公司绩效评价新方法——经济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该方法对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调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会计准则对利润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把权益资本成本考虑在内,得出“经济利润”的新概念,使评价更为科学合理。鉴于此,从2010年开始,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位列首位,并得到国家更多的重视和支持。201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由工信部进行了发布,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中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2013年1月,又一政策指导意见通过十二部委进行了发布这就是《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内容中最先提出的就是对于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发展意见,对于产业集中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指出前10家整车企业要实现90%的集中度,要实现3至5家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国内汽车公司的盈利现状来讲,还缺乏很多创新之处,在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产品质量方面的严格要求了,还有诸如很多服务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之中,当然对于汽车公司来讲,一直对于自己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方面都在不断的求新之中,如何创新业务,使自己更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是成为整个汽车行业都在思索的问题。比如说对于国内现在的环境下,汽车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来吸引客户也是要思索的问题,因为服务对顾客来说具有传递性,服务行业可以说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的直接传达的地方,这期间西方学者认为,人性化管理、家庭式营销就是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消费者接受到的服务感觉如何直接决定其对服务的满意度。在服务过程中,顾客一般是被动的,需要服务企业引导。让消费者感觉到企业始终为顾客着想,激起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
三、结合国外背景研究
国际上,金融危机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仍未消散,国际环境有利于兼并收购。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汽车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有所萎缩,国际汽车巨头内需不足,市场份额下降,于是,对于新兴市场的开拓就成为新的生存发展热点。国际企业面临危机进行调整之时,正是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时,趁着国际竞争压力的暂时减缓,国际品牌公司急于转移资产以求资金自保的短期形势,我国汽车进行行业内并购重组,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但是,金融危机也对我国汽车及零配件的出口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企业在出口方面的业务压力提升,难度加大,成本随之提高。于是,汽车企业参与重组并购,将有利于企业节省成本,以便更强势的姿态面对国际竞争。因此,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和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及政府的政策鼓励,我国汽车行业间的并购重组活动将掀起新的浪潮,但并购是否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是否真正在运营中实现了协同效应,仍然有待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上面对于国内以及国外的一些情况的分析,由此对于我国汽车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上也能有自己的一些认识,首先的话,我们应该认识到自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从低谷开始回升,但并没有出现直线上升的态势,2012年较2011年的盈利能力总体有所下降,但从盈利的现金保障程度看,盈利质量出现改观的趋势。其次的话,我们亦可从汽车的整个制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整车制造业公司的产品盈利能力明显低于零部件制造业公司,整车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更大,经营成本上升而价格回落,利润空间逐渐缩小。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时期内难以打破,整车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堪忧,这反过来也必将影响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在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规模效应仍不明显,这说明汽车制造业公司近年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并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效应,单位经营成本并不因为经营规模的扩大而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外汽车公司依靠长期发展的经验和自身实力,首先进入国内汽车金融市场。某些汽车制造业公司存在由于盲目扩大规模造成资源浪费和资产闲置的情况,虽然我国汽车制造业公司普遍奉行负债经营的策略,但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效应不甚明显。负债并不是这些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的手段,而可能是受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成为扩大规模筹集资金的无奈之举。由于多种原因,整个汽车行业经营水平刚刚处于持平状态,所以目前国内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金融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昱杉.中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刍议[J]经济与管理,2011年5月,第23卷第5期:33—35
[2]罗箫娜,邵希娟.国有企业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缺陷及改进[J].财会通讯,2012年第3期:105—106
[3]翟华明.盈余管理手段及EVA规避方法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32期:
[4]肖辉,经济附加值指标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13年3月,第12卷第1期
[5]葛文雷,顾文雅.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对沪市工业类95家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55—59.
[6] 刘世锦.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工济,2012(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