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1-2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建筑论文文章《谢英俊乡村建筑建设原理、方法与技术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建筑硕士论文范文,台湾和大陆社会环境差异很大,谢英俊在大陆乡村的实践中,以现代合作社为基础开展了轻钢生态农宅的协力造屋实验,推进了轻钢结构家屋在大陆的发展。但以现代合作社为合作基础在大陆地区广泛推广是否具有普适性有待商榷。 乡村中有其稳定的建造组织方式,以家庭为核心,基于地缘、血缘自组织在起。劳动力丰富,且手工操作使手工艺有机会恢复,这是乡村特有的优势。那么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建筑师能做什么?在乡村建筑营造中显得尤为关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 30 多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农村急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乡村聚落环境正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转型。从乡村的物质环境建设层面来讲,乡村建筑作为乡村聚落环境的基本单元,首先要面临转型的挑战。我国乡村的年建设总量惊人。以住宅为主,总建设量一直高于城市住房的建设量。1979—1999 年 20 年中,中国城乡共建住宅 170 亿㎡,其中农村住宅面积高达 129.4 亿㎡,占全国住宅建设总量的 76%。“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年平均建成住房 6.2 亿㎡,农村年平均建成住房 6.7 亿㎡;如图 1.1 所示,农村建房量与城镇建房量的比值在逐年下降,特别是在 1998 年后,一方面由于住房制度的变化,房地产的发展进入快速稳定期,城市住房的建设量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移居小城镇的农民增多且城中村住房的建设量很难统计,但是从农村住房的绝对建设量上来看,农村住房的建设量仍高于城市住房;另外,农村住房自行改、扩建数量更是巨大。乡村建筑的转型是乡村人居环境由低级到高级、由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毋庸置疑的进步性。然而,乡村建筑超常快速的转型,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发展过渡过程。面对这样快速、急迫的转型,乡村并没有做好准备,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是乡村建筑转型被动,照搬城市的建设模式,建筑型制单一、空间结构套路化,各家各户出现趋同现象;二是乡村建筑转型盲目,对传统建筑材料和建造技艺的肆意摒弃以及对新材料的引入缺乏必要的考究,乡村失去原有特色、生态环境恶化、文化出现断层等现象;三是乡村建筑转型乏力,乡村日益萎缩、衰败、枯竭,空心村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根本,乡村建筑自我更新、自我调整的能力被忽视,源于内部发展的动力被切断,故呈现出转型的诸多不适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谢英俊将目光转向乡村是在台湾九二一地震之后,他带着面向台湾弱势族群投入技术的专业团队,以外部援建的方式帮助南投邵族灾区进行灾后重建。其乡村建筑营造理念和技术在重建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台湾得到认可和广泛的推广。 2004 年,谢英俊将注意力转移到大陆,先后在河北翟城、河南兰考、安徽南塘、汶川和西藏纳木湖进行乡村家屋的兴建,其中汶川灾后重建中的茂县太平乡杨柳村的新建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在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台湾的外部援建理念、专业的结构设计、简化的构造方式和开放的建造体系是谢英俊乡村建筑营造的鲜明特点。 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理念和实践为多视角、深层次探索转型发展背景下适宜乡村建筑营造的方式、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通过对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分析、研究,总结优秀的经验,反思尚存的不足,引发对当前建筑师介入乡村建筑营造方式、方法的思考;在适宜技术的理论框架下,以唤发乡村内部的、原有的活力和动力为目标,探索适宜乡村建筑营造的方式、方法。 在适宜技术的理论框架下,对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理念及其在国内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转型背景下外部援建与本土力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将引发关于建筑师介入乡村建筑营造的方式、方法的思考,并对建筑师介入乡村建筑营造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队的乡村建筑营造理念和技术的研究、反思,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思考的方向和方法。 在传统建筑营建体系中,建造意图和建造过程是一体的,在建造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充实建造意图。使用者同时是设计者、建造者,他们自己动手盖房子,处在自由经营的状态。面对城市化进程的急速发展,超常快速转型的要求,从未经历过且尚未做好准备的乡村,抛弃了原有的乡村建筑营造模式和技艺,致使乡村出现转型被动、乏力、盲目等问题。 谢英俊从 1999 年九二一地震后开始乡村建筑实践,并持续关注乡村建筑建造和参与实践至今,已建成项目颇多,奖项丰盛,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他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协力造屋,互为主体”的乡村建筑营造模式,是基于台湾邵族部落良好的社区意识,以“换工”的形式,相互帮助,集体共建。2004 年进入大陆后,以河南兰考地球屋 003 号为典型代表,基于现代合作社机制,组织合作社社员进行“协力造屋”,要付工钱给参与建造的社员,只是将资金保留在合作社内部流动。加之对其技术的依赖性,谢英俊的“协力造屋”建筑营建模式,相对于传统的非依赖自助营建体系,是半自助营建体系,尽管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村民自发性的利用乡村自有资源进行乡村建筑的营造,为唤发乡村通过自身力量赢得发展做出了肯定的贡献。
2 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模式总述
2.1 谢英俊的建筑发展脉络
纵向观察谢英俊的实践项目,是线性的随时间延续发展,发现有其脉络可寻。 谢英俊 1977 年于台湾淡江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大概有八年的时间在从事建筑工程工作。1984 年开办谢英俊建筑师事务所。1985 年在台湾丰原建造自宅——谢宅,以砖、混凝土、钢为主要建筑材料自行建造。 1995 年,谢英俊的台湾新竹县建文化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在项目竞标中获得首奖,并于 1997 年建成,主要使用的建筑材料为混凝土和砖。该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对客家文化的回应,例如,图画馆正门的造型和用色,采用传统的客家建筑山门形式;其附设的乡土资料室采用围垄垦屋造型,体现了作为客家族群大本营的地方特色,1998 年,谢英俊在台湾台东以钢、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设计建造了三间厝叶宅。同年,在台湾高雄美浓客家文物馆项目竞标中,谢英俊的方案获得了首奖,于 1999 年建造完成,该建筑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的“伙房”和“烟楼”为空间基因,利用功能的空间配置呼应客家伙房的空间次序;主要使用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和钢等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建造,使改建筑成为富有传统客家精神的现代文化建筑。 2004 年,谢英俊来到中国大陆,在与三农专家温铁军讨论后,达成共识,在河北翟城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内开始乡村生态建筑示范,最先进行的乡村生态建筑是粪尿分集厕所,利用当地材料建造,使用方便,无异味,受到使用者的欢迎。之后分别以木结构的地球屋 001 号和轻钢结构地球屋 002 号进行家屋示范。地球屋 001 号的主体结构是传统的木梁、柱、檩条结构体系,配以木斜撑辅助,增加其结构稳定性,墙体采用免拆木龙骨为模板填充草土泥。结构部分的材料是在村子里回收来的,经过当地工匠的挑选、打磨、制作而成,然后结合易获得的稻草、麦秆和泥巴按照一定的比例制成草土泥墙。
2.2 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理念
可持续建筑在台湾被称为“永续建筑”。1998 年国际建筑与营建研发联盟(CIB9)发布:综合相关研究单位在 21 世纪议程原则下拟定,可持续建筑的三个主轴:环境、社会、经济。主张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废弃物的考虑和建筑反应不同地域状态和特点的多样性。可持续建筑不仅要考虑建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考虑建筑产生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谢英俊第一次将永续建筑与自主营造结合起来,以社会性的视角介入乡村建筑营造体系,提出“协力造屋”的实践方式。“协力造屋、互为主体”强调“我”与“他者”协力互助,分工明确。作为技术方做到专业最低限,其余村民可自行操作的内容留给村民自建,此所谓“协力造屋、互为主体”。 现代主义产生后,工业化产品占据了人类大部分的生活,人们脱离了房屋营造的过程,变成了纯粹的空间消费者。“协力造屋”这一建造组织方式,强调户主的自主性、参与性,不同地区根据具体情况,依靠不同的合作基础,进行集体共建。如台湾邵族部落的重建,依靠社区的力量,在河南兰考的生态农宅建造依靠合作社的力量,组织大量的劳动力。 “协力造屋”这一建造组织方式有手工的概念,人的实际操作,从而存在恢复传统建造技艺的可能。当工艺被蕴含在材料中得以体现时,强烈地域性、多样性随之呈现出来。同时为人与自然的对话建立了平台,相对于主流建造体系知识背景被归为另类的可能性选项,并存在怀疑。谢英俊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材料的生态性、工法的轻便简易、低造价性及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极高的敏锐度,结合永续建筑理论框架,逐渐形成协力造屋引导下的技术性原则:开放建筑;简化构法。 建筑的开放性理论,以开放住宅最为完善,于 19 世纪 60 年代被提出,反对以大规模住宅建造而形成的千篇一律的居住方式,提倡多样化、人性化的住宅供给方案。是在工业技术的基础上,用工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从技术的层面证明开放性与产业结合的可能。 现代建筑中,开放建筑的概念是指保留公共体系的支撑体,填充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住户个人发挥他们的建造意图。 谢英俊实践的“开放建筑”综合包括了前者与后者,他肯定工业化的优势及所带来的益处,以“皮与骨”的分离策略,在工业化的方向上,建立非整体工业化轻钢结构体系,将工业化与手工业相结合。
3 谢英俊的乡村建筑实践案例研究
3.1 杨柳村新村兴建——无人效仿
3.2 郝堂村乡村建筑实践——频返工、村民自建
3.3 小结
4 乡村建筑转型之“力”
4.1 谢英俊的“协力造屋”之力
4.2 前人的探索
4.3 传统营建体系的启示
4.4 乡村建筑营建体系变动与恒常的因素
4.5“协力造屋”与乡村营造组织方式的矛盾
4.6 小结
5 乡村建筑转型技术之“开放体系”
5.1 谢英俊的乡村建筑开放体系
5.2 谢英俊乡村建筑开放体系的物质架构
5.3 谢英俊的轻钢结构体系来源及特点
5.4 谢英俊的轻钢结构体系与本土建造的矛盾
5.5 小结
6 检讨和反思
6.1 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模式检讨
6.2 谢英俊的乡村建筑实践反思
6.3 谢英俊乡村建筑营造模式的启示
6.4 小结
7 结语
谢英俊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第一次将永续建筑与自主营造联系起来,为建筑师介入乡村建筑的营造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谢英俊从生态环境出发考虑乡村建筑营造值得推崇。乡村建筑的建设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在大肆飙升,跟随城市、技术发展的脚步,乡村建筑走上了效仿城市、使用城市建筑的建设技术等路线。殊不知这些技术扼杀了乡村的活力并正在一步步吞噬乡村原有的文化价值和风貌,消耗大量的资金、资源等同时造成环境污染,为乡村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阻碍。 以社会性角度介入乡村建筑营造体系的方向是肯定的。 乡村中稳定的非依赖性自主营建组织方式,是农村住宅富有深刻地域性和多样性的保障。这种自发的、独立的建造机制是乡村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动力来源。在乡村建筑急速转型的过程中,这种源自乡村内部的建设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应该保留并予以鼓励。谢英俊的外部援建模式与乡村中灵活的建造模式不相适应。谢英俊在协力造屋引导下提出其技术性原则:开放建筑;简化构法。 在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并信赖工业化生产的力量和所带来的优势,质疑精细思维、整体性的工业生产发展方向,提出非整体性单一构件轻钢结构体系。其整体性强,专业要求高,需要透彻了解当代工业化技术体系中的各种技术原理和材料构造性能,通过专业计算,实验验证,数据测量,研究对策,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工业化营建技术,着种专业性甚至需要上百年的积累才能摸索出好的做法。这也是为什么技术随着谢英俊及其团队的离开而离开,没能扎根本土的原因。 农民要完全依赖专业团队的设计和施工指导,切断了乡村中原有的发展动力,应该引起思考。 乡村建筑的营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笔者在适宜技术的理论框架下,对谢英俊的乡村建筑营造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其在乡村中不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反思其乡村建筑实践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不能全面涉及,有待继续挖掘深度和广度。谢英俊的轻钢结构体系在灾区的乡村建筑营造中起到了救急救险的积极作用,保证生命安全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本土技艺和风土习俗,适合并适应了灾后重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方面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关于外部援建模式的讨论,是一个实践命题,更是一个社会命题,须进一步研究和实践验证。另外,乡村建筑营造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于个人阅历和思维的局限性,对于乡村建筑营造模式的讨论并非完全准确、全面,还需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的思考和完善。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谢英俊乡村建筑建设原理、方法与技术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