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8-25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毕业论文文章《关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专业实习模式探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内容摘要】专业实习是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校外金融实习基地的建设落后于金融专业的招生规模,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各方共同努力。本文主要提出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的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有机结合以及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当前金融专业实习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应用型金融人才; 专业实习; 模式创新
随着一大批省属综合性大学新专业的不断设立以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习的模式已经很难维持,自然也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除了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模式上形成特色外,还必须安排大量的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和实习等) ,而其中,大学三年级阶段的专业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应用型金融人才第一是高技能人才,有一定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对微观金融活动的洞察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 第二是复合型人才,能够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熟悉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金融子行业的金融产品; 第三是亲和型人才,善于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来为顾客提供金融服务。基于这样的人才目标,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就必须紧密结合金融市场需求,将企业、学校和其他社会力量结合起来,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着眼点,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它依赖于学习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受预期引导。学习中要掌握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它具有静态的性质,这种知识的获取过程主要靠记忆; 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学习最初都是获得陈述性知识,只有经过大量练习,才能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也会促进新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对应用型金融人才而言,程序性知识掌握程度是判断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通过实践性和理论教学的合理配合,可以使得学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能得到强化。我们认为实践性教学可以达到三层目标,第一个层次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教学成果,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理论知识; 第二个层次是帮助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为今后就业做好技能方面的准备; 第三个层次是帮助学生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与能力体系,灵活运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进行金融产品创新,让学生变得富有智慧。现代金融知识纷繁复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本科教育应该让学生不断与实际金融产品和服务近距离接触,以提高学生对金融原理的理解能力、金融问题的分析能力、金融实务的操作能力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金融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上机模拟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课程论文与产品设计、毕业实习相结合的多种实训方式,以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金融专业本科学生需要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模拟的实际操作中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业务应用技巧,提高其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
二、专业实习是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关键
专业实习是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专业实习模式、健全和完善学生专业实习环节的质量监控,对于全面提升金融学子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金融学专业实习主要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中心两种渠道进行开展。
( 一) 校外实习。选择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是巩固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必要环节,也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更是为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打开了一扇窗户。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接触,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情况是他们招聘员工时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应用型金融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大学更加应该注重实务操作。大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可以观察、分析、总结,真正体验到如何将大学里所学到的金融专业知识运用到金融企业的工作中去,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字综合表达能力。实习单位也可以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帮助学生迅速达到岗位技能的要求。高校可以和银行、证券、期货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使得在校大学生能够持续地得到实际金融业务锻炼的机会,同时金融机构也能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挑选合适的员工,从而实现双赢。实践证明,校外实习是在校学生接触社会、体验专业工作、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 二) 校内实习。在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作为新办金融学专业的院校,由于受专业条件、校友资源、实习经费和实习基地限制,校内实习仍然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校内实习主要是在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平台上进行,运用网络技术和实验教学软件建立,通过开发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使学生在专业模拟实训平台上进行仿真实习。教师对错误操作进行提示与指导,使校内仿真实习让学生感受到挑战性和趣味性。银行业务,证券、外汇和期货模拟交易,金融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分析,财务分析以及金融量化交易等,如果科学设计实训课程并严格进行操练,校内的模拟实习甚至可以取得比在金融实务单位更好的实习效果。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在金融实训软硬件方面的投入以及对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和考核。
三、目前金融学专业实习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上述的校外实习和校内实习的实习模式操作实践来看,目前金融学专业实习存在着诸如实习单位难以落实、实习内容难以保证、实习效果难以体现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 实习单位难以落实。作为金融企业,很多岗位涉及到重要的企业私有信息,企业担心泄漏商业机密; 同时由于劳动合同法的严格实施,实习单位担心不对实习学生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会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同时也有企业认为实习生并非自己的员工,不好管理,担心学生实习会影响单位正常工作,增加额外负担,而且万一实习期间出现安全事故还付不起责任等等,因此不愿提供实习岗位。
( 二) 实习内容和效果很难得到保障。金融本科专业实习的目的应在于通过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考察、实际业务的观摩及尝试性操作,巩固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习内容应根据专业的设置和具体要求进行,学生需要根据实习大纲的内容接受实习单位的安排和考核。同时,高校接到实习单位反馈意见并审查同意后,方能批准学生前去实习。但是由于实习单位往往是利用专业课教师的私人关系,而学校层面的合作没有让实习单位感受到足够的重视,故而实习过程很难做到严格按照专业实习的教学计划实施。而且从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来看,往往是与营销、市场推广等相关的岗位,对于学生需要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的核心岗位基本谢绝进入,不能达到预期实习效果。
四、通过“三结合”模式突破专业实习难题
对于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出台政策推动解决,比如国家对于实习基地共建计划中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其他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在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背景下,相信金融学专业实习的困境将会逐步得以改善。但是外部环境的改善只是一个方面,金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想办法尽快促进专业实习效果的改善,笔者认为通过“三结合”模式可以切实提高金融学专业实习的效果。
( 一) 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的结合。金融学实践环节的学时数量在整个大学学时安排的比例正逐步提高,各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利用在专业实习之前以实验和课程论文等形式强化课程中的陈述性知识,以促进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借助综合实训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证券投资实战能力、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能力、金融产品设计与营销能力、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商业银行业务操作及风险管理能力,从而逐步增强专业自信。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学会和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类金融大赛也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 二) 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有机结合。校内金融模拟现场与实际工作环境有差异,而且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体会到。但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育存在诸多难题,因此如何科学地安排实习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实习资源和校外实习资源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筹划。一是学校一方面应该利用其长期与金融机构的良好关系和社会影响与相关金融机构开展各方面的合作,帮助金融机构进行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服务、利用高校的智库作用帮助金融机构解决战略管理、业务运营和风险管理中的具体难题,建立一种战略合作关系,从而为金融学子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可供合作的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可以出台具体的激励政策,动员在校教师及校友资源积极主动为学校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要让相关参与人士深刻体会到这是一种互利共赢、持续成长的合作,而不是单方面索取和奉献。二是院系一把手必须在实践教育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切实重视实践教育环节,深刻认识到实践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的不可替代性。三是金融专业教师合理安排专业实习阶段的综合性实训的内容、合理调整校内外的实习时间和实习形式、实习过程的严格监管及实习进程的及时考核,使得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专业实习带来的快乐、充实。
( 三) 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经过多门课程的实训,学生已经具备了进行实战演练的能力,以证券投资、外汇市场交易和期货交易为例,这时可以通过设立学生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以增强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切实感受。金融投资决策中一个重要的影响是心理状态的变化,模拟实训和实战演练对操作者而言,压力完全不同,操作中心态的不同,头寸安排差异巨大、操作实际的把握和操作业绩也将呈现巨大的分野。在专业实习阶段,让学生亲自完成从分析、预测到实盘买卖的全过程,可以深刻感受到金融市场的波谲诡诈和波澜壮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金融原理熟练掌握、影响金融变量变化的金融信息收集与分析、操作心态以及捕捉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科学设计金融模型和选择参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蔡敬民,董强,余国江. 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2. 王艺静. 高校金融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2,2
李援亚,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关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专业实习模式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毕业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