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显著特色,通过对MPA授课教师和MPA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MPA公共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在案例搜集、教师授课、学生参与及学校激励机制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建设公共管理精品案例库、加强案例教学方法培训、多角度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建立案例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和案例教学激励机制等完善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公共管理;MPA
MPA学生大多来自公共部门和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经验,并且学习主动性高,课堂参与意识强。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充分利用MPA学生的优点,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了解各种典型的公共现象或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参加案例分析与讨论,探究可能的解决方式或决策,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MPA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了解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施状况,笔者于2017年从全国228所MPA培养院校中分层抽样选取了20所目标院校,对其中56位公共管理课程授课教师和274位MPA研究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MPA培养院校通常对案例教学比较重视,71.08%的教师表示其所在高校对案例教学有明确要求;95.63%的学生接受过案例教学,有76.64%的学生认为在案例教学中收获很大。调查显示,当前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MPA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精品案例
公共管理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面临案例资源匮乏的窘境,而且教学案例的适用性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许多MPA培养院校虽然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在案例搜集、整理和分析方面相对滞后,案例缺乏对公共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因而难以做出专业性的分析和评价。第二,单个案例篇幅不适中。通过对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库的随机研读发现,有的案例篇幅短小,难以支撑教学,只能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简单例子,可供研讨和争论的空间很小。而有的案例篇幅长达三五万字,导致教师和学生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对案例材料的阅读中去,三四节课都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使用此类案例导致学生通常在形式上参与度很高,却影响了知识的系统性传授,结果本末倒置,达不到教学目标。第三,我国MPA案例教学缺乏实效性较强的典型案例,缺乏比较成熟的本土化的公共管理案例,缺乏与时俱进的涉及民生、环保、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的典型公共案例。此外,研读中随机抽取的案例发现有近一半的正文并非源于一手调研,大部分属于网络可查询到的新闻描述、背景解读,这进一步降低了事件的真实性。
(二)部分教师案例教学能力不足
第一,缺乏实践经验和案例教学经验。我国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案例指导时底气不足,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理论到理论,设计案例教学也只能是表面化的理论分析,难以形成系统详细的解决方案。此外,部分MPA教师对案例教学了解不够,案例教学经验不足,没有掌握案例教学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实施,选择的案例与授课内容匹配度不高,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案例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授课教师的案例教学步骤基本是:发放案例文本———要 求 学 生 阅 读 文 字 材 料 ———组 织 小 组 讨论———发表小组观点———梳理可能的决策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方式单一,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低,同时,课程中案例教学所占课时较短,学生的课外准备欠缺,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讨论却共享讨论成果,也有部分老师照搬其他教师的案例教学过程。第三,教学缺少延展性。在案例教学结束后,有学生反映部分授课教师难以对案例教学结果进行有效梳理和总结提高。总结提高是教师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很多教师往往忽视此环节,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效果。
(三)学生分析决策能力有待提高
MPA学生有两个特点:一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上课参与意识强,活跃程度高。他们大多来自公共部门和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经验,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MPA学生更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MPA学生难以做出有效决策,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大部分MPA学生未经过专业的管理学系统知识学习,部分学生不熟悉相关的管理理论,难以准确剖析问题实质。公共管理学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的公共问题时,同时具备相关的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等知识,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的欠缺,在提出对策的过程中通常束手束脚。第二,在同类公共管理问题面前,部分MPA学生没有建立有效的问题解决思路。一般来说,对某一个案例困境的解决方案,往往是经过对此类问题的多次研究讨论,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解决思路。部分MPA学生由于缺乏系统性或者分层次的相关训练,导致问题解决能力不足。
(四)缺乏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案例教学缺乏评价指标,没有建立有效的案例教学反馈机制,导致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信心不足,难以确定案例教学质量如何,进而导致案例教学发展缓慢,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一,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对公共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是否真正了解了案例中体现的公共管理理论,课堂中学生的疑问和问题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解答,通过此次案例教学,是否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评价如何,此次案例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等,这些都有赖于对教学效果的认真评价。第二,不利于公共管理案例的改进和积累。目前的公共管理案例参差不齐,真正适用于教学的案例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案例前期的搜集和整理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效果要在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和分析中才能看到,所以案例准备得成功与否要在反馈环节才能得到印证。如果是成功的案例教学则可以作为下一步案例库的备选资源,如果是失败的则要对案例进行淘汰或修改。
(五)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和配套设施欠缺
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反映学校对于案例教学缺少激励措施。激励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还可以把组织要求转变为自觉行为。激励的方式较多,一般可以采取引导、奖励、教育、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在促进案例教学的实施上,良好的激励措施可以使教师主动地参与其中,消除抵触情绪。另外,案例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在案例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缺乏专业的案例教学研讨室或实验室,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制度。案例教学开展前期需要多项准备工作,但学校一般都未配备相关的案例教学辅助人员。从事案例教学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案例写作和研究,但高校MPA教师通常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繁重,且案例教学没有完善的评价奖励机制,案例教学没有纳入教学科研考核任务中,导致很多教师缺乏案例编写兴趣和教学兴趣。案例教学的激励不足,直接导致案例教学开展困难。
二、完善MPA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公共管理精品案例库
从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来看,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该满足真实性、典型性、故事性、引申性和目的性的要求。案例教学的开展离不开高质量案例库的建设。第一,由学校的MPA案例中心牵头成立“公共管理案例库”,承担案例研究与开发、案例教学培训与推广等工作,为MPA教育服务。第二,中心研究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和教学案例编写标准,并争取经费支持,积极推进案例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三,案例中心筹备建立案例编写小组,明确组员分工,由组长统筹协调,定期交流和展示案例编写评优成果,将新成果及时应用到案例教学中去。第四,建设示范案例,选择当前阶段公共管理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或热点事件,包括案例正文、教学手册等内容,邀请学院优秀MPA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第五,案例库中收录的案例应定期更新,并建立相应的出库机制,将不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案例退出案例库,做到案例“能进能出”。第六,举办案例素材收集大赛,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邀请MPA学生参加,制作大赛证书,提供大赛奖励金,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考核指标。
(二)加强案例教学方法培训
第一,学校在教学经费上向案例教学倾斜。鼓励MPA任课老师参加案例教学的研讨与培训,学校积极提供参加相关研讨会议和培训学习的费用支持。第二,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手把手地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案例教学的技能,也可以借助公开课的形式,开展示范教学,让更多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第三,学校与公共管理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学校可以挑选从事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到各地方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为教师提供一个平台,深入了解公共事务处理过程,提高实战经验和案例教学能力,也为教学案例的编写积累素材。第四,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做好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对案例材料和其中所包含的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准备好自己的问题并预设开放性的答案,思考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案,并对材料可能涉及的背景信息和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其次,根据案例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讨论方式,比如圆桌讨论、分组讨论、双方辩论、政策发布会,或是话剧小品等角色扮演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最后,做好案例教学的评价和引导。在案例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先请几位学生代表对案例提出解决方案并陈述理由,然后逐个分析每位学生代表的方案有何优劣之处,同时提出新的解决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讨论。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案例教学报告,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报告作为平时作业,计入总成绩。
(三)多角度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能力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激励方案,尽可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第二,设计恰当的课程体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和传递完成的,而是通过构建真实复杂的社会“现实”来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在课程设置上,应将重点放在当代社会问题、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提高行政效率、解决行政危机等方面,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倡导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诸如环境污染、交通和住房拥挤、战争、疾病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建立情景模拟实验室。为配合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校可以建立公共管理技术实验室、模拟决策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等,让MPA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分别以公众、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前台(面向公众和企业的门户网站)和后台(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实际演练。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和情景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切身体验不同行为主体在公共事务中面临的情境,促进MPA学生综合感知多方信息,进行恰当决策。
(四)建立案例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为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发展,应充分做好课后的评价反馈工作,并将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依据。效果评估应更侧重于定量评价,可借助专家学者们的力量,对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效果等几个阶段分别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并对不同评价指标进行赋值打分,做出相应评价。比如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分成七个方面:一是个人兴趣,评价案例教学课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的情况;二是职业发展,评价案例教学课堂中增进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导向性、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新观点和新观点的质量情况;三是能力培养,评价案例教学课堂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情况;四是教学效率,评价案例教学课堂效率、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课后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情况;五是公共管理课程的学习方法,评价案例教学课堂上学生对该课程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六是获得的实务经验,评价案例教学课堂中学生获得实务经验的情况;七是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评价案例教学课堂培养社会适用人才的需求情况。
(五)建立系统的案例教学激励机制
第一,将案例研究成果纳入考评体系,作为学校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的考核依据之一。同时,对于采用案例教学达到一定比例的任课教师,经过学生评价后,根据评价结果,给予额外的案例教学津贴。第二,构建案例教学保障机制。学校为实施案例教学的任课老师配备教学助手,负责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材料准备、课堂的记录、课后的考评等工作,协助案例教学工作的开展,并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使用案例教学的积极性。第三,加大案例教学硬件设施投资。学校应由专门人员负责设计并安排案例教室,建设信息网络平台,开展“案例教学示范教室”试点建设,例如马蹄形案例教学教室。同时,邀请优秀的案例教学老师作为榜样教学定期在示范教室展示。各学校MPA教育中心应鼓励在校教师参加示范教学观摩,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各学校内部也可视具体情况加强不同学院之间的交流,参观学校其他学院的优秀案例教学课程,同时评估自身的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薇.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搭便车”现象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30):236-237.
[2]王宇洁.《公共管理学》案例教学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2):31-34.
[3]刘彦文,管玲芳.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4):70-73.
韩学丽,刘琳玉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人才服务中心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MPA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MPA学年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