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建筑论文 > 中国预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预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0-10-10 21:21 | 栏目:建筑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10-10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建筑论文文章《中国预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建筑硕士论文,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投入方式与传统建筑不同,资金在前期的一次性投入过高,这就会产生一定的增量成本,因此也使得开发商们对其望而却步,殊不知其在运营阶段的费用却往往比传统现浇建筑要低很多,在这一环节为开发商省去了开销。因此,有必要在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在我国,作为粗放型的传统住宅建筑方式有很多弊端,比如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建设周期长、建筑业科技含量较低、环保效益差和建筑能耗较高等一系列问题。而如今大热的住宅产业化的建造方式是与之相对的集约型建筑方式,其将建筑的外墙、楼梯、阳台板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就地装配组装完成房屋的建造。从住宅产业化一词进入我国以来,就受到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好评,万科集团总裁王石指出,就目前发达国家的住宅产业化实践来看,产业化住宅是今后建筑业的大势所向。根据国家颁布的《2011—2015 年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技术发展纲要》文件,清楚地表明了“建筑构配件安装化、推进结构预制装配化,一步一步地加大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比重……”这个重要任务和目标。然而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比重却不到 10%,这说明装配式建筑虽然具备传统现浇建筑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瓶颈。目前很多研究学者主要针对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成本因素展开研究,却对装配式建筑在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角度的综合探索有所缺乏。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开展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分析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建立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总结对应的改进策略,这对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建立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面对外界对装配式建筑的评价褒贬不一的现状,建立一套客观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装配式建筑好,可是为什么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好的发展?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它成本过高,房地产商不愿意采用预制装配式的建筑形式,可是又有其他专家认为它只是一次性投入过高,后期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补偿,同时还可以得到政府所关注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补偿。如何系统的分析装配式的投入与产出,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意义所在。(2)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从综合效益来看,不仅具有工业化的特点,而且具有绿色建筑的特点。装配式建筑能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提高生产力,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希望能够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比较中,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3)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进程 ,装配式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顺应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需求。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各种住宅构配件、部品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然后依靠人才和科技技术,在现场进行装配。装配式结构体系融合了很多环节,包括构配件生产、住宅生产全过程的设计、销售与售后服务、施工建造等环节,全方位保证住宅供产销一体化的实现,促进了住宅生产和经营的社会大生产方式的实现,从而加快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 
部品生产企业主营项目一览表

  第 2 章  装配式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装配式建筑是预制式装配式建筑或者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简称,它表示部分或者全部的建筑构件的完成是在预制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以机械吊装或其他的可信任的手段连接,用零散的预制构件组装成整体,以此形成具有使用功能的房屋。在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国家也有其他的名称,即工业化住宅或者产业化住宅。 装配式建筑体系根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划分,可以分为四种结构体系,分别是砌体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混凝土体系。 木结构体系是一种工程结构,它以木材为主要受力体系。在中国古代,占据着统治地位的一直是木结构。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在我们所说的木结构与古代的有所不同。由于木材本身具有抗震、隔热保温、节能、隔声、舒适性等优点,加之经济性和材料的随处可取,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木结构是一种常见并被广泛采用的建筑形式。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房地产业需求量大,森林资源和木材贮备稀缺,木结构并不适合我国的建筑发展需要。我国新近出现的木结构大多为低密度高档次的独立住宅即木结构别墅区,主要是为了迎合一定层面的消费者对木材这种传统天然建材的偏爱。较之美国把木结构住宅作为普通低层住宅不同,中国现有的木结构低密度住宅是一种高端产品,虽然它们在具体构造特点上大体相同,木材也大多依赖进口。 轻钢结构的优点:体系质量轻强度高,可以使得建筑结构自重减轻;可以扩大建筑的开间,同时也能灵活进行功能分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完好的整体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建筑抗震抗风性能;工程质量易于保证;具有较快的施工速度,较短的周期,天气和季节对施工作业产生的干扰不大;方便改造与迁拆,可以回收再利用材料。不过其也存在着不足:钢构件具有较小的热阻,在耐火性方面差,在传热方面较快,不利于墙体的保温隔热,耐腐蚀性差,抗剪力的刚度不够。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具有丰富的品种及充足的钢材产量等优势,但是钢结构住宅规范的不完善,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的欠缺,都造成了我国钢结构工业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住宅综合质量的低下的结果,致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进程较为缓慢。因此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国家住宅产业基地
  2.2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全过程建造技术比较
  采用传统现浇方式,主体结构大概三到五天可以达到一层,由于各专业与主体是分开施工的,其实际需要的工期大约是一层 7 天左右,各个层次间的施工是从下往上逻辑串联式进行的。然而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可以在工厂进行生产,并且每层的构件生产方式与现浇不同,采用的是并联式的生产方式,可以综合运用多专业的技术生产同一构件。只有吊装和拼接各部件是需要在现场完成的工作,方便快捷。装配式安装施工时间比较短,大约一层需要一天,其实际需要的工期大约是一层三到四天左右。在施工过程中运用装配式工法,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机械化的程度,而且可以降低在劳动力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据统计高层可以缩短 1/3 左右的工期,多层和低层则可以缩短 50%以上。 因为在工厂内就完成大部分预制构件的生产,这就降低了现场作业量,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大量减少,与此同时,由于湿作业产生的诸如废水污水、建筑噪音、粉尘污染等也会随之大幅度地降低。在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以及堆放等过程中,选用装配式建筑的房屋,可以大量地减少扬尘污染。在现场预制构件不仅可以去掉泵送混凝土的环节,有效减少固定泵产生的噪音污染,而且装配式施工高效的施工速度、夜间施工的时间的缩短可以有效减少光污染。 建造装配式住宅需要预制构件,这些预制构件都是在工厂内流水线生产的,流水线生产有很大的好处,其一就是可以循环利用生产机器和模具,这就使得资源消耗极大地减少。与装配建造方式相比,传统的建造方式不仅要在外墙搭接脚手架,而且需要临时支撑,这就会造成很多的钢材以及木材的耗费,对自然资源造成了大量消耗。但是装配式住宅不同,它在施工现场只有拼装与吊装这两个环节,这就使得模板和支撑的使用量极大地降低。不容忽视的一点的是,在装配式建筑的运营阶段,其在建造阶段所投入的节能、节水、节材效益便会表现出来,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减少了很大一部分资源的消耗。 

  第 3 章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经济因素分析
  3.2 影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3.3 影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的社会因素分析

  第 4 章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2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
  4.3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4.4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设计

  第 5 章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5.1 层次分析法
  5.2 灰色系统理论
  5.3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第 6 章  案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6.2  与传统现浇建筑成本对比
  6.3 项目评价

  第 7 章  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对策

  7.1 从国家政府层面降低成本的措施
  7.2 从企业层面降低成本的措施

  第 8 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当前我国正在以超高的速度进行着城镇化的进程,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支柱产业的角色,然而建筑行业存在多项弊端,包括过高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污染等,都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发展装配式建筑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回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任何事物在发展初期都有着各种困难,装配式建筑在建设初期的投入需求较大,仅仅从短期投入来看,经济效益可能并不具备优势,但是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经济优势十分可观,本研究综合考虑经济性同资源、效益、环境、社会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健全各项评价指标,在灰色聚类评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层次分析法,系统构建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机制。 本研究的主体内容和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方式的区别出发,从经济、环境、社会方面分析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指导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以经济性的视角切入装配式建筑分析,厘清装配式建筑在经济方面的利弊,从建造前期到建造阶段再到运营阶段依次对应前期增量成本、建造阶段增量成本以及运营阶段增量成本进行分析。 第三,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系统回顾,在综合分析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第四,结合层次分析法并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量化分析的评价手段,建立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第五,得出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8.2 展望
  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装配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做研究与探索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进行完善和深入,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1)对于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建立,还有进一步细化的可能,比如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还有预制构件厂的合理性、运输次数等,可以进一步细化。 (2)在构建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中, “十分制”打分法是一种容易操作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评级体系中的参数纷繁复杂,处理起来也颇为繁复,同时也表露出一定的不完整性和主观性。(3)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装配式建筑项目发展中哪些方面有欠缺,可以指导决策。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中国预制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