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经济管理 > 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 JF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案例研究

JF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案例研究

时间:2022-06-24 07:39 | 栏目: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2-06-24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宏观经济管理论文文章《JF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帮助商业银行合理的分散了信贷风险。然而,目前我国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普遍存在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了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项目风险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及整个融资担保行业的持续平稳发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国内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然而中小企业却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使得其资金供给存在较大缺口。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直接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商业性融资担保应运而生。1999 年,深圳中科智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首家成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随后近 20 年,商业性融资担保在我国取得了巨大进展,己成为我国融资担保业的主力军。近 20 年来,商业性融资担保迅速发展,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资金融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为借款客户提供信用保证从而增强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自身承担担保风险从而保证了合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相较于国有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以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相关政策为经营目标,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大多由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组建,以盈利为目的,商业性融资担保的盈利性给其积极参与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是其作为准金融机构的优越性体现。我国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基本上都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局面,面临着诸如内部控制不严、缺少风险分担机制和后续资本金补充不足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商业性融资担保的风险失控导致担保代偿的案件不断发生,行业焦点又转向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的代偿风险。由于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担保的最终风险绝大部分由商业性担保公司来承担,加之受公司规模、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等因素制约,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本身不尽完善,因此在发展上存在较大的风险,必须完善风险管理以防范、规避和转移担保风险。此外,融资担保兼具准公共物品和市场化运作双重属性(张闱祺,2016)[1]。同时较少受到财政资金的支持,因此,有效规避和防范风险就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在当下经济发展缓行的新常态下,为促进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更好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资金融通,发展“普惠金融”,如何改善提升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实现商业性融资担保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亟待破解的问题。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关于融资担保方面的研究
George.A.KerloJF (1970)[2]提出二手车市场的经济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卖方相对于买方掌握更真实全面的信息,因此可能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同样出现在担保市场的资金提供方和借款需求方之间,借款需求方对本企业的信息掌握总要强于资金提供方,从而使资金提供方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不利于贷款交易的完成。而融资担保的出现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甚至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是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有效机制。Robert.J.Barro(1976)[3]提出了相对完善的融资担保理论,较为系统的阐述了融资担保在竞争性的信贷市场中是如何影响贷款规模及交易成本的,并得出结论:担保有利于推进合约的履行,不同的担保方式对金融市场利率有一定影响,融资担保有助于提高交易双方的信息透明度,最终达到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作用从而降低交易成本。A.Weiss,J. E stglitz (1981)[4]认为担保业务中存在道德风险,部分资金借款方为资金借款付出了较高的代价,为了获得高额收益以弥补高额付出的资金借款成本,借款方有可能铤而走险将资金违法违规投入到高风险项目中,而违规改变贷款用途无疑加大了担保业务的风险。对于担保风险量化的进一步研究中,Lai &Yu(1999)[5]在研究融资担保问题时提出假设,假设担保机构不存在同时为多个企业提供担保的情形,而只为某唯一一个企业进行融资担保业务,在这一假设前提下利用积分定理构建了担保风险价值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计算出了担保风险的价格,这为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第二章 商业性融资担保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商业性融资担保的定义
融资担保是指资金借入方从放贷银行获取企业所需的资金,其中由第三方为资金借入方提供按照合同约定资金到期还本付息的法律保证,银行债权人和担保人之间的约定,在被担保者不能正常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下,由担保人来承担代偿责任的法律行为[28]。商业性融资担保在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以盈利为目的,它是由个人或企业出资组建的融资担保[29]。
2.1.2 担保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运作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所带来的的影响,2017 年 COSO 把风险定义为事项发生并影响企业战略和商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担保风险是指担保机构在日常的业务运作中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担保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30]。本文中,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风险指的是基于融资担保业务流程的全过程中,所有可能损害到融资担保公司自身利益,影响到融资担保公司正常业务运营开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融资担保业务项目全过程中,包括保前、保中、保后所可能面临的全部风险。
2.2 理论基础
2.2.1 融资担保相关理论
一是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由阿克尔洛夫(George.A.KerloJF)在提出,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中不同市场主体间对所有真实、客观、全面相关信息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2]。根据时间顺序的差异可以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事前不对称造成的是“逆向选择”,也就是说处于真实、客观、全面相关信息劣势一方的交易主体不能有效选择正确的交易对象;事后不对称主要造成“道德风险”,即处于信息优势的交易方可能采取利己行为从而扩大信息劣势方的损失和风险的可能性。在融资担保公司保前的业务过程中,意向客户作为信息优势方对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有完全
的了解,而融资担保公司则无法全面获取公司信息。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意向客户可以刻意隐瞒甚至伪造某些重要信息来获得担保,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贷款的违约风险必定会增大。在融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后,当在保客户的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时其更倾向于选择违约,对融资担保公司来说,这就是道德风险[4]。二是信贷配给理论。信贷配给理论是由信息不对称理论逐步衍生发展而来的,信贷配给理论指的是放贷银行出于控制银行自身的风险,提升放贷门槛,更加严格的谨慎小心的采取紧缩政策发放贷款给资金需求方的一种行为。银行为避免将贷款发放给资金需贷而有意隐瞒其公司真实状况信息的客户,不是采取调整贷款利率等措施而是直接拒绝提供贷款,这种谨慎的放贷行为并非偶尔,而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均衡[5]。三是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由柯斯(Coase, R.H.)于 1937 年提出,交易成本理论指的是在广泛的市场交易运作的社会关系中,因交易的市场主体之间彼此协同合作进而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科斯在市场经济分析中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探讨交易成本及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他指出利用价格机制所付出的成本就是交易成本,并认为经济系统的运转、资源的配置及企业的出现等等许多问题都可用交易成本加以解释[32]。
第三章 JF 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分析........................................................................13
3.1 商业性融资担保概述............................................................................................... 13
3.2 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案例——JF 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15
3.3 JF 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现状..............................................................................18
3.4 本章小结................................................................................................................... 20
第四章 JF 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案例分析........................................................................21
4.1 A 公司担保项目案例................................................................................................21
4.2 B 公司担保项目案例................................................................................................24
4.3 C 公司担保项目案例................................................................................................27
4.4 本章小结................................................................................................................... 29
第五章 完善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31
5.1 创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31
5.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33
5.3 强化风控人力资源管理........................................................................................... 35
5.4 弱化对商业性融资担保的所有制区分................................................................... 37
第五章 完善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以 JF 担保公司为案例进行研究,揭露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在开展业务中所面临的风险及风险成因,同时考虑到商业性融资担保既是市场化运作又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需多方合力应对,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针对像 JF 担保公司这样的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提出完善其风险管理的建议。在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内部,要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外部合作上,要弱化政府和银行对商业性融资担保的所有制区分,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5.1 创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JF 公司担保审核制度不完善,担保审核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不够全面,反担保措施力度不足,保后监管力度不到位等导致担保项目出险,说明 JF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对和 JF 公司一样的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来说,应建立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5.1.1 保前健全风险管理流程
一是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收集要贯彻全员性参与理念,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都应参与到风险和风险管理信息收集的工作中来,信息收集工作应全面且持续进行,既包括对历史数据的收集也包括对未来预测数据的收集。二是进行风险评估。在对收集到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简单整理的基础上,对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做辨识并作量化分析,并针对动态变化的风险轮回评估。三是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在具体的调查评审业务中确定可承受的风险范围,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在此基础上划定风险预警线,并提前制定好相应对策。四是提出并实践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在具体落实风险管理时,为确保工作的效果落实到位,要进行全员性的风险管理,明确分工和责任,明确绩效考核机制。此外,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也可制定外包方案,外包时应重点注重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与外包工作质量的达标。五是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完善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的信息沟通渠道,为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应进一步规范保后监管制度,强化保后监管力度。
委托培训计划安排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帮助商业银行合理的分散了信贷风险。然而,目前我国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普遍存在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了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项目风险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及整个融资担保行业的持续平稳发展。本文以 JF 融资担保公司为案例对象,研究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1、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政策风险,银行合作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等。
2、导致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公司担保审核制度不完善,反担保措施力度不足,保后监管力度不到位,政府和银行的不当干预,担保的行业过于集中,专业人才不足,道德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业务开展面小,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3、对于上述的风险,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进行风险管控的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行政因素干预决策、指标分析体系存在缺陷、风险管理措施不全面、保后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商业性融资担保业务的风险管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引入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弱化对商业性融资担保的所有制区分,优化银担合作模式,建立政府长效风险补偿机制、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JF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案例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宏观经济管理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