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文旅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求表达地域性以突出鲜明特色,使其赋予独特的定位与文化内涵。然而一些文旅特色小镇为追求“大跃进式”建设,在整体上出现了定位不清晰,盲目抄袭仿制等问题,在设计上忽视了个性化、差异化的营造方式,缺乏深度营造的根基,未突出文旅特色小镇的“特色”之处。“千镇千面”从外在表现上需依靠建筑风貌地域性营造的支撑。建筑作为小镇风貌塑造最直观的承载体,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形成整体统一风格,体现地域特征。与此同时,建筑风貌需要延续社会属性,即与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等相融合,与文旅特色小镇的整体定位意象相符合。 笔者对以上各个要素及相关理论进行较为全面分析,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一、依据地域风貌的两种基本理论与衍生规律,总结其对文旅特色小镇建设中建筑风貌营造在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上的要求,为后文的营造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二、提出地域视角下的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的构成要素,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共九个要素。
三、分析地域视角下的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需要达到的共性原则及目标,共分为自然、人文、社会三部分,具体旨在继承延续本土特色建筑形态、唤起乡愁、传承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融合现代元素,实现其有机、特色、可持续发展。
四、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大量的经典案例,归纳具体的营造策略。宏观上包括建筑规划平面布局、建筑群天际线、建筑组团肌理等;中观上包括空间尺度关系、建筑基本风格、平面组合方式等;微观上包括建筑的材质色彩、装饰样式、细部技艺等方面。在三大层面九个要素上进行分析,指出具体的策略及适用条件。
五、分析地域视角下文旅特色小镇建筑风貌营造的三种类型风格,包括直接表达、延续传统,新旧对话、对比调和,场景再现、形意表达。
六、将前文分析的策略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加以印证。
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由导师指导的诸城市教育小镇规划设计项目,在此期间参与了包括前期策划、概念规划到详细规划阶段,并且在论文撰写之初,参观调研了国内多处文旅特色小镇,对其发展模式、共性要素及核心关注点均有初步了解。笔者在调研与设计中发现,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包括产业定位、经营模式、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建筑风貌的营造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并且我国的文旅特色小镇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缺少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在这里,笔者通过以建筑学的角度,从最直观的建筑风貌营造对文旅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做浅显的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