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2-04-14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学前教育美术论文文章《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探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根据幼儿园实际岗位需求,以及我国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师力量,将面临着更高、更难的挑战,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启蒙教育教学手段及技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应根据我国国情及社会需求,对课程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探索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增强毕业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此,笔者认为: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拥有相应的审美能力、多元化的美术、手工技能,更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教”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现状;教学质量;学生为主体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学前教育关注度不断的提高,从而对启蒙教育的施教者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培养高素质及高教育水平的幼师力量就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如何完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应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传统缺乏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成败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日常教学中,传统灌输式和讲述式的教学方法依然被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美术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更加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度和积极性。“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仅仅教授美术技能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所以要求教师们针对环境不断将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设计,推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普遍采用传统理论性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即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美术教学的职业能力,无法予以客观评价和验证。
(二)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教材不适用于教学实际
教学课程的时间合理设置是保证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各个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开设课程:美术基础(素描色彩)、儿童美术创作(简笔画)、手工及教玩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等六门基础课程。因美术课程需要量的练习,以及高职学校学生基础薄弱,要保证充足课程时间进行练习,但目前美术课程学时安排有限,学习质量无法保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目的在培养具备高素质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幼师力量,能够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设计出可以引导幼儿成长的美术类教育活动。针对以上目标,目前我国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体系不完善,没有符合实际教学的适用教材,市面上的教材普遍以掌握美术“技能”为美术课程教学核心,不够贴近幼儿园实际岗位能力需要,故编写针对高职学生情况及实际岗位需求的美术课程教材已迫在眉睫。
(三)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实际岗位需求
各个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内容设置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安排,其中教师因素包括:美术教师自身专业方向、教师数量、教师经验、教学风格等,同时受教学方法传统、课程时间不足和教材不适用的影响,平行班级同一门课程下,授课教师不同,实际授课的内容也大不相同。随着社会对启蒙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须施教者能够通过适合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美术素养、情感观念进行培养和引导。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授课过程中,普遍教师依然将掌握相应美术技能作为单一的课程内容设置,并不能使毕业生今后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
(四)缺乏对学前教育学生“教”的能力培养
身为一名教师,掌握专业知识是必备基础,具备“教”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作为未来的幼师力量,要将知识、情感有效的传递、传承给幼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并运用得当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项目。不仅仅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从专业技能类课程的整体现状来看,普遍是知识“学进”的教学模式,没有知识“教出”的能力培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没有“教”的能力学生在面临岗位要求和社会需求时将处于困境,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或高质量地完成幼儿园的实际教学工作。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一)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
世界在不断变化中前进发展,一成不变的事物将会被淘汰。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国内外教学手段,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等,从而调整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单纯以讲述进行的课堂教学。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情况,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方式,可采用情景创设教学法,模拟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引导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对课程和知识的积极性。根据教学方式的转变,须配合多样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给予自己、同伴、教师反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到幼儿园展示、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切实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的专业能力会明显得到提高。考核方式的改进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及需要提高的方面,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可注意“评价量表”的使用,“评价量表”可以针对一门课、一堂课、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一个小作业制订,它有助于课堂质量的提升和课后的反思与总结。如使用对象是学生,可以为学生提供评价标准,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或作业时更有方向性。如使用对象是教师,教师课前可根据教学设计制订各个教学环节可达到的学习效果的“评价量表”,课后可进行生对师的反馈、教师的自我反思。
(二)合理课程设置,编写适用教材
各个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的教学课程设置,但面对的问题却是一致的:美术课程量不足。因美术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和练习,但仅仅课上的时间是没有办法保证学习质量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可以组建开设“美术第二课堂”,第一可以解决美术课程量不足的情况;第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第三可以进行连续性的美术类专题创作,例如:绘本创作、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在课程资源的运用方面,美术课程资源完全可以和其他科目进行教学资源互动,结合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知识进行“输出”展示。教材是保证课程统一、系统开展的基础教具。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体系不完善,教材与实际教学、就业等脱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及实际岗位需求,编写符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材是重要任务。近年来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更新,编写纸质教材已不是唯一的选择,新提出的“教材资源包”被更多的关注,“教材资源包”是电子版教材资源,通过任课教师团队共同开发,能集合更多的知识量、信息量进行统一、系统的教材资源整合,也可根据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等因素不断更新、修改,学生更易保存和携带。但目前“教材资源包”的开发和使用情况并不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队伍势必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逐渐适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三)根据岗位需求,丰富授课内容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的幼师力量,参照《专业标准》提出的优秀幼师标准及社会需求,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应时刻关注国内外美术教学中所运用、发表的新方法、新手段、新内容,充分了解掌握国内目前幼教机构的需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合理化调整,教学内容要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要为学生不断深入探索美术技能、教育教学手段提供保障,为学生能够不断贴合幼儿园实际岗位需求。改进美术课程教学内容,需从三个维度出发:一是保证学生对美术相关技能的掌握。教师制定要求必须掌握的美术技能目录,保证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二是培养学生“教”的能力,开展专题性教育教学欣赏活动,记录、分析国内外优秀幼儿园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教育教学手段等知识、能力储备。三是结合专业理论课程或其他专业技能课程,要求学生设计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创设模拟课堂实际情景教学,从而不断贴近岗位需求。
(四)改进课堂结构,紧凑课堂安排
通过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课程内容的改进,最后要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每一分钟,所以课堂设计成为教学质量好坏的载体。课堂设计要注意的重点,列出以下三个方面:重点一为学习目标,设定学习目标要有等级层层深入式,并且要结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习目标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相结合,课堂以掌握美术技能为基础,突出对学生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二为课堂结构,要根据教学内容系统构建课堂结构,合理规划课堂时间。上文提到因美术课程量不足,故课堂时间非常宝贵,所以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环节反复打磨,有效的教学环节才能提升学生对应的能力培养。重点三为总结与反馈,须从多个分析角度出发:一、师对生要有实际的建议和学习情况反馈;二、生生之间要给予互相学习的反馈和评价;三、生对师要有教学情况的评价及知识、能力需求的反馈;四、师对自己要不断总结反思教学环节、学生反映和学习效果。课堂结构的完整,教学环节设计有效,直接影响课堂效果、教学质量。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经成为家长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求提升专业技能,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推进创新改革美术课程教学,在将毕业生推进社会后,经得起社会的检验。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提高美术课程教学质量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美术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