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 基于发展适宜性视角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分析

基于发展适宜性视角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分析

时间:2022-03-08 15:11 | 栏目:幼儿园教育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2-03-0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幼儿园教育论文文章《基于发展适宜性视角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研究以发展适宜性为指导,重视幼儿发展的年龄段特征、个体间差异和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的有机结合,凸显幼儿为本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以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理论分析了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阐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力求在发展适宜性视角下提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引 言
(一)研究缘起
1.幼儿园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诉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也是近年来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要问题和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2014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拉开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序幕。2017 年 1 月,国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高度明确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担当。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应从教育源头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幼儿的教育不能脱离其传统文化背景,在幼儿园阶段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有其必要所在。
2.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随着国家的重视,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本土文化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兴趣。传统文化如何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如何保有民族传统文化,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如何在传承文化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教育者正在面临的艰巨任务。幼儿园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控决定着幼儿园传统文化的教育质量和有序进行。要解决当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亟需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探寻切实可行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
1.发展适宜性的相关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①发展历程
发展适宜性的发展历程如图 1.1 所述,1986 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首次提出了“发展适宜性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DAP)的概念,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等问题,提出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理念。1987 年休·布里德坎普(Sue Bredekamp)在所著的《早期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课程》(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Childhood Programs)一书中明确提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两个维度,代表了“儿童为本”向“书本为本”的反攻。1997 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对发展适宜性进行修订,特别提出了文化适宜性问题,发展适宜性必须考虑文化和语言多样性问题,此次修改强调了儿童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能够保证学习经验的意义和价值。2009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在原来的划分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强调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决策能力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发展适宜性的发展历程
一、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
发展适宜性已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指南之一,其核心教育观念是尊重幼儿并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发展适宜性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所裨益。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
(一)发展适宜性的理论内涵
发展适宜性秉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追求为每一位儿童建构发展适宜的教育。发展适宜性的核心内容由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四方面构成。
1.年龄适宜性
年龄适宜性是指教育要与儿童的年龄段发展特征相适应。年龄段发展特征代表了同一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典型、共同的特征,包括儿童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发展适宜性要求教育者依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儿童提供与其能力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教育内容、制定符合该年龄阶段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相反,如果所提供的学习实践远超出儿童的发展水平,会出现失败的结果,若儿童长期处于消极和失败的情感体验中,会极大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为儿童提供的知识既应是符合其发展水平,又可通过努力完成的,也要符合发展性原则,充满一定的挑战性,即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二)幼儿园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价值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体现在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价值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在幼儿发展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并促进幼儿的文化归属与认同,奠定幼儿的文化自信。在幼儿园课程价值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范畴,发挥幼儿园的课程价值。在社会发展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社会道德风貌的形成,并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1.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认知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也是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人的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①传统文化教育中幼儿通过对各类信息的加工,获得节日知识,发展相应认知能力。如“民间传说”、“宗教祭祀”、“二十四节气”等传统元素,体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考,其丰富的内容从多视角拓宽幼儿思维,更容易激发幼儿去思考与探索,构建认知图式,丰富幼儿认知结构。
二、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 29
(一)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 ............................. 29
(二)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 ............................. 34
三、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5
(一)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 45
(二)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 ......................... 60
四、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 65
(一)童蒙化:以年龄适宜性为参考,合理选择教育内容 ............. 65
(二)个性化:以个体适宜性为准则,调整教育组织模式 ............. 67
(三)现代化:以文化适宜性为背景,助力教育资源开发 ............. 69
(四)专业化:以教学有效性为目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71
四、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本研究以发展适宜性视角探究 D 园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所在。依据发展适宜性的理论为指导,强调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应遵循幼儿发展的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在符合以上理念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以提升和改进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童蒙化:以年龄适宜性为参考,合理选择教育内容
据观察发现,D 园教师适宜幼儿的年龄段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对薄弱,加强幼儿年龄段发展知识的学习与整合,并依据年龄适宜性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是解决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适应幼儿年龄发展适宜性的有效途径。童蒙化幼儿阶段独有的特点,这里指幼儿园秉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助力幼儿成长。①
1.依据年龄适宜性,甄选适宜的教育内容
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已不再是难题,更具前瞻性。幼儿园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是对园本文化的扩展,对园本教育内容的补充。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依据年龄适宜性理念应当与儿童的发展需要相吻合,而不是幼儿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特定要求,所以在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选择时,应依据幼儿年龄发展水平来衡量其是否为适宜的。教师可通过选择易懂文本或改编文本进行传统文化教学。例如:针对小班阶段幼儿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设计一些简单的古诗儿歌等,容易被幼儿接受的内容,引起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幼儿主动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处于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烈,喜欢表演和展示,可以开展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经典诵读比赛,调动幼儿学习自主性,又教会幼儿知识。而大班幼儿相对较为成熟,小肌肉群发展良好,可通过设计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制作传统节日代表性物品,粽子、葫芦、灯笼等,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形成历史。
大一班 7 名幼儿不同领域能力对比情况
结 语
本研究以发展适宜性为指导,重视幼儿发展的年龄段特征、个体间差异和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的有机结合,凸显幼儿为本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以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理论分析了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阐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力求在发展适宜性视角下提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通过观察 D 园各年龄段的部分幼儿、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表现,并对16 名教师教师和 2 名园长进行访谈,结合个案法对 D 园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对 D 园大、中、小 8 个年领班的幼儿及教师进行了观察与随机访谈,收集、整理并分析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料,以发展适宜性视角对 D 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力求客观、深入地呈现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者通过对 D 园的调查发现,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选择不适,脱离幼儿年龄段特点问题;传统文化教育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问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受到限制,地域文化利用不充分,远离幼儿所处文化背景的问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薄弱,教学的有效性偏低的问题。并结合发展适宜性的相关理论就以上问题逐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终,研究者得出了发展适宜性视角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以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四维度给出了如下建议是:第一,以童蒙化为起点,年龄适宜性为参考,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第二,以个性化为手段,个体适宜性为准则,调整教育组织模式;第三,以现代化为引领,文化适宜性为背景,助力教育资源开发;第四,以专业化为终点,以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发展适宜性视角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幼儿园教育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