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有限的篇幅里,探讨了融合风水理论的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段,更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其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优关系。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于理解、传承和发扬中国地域性生态建筑环境理论起着基石的作用,其精髓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基本研究思路暗合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目的和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面对资源枯竭、空气污染、水污染、森林破坏、土壤沙化、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整个国际社会都在探索人类合理可行的发展观。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对可持续发展观达成共识,并提出21世纪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即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不能以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必须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发展问题,必须平衡和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面对这种情况,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中央做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决策,为中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模式提出了科学的规划[1]。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对资源和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是我国“两型”社会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十年生态建筑的研究具有范围宽广、紧密结合现实的特点。生态建筑理论在国内的深入和传统风水理论的复兴成为今天生态建筑发展的巨大动力。但生态建筑理论和传统风水理论的结合也存在一些不足,还缺乏传统风水学的系统性、适宜性的研究;同时也未针对生态设计要素与风水要素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2]。本文通过对生态建筑设计要素与风水要素的系统比较和分析,试图将传统风水和生态建筑理论进行融合,并从生态建筑学的角度科学的解释和发扬部分风水要素。
1.2 研究现状
现代中国大陆本土的风水研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才逐渐展开深入,涌现了大量富有学术意义的成果。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传统的风水术法的解读,如1991年王玉德的《神秘风水一传统相地术研究》,1992年程建军的《中国风水罗盘》,2006年张荣明的《方术与中国传统文化》;风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比较,1990年何晓听的《风水探源》;以及风水的景观美学意象分析如1989年《天津大学学报》增刊出版的《风水理论研究》,1992年王其亨主编的《风水理论研究》,1992年程建军的《风水与建筑》,王玉德编注的《古代风水注评》,高友谦的《中国风水》,2003年诸良材的《易经·风水·建筑》;还有如博士论文厦门大学陈进国的《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东南大学余健的《堪舆考源》,重庆大学杨柳的《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3]。近十年生态建筑风水学研究的状况是研究面广和现实紧密结合。生态建筑学在国内的深入和本土的风水理论的复兴成为今天生态建筑风水学研究的巨大动力,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在研究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第 2 章 生态建筑学与风水理论相关基础
2.1 生态建筑相关理论
建筑作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介质,其目的是创造宜居环境。从古罗马维特鲁威定义的建筑应当满足坚固、适用、愉悦三原则,到现代消费社会的经济、实用、美观的建筑消费品标准,循环利用资源、节省资源、环境友好等观念实际上一直存在于人们对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中。生态和绿色只是人类深入的认识自然环境以后,对建筑的经济性和前瞻性的一个刻意强调的评价指标,属于建筑物众多性能评价指标中的一个。正如我们对待今天的建筑物没有人会刻意提到古代所关注的“坚固性”指标一样,建筑物的“生态”、“绿色”标签消失之时就是环境友好观念的普及之日[5]。
2.1.1 生态建筑的定义
广义的生态建筑也被称作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即把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取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把可持续理念融入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场地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和建筑废料处理的全过程[6]。狭义上的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子(如水、阳光、空气等),尊重当地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使之适宜人类居住;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子循环,确保当地生态体系健全运作
2.2 传统风水相关理论
2.2.1 传统风水理论的发展过程
风水学又称堪舆学,顾名思义,风就是空气,一种流动的空气;水就是各种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海及雨露。风水学突出了风与水对人体的作用,认为风太大的地方不宜人居住,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也不宜居住,没有水的地方不适宜人居住,而水泛滥成灾的地方也不适宜居住。风水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一门学问,主要分为两大派——形式派和理气派。形式派又称峦头派,为唐代著名风水家杨筠松所创,在江西一带盛行,主要以山川的起止为主体,以龙、穴、砂水相配合而进行勘察。理气派又称理法派,由一游幕僧人所创,在福建比较盛行,理气派以河洛理数为理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上考察人体与地理、气候、地极磁、波的变化关系。
早期的人类就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影响。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他们很难抵御各种猛兽的侵袭,于是他们就选择了山洞作为规避场所。而山洞多在较高的地带,这是为了防止水淹,而且洞口都朝向南方,一是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二是躲避冬天寒冷的西北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走出了山林,而到依山傍水的平坦地带聚居,慢慢形成了村落与城镇。这一时期,风水学还处于一种原始的萌芽状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到了先秦时期,风水学才作为一种学说问世。秦代风水家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为目前流传下来的最早的风水学著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风水学理论逐渐得到完善,并且出现了管辂、郭璞这样的风水名家。郭璞著的《葬书》,被后人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而郭璞本人也被后人尊为风水学的祖师。到了隋唐时期,风水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形成了两大派别——江西形势派和福建理气派。形势派的创始人杨筠松先生著的《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序》等,为风水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著作一直被风水研究者视为至宝。
第 3 章 生态建筑设计和风水理论相关要素的分析
3.1 生态建筑场地设计要素和风水选址要素的对比分析
3.2 生态建筑人文设计和风水人文要素的对比分析
3.3 生态建筑单体设计要素和风水单体要素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 实例和调研论证
4.1 调研概况
4.2 实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 5 章 融合风水理论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5.1 建筑热工分区和风水龙干脉区的比较
5.2 对适宜性生态风水设计原则确定的影响因素
5.3 适宜性生态风水设计原则
5. 4 本章小结.
结 论
本文在有限的篇幅里,探讨了融合风水理论的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段,更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其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优关系。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于理解、传承和发扬中国地域性生态建筑环境理论起着基石的作用,其精髓与当代生态建筑学的基本研究思路暗合。通过对生态建筑和传统风水相关理论的对比分析,选定场地选址、人文文脉、单体造型三大方面相关的要素做为具体层面上的分条融合。再通过对川蜀阆中、湘北张谷英、皖南宏村、东海南岙村四个不同地区的聚落,分析传统风水建设中具有现代生态意义的原则措施。与以往的对风水和建筑相关性的研究不同,本文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理论文字上的含义,而是以生态建筑设计相关原则为基础,融合传统风水手段,从相互有关联的各个目标方面提出适应中国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宜性生态风水建筑适宜性建设原则、具体的做法解析。当代生态建筑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场地设计理论在很多方面与中国传统的风水选址理论存在诸多相同与类似之处。如何科学地分析其实质,破除其神秘性,为生态建筑学提供吸取新元素的沃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生态场地设计与风水选址自然要素间的系统比较与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存在必然的联系。此外,通过对风水选址自然要素的分析,可以提炼出一些适用于生态场地设计的原则。例如:1)合理的用周围地势屏蔽或采集风势;2)选取最佳的朝向和景观,争取或遮挡日照;3)发扬传统的设计和构造手法利用降雨;4)选取地貌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用地;5)选取和改进水系统;6)保持生态植被的完整性;7)保证环境景观的生态性。因此,从现代生态场地设计的角度发掘风水选址理论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发掘深化并加强地域化研究,将有助于生态场地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当代中国特色的低技术生态建筑的选址与开发。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融合风水理论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生态建筑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