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效率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策过程,它的评价对象是非结构化的系统,主要包括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取两部分内容,因此,影响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结果的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安全管理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基础,而科学地选取评价方法是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和繁多的施工工艺及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都导致建筑业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行业之一。此外,建筑工程施工高
处作业多且大多处在露天作业,由于安全管理手段滞后、安全管理效率不高、一线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下、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差、作业强度大等原因都为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随着建筑业“四新”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和信息技术(如 BIM 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越来越多,现有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我国部分施工企业仍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其制约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效率的提高,导致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我国 2004-2013 年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统计图 1-1所示:
从图 1-1 可知,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安全事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大体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安全事故从 2004 年的 1144 起下降到 2013 年的 524 起,死亡人数从 2004 年的 1324 人减少为 2013 年的 670人。但是,我国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率和死亡人数比率依然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形势仍然严峻。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建筑业无可厚非已经跃身成为主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建筑业的增加值占 GDP 总值的比重持续增加。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资料统计,自 2009 年至 2012 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比达到 6%以上且持续增加,2012 年达到 6.83%创下历年新高。2000 年至 2012 年的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在 GDP 总值中的占比见图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建筑业是安全事故频发、危害性大的高风险行业的视角,抑或是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视角分析,对建筑业进行有效率的施工安全管理是影响我国经济大繁荣、大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改善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现状,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建筑施工企业的目标是通过中标获取项目的施工资格并凭借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成本在总成本费用中的比重高达 10%,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法,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使得施工成本在受控范围内。但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普遍存在着安全管理投入并不能为项目直接带来显著利润的现象和资金不充足的特点,使得安全管理不能引起项目管理层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实施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无论为减少安全事故而过高地提高“安全系数”,或是为避免安全管理等资源投入而舍弃安全管理都不是科学的、有效率的。这要求项目管理者在达到计划安全管理目标的同时也要兼顾安全管理的实施效率,即投入资源的效率最大化。本文提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概念,并对此进行研究,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和产出分析,实现以合理的安全管理成本带来比较满意的安全管理效果。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研究是结合经济学中的管理效率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有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的核心思想对安全管理投入和安全管理产出进行全面的分析,构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模型并给出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途径,主要研究目的有:(1)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与产出进行清晰地界定,并运用科学地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与产出进行计量。(2)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与安全管理产出进行计量的基础上,构建安全管理效率的评价模型,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地评价。(3)基于案例分析和安全管理投入与产出视角,提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的改进和安全损失的规避与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措施。 (1)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管理的实施过程,而对安全管理的效率方面则处于萌芽状态。基于经济学中效率的视角和系统工程核心思想,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方法体系,改善了当前学术界缺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研究不足的现状,可以丰富现有安全管理的理论。(2)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将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其他管理学科理论研究的融合。本文将经济学、管理学和决策理论等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研究中。(1)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施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目前普遍存在管理者忽视安全管理,不注重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和一线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等现象,通过安全管理的效率评价及其方法体系的研究,可以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和水平。(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者对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视程度不高,其往往只关注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本文的研究可以克服该方面的不足,使得安全管理投入在建筑工程中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安全管理各种措施的实际实施,并没有综合考虑安全成本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优化安全管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在受控范围内,减少安全事故的损失,本文对于安全管理效率的研究,主要任务即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3)有助于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和减少其带来的安全损失。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项目规模的日益扩大,相应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及其安全损失也随之增加。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即是在控制安全管理投入在一定区间的同时,减少或者降低安全事故及其损失。
第 2 章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的理论分析
2.1 管理效率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为经济和管理领域研究重要的效率问题,它伴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而出现的核心问题。一般意义上讲,没有浪费即意味着高效率。当人工劳动力是社会生产主要动力的时期,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社会全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所以,最早的效率相当于生产率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工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自动化的机器,大量的人工劳动力被工业化设备取而代之。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占用了大部分生产费用,货币转变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们普遍认识到投入资金的多少与带来多少预期有效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是判断效率大小的决定性指标。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效率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效率的概念被认为是指货币化的资源投入与货币化的有效产出之比,一般来讲,收益除以成本即为效率,如果投入较少的资金却实现了预期或者高于预期的收益,则称之为是有效率的。管理的概念是指通过科学的计划与组织,并对实施中出现的偏离目标值的行为进行控制等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的总和。管理效率的目的是避免或者减少对产出无用的工作和环节,在概念范畴上其隶属于管理,管理效率通过判断其管理体制、机制以及组织是否有效率来衡量。资源投入的差异与管理过程的不一会带来不同水平的收益,即管理结果的高低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管理理论在计划、决策、监督、控制方面越来越丰富,管理问题出现了更有效的工具如信息化工具等,管理效率也表现出新的特征:(1)管理效率成果、构成和作用效果都表现出多重性的特点。管理效率的成果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政治层面、物质与精神追求层面等,管理者往往只片面追求经济方面的效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效果,不注重管理目标的综合效益。管理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管理者对管理活动的重视程度、管理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情况等是管理效率的主要构成条件,统筹处理好这些构成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管理效率多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管理效率成果和构成的多重性导致其作用对象和范围的广泛性,往往产生性格、心理倾向、个人情感、价值取向等多重性效果。(2)管理效率的集约化。集约化是体系管理效率高低的指标之一,提高管理效率的途径之一是管理从粗放模式变成集约化管理,管理者自身知识水平、综合素质、智力与价值取向对提高管理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管理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体现出影响因素复杂、有效信息难以获取等特点,掌握管理活动所需全方面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是改善管理效率的必要途径。避免或者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决策风险正在或者已经成为管理效率研究的重要课题。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先进的技术对管理信息处理、管理工具的开发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已在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综上所述,管理者素质、管理信息和管理技术已经成为管理效率集约化的三种表现形式,相反地,集约化管理也对这三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管理效率的综合化。纵观人们长时间的管理实践和历史经验,管理者进行的管理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一种社会责任,与此同时,管理效率水平的高低不仅与预期完成的工作指标和完成这些指标所耗费的时间有关还与管理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相关联,综合效率的责任和效率关系的结果表现为管理的效果,包括计划效果、组织效果、控制效果和决策效果等方面,改善管理效率水平的根本就在于综合化这些管理效果。
2.2 建筑工程与安全管理
近年来建筑业实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与其相关的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应运而生,现代建筑项目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通过对社会经济、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和建筑市场等一系列基础资料的分析、筹划和准备工作,使项目预定目标(包括项目安全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等)得以实现,发挥其社会功能而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的总称。从概念范畴来看,建筑工程也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但建筑工程有一些显著的特点:(1)独特性。任何建筑项目都追求满足工期、质量、费用和安全等约束条件下,实现其预定的功能并为施工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每一个建筑项目的投资兴建,都是为实现预定的功能或者生产出有代表性的产品以及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因而不同的建筑项目在其功能和效益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即便是两个同一时间、相同类别的项目,由于项目的固定性、项目在进度、质量、安全和费用控制等方面的差异,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中的具体过程的不同和项目实现的预期功能、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方面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因而建筑工程项目有其独特性。(2)建设周期长。建筑项目从开工到完工往往需要动工前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保修期等几个过程,从项目投资到获利整个周期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小型建筑项目往往要 3 年左右的周期,大中型建筑项目往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3)程序性。建筑项目的实施不仅要考虑工序间的衔接关系而要还受到政府相关监督检查部门的制约、管理。建筑施工项目所需工序多,且大多施工工艺有比较严格的施工要求,前一道工序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具有严谨的程序性,而政府对监管部门更有标准化的文件审批程序,如开工报告的申请与审批与项目的竣工验收等程序流程。所以,建筑项目实施前一定要做好项目计划和控制工作,使得施工生产的每一阶段可以有序进行,保证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和费用目标,实现预期经济效益。(4)系统性。建筑项目往往可以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和工序等施工过程,而且每一个单项或者单位工程又有主体、楼板、幕墙、门窗等工程之分,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建筑项目完整的系统,也只有当它们成为一个系统时,产品的预期功能和社会价值才会实现。(5)地点固定性。建筑项目总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项目的施工必须受施工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气象条件和当地社会风俗习惯和工作行为方式所制,所以,建筑项目具有固定性。(6)综合性。建筑工程通常划分成不同的单位工程和若干专业工程,且需要多加施工单位的协调和配合,但各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实力、施工生产能力和专业人才的配置等方方面面都是有所差别,在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由于总包方是施工任务的总集成者和组织者,所以要求参与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综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任务顺利完成。(7)内外部环境动态变化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期、安全、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等目标是随着施工生产的进行而不断变化、调整的,并不是静态不变化的,并且政府监管部门、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对项目建设的影响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施工项目往往由于施工生产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变化而不能如愿按计划进行。(8)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建筑工程施工往往由于其施工周期长、投资额巨大和施工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多等导致其具有高风险的特点,此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本身由于其施工工序复杂、危险作业多且繁重,容易发生人身、财产安全损失,带来很大的施工安全风险,而且货币贬值、投资环境和国家的政治形势变化都会对投资回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 3 章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在安全事故频发、安全损失越来越大且资源相对紧张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用较少的安全管理投入获得较高的安全管理产出即安全管理效率问题日益突出,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安全管理投入与产出角度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研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借鉴经济学中投入与产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管理投入“冰山理论”和决策理论等,融合管理学、经济学、成本作业法等相关知识,系统构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评价模型,并从安全管理投入和安全损失规避等角度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途径,纵观全文,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表现如下:(1)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概念,借鉴经济学中投入与产出的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清晰界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投入与产出的范围和内涵,并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评价过程,为进行安全管理效率模型构建和评价奠定了基础。(2)基于作业成本法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进行了计量。在对安全管理投入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利用“冰山理论”对安全管理投入进行了范围分析和安全管理过程成本动态分析,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选取作业成本法对安全管理投入进行了科学的量化,并详细给出了安全管理投入的计量过程和步骤。安全管理投入的量化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模型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安全管理效率评价和提升奠定了基础。(3)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损失进行了量化,本文将安全损失的减少值来衡量安全管理产出的水平,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将安全风险划分为社会安全风险、技术安全风险、自然安全风险和管理安全风险四大类,其中又细分为若干子类别,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损失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最小损失额、最大损失额和期望损失额的决策树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损失进行了科学的估计,完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产出的分析,是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模型的又一重要内容。(4)系统构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评价模型,基于安全管理投入和产出的分析和量化,借鉴经济学中的效率理论给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的基本模型和数理模型。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阶段性特点,给出了建筑工程施工单阶段和多阶段的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投入的改进措施以及安全损失的规避与控制措施,最后给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途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问题与工程实践紧密相关,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课题,随着建筑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变化,本文对此作了基础性的探索,但部分观点和看法有失疏漏,不足之处表现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结合,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本文对部分概念的界定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十分深入,安全损失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投入的计量、安全损失估计与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模型是一项创新性研究,其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长时间内工程实践的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问题做了尝试性的基础探索,期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和企业对安全管理效率问题的重视,由于知识水平和研究时间所限,本文研究中有些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恳请有关专家、老师赐教,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完善。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建筑硕士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益评价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