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12-1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传统国际贸易论文文章《经贸摩擦视角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文基于来自商业数据库中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频次、中国遭受东道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案件数量,整理出 2008~2019 年中国对 36 个国家的投资及这些国家对中国实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了东道国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影响的引力模型,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摩擦将影响企业的跨国经营模式,东道国对中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会整体促进中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际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至今尚未完全走出低迷阶段,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英国脱欧、中美经贸摩擦等各种“黑天鹅”事件频频出现,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逆全球化浪潮下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纷纷抬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遭受挑战,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措施来保护本国利益。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间贸易联系的加深,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部分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也开始频频采取贸易壁垒等政策性保护措施。相较于中国企业遭受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数量,中国企业遭
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数量在部分年度已经超过了前者。同时,全球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使得关税减让、加强多边经贸合作成了大多数国家和企业的共同追求。但是,在传统的贸易壁垒不断被削弱的背景下,各国出于贸易保护的需求,贸易壁垒的形式也已经不断向更加隐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倾斜。目前,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包括反倾销(Anti-Dumping)、反补贴(Anti-Subsidies)、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等。以美国为例,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近年来成为了与中国发生经贸摩擦次数最多、最激烈的国家,频频针对中国企业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对外实施“美国优先”政策,在一系列国际以及区域性组织中多次“退群”,还以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修正美国贸易逆差为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贸易伙伴进行贸易制裁。美国方面认为其与中国商品贸易往来中长期的逆差状态反映了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利益差距,声称中国赚取了更多的外汇资金,而美国相关竞争部门的利益却受到了损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国际已经就针对贸易摩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未形成一致结论。部分学者认为贸易摩擦会给企业出口造成阻碍,从而促使这些企业为了摆脱这种局面而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另有学者经过分析认为贸易摩擦势必会引起跨国企业的投资萎缩,因为不利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部分国家投资审查等会使得海外投资者更加谨慎。本文试图深入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贸易摩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商业数据库中该时间段的公司层面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贸易摩擦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以往的中外经贸摩擦案例和当前国际形势,以期望能够从新的角度对以往研究结论进行补充。
第一章 贸易摩擦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
本文从三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一个角度是国内外对贸易摩擦的相关研究,包括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第二个角度是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研究;第三个角度有关贸易摩擦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一节 贸易摩擦理论的相关研究
贸易摩擦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并且随着不同时间段国际形势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早期对于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主要建立在以往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之上。比如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认为,一国会出于保护本国的劣势产业而采取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新古典贸易理论的特定要素模型与S-S定理显示,自由贸易在提升一国总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会造成贸易利益在贸易集团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如稀缺要素更可能在贸易壁垒中获益,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使得贸易摩擦由此产生。随着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经济学家对贸易摩擦理论的研究从传统的贸易理论拓展到贸易的政治经济学领域(王亚飞,2007)。有关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的早期研究认为政府出于公共福利的考虑,比如为了保护某一产业弱势工人的工资水平,会进行贸易保护,从而引起贸易摩擦。Johnson (1954)、Marvel and Ray (1983)和Lawergne (1983)和Riezman (1982)等学者的相关论文就是很好的例证。另一些学者认为贸易保护是由于面临国际竞争时,国内一些利益集团施加给政府压力,使得政府迫于压力实施贸易保护的措施。总之,无论政府以何种目的对贸易进行干预,学者们都认同政府是导致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实施者。近年来,国外学者在研究贸易摩擦问题时,在原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也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框架,如拉尔夫·戈莫里、威廉·鲍莫尔(R.E.Gomory andW.J.Baumol,2000)和保罗·萨缪尔逊(P.Samuelson,2004)等人在李嘉图国际贸易模型中,把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摩擦联系起来,形成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GBS理论(Palley,2006)。该理论认为技术进步能够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若其中一个国家或者两个国家的某个产业中出现技术进步,则会引起贸易福利分配的不均衡,从而造成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增加了技术性贸易壁垒2 实施的可能性。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
现有国际投资理论的核心内容于20世纪60、70年代即已形成,学者们多认为国际投资理论的研究始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60),该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在他看来,正是由于国内外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一些企业获得了诸如管理经验、专有技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使其可以跨越国界进行竞争(Hymer,1960)。但这一理论目前较难解释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的国际投资现象,并且较难说明跨国公司为什么要选择海外投资设厂而不采用许可证或者出口来占领国外市场。其次,弗农的产品周期论(Vernon,1966)从一种动态的角度解释了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与企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企业可以寻找需求相近的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等到了产品的成熟阶段,原来的发明国便不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变成了从国外进口。Buckley(1976)的内部化理论主要认为市场是有缺陷的,如果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过大或者市场难以组织时,企业会选择进行内部化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了跨国公司的形成。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是综合的理论,认为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和区位优势时,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Dunning,1977)。
第二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9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历程及动因 ............................... 9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10
第三节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趋势及特点 ............ 12
第三章 中国遭遇贸易摩擦概况 ............................................................. 15
第一节 国际贸易壁垒的新趋势 .................................... 15
第二节 中国企业遭受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 16
第三节 中美经贸摩擦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形式 ........................ 17
第四章 贸易摩擦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机理 ................................. 19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 19
第二节 贸易摩擦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路径 ...................... 20
第三节 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21
第五章 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 22
第一节 理论假设 ................................................ 22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及指标构建 .................................. 23
第三节 样本回归与结果分析 ...................................... 26
第六章 贸易摩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案例分析 ..................... 31
第一节 日美贸易摩擦的背景 ...................................... 31
第二节 日美汽车产业贸易摩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 ............ 31
第三节 日美半导体摩擦对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启示 ................ 33
第六章 贸易摩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案例分析
本章将重点分析日美贸易摩擦中日本汽车、半导体产业受到的冲击和应对策略,并尝试通过案例的方式对贸易摩擦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第一节 日美贸易摩擦的背景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与美国之间一直持续了 40 多年的贸易摩擦,以日本“失落二十年”的到来而告终。国内外学者针对此次贸易摩擦做了相当多的研究,日本学者富田彻男在《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一书中详细记录了日本在“二战”后发展经济与技术,以及在专利技术领域如何与美国的国际技术霸权展开竞争的过程,对中国当下的国际处境,不无借鉴价值。回顾上世纪的日美贸易摩擦,日美贸易摩擦的纠纷始于以纺织品为主的轻工业产品,而后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转向钢铁产品领域。随着 70 年代的产业重心转移,日本开始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日美之间贸易摩擦频发的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1985 年的“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大幅升值,这直接影响了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直到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才逐渐降温。日美
之间的贸易摩擦伴随着日本国内的产业转型升级愈演愈烈,日本汽车企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正好见证了这一历史时期。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来自商业数据库中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频次、中国遭受东道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案件数量,整理出 2008~2019 年中国对 36 个国家的投资及这些国家对中国实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了东道国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影响的引力模型,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摩擦将影响企业的跨国经营模式,东道国对中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会整体促进中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投资。同时,本文利用日美汽车产业贸易摩擦的案例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了当一国企业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背景下,企业会考虑对东道国展开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话磋商,积极应对各类贸易摩擦
中美作为两个全球性大国,合作与竞争本是常态。面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各种事端,我们要保持理性,应借鉴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运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平等磋商,进行多边谈判。同时,贸易战“损人不利己”,我们在处理中美经贸摩擦事件过程中,要清醒认识到中国在双边贸易摩擦中的非对称的应对地位,要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回应彼此关切,挖掘双边经贸合作的潜力。此外,借鉴日本在日美贸易战中的经验教训,双方在加强政府层面的对话磋商之外,一方面,还要借鉴日本以往的做法,在美国等国家展开多方位的公关活动,减少境外反华情绪等对双边及多边经贸合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借助多边贸易体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诉求,如日本在 90 年代积极使用 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贸易摩擦。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经贸摩擦视角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传统国际贸易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