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能否达到抗震设计的标准,这会对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增强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抗震方案。本文主要研究了建筑抗震设计中建筑设计的作用,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加强抗震设计。
关键词:抗震设计;作用分析;问题;措施
引 言
强烈的地震常常会对城市建筑造成毁灭性地打击,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为了防止地震给城市以及民众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我国城市建筑以及民众最好的保护,建筑抗震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目前,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抗震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还需不断完善。
1 建筑抗震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在建筑行业,常常有这样一句名言“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抗震设计要求。小震不坏是最基本的要求,建筑物在遇到低强度地震时,建筑物能够满足承载力的极限状态,且建筑结构受力之后的弹性形变还能达到设计安全范围,小震之后不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学习等正常社会活动。中震可修即要求建筑物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不会发生破坏性、且不可修复的损害,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抗震性要满足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换句话说即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又要减小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大震不倒,要求建筑物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建筑物在遭遇强烈地震时,其弹性变形不超过规定值。建筑物在遇到强烈地震时,不会发生坍塌的现象。多遇地震设计要求为承载力验算阶段,适用于大多数结构,如规则的结构及一般不规则结构。罕遇地震设计要求为弹塑性变形验算阶段,适用于在强震时容易倒塌的结构、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及有特殊要求的结构。
2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先决条件
2.1 选择合理的施工场地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选择合理的施工场地是设计、施工之前最基本的先决条件。为了保证建筑物能够满足基本抗震条件,保障民众生命、财产不受伤害,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的选择进行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抗震法》明确规定了“对于有可能发生的重大建设性工程以及次生灾害进行严格的地震安全指标评价,按照地震安全评价结果,明确相关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并对其进行分别设防”。该法律条文还明确规定了四个质量标准,四个标准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质量标准。甲类规定地震时间或大型建筑工程可能发生的次生建筑类灾害;乙类:地震中不能中断使用功能,且必须要逐步恢复的建筑类型;丙类:除甲、乙两类建筑外的其他普通建筑类型;丁类:抗震级别相对较低的建筑。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抗震设计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抗震法》,选择合理的施工场地,一定要选择对建筑物有利的施工场地,避免在条件不准许的情况下建设大型工民建筑,避免地震给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在选址之后,还要反复考察场地,进行再次审核,确保避开抗震不利地段,不得建造在抗震危险地段,并满足国家相关规范。
2.2 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
当地震来临时,不同的建筑结构受到地震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要依据地域特征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抗震方案,同时还要制定合理应急预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常用的建筑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混结构以及钢结构四种类型。在这四种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强,且钢筋混凝土本身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柔韧性,当建筑受到地震破坏时,这种特殊的建筑构造能够展现良好的抗震性,这也是现代城市建筑频繁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主要因素。总之,城市摩天大楼越来越多,这无疑增加了建筑抗震设计的难度,为了避免高层建筑受到地震的影响,在设计和审核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之前,一定要考虑结构的侧移量。
3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措施
3.1 加强建筑设计的对称性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依据国家规范和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此外,还要求做到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从而达到建筑物在小型地震中可以纹丝不动、中级地震中可以进行修复、大型地震中可以维持建筑物不倒的目的。同时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建筑设计师还应该遵循对称原则。
3.2 确保建筑构件和细部节点的质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建筑构件和细部节点的质量关乎着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此,确保建筑构件和细部节点的质量,是提升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环节。随着建筑新型材料的不断使用,施工方案的逐渐完善,建筑构件以及细部节点的抗震性能将会有极大提升。例如:在建筑室内装饰中,设计师常常选择吊顶设计,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能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在建筑物内饰设计中,还常常采用玻璃幕墙,使用玻璃幕墙能够提升建筑细部节点的链接强度,在一定的地震强度下,能够保证建筑物不会轻易形变。此外,一旦建筑物遇到更强等级的地震,玻璃幕墙能够与建筑物本身脱离,以此降低地震带来的伤害。总之,在建筑构件以及细部节点施工中,使用内隔墙、玻璃隔断等构件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连接点的质量,从而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物主体同连接点之间的牢固性,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
4 结 语
总而言之,建筑抗震设计关乎着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关乎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因素主要涉及建筑高度、承载力、建筑的总体结构以及各个部位的荷载承受能力等相关因素。此外,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还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以此保证建筑良好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张 华.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价值与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4(11):160.
[2]张雪梅.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理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23):73~74.
[3]郭玉阳,葛 楠.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主要设计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35~36.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建筑设计在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抗震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