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学位论文 > 旅游管理学位论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旅游管理学位论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1-09-28 21:06 | 栏目:旅游管理学位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9-2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旅游管理学位论文文章《旅游管理学位论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对人才进行培养是关乎旅游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当前需求存在的矛盾来看,加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有必要。应用型旅游人才应具备综合性、实用性、适应性、国际性等特征,同时,高校在培养旅游人才时应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关键词]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创新  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相对来说是一个较新的专业,国内的旅游研究和教育只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但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持续进步,社会对旅游教育方面越来越关注。面临新的旅游发展状况,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显现出许多问题。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国际上旅游教育界公认的一条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国内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简说

  人才培养的方式是指为了人才培养目标而运用的培养过程的实行方式。旅游管理专业为旅游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保障了智力方面和人力资源的支持。20 世纪 80 年代,国内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极大变化,有一项就是数量颇多的高等学校的合并。“十三五”规划期间是中国旅游行业向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和现代化服务业转化的重要时刻,其中旅游人才谋求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同时存在。关于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罗兹柏等认为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只单纯重视理论或操作;二是不能只为旅游业输送“高级”的管理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受制于当前社会对人才类型、标准的不同需要与学生的素质及不同培养方向,是划分教育模式重要的因素。各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尽相同,所以课程设置、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有很大区别。在国际旅游市场趋于一体、旅游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和我国实行新型旅游产业发展形式的状况下,以课堂为重心、教师为重心、知识传达为重心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无法为旅游产业输送具备创新与开拓品质的综合性人才。为了保障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学者认为必须构造起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及以提高技能和实践性为主要内容的发展体系。当前,教师数量的增长同教育需求之间的裂隙越来越明显,国内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素质总体上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国外旅游教育的重点是应用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育,尤其强调教育、科研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其中应用方面是国外旅游教育中核心的构成部分,大学学习中有确定的实践课程及学分。美国与德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表明,集中发展短期、应用型、实践型的大学教育,积极为市场输送高素质人才,是保证工业化进程发展和经济体系快速转型时期应采取的重要手段。现今,高等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看重管理型人才培育,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期望值略高,多数不情愿从事底层职位或服务别人的工作。调研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竞争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成正比。一方面,企业招聘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后发现,有些学生在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认为该岗位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价值,因而“跳槽”到其他行业,致使旅游企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极高。有数据表明,旅游管理本科生初次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在10% ~20% 之间,造成旅游行业低就业率,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不到 20% 。人们渐渐觉得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动手能力不如专科生,理论能力不如研究生”,这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一直以来,旅游管理的本科教育立足于理论本位,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职业技能和经验,与其他一些旅游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相比竞争力(主要是实践操作能力)低下。

  二、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重要特性

  (一)具备综合性
  发展旅游业最主要的是提供服务而不是物品,服务性商品的重要特性包括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难以剥离性以及质量检测的难度。大学的旅游管理人才培育的准确定位是把不同的特性和素质能力结合,也要囊括学生的多种兴趣能力与旅游市场的广阔需求。旅游管理人才培育目标可确定为培育具备学科知识理论基础,持有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可适合各层次的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行业部门管理岗位的
综合性管理人才。
  (二)具备实用性
  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不仅需要学习服务技巧,还要知晓旅游相关法律道德规范、旅游性行业经营、旅游经济资源发掘等专业技能,对旅游方面人才的培育需要更加看重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要以市场的变动为方向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培育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具备适应性
  旅游行业跟随市场需要的变动有着强烈的行业进步及创新能力,这一点要求旅游业人员熟知多种知识和技术,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的人才培育目标中关于学生基本学科的知识掌握、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因为旅游业含义的深刻化和外部的扩展化进步,旅游业内部专业分类会趋于细化,旅游与其他不同行业的重合、交融也催生了多种新的研究方面和市场需求的空白。
  (四)具备国际性
  国际化旅游人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拥有完备的专业化文化知识、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和国内外环境、具备良好的外语交流技能和电商技术等。培育出具备国际视角的外向型专业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必备方面。笔者在与旅游公司和毕业生谈话过程中了解到,如今旅游业中外语沟通技能是学生将来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今国际化的形势下,外语交流技巧已变成旅游行业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如何构筑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用变动的实际需要作为人才培育的推动力,构建专业人才标准;用充足的教育资源作为人才品质的保证,尽力构造核心要点作为智力资源;用多种教学方式作为人才进步的提高手段,把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综合水平,增加学生将来在旅游行业的优势,注重实践性,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人才培育的质量保障,包括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进程的运行、教学结果的测评。为促进旅游管理人才培育的进步,构成人才培育和市场发展的良好互动,校企需加大合作力度。旅游专业是操作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是人才培育必须要走的路。目前,学校与旅游企业只是在水平低下的层次进行合作,应学习国外的经验,对学生实行全面的企业化培养方案,保证学生就业时具备良好的工作适应性。学校可以将旅游企业作为一个固定的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同时,旅游企业也可以让员工定期到合作高校进行必需的理论知识培训,既节约了人员的培训花费,又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对旅游市场开展职位调查,从工作技能出发,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新型的课程开发,使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方式显现出职业教育的确定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并以此确定旅游管理的教学改革方式、培育方向和专业培养目标等,阐述了旅游管理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变革思想。旅游管理培育的整体性目标是由多个不同层次的分级目标高效组合,要确定可以完成单个学习个体、教育单位和培养部门、旅游产业的多种价值体系的全部满足。旅游教育体系的优化因为在更广阔的方面构成更适宜现代化人才培养形式的平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这是更加优化的、适宜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下属系统。评价核查体系要想做到连续性、权威性、指示性并存,应该对当今的评价核查工作进行调控和创新。旅游教育创新的运作同样需要宽松的社会环境的支持,靠单纯的办学体制无法推动市场发展,也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旅游教育框架的不断优化,需要在更广阔的方面构建起更加适宜现代人办学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方式。旅游管理应用人才的培养应从知识、能力、技术的培养作为最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渐构造起“知识、能力、技术”三段不断递进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合理,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模式,这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虽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其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快速适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此外,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呈现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各个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有些课程内容甚至有重复开设之嫌,有些则是将专业课与基础课同时进行、或由于其他原因将先后顺序进行颠倒,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无所适从。此外,教学进度设置也缺乏梯度和层次,完全随心所欲或机械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质量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当前,有部分应用型学校的师资队伍组成比例还不够合理,缺乏具有高素质、优秀水平的学科领路人,缺少同时具备良好理论知识与充足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应要求教师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框架,把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理解、重新建构和重新糅合,将无趣的语言学习转变为能吸引学生积极参加的活动。应用型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是“双师双高”,培育出“双师型”教师,会大幅地提升教学质量,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双师型”教师由于具有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与纯粹进行理论研究的教师相比,他们更能够抓住旅游这一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的精髓,摆脱“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实质性的提升。这种实践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让专业实践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也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方面,应运用多种不同的革新性的创新形式实现。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变化,同时顾及理论方面的重要性和行业实践的必要性,培育出满足现代旅游产业进步需求的、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具有必需的管理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和创新的能力,从学校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工作的管理人才和综合性的专业化人才。不断学习国外优秀经验的同时,还要在中国国情和各个院校不同情况下,进一步构造起有中国风格的专业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亚玲,刘秀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J].科教导刊,2012,(11).
[2]何建伟.旅游产业化国际化背景下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探索———兼谈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的教育改革与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6,(01).
[3]罗兹柏,罗有贤.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计再研究[J].旅游学刊,1998,(S1)

黄利剑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旅游管理学位论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旅游管理学位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