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MBA论文 > MBA专业论文 > 实践探索利用本土文化优势转变MBA教育

实践探索利用本土文化优势转变MBA教育

时间:2021-07-23 20:08 | 栏目:MBA专业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7-23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MBA专业论文文章《实践探索利用本土文化优势转变MBA教育》,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 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归属性等功能为开展体验式 MBA 教育教学活动赋予不可替代的优势。文章在论述区域文化与商学教育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 MBA 教育中嵌入区域文化的构想,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地方特色教材编著、区域文化选修课开设、区域文化专题讲座、拓展旅游和交流研讨”等角度阐述了依托徽商文化创新 MBA 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徽商文化; 体验式 MBA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 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为了提高 MBA 教育质量,创造“综合素质生产力”,MBA 培养院校除了要教会学员如何实现知识的增量,还要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诚信经营、以德经商等人文素养,倡导创新创业精神,实现职业素养的增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嵌入区域文化,依托区域文化优势,有助于培育人文精神,提高职业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囿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历史上各大区域很难发生文化交流,从而形成了风格特色各异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具有某种相同社会特征( 宗教、语言、文化、民族) 的聚居社区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及其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每种区域文化都记载着该区域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名人佳作,进而归纳提炼为其文化精神品格。优秀的区域文化通过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影响区域个体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从而培育出一批厚德载物、开拓创新的人才。特定区域文化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优势教育资源。因此,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现代转换,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种值得研究的课题。
实践探索利用本土文化优势转变MBA教育

  一、区域文化与商学教育的互动性

  ( 一) 区域文化为商学教育提供了文化背景
  任何思想观念的产生都不可能从个体的外部向其内部进行直接的嫁接和移植,而只能从自身文化背景的创造性转移中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尽管互联网趋同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高速便捷的交通方式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同时也在不断弥合区域文化的差异性,然而,受长期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都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自身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区域文化精神品格。经过长期积淀的区域文化,因其制度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优秀的区域文化因其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渗透性等特点而真实感人、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在教育中嵌入区域文化,并以区域文化作为背景建设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不仅可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商学教育的人文性、生动性和实践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品格修养和创新创业精神。
  ( 二) 商学教育可以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没有与人无关的文化,也没有与文化无关的人,文化观念支配人的行动,给人的行为烙上了文化的印迹。文化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习惯,控制着人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商业经济不只是利润,更重要的是文化。譬如,徽州重教兴学蔚成风气,不仅造就了一大批缙绅官僚,也造就了一大批商业人才,从而提高了徽商的文化品位和整体素质,而有了一定文化品位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徽商,又更加自觉地重视教育,更加贾而好儒,从而形成了徽州教育的良性循环。徽式教育的普及为徽州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作为一项以塑造人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教育可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改变人们的价值追求,提高人的“领域理论素养、应用技术素养和文化价值素养”等综合素养,进而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
  ( 三) 在 MBA 教育中嵌入区域文化,可以实现两者间的良性互动
  MBA 教育属于商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侧重于 CEO、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懂市场会操作等实务型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为了推进体验式 MBA 教育教学工作,有必要依托区域文化优势,在 MBA 教育中嵌入区域文化,以体验区域文化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符合受教育主体的情感发展规律和精神需要,会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以团体学习的方式开展体验式学习,受教育主体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不仅能够收获知识和经验,而且能够习得某些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因此,在 MBA 教育中嵌入区域文化,不仅可以凸显 MBA 办学特色,还可以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然而,区域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通过推行体验式教育教学,可以激发广大 MBA 学员进行辩证思考,引导学员辩证地认识区域文化,激浊扬清,辨别是非,端正方向,从而使 MBA 教育通过对人的影响发挥对区域文化的推动作用。目前,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未能正确认识区域文化对 MBA 教育的人文关怀和 MBA 教育对区域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忽视了对两者进行有机的统合。文章拟以徽商文化为例揭示在 MBA 教育中嵌入区域文化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徽商文化及其教育功能

  ( 一) 徽商文化及其特性
  徽商文化是徽学( 以徽州为中心积淀和融汇于徽州土地上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 的中坚部分。基于人多地少、粮食匮乏的倒逼机制,互通有无的比较优势,交通便捷的水运优势,毗邻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域优势,徽州商人经营盐典茶木四业,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投资到生产领域改变了商业资本的方向; 促进了中小城镇与僻远山区的开发。文中界定的徽商是指清末以前的古徽州地区的商人,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以商业为主导的地域经济和商业文化。徽州商人文化熔铸理学并杂糅宗族文化和通俗文化,其内容凡科技、艺术以至饮食、建筑等,具有广泛性。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区域环境被演化为“人化的自然”,成为文化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即对于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受众来说,具有一种普遍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6]。因此,区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其独特性和归属性。就徽商文化而言,其显著特征在于“贾而好儒”的基本属性。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与文化相辅相成。任何一种发达的文化,必然伴随一整套优良的教育体系,而教育的普及与发达又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源泉和动力。徽商文化中最卓有成效的部分,就是徽式教育。譬如,徽州府辖休宁县,却因为考中的状元数量最多而成为“中国第一状元县”。徽式教育的成功主要在于徽商贾而好儒、重教兴学、以饶养学等因素。就教育的递延功能而言,徽商文化的商学价值集中体现在: 一是“诚信贾道、贾而好儒”的价值理念; 二是“图强思变、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三是“重视信息,善观时变”的市场意识; 四是“热心公益,团队合作”的“和协”精神。内涵丰富的徽商精神,为今天的商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二) 徽商文化的教育功能
  1. 诚信贾道,贾而好儒
  诚信为本的贾道商德,是徽商创造经济奇迹的根本因素。徽商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恪守传统儒家的五常精神,以仁心为质,以义为利; 在儒家义利之辨中,高举以诚待人、崇尚信义、以义为利、义利相兼和缘义生利的大旗;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讲求儒道,遵守商业规则,讲求商业信誉,注重商业承诺,不搞价格欺诈,不售假冒伪劣商品,依靠诚实经营赢得了商誉。贾而好儒是徽商的基本特征,他们或先贾后儒,或先儒后贾,或亦儒亦儒。即使是家道中兴,徽商也不惜重金延师课子、广设义学、捐助县学、倡建书院,多方位地资助和发展教育事业。虽然徽商诚信为本的贾道商德已成黄卷旧迹,但对呼唤诚信复归的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被援引用今,则不失为一剂“鉴今益世、医疴澄宇”的良方。
  2. 思变图强,不屈不挠
  思变图强精神是徽商发迹的源泉。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已不能承载人口增长的压力,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谋求生存,徽商毅然走出深山,闯荡江湖。虽是小本起家,但凭借着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终于富甲一方。尽管徽商取得了显赫的经济地位,但封建社会“儒( 士) 贵商贱、农本商末”的价值取向是却给徽商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和深深的自卑感。为了消除从商的心理压力和思想障碍,徽商建立了一套对抗传统的价值观,宣传士商异术而同志①、农商皆本。徽商另辟蹊径的思变图强精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 MBA 学员应该具备的基本从商素养。
  3. 重视信息,善观时变
  徽商善观时变,即在把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还能揣度时宜,即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方略; 充分收集市场信息,调整经营项目。徽商搜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用“伙计”充当耳目;在各重要商品运销口岸设立办事机构,互通行情; 利用会馆和公所了解市场行情; 通过宗谊、族谊,联络各处的同宗、同族,了解市场供求情况。把握商机做出决策,出奇制胜获取丰厚的利润。
  4. 热心公益,团队合作
  徽商之所以称为儒商,主要体现在“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上。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赴国急难和民族自立上,而且还表现在遍布各地的徽州会馆和同业公所等商业团体中,凸显了深明大义、以众帮众的团队精神。徽商还把经商所得兴办公益事业,如架桥、修路、办学、救灾等。徽商种种惠及乡闾的质行义举,为今天从事创新创业的学员走向慈善事业提供了借鉴。同时,在长期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徽商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结互助、以众帮众,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究其本质,徽商就是儒商。儒家文化中的礼让、互尊、诚实、信用、重义、守德为徽商所尊崇,更应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发扬光大。如何明确企业使命、确立企业伦理、端正企业态度、承担企业责任、厉行企业作风、掌握企业技能,都可以从徽商文化中找出答案。

  三、依托徽商文化创新 AH - MBA 教育的实践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发挥政府举办,高校联合、企业参与的整体优势,定位于进行 MBA 同等学力教育,采用全国MBA 教学指导大纲进行课程教学,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学院以出勤率为抓手,注重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自编《当代安徽经济概论》等教材,依托徽商文化开展省情教育和专题讲座; 结合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体验徽商文化跋涉徽杭古道活动,并组织交流研讨,打造了 AH - MBA 鲜明的办学特色。
  ( 一) 编著特色教材《当代安徽经济概论》
  为了帮助 MBA 学员全面深入地了解安徽经济的当代发展和现状特征,把握安徽经济的发展趋势,把理论知识同安徽经济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学习 MBA 课程,提高学员实际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院还组织编写了区域特色教材《当代安徽经济概论》。全书分为 7 篇 20 章,力求比较完整地勾勒出安徽当代经济发展的轨迹和现状特征,剖析安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分析安徽经济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揭示安徽经济发展在新世纪面临的诸多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全书各章对问题的描述和讨论都是尽可能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注意安徽本省经济发展与全国及兄弟省、市、自治区的横向比较,以引发 MBA 学员更多的思考。
  ( 二) 开设特色选修课程《文化营销》
  随着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我国文化产业改革如火如荼。然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市场管理知识匮乏,通过课程教学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员掌握文化产业及文化营销的策略、方法及技能。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文化营销,从宗教、价值观、审美观、制度、语言、文字观等方面讲述企业营销的文化环境,阐释文化是如何影响消费行为的,并揭示文化营销的功能及意义。第二,企业的营销文化,讲授作为营销部门如何将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的营销过程并有效地传播给客户,赢得客户的认同。第三,文化产业的营销,文化产业表现出独特的市场运营规律,在理念、策略与方法层面上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第四,案例分析与研讨,采用理论讲解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所采编的本土案例包括安徽出版集团市场化之路以及西递、宏村开发模式对比研究。课程已面向 2011 级和 2012 级 MBA 学员开设,反应热烈,效果良好。
  ( 三) 开设徽商文化专题讲座
  学院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签署了专门协议,定期邀请中心研究人员为学院开设徽商专题讲座。截至目前,徽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已为学员开设了 6 期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徽商的儒学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徽商的生意经及其启示”、“明清时代徽商的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无徽不成镇———明清徽商与城市发展”、“传统徽商衰落及其对当代新徽商的启示”、“民间借贷与徽州商人资本”。同时,还邀请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曹天生教授开展“徽商子帮之宣纸商帮的古往今来”的专题讲座。根据讲座内容,学院组织编写了《徽商经营管理思想研究讲义》,内容涉及徽商的市场理念、人才理念、经营理念、文化理念和价值理念等,同时还涉及当代徽商创办的“安徽省最大的连锁快餐企业: 老乡鸡”、“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巨人集团”、“苏宁电器”、“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族汽车自主品牌奇瑞”等企业。徽商“贾而好儒”的价值理念和新徽商的拼搏精神都给 MBA 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们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热情和斗志。
  ( 四) 组织拓展旅游体验徽商文化
  为了帮助 MBA 学员不断实现知识增量、人脉增量和认可增量,贯彻“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学院教学教务部要求各班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章程》,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组织开展月度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旨在把“班级文化建设”由一门隐性课程建设为一门显性课程,丰富“合作、创新、严谨、求实”的学院文化建设内涵。在学院教学教务部的要求和部署下,无论是学院本部班,还是外地班,都结合安徽区域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学院本部班均结合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开展了徽杭古道跋涉之旅,实地体验传统徽商穷则思变之精神,徒步跋涉之艰辛,贾而好儒之理念。以学院第五届创业班( 13C2 班) 为例,班级把“参观考察、专题讲座和拓展旅游”等体验式 MBA 教育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的统筹。在跋涉徽杭古道的过程中,班级按照“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原则培养学员的竞争合作意识,即把跋涉活动分成两队,要求每队推选一名队长,任命两名安全员和一位摄影师; 队长运筹帷幄,一位安全员负责探路,寻找标点,另一位安全员负责压阵,确保成员不掉队; 摄影师负责在每个标点拍摄团队的表情秀和动作秀。跋涉徽杭古道过程中的小组工作法有效培养了学员的竞争合作意识。
  ( 五) 开展研讨交流升华徽商文化
  通过参观绩溪龙川,听取徽商专题讲座,实地跋涉徽杭古道,大家认为,徽商“耕读相兼”为平衡工学矛盾提供了思考; 传统徽商“读书与游历相结合”为 MBA 办学提供了借鉴; 徽商“学用结合,释疑与阙疑结合”的学习方法为MBA 学习提供了思考; 传统徽商“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的有机结合”为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提供了指导; 徽商“忠诚立质、信义存心、诚信为本、以众帮众”等经营品质是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基业长青的不二法则; 弘扬徽商精神,有助于“以诚信为本、以义为利”的“贾道商德”的回归,重构商业信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员们还提到,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催生了徽商基于家本位和官本位的价值取向,这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促使了其崛起; 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其封建性,导致了其衰落。因此,结合课程学习、专题讲座和拓展旅游活动组织开展具有高度思辨性的交流研讨活动,能够丰富徽商文化内涵,升华徽商精神。
 

参考文献:

[1]张 玮.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06( 2) : 292 - 293.
[2]孙文清. 区域文化———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资源[J]. 企业经济,2007( 3) : 23 - 25.
[3]刘利华. 区域文化视阈下的岭南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J]. 理论月刊,2009( 8) : 167 - 169.

作者:朱春林,孙超平       单位: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实践探索利用本土文化优势转变MBA教育》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MBA专业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