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基于优秀教师培养的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计

基于优秀教师培养的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计

时间:2021-07-01 14:00 | 栏目:小学教育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7-0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小学教育论文文章《基于优秀教师培养的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卓越教师培养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向。然而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在其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师德教育类课程的严重缺失,教育类课程内容缺乏与小学教育实际的针对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与门类亟待加强等。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提高教育类课程与小学生发展特点的吻合度,丰富教育实践的形式,明确实践要求,积极进行课程实施方式改革。
  关 键 词:卓越教师培养;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然而小学教育专业在其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信念与师德教育的严重缺失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指出,教师的培养要加强养成教育,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引导师范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信念。教师专业信念的树立意味着教师对教育事业责任感的强化。当前我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中,更多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专业能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专业信念与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严重缺失,部分高校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仅开设一两门例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与法规等相关课程。显然,如此单薄的师德教育课程对于强化未来教师的专业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二)通识教育的比重与课程门类均有待加强
卓越教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且教师教育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通识教育课程比例严重不足;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涉及领域比较狭窄;通识教育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程度较低。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通识教育方面中外存在两个明显差别:一是国外的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重远远高于中国高校,如表 1所示;二是国外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如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涉及数学与英语、社会与制度、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科学与实验、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学科等六个领域。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大学生则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应付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学分考试中,无暇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
我国高校与美国教育学院协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比较
  (三)学科专业课程的综合性亟待提高
  小学教学实际表明,小学教材中文化知识本身难度并不大,关键在于面对接受能力还比较低的小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因此,小学教师应具备更全面的知识结构、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更应注重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小学教育的综合性要求小学教师要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主要是分科课程,或是综合性程度较低的课程,每门课程在教学时更关心本课程内在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的基础性与学术性。学科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之间几乎完全割裂,例如大学语文与汉语基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课程分别是在不同学期、跟随不同院系教师进行的毫无关联的学习。事实上,小学教育中的许多问题是需要从整合的层面进行解决的,被割裂的知识结构无疑会导致未来教师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
  (四)教师教育类课程缺乏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有效关注
  卓越教师的培养要求高校要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并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等新成果。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要求小学教师要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小学生学习特点。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基础课程更加注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在第五、六学期都开设有课堂管理课程,但是该课程的学习内容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分阶段设置的,即课堂管理Ⅰ和课堂管理Ⅱ分别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和小学高年级不同阶段学生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然而当前国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大多还是以学科课程论为基本价值取向。很多教育类课程依然是原来高师教育系课程的翻版,即便前面加上“小学”的字样,实际的授课内容也大多是教育原理方面的内容。所开设的教育基础课程门类繁多且内容笼统,与小学生身心发展具体阶段的特点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非常匮乏。小学教育中儿童学相关知识的严重缺失,必将造成未来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关于“儿童的知识”,这将直接导致未来教师与儿童世界的隔离。
  (五)教育实践缺乏层次性与深入性,教育实践评价缺乏针对性
  小学教育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最值得反思的是教育实践。当前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层次性与深入性,实践形式过于单一。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美国高校在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不仅教育实践时间总数远远超过国内,也更加重视教育实践的连续性与层次性,实践形式大多是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教育实践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教育实践的目标表述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学生很难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系统地按照目标与规范进行实施。再加之教育实践的评价标准过于刻板,更多关注学生量化的实习成绩,如此的评价导向势必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关注实习成绩的高低,忽视自身教师角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教育实践偏离最初的目标。 
  (六)教师教育者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革新
  卓越教师的培养要求高校要整合优化教师资源,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全面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并积极推进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它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和学科综合性特征,对学生的实践性及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而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在于小学教师教育者,其自身专业素质及提高直接影响未来小学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当前高校有不少教授教育类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的教师对小学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实施的现状比较陌生,理论讲授几乎完全脱离了小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真实情境,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也几乎是讲授教育类公共课程的翻版。如此脱离小学教育实际的教学与卓越教师的培养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改善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师德教育课程比重,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
  高校应当加强师德教育课程建设,可以借鉴首都师范大学初教院的培养方案,开设如“教师职业道德”“小学德育实践论”“生命教育”“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等课程。当然,专业理念与师德教育绝不是显性师德课程独自承担得了的。高校不仅要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言传身教的重要影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隐性课程的重要功能,更要注重未来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自身专业理念的渗透与提升。高校要努力探索师德教育的途径与模式,如可以与学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结合起来,培养其教师情感,锤炼其教师意志。另外,除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外,还可以邀请小学教育一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楷模走进大学课堂等途径,以论坛、讲座等灵活的方式,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
  (二)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提高课程的选择性
  通识教育课程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博的学科视野,对未来教师整体素质的养成及提高具有极大意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其知识维度也明确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综合知识素养。针对当前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进一步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拓展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涉及领域,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性,并逐步提高通识教育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之间的融合程度。
  (三)提高教育类课程与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与特点的针对性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课程目标忽视了未来教师即将成为儿童的研究者,课程结构与内容缺乏对儿童学的有效研究与紧密关联,课程实施脱离了小学教育情境。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当以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为主要线索,即课程开设应当结合每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突破传统教师教育专业的界限,以儿童为中心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儿童教育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四)加强综合课程建设
  综合课程建设要求高校必须针对小学教育的实践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多种相关学科共同支撑的,因此不同于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事实上,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小学教师来讲,是难以把学生应有的知识与能力分割为完全孤立的课程。小学教育专业综合课程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还应体现在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教育类课程之间的高度融合。例如,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可与政治理论课程进一步整合,教师信息化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进行整合,大学语文与语文课程教学论进行整合。综合课程建设也要求高校逐步开放各院系间的隔阂,把相对封闭的环境转变为开放的系统,从而达到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
  (五)丰富教育实践形式,明确实践要求
  卓越教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并分阶段设定目标。这不仅避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也为实践的评价提供了有效标准与依据。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可以借鉴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三层递进式全程实践课程体系:第一层次,模块式的训练与体验,时间为第一至第四学期;第二层次,系统的观察与研讨,时间为第五至第六学期;第三层次,完整的实践与反思,时间为整个第七学期。其实践模式是多层次、多维度、递进式的实践取向,是伴随着师范生学习年限的变化、自身角色认知的变化而逐级强化的实践课程设计。
  (六)关注教师教育者自身专业发展,进行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
  高校不仅要鼓励教师教育者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面向小学、了解小学、研究小学,还要通过专项培训、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者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同时,高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小学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聘请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逐步形成高校与小学联合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模式。小学教师教育者自身要不断研究并革新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充分融入优秀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将学科前沿、课程改革以及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必须积极进行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采取更多灵活的如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以及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带来更多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 [2014]5号 [EB/OL].[2014-08-1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xxgk_174307.html.
[2]刘德华,欧阳荣华.美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90.
[3]顾明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N].中国教育报,2011-12-14(03).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优秀教师培养的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小学教育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