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是高职机械工程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相关专业课,如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与刀具等课程的学习。经过多年高职院校工程力学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这门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数少、教材参差不齐、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致教学效果低下,很难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围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高职工程力学课程内容是由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简化并组合而成,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分析。尽管已经做了大部分的简化,但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讲内容还是比较多。而且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相关性不是很大,课程重点又放在了后面的材料力学分析,削减了静力学分析部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学习的难度加大。
高职院校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训上,分配给基础理论课的课时较少,而且因为学生在校只有两年的受教育时间,课程被大量压缩,像大学物理这样的前期基础课程因为总体时限不足的原因被取消,学生一入学就接触工程力学这样晦涩难懂的课程,学生难以理解其内容,教学效果差。
高职学生来源有多种,有高中起点的理科生和文科生,还有“三校”生,还有五年一贯制的初中生,针对层次、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学有相当的难度。高职学生本身的物理、数学等基础差,而工科的学习科目,特别是力学这样的科目更是离不开数学和物理。而且高职学生本身的学习素质较低,思考力学这类抽象问题的能力有限,加之缺少学习的主动性,遇到问题羞于发问,得过且过,而一个班级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上课时间有限,老师不能挨个学生讲解、找问题,所以学生很可能久而久之就放弃了对该科目的学习。
二、高职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
1.优化教材内容
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基本技能和技术训练。教学内容应该以强化应用为重点,强调工程力学在工程方面的应用,将力学分析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公式的推导假设,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注重实验观察。对于教材过于偏重抽象理论的部分要进行必要的删减,同时补充与生产实际相关的知识内容。
2.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看到工程力学这门课难免产生抵触心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更会产生畏惧、厌烦的情绪。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任何新的理论知识,都应采用一个工程实际的案例引出教学内容 (案例的作用是打消学生对该课程的偏见),使学生理解工程力学课程的应用及对工作实际的作用。案例的选择有的采用网上的各种新闻案例,有的是具体的生产一线以及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亲自体会,让学生对于工程力学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有直接的感官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内力”内容的教学时,由于“内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先让学生通过在教室中分别拿不同轻重的东西,像粉笔、书、椅子、桌子等等去感受提重物时手会发麻、肌肉有绷紧的感觉,这就是内力的存在。
3.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结合教学
力学是门循序渐进的科目,好的板书教学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某个例题的解题过程或者本节课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但是板书过于死板,当有图形或者用动态的图像展示时板书显得力不从心,这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通过一些动态图像可很好地展示某些定理的推导或者力的分析,且随时将正在进行的理论教学和工程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纯多媒体教学只用 PPT 等软件展示并不能有效看出解题过程和教学内容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所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很有必要,同时发挥出两种形式的优势,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
4.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激发学习积极性
前面已经提到要采用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但在具体讲解时不能仅靠老师直接的讲授。直接讲授的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工程力学的教学要多重教学方式并用。首先,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由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这样,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就可以实现,而且还兼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次,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例如,在讲授静力学中铰链的约束反力时,可以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和曲柄摇杆机构的实物模型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把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各种铰链进行多媒体演示,进行实际受力情况分析。再次,多采用设问进行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这里引导是转化的关键,关系到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良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正应力和切应力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分析比较,不但对两种应力有了充分的认识,还对材料力学的四种基本变形的受力状态的具体分析有了一个铺垫。
5.改变考核形式
传统的限时考试形式不能测试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而且存在期末考试前突击背定理、压考题这样的侥幸心理,助长了学生的懒惰心理,降低学习积极性。可以改变期末考试的比重,将考核重点放在平时,通过阶段测验、课程设计、大作业以及分组竞赛的方式将一次考核分散为多次、多形式的考核,提高学生平时上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又能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工程力学这种偏重理论性的课程,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通过采取多种灵活多变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体系,不断探索授课方式。作为高职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芳,蔡久评.高职高专 《工程力学》 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总体思路[J].教学研讨,2011(3):69-72.
[2]段翠芳.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5-87.
[3]王先.高职高专 《工程力学》 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