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测绘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拥有测绘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既有办学经验丰富、办学实力强大的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名校,又有办学基础薄弱、处于发展阶段的一大批普通高校,每所高校根据自己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制订了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培养出来 的 测 绘 人 才 为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做 出 了 应 有 的 贡献。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与名校相比,普通高校测绘专业本科教育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与研究分析。山东理工大学是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测绘工程专业是其中的十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为了更好地学习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专业建设经验,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负责人到享有“百年名校”美誉的武汉大学进修学习半年,通过交流、听课、参加实验实习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环节建设、课程建设等诸多方面,为山东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专业建设经验。本文根据进修所学内容对比了武汉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二者的差距,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
武汉大学是“985”高校,也是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全国测绘工程专业榜首,培养目标定位较高,以培养掌握测绘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空间信息快速获取和综合处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测绘人才为目标。山东理工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正处在发展阶段,其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每所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大都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 论文) 。根据两所学校的课程设置,按照以上内容进行整合的对比结果,见表 1。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所占比重相差不大,但是在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和毕业设计方面差别比较大。
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设置比较多,专业选修加上任意选修课程占到总学分的 20% ,每个方向分别有 20 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这对扩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具有重大作用,这是其他任何设有测绘专业的高校无法比拟的; 而山东理工大学的专业选修课所占比重不到 5% ,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很少,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对学生考研和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2) 集中实践,由于两所高校培养目标的差异导致集中实践环节的差异比较大,武汉大学集中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只有 5. 33% ,而山东理工大学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在实践环节占的比重比较大,达到 15. 51% 。
2. 2 专业课程
武汉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的专业课程都是按照测绘科学与 技 术 的 3 个 二 级 学 科 的 专 业 课 程 进 行 设 置的,比较两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大部分专业课是相同的,但是武汉大学的专业课程包括了学科基础( 平台) 课程 12 门,主干课程分 4 个方向分别设置了 3 ~ 4门,这种分方向模块化培养方式是今后高校培养学生的主流趋势,特别是测绘工程专业要开设 3 个二级学科所包含的课程,课程多而杂,大部分高校测绘类专业是从 3个方向中选择部分课程组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学生学的内容多而全,但是每个方向都不精。武汉大学采用一、二年级实行测绘通识教育,三、四年级按照 4 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培养的学生既有全面的测绘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某个方向又有自己的特长,对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都有好处。同时在武汉大学的培养方案中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占的比重较大,主要有 FORTRAN 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 7 门课程,这是武汉大学学生编程能力比较强的原因之一。山东理工大学的课程设置属于目前大多数测绘类高校的通用模式,大而全,每个方向的课程都有涉及,但大都只是学习了其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没有系统地学习某个方向的知识体系。
2. 3 实践环节
武汉大学每门核心课程结束后都有相应的课程设计或实习,由于测绘工程是分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其实践环节也分为公共实践项目 3 项,专业方向实践项目 2 ~ 3 项,总学时数都为 16 周。山东理工大学按照课程知识的相关性和连续性,整合了单一的课程实习与设计,形成 5 项综合课程实习,共 26 周; 这种综合性实习可以解决原有单一课程实习内容相互独立,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系统的问题。
3 实践条件对比
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由测绘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中心下设数字测图、空间定位与导航、测绘数据处理、地球物理4 个基础实验室,工程测量、卫星应用、图像工程3 个专业实验室,以及测绘仪器检测室、数据处理中心、信息化测绘创新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数量多而全,实验中心专职队伍有近 30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占到 64%,大部分的实验都由专职人员指导。实验中心开通了网上实验预约系统,教师可以随时查询实验安排情况,并能随时安排新的实验; 建设了实验资源网络平台,实现了创新实验项目共享。山东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实验实习由学院实验中心统一管理,中心现有 GNSS 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摄影测量与遥感实验室、GIS 工程实验室等; 专职测绘实验员只有 2 人,只负责仪器的发放与管理,所有实验实习均由任课教师指导,实验中心网络教学平台缺乏。
4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路
通过对两所学校人才培养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武汉大学测绘专业的诸多做法都走在国内前列,为其他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山东理工大学今后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4. 1 以专业背景为基础,建立分方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借鉴武汉大学的分方向模块化培养模式,以建筑工程为专业背景,根据我校目前的师资队伍和仪器设备条件,分成“工程与工业测量”“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两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前三年按照大测绘培养思路,最后一年再分方向培养。共同的专业基础与主干课程设置为测绘学概论、测量学、地图学、GNSS 原理与应用、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遥感原理与应用、摄影测量学、数字化绘图软件、GIS 工程实践等。“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课程: 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不动产测量、近景摄影测量。“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方向课程: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空间数据库、定量遥感。为了满足信息化测绘的需求,在培养方案中增加计算机类相关课程所占比重,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C 语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Matlab 空间数据处理、网络基础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数字化绘图软件等课程,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测绘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测绘科学与技术 3 个二级学科方向研究内容增加选修课的数量,每个方向开设 5 ~ 6 门选修课,使选修课的学分达到 20 学分,占整个课程学分的比重达到 10% 以上。
4. 2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校企共建课程建设
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实践性比较强的数字化测图实验、不动产测量等课程进行校企共建,按照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确定课程内容、讲授方式、实验项目,校企合作编写教材; 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讲授一定比例的课程,主要讲授企业承担的大型测绘工程项目和具体作业中的实战技巧,指导学生实验和实习,让学生在校期间能了解企业的作业流程和质量要求。
4. 3 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设置特色课程
针对大四上学期学生考研、找工作、上课积极性不高这一普遍现象,分别设置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技能训练两门课。考研学生选择专业理论研究课程,期末根据考研方向分别出题考核; 直接就业学生选择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期末进行技能操作考核。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设置创新专题设计必修课程,从发表论文、竞赛获奖、科技成果、参加科研活动、课外实验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4. 4 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加强课程建设
结合名校工程专业建设契机,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要求建设每一门课程,所有课程资源全部上网。改革目前以讲师为主体的上课模式,加强教授、副教授上课和进行课程建设的力度,使副教授以上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力军,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时间助课和从事科学研究,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能力和科研能力。
4. 5 以学生实践技能提高为核心,加强实验实习条件建设
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增加专职实验人员,建立实验实习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所有实验实习安排及内容上网; 进一步完善校内多功能实验实习场地,使其功能多样化,设施标准化; 加强与省内外测绘地理信息单位的联系,建立更多高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按照测绘企业职工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模式管理实习学生,企业有权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定实习成绩,让企业真正成为实习的管理主体。
5 结束语
通过两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水平大学由于办学历史较长,师资力量雄厚,培养学生素质较高,在很多方面有着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先进方法,值得我们发展中的学校学习和借鉴; 同时,高校的办学层次不同、培养定位也不同,不能全部照抄照搬,应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自己的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何原荣,邓健.“三三三制”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 养 体 系 的 构 建[J]. 测 绘 科 学,2014,39 ( 6 ) :138 - 142.
[2] 汪志明,许才军,张朝龙. 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地理空间信息,2014,12( 1) :172 - 174.
[3] 许才军.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J]. 测绘通报,2007( 11) : 74 - 77.
[4] 王永志,潘红伟,刘小生,等. 卓越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措施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 11) :22 - 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