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材料论文 > 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分析

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分析

时间:2021-06-28 09:39 | 栏目:建筑材料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6-2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建筑材料论文文章《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2013 年普利兹凯奖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有言:“设计是矛盾的缝隙中开出的花”。建筑设计中的表皮材料运用与所处地域环境之间,便是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材料与环境均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建筑师总是难以回避这一课题,也即如何在建筑与环境的矛盾中汲取营养,以“表皮材料表现”为基床努力培植出建筑艺术之花,拙文便是对此的尝试性粗浅解答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中国大拆大建中的文化迷失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正涌现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浪潮,随之而来的是数量空前的建筑产出,如何在这一文化载体中,调和强势的国际文化与悠久的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如何在拥抱现代文明的同时,回应本土的自然气候、地理景观与深厚传统,均是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这势必需要对历史的重新转译以及对当下与未来的洞察深思。而当前的城市建设现状提供的解答并不容乐观。各地声势浩大的旧城改造与急功近利的新城建设中,正在上演着文化的惨烈消亡与更替,越来越多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传统建筑及其构筑的空间环境,被弃之如敝履直至湮灭无存,而取而代之的有太多的文化价值稀薄的肤浅仿古,或形态各异的现代奇观(图 1-1)。在大行其道的权力盲动与资本喧嚣之下,“我们 600 多个城市已经基本失去了个性,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文化符号完全混乱。一方面是拆得很惨,一方面是建得很糟。光怪陆离、平庸粗鄙的建筑充塞着我们的城市。”[1]无论是受旅游经济或地产开发利益驱动的赝品式古城重建,还是那些罔顾文脉生硬植入的西方设计师的中国建筑试验,均是众声喧哗里价值混乱的刺目外显。今日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共同面临着这种身处歧路的文化危机。而经济后发的中国,30 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与成就,同时有着令人称羡的未曾断裂的古老文明,这些都使我们应该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来应对今天西方主导的全球文化迅猛冲击所导致的本土文化迷失。面对现代科技与商业发展带来的均质力量的侵蚀,与本土建筑地域文化品质普遍缺失的既成事实,我们迫切需要贯穿古今,融合人我,审慎并富有创见地化解现代与传统、地域与国际之间的对立,既强化对传统文化内核与深层结构的理解,又关注时代与技术的变革,树立创造本土文化可识别性的自觉意识,根植传统,培育新枝,以具有地域特质的当代中国建筑,来丰富世界建筑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图 1-2)。在文化趋同的全球化时代,这种凸显本土文化的建筑创作价值取向,或可为当下的仿古狂热与摩天楼地标崇拜注入一剂疗效可期的清凉剂,而它也确已被开拓者的先行实践证明,是破除当代中国大拆大建中文化迷失的有效手段之一。
历史传统与根植传统的新绿
1.2 研究目的:探寻表皮材料表现与地域环境间的关联途径
  当代科技发展迅猛,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却也带来了相较于前工业时代更多的困惑。在纷繁多样的各种可能面前,如何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完成并丰富自己的建筑表达,成为当代建筑师的难解心结。“我们必须不断问自己,在特定的建筑情景中使用特定的建筑材料的意义是什么。一个好的回答可以为材料的使用和其内在的感性品质注入新的光亮”[1]。 而密斯也曾指出,“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性,它们是可以被认识和加以利用的……问题不在于用什么材料,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们”[2]。 这就促使我们不断的思考,在建筑学领域内,有无一种材料选择、应用及其表现的基本逻辑?“不管我们用什么材料来建造建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在建筑与材料之间寻找一个特殊的相遇,材料是在诠释建筑而建筑,同样,我们使建筑显示建造它的原料,使材料‘可见’”[3]。瑞士著名建筑师组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Herzog & De Muron)的这番话,指出了建筑设计需要在材料与建筑之间达成一种平衡。这种平衡需求的根源,在于“建筑设计永远面对着这样的挑战,即从无数细节、不同的功能、形式、材料和尺度中发展出一个整体”[4]。 既然建筑师的责任是建筑的整体设计,那么只有在更广泛的包容性框架之下,材料以及任何关于材料的思考才有意义。那么,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来达成材料表现与各种设计主题之间的平衡呢?或者说,如何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完成建筑的整体设计呢?建筑不是孤立的存在,建筑师需要以统观全局的整体性思维,来协调建筑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正如贝聿铭先生所言,“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足够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对第一点,前辈大师是不够重视的”[5]。早期现代主义大师所关注更多的是摒弃装饰的抽象形式与流动空间等建筑本体问题,以及建筑如何体现“机器美学”的工业时代精神等表现性的宏观问题,无需讳言,除赖特、阿尔托等为数不多的秉持有机主义之类建筑理念的建筑师外,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大多对于环境确实少有顾及;而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单一、环境乏味等缺陷在二战后逐渐暴露,自此对其反思与修正一直持续至今,因而,对环境保持足够尊重,并寻求建筑与环境相结合或与其形成“对话”关系,已经成为当代建筑创作的主流共识
第二章 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传统是我们来时奔流不息的迤逦水路,无论岸侧是曲折幽深峡谷,抑或是平原清晰坦途,也无论今日我们身在何处,藉此回溯,它总是能够告诉我们,那些或隐或显的渡口与渐次汇入的支流,与当初开启行程的隐约源头。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他的名著《历史研究》中也曾写道,“人类并非仅仅生存于现在……我们生活在一条思想的河流当中,我们不断地记忆着过去,同时怀着希望或恐惧的心情展望着未来。”[1] 所谓“论从史出”,回望过去,梳理“材料表现”这一课题的历史发展脉络,显然有利于开展当代研究与未来思考。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物的“材料艺术”得以实现的。世界各地的建筑遗址与留存
至今的历史建筑,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在此进程中,是什么影响人类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呢?不同的材料以及基于材料性能的加工工艺和结构技术,是如何影响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建筑空间与形式,以及附丽其上的建筑风格呢?材料表现的内容在建筑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又是如何流变至今的呢?本章与下一章将通过对前工业手工制作时代和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制造时代建筑材料应用与表现的历史回顾,来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为本论文第四章的理论建构提供史论基础。尽管失之简略,但为了研究的便利,本文着重研究世界建筑中的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作为东方建筑的代表,本文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而西方建筑除滥觞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西欧建筑,也将在根源上对西欧建筑产生过影响的,同为砖石结构系统的早期北非建筑和西亚建筑纳入考察范畴。下文首先分别对西方与中国的传统建筑中的材料应用与表现逐一加以探讨,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发掘二者的潜在共性。
2.1 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不可否认,以欧洲为主体的西方,“拥有无与伦比的全面、完备的地形特征。地表、气候、地质和动物群落共同营造了一个良性环境”[2]。欧洲地表中部为东西向绵延的山脉,将欧洲大致划分为北部平原与南部环地中海地区,北部开放的欧亚大草原为族群迁徙、文明交流与融合提供地利;南部为人称羡、壮观而封闭的地中海,同样为西方世界的文化、经济与政治交流提供了天然的便利通道。欧洲气候温和适宜,北欧温暖而潮湿,南欧温和、干燥而阳光充足,中东欧夏季炎热,冬季清爽寒冷,整体温和的气候满足了欧洲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需要,也基本保障了环地中海贸易与草原商路的全年候通畅。西方文明的核心是“两希”文化:璀璨的古希腊文化,与源于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主体,清晰地作用于该时代的建筑风格、形式与空间需求,以及为此提供支撑的材料的应用方式。而上述便利的水陆两路交通所构成的西方地理上的开放性,使得西方与北非、西亚等相邻地域异质文明间的交流频繁活跃,这也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西方前现代时期建筑风格的不断演进,与建造技术上的相互借鉴。在这种演进与借鉴中,却又存在一条隐性线索,那便是材料选择及其应用在本质特征上的稳定性
2.2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在所有的最初的欧亚大陆人类文明中,中国文明最为与众不同,这种独特性延续至今。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地理上的相对封闭性。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南绕南中国海,北接冰冻的西伯利亚草原,西部因巨大的山脉、沙漠和大草原而与欧亚大陆的其他部分相阻隔。这种封闭性,以及中国文化的强大同化能力,保证了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中国,虽历遭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其文明仍然能够不间断的延续下来,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持久的、最为独特的文明体系。以聚合和连续为特点的中国文明,以文字上的统一,保证了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疆域范围内)的同一性;以从未出现祭司阶层而与其他文明体系(包括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等)迥异的中国文明,其独特的现世主义(自汉代确立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有着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这一基础在隋唐以后的封建社会中的文官选拔制度——科举——和治国体系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保证了中国各时期都存在着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1]。这种地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在中国传统建筑上有着鲜明的体现。以木构架结构体系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自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朝的萌芽始,历经秦汉时期的成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融,至唐宋时期发展至高峰并臻于成熟,一直延续到宗法社会末期,其间以承袭和渐变为主,从未发生重大中断与突变
工业材料熟铁(钢材)与玻璃的材料表现
第三章 全球趋同的近现代以来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3.1 新旧转型期:结构理性主流话语中材料表层知觉表现的意识觉醒
3.2 早期现代建筑:材料结构与表层知觉表现的并进
3.3 当代建筑:材料表层知觉表现渐成主流
3.4 技术理性与信息传达——近现代以来建筑中材料表现的总体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理论建构
4.1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理论基础:表皮的建造逻辑解析
4.2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内容
4.3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手法
4.4 建筑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主要途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顺乎天时:适应地域气候的表皮材料表现 
5.1 适应“保温优先” 型气候的材料表现
5.2 适应“隔热优先”型气候的材料表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地景:回应地域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6.1 回应自然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6.2 回应城市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诉诸人文:关联地域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7.1 显现传统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7.2 契合场所情感的表皮材料表现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整体观”观照下表皮材料的地域性综合表现
8.1 综合回应地域气候、景观与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8.2 综合地域性、时代性与文化性的表皮材料表现
8.3 本章小结
结 论
  2013 年普利兹凯奖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有言:“设计是矛盾的缝隙中开出的花”。建筑设计中的表皮材料运用与所处地域环境之间,便是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材料与环境均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建筑师总是难以回避这一课题,也即如何在建筑与环境的矛盾中汲取营养,以“表皮材料表现”为基床努力培植出建筑艺术之花,拙文便是对此的尝试性粗浅解答。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可概述如下:
  一、材料表现的内容,在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典型如中国与西方传统建筑,有着超越材料类别的“结构理性”表现的潜在共性;在走向全球趋同的近现代与当代的发展过程中,其主体内容经历了细辨可察的转向与新生元素的充实:材料的“结构理性”表现,逐渐让位于“表层知觉”表现;生态意识的觉醒,让材料的“风土美学”表现进一步丰富了材料表现的当代构成;同时,材料的人文表现则一直蕴涵其中。
  二、以此史论分析为基础,系统性的材料表现的内容构成,可扼要提炼为:材料的技术表现,材料的艺术表现,与材料的人文表现。其中,材料的技术表现包涵材料的结构表现与生态表现,其艺术表现可从色彩、透明性、质感/肌理三大典型层面展开,而材料的人文表现,则可细化为基于集体记忆的文化表现,与基于个体感受的情感表现。
  三、以地域性的要素构成为指引,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本文认为有三大可行途径: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与关联地域文化。首先,以表皮材料的“生态表现”适应地域气候,可简化为对“保温优先”与“隔热优先”两种典型类型气候的适应;其次,以表皮材料的“技术与艺术表现”回应地域景观,则可从地域的“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分别展开;而以表皮材料的“人文表现”关联地域文化,可从“显现传统文化”与“契合场所情感”两大角度切入。作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设计策略,以上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同时,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也是时代性与文化性的并时呈现。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材料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