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是以国家或地区整体宏观经济运行为研究对象的课程,是经管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认识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现象和政策,也可以为其他经济类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然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学生普遍反映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甚至有学生认为该课程太晦涩、太枯燥、太难学。因此,为使学生较好地学习本课程,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要求。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粗浅地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整体来看,宏观经济学有以下特点:
( 一)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丰富且派别较多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西方学者围绕如何使国民经济收入稳定地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进行研究,形成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等丰富的理论政策体系。而这些理论政策体系又是由众多不同经济思想流派的经济理论观点构成,仅近现代宏观经济学就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多个派别。这些学派在丰富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由于理论观点的不同,也给许多初学者带来了不解与疑惑。
( 二) 宏观经济学理论抽象且模型复杂
宏观经济学沿袭微观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即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之上的,剔除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有可能影响结论的影响因素,从而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环境。而这些理论分析框架大多是利用数学推导、几何图形和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的。例如,IS-LM 模型推导、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卢卡斯总供给方程等都用到了较复杂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对于数学基础欠佳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难上加难,即便是数学功底较好的学生面对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也会繁琐与枯燥无味。
( 三) 宏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经验总结,是直接来自于现实经济生活,也可以指导现实经济生活。例如,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失业和通货膨胀、经济繁荣与衰退等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的消费、储蓄、投资、择业等都离不开对宏观经济因素的预期和判断。正是现实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宏观经济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理解。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初具雏形。从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真正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来,案例教学法已被视为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精选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模拟现实情景,然后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师生互动,用案例阐释宏观经济学理论,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来源于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的经济现象,从“抽象理论”延伸到“一般社会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的辅助教学方法。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有:在学生方面,首先是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情景和体验”。通过阅读案例,学生很容易进入和体验案例情景,产生诸多困惑与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据笔者观察,每当穿插案例时,大多数同学能认真阅读思考,并积极发言讨论; 其次是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宏观经济学有较多的图形、数学公式、理论模型及派别,知识晦涩难懂。教师通过精选贴近现实的案例,既引起学生兴趣,又生动形象地解释复杂抽象的知识。例如在讲宏观经济学指标时,可以用当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案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 GDP、GDP 增长率、GDP 计算方法、CPI、失业率等内容,并将它们与书本的内容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在教师方面,一方面可以丰富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师要精选案例,就得花费一定时间从网络、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体中搜集素材,在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得从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不断完善自我; 另一方面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既要组织学生对案例思考、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又要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了解学生知识反馈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也锻炼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组织方式
虽然案例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具有上述优势,但是这些优势的发挥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组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案例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组织方式。
( 一) 组织案例讨论
在系统讲完某一理论或一章,提出与该理论
相关的案例,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再由每组学生推出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适当提问,纠正学生的错误,最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完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时,笔者结合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形成案例,请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适时提问“为什么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有哪些政策”,“大学生创新创业可行吗,与经济增长有什么关系”。通过现实生活的案例讨论,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解。采取案例讨论时,要注意所选案例不能太复杂,要紧扣所学知识点,突出难点。
( 二) 组织穿插案例
在讲授某一宏观经济理论的过程中,将一些实际生活案例穿插进去,引起学生思考或加深学生理解,达到诱导或深入浅出的效果。比如,在讲失业理论时,首先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实作为案例,引起学生思考诱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失业的原因; 在讲 GDP 核算时,将我国北方地区的雾霾现象和绿色 GDP 作为案例穿插其中,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采取这种案例组织方式,所选的案例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符合实际的小案例。
( 三) 组织案例辩论
在几章内容结束或整个课程结束,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组,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案例,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组织实施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之前,要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组织好自己的团队,准备好辩论方案,保证人人参与。比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束时,将国家提出的“延迟退休”作为案例,组织学生形成赞成“延迟退休”和反对“延迟退休”两组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既融会贯通了宏观经济学知识,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四、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提升途径
在充分认识案例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组织方式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来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一) 案例选择要现实化、本地化
案例教学法需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它的优势发挥,关系到教学效果好坏。宏观经济学由于上述特点更需精选案例。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宏观经济学的案例需围绕学生关心的题材来选择。笔者的经验是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热点与难点、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重大事件、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焦点等是学生较为关心的问题,从中选择素材作为案例的效果更好。比如在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及衡量时,本人一直以近年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为案例,引导学生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指标,突出案例选择的现实化和本地化。此外,在案例选择上还应突出时效性。比如,在讲宏观经济政策时,将我国才出台的放宽“二胎政策”、房价控制政策、降准降息政策和即将出台的延迟退休政策等作为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让学生带着兴趣将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当地或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 二)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情景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站在讲台一味地对案例进行讲解和点评,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走到学生中间,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氛围。在整个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查阅收集资料、独立分析与思考、对案例展开讨论与归纳总结。同时,教师要把握好整个讨论的进程和方向,将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赋予学生一定的“话语权”,鼓励学生陈述观点。甚至可以让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既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才会得以体现,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 三)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多数院校将宏观经济学的学时减少为 48 学时。课时减少对教师来说,进行基本知识理论讲授就已显不够,若再利用课内学时进行案例教学的难度相对较大,影响教学进度。利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校园网络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将精选出来的时效性强的本土化的案例以影像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不仅能解决因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案例不能被充分讨论的缺陷,还可以打破仅限于一个班级范围内的课堂讨论,师生交流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而且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自主进行进度安排或可同时选择几个不同的案例进行讨论,从而大大提高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教学效果。
( 四) 处理好案例教学法和传统系统理论讲授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它始终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传统的系统理论讲授虽有不足,但它的系统性、连贯性、逻辑性是案例教学法所不能体现的。传统的系统理解讲授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法是传统理论教学法的补充和完善。因而,不能主次不分,过分推崇案例教学法,而应在将系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法合理搭配,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六版)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71.
[2] 徐向阳.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2014( 8) : 96-97.
[3] 康爱香. 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兴趣是开启宏观经济学大门的钥匙[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 2) : 14-18.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应用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宏观经济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