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 重点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重点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时间:2021-06-20 10:51 | 栏目:农业经济学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6-20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农业经济学论文文章《重点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农业经济学》作为重点综合性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农业经济学》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所面临的不重视实践和方法、教材滞后于现实、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差异较大等问题,探讨了研究方法、教学方式、文献阅读、田野调查以及考核方式等相关教学改革及其效果。
  [关键词] 综合型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在不同的高校,《农业经济学》的功能也不同。在农业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以及农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农业经济学属于专业主干课,可看作相关专业的拓展 。对于财经类院校本科教学而言,农业经济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可以看作有关学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而对于这样的重点综合性大学而言,《农业经济学》则是学生拓展视野、了解国情的选修课。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面向世界前沿、植根于中国土壤的全面知识结构和眼界,学习《农业经济学》将有助于大学生朝这一目标前进。本文基于安徽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来研究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问题,同时也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
重点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农业经济学》教学现状

  在农业经济学教学活动中,笔者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各类高校《农业经济学》教学活动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有重点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所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它们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重理论不重视实践和方法
  中国传统思想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耻于器”,极端轻视实践体力劳动和实践。自汉唐至今学者皆重经书,而忽略自然。在科举制度下,更无科学教育可言。自西学东渐至今,中国科学教育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在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把教育看做知识的教育,以知识学习为主,忽视实践和方法掌握等现实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概念轻能力的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眼高手低,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即便是一些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高校教师,也普遍缺乏对方法论的科学把和严格学术训练,这不仅导致了研究中存在着普遍的评判标准混乱、研究缺少积累性、“假说打架”以及诸多被“公认”的、被绝大多数人毫不犹豫地接受的谬误等诸多问题,如此这些造成研究水平的低下。当前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各说各话,学者瞧不起实际工作者,认为他们不懂理论。实际工作在第一线的人们却也瞧不起学者,认为他们出的是馊主意,想的瞎办法,这种现象在三农领域中表现得更甚。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业经济学》更应植根于田野,直接面向真实的农业和农村现实。当然,这些问题与高校实践经费匮乏,教育方式落后有关,但教育取向上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从方法与方法论角度来看待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经常停留于“应该怎样”、“应该如何”的规范研究层面上, 主要解决是“好”、“坏”等价值判断问题,且受政府政策层面影响较大。而超越于现象解释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无论是数理实证研究,还是案例实证研究均有许多值得商榷或有待改进之处,很难发展成为科学意义上的对农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或预测的理论体系。
  (二)教材内容滞后于现实
  首先,教材内容陈旧,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经先进性和实用性特点,但就中国农业经济学教材而言,其理论大多在建国初期从前苏联引进,建立在传统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强调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过分强调政治说教,概念性内容过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学又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有关内容,但其框架体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是成了具有政策解释功能的多学科大杂烩。缺乏学术方法的训练,对于学生能力培养不够,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方法论和专业能力训练。现行农业经济学教材由于更新不及时,无法解释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新情况,难以回答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的新问题,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研究对象学科边界模糊,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重复严重。在研究上,将“三农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使得学科边界模糊,授课内容外延太大,必然导致内涵太浅,多而不精,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现实穿透力。最后,学非所用,教学内容不适应现实市场需求。当前对于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宏观农业经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已趋于饱和,而对懂得农业企业管理、家庭农场经营的人才需求却在日益增长。但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宏观内容、理论概念和有关政策比重过大,微观应用性内容,如家庭农场经营、农产品网络营销等涉及相对较少。
  (三)教学方法单一,效果不佳
  就教学主体而言,在《农业经济学》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学以讲授为主。长期采用“教师———教材———课堂”三位一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体系完整性,与实践联系则相对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忽视,甚至被剥夺,致使学生对于农业经济学课堂学习积极性不足。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掌握,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及研究能力锻炼不够,使得学生日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如此这些,使得农业经济学教学效果不佳。就教学实践的关系而言,普遍存在着教学实践脱节问题。农业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的特点就是其立足于现实,从真实世界出发,针对现实问题。但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习基地相对较少,且建设落后,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等因素,教学与实践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实用技能,实际动手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就考核而言,学生学完了课程考过试以后,只是掌握了一堆理论和概念,而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缺乏系统认识。学生因受到现实就业因素影响,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修得学分,应付了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动机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就教学互动而言,缺乏师生互动和理论联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实际教学效果。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基本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往较少,学生学习仅仅是在课堂上被动地听教师讲,课后则很少进行自主学习或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
  (四)学生差异性较大,不宜采取单一模式教学
  与农业类高校或者财经类高校本科生相比,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更不容易讲授。前者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大多具有一致性,课堂教授相对难度较小。而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差别较大,同样的内容,经济类专业的同学可能觉得简单,而非经济类专业的同学却有可能觉得云里雾里。如果仅考虑到经济类专业的同学的需求,又有可能使得那些非经济类专业的同学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以安徽大学2012 年和 2013 年农业经济学选修课开课情况来看,经济类专业和非经济类选课同学大致各占一半。在非经济类专业的选课同学中,有政治、历史、法学、档案、中文、英语、日语等文科专业的同学,也有数学、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生物等理科专业的同学。大致来说,文科专业的同学与理科专业的同学又各占一半,他们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样的内容,经济类专业的同学可能已在《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中学过,但对于非经济学专业同学而言,他们对于相关内容往往感到十分新鲜,甚至难以理解,要在 54 个学时里让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和具有一定经济学背景的同学同样有巨大收获,显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再者,就生源地结构而言,农林类高校生源大多具有地域性特点,毕业生也主要服务于本省,教师便于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讲授相关课程。如在讲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各地农业高效可结合本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讲解。但就安徽大学的生源地结构而言,作为安徽省属 211 高校,来自安徽的同学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大致各占一半,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不宜过分强调安徽特色。最后,就选课同学的城乡分布而言,无论住在城市,还是住在农村的同学均占很大比重。但事实上,即便是那些家在农村的同学由于在城市长期读书等原因,他们对于自己的家乡,乃至对于农村虽然有所认识,但距离真实的农业农村状况仍有一段距离。至于家在城市的同学,他们对于农业农村的认识大多通过媒体报道获得,基本上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二、《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相关改进

  针对以上有关问题,笔者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方法进行改进:  (一)直面现实,强调有关研究方法的讲解与传授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而学,一个理论只有具备了可检验性、逻辑一致性与可积累性等特征,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由于科学具有这些特征,人们才可以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引下,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按照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大体可以区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类①。这两种研究方法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实证研究可被区分为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前者适合研究复杂问题,后者可为相关理论框架构建提供坚实基础②。这些尽管一部分同学有所了解,但也仅停留在书本上。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只有在方法论基础上打下较好的基础,才能在以后的研究中少走弯路。即便是那些毕业后不准备从事研究工作的同学,打下扎实的方法论基础也有助于提高其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社会认识更加趋于理性,从而有助于其以后的人生发展。鉴于在学术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三农研究领域,经验实证研究方法运用呈普遍增加的趋势③。笔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结合《改造传统农业》、《江村经济》等学术名著向同学们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经验实证研究方法,并结合现实讨论了相关研究方法的应用问题。
(二)以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传统农业经济学教材具有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等优点,但相关内容过于陈旧,不适应时代需求。笔者认真研读了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等有关资料,同时借鉴现行农业经济学教材的结构,结合安徽大学同学的特点,选择模块化专题教学的方式,围绕相关主题采取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相关教学内容总结归纳为若干个专题,并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阐释探究。这种专题教学具有内容精炼,时空跨度大,思维层次高等特点。相关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农业经济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对于相关问题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专题式教学由于探究性强、,跳跃性大,理论难度较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深厚的理论素养、较高的学术水平、高度的归纳和抽象能力和锐利的现实洞察力,才能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借鉴教材,进而超越教材。如在教学中,笔者增加了一些经济学理论知识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如农户行为与家庭农场经营、粮食与食品安全等,从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极大地激发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与学习热情。不仅如此,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引入了讨论辩论式教学方法。在每一专题讲完后,提前将下一专题的有关资料发放给选课同学,并要求学生分组就有关专题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思考,做好发言准备,安排专门学时进行集中或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学生观点并加以评述。这需要教师积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认真聆听学生发言,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大胆表达观点, 深入掌握所学知识,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在上课前,任课教师选择一些当前社会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当前经济学相关课程教学大多采取课堂讲授方式进行,“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对于上课狂记笔记的做法提出严厉批评,他指出记笔记造成了注意力分散,忽略了教师上课讲解的要点,是一个坏习惯,并认为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笔者也注意到了学生死记硬背现象,如采取考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只是考察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熟练程度,考过以后学生也忘的差不多了,无法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及研究能力。有鉴于此,笔者安排教学助理将课件发给每位选课的同学,并鼓励学生上课讨论时积极发言。
  (三)以文献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针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笔者依托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读书会,在阅读一些学术名著的同时,引导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在课外阅读《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等国内优秀学术期刊上的高水平文章,鼓励其结合自己的兴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这种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有着很好的效果。只要坚持下来,每位同学一个学期均可以阅读五至六本学术名著,三十多篇高水平文献,这无论对于提高学生学术素养,还是对于毕业论文写作均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
  (四)面向实践,用田野调查弥补学生
  针对大学本科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的问题,笔者在 2012、2013、2014 年暑假期间,针对农地流转问题,组织田野调查,每次均吸引优秀本科生参加,这种调研不仅锻炼了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对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实证研究方法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不仅如此,笔者还在 2013年和 2014 年春节期间组织了大学生回乡调研活动,鼓励同学们开展一些调查。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对于农业和农村的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五)改变考核方式,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传统考试多以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期末以笔试方法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论、知识点的记忆。这种考核方式显然无法考查出学生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系统认识,更无法考查学生对农业发展最新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为此笔者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或文献进行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发给老师,并结合平时考核结合考勤、发言给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主要采取课程论文进行,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农业农村相关问题搜集文献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是农业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可以更好地掌握农业经济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农业经济基本情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及改革现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学生通过写课程论文,既可以培养其科技文写作能力, 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分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课程论文的题目可以由教师给出,供学生选择, 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拟题,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调研、思考后完成课程论文。在训练学生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 严格把关,防止学生抄袭或随意应付, 尽量把课程论文质量提高, 以起到预期效果。帮助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参加各种论文比赛或者大学生创新课题立项等学术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学术洞察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有关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相关努力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就学生发展而言。多位选修过《农业经济学》的同学被保送或推荐到爱丁堡大学、约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东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名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学生学习风气有了进一步改善。另有一些同学走上了创业之路,如经济学系 2009 级孟祥博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在学校附近开办了一家宠物会所,主要经营宠物及宠物用品的销售,一年盈利约 7 万元,并被新华社、《中华工商时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就学生科研水平而言。经过严格训练后,学生视野进一步得到拓展,研究能力有所提高。安徽大学每年均有八九十位本科生同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有关调研工作。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2010级李康迪同学中标 2012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安徽农村留守农民信仰状况调查研究”,依托项目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以优秀等次结项。经济学系 2010 级朱雪融同学在参加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独立撰写完成了《浅谈家庭农场发展的条件、困境及建议》一文,在 2013 年的第七届县乡干部论坛得到了国内三农领域内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这篇文章于 2014 年 4 月被北大核心刊物《农村经济》刊发。这些均表明,如果方法得当,本科生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重点综合性大学农业经济学教学问题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农业经济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