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5-3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西药学论文文章《“政产教研”背景下贵州药学专业建设模式探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组成部分[1],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培育和发展受到了各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贵州凭借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地理特征适宜于众多中药材生长这一优势,如今已成为我国中药资源大省之一,而且贵州医药行业特别是民族苗药已具有一定的产业经济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尽管如此,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贵州医药行业仍存在产业化能力较弱、产业配套不完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知名品牌建设滞后等不足。造成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贵州医药产业中的主要品种技术含量较低,仿制药占主要部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导致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不高,从而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平台打造不足,导致现有产品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数量较大,但整体规模和实力不强,其中中小企业占有很大比例,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为了解决目前这种状况,“政产学研用”结合是一种重要的组织方式。“政产学研用”指的是在政府的指导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一种合作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发挥企业在资金、平台方面的优势,结合高校人才、技术优势,强强联合,形成优势资源互补、协同创新的双赢局面[3],将高校的技术创新有机地融合到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中,形成高效的创新体系,例如 2011 协同创新中心的兴起[4]。“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建立,增强了药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既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医药经济产业的发展,又实现了区域医药科技和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
1 “政产学研用”对贵州药学专业建设所起的作用
1.1 政府的指导作用有利于高校与药企建立良好的合作环境
国家和地方制定和实施的纲要和规划对于指导高校和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要求,贵州省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提出了符合地方实情的文件,如《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等战略规划,鼓励通过“政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构建良好的合作平台。
1.2 药企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搭建高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快车道”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在当今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由弱变强的重要途径,而如何有效地提高贵州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便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建立以药企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创新体系,对于提升药企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药企作为“政产学研用”合作的投资主体、研发和成果转化主体,可以有效地集聚资源和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高校共同建立集科研、生产和教学于一体的体系,使科研、产业和市场紧密结合。
1.3 高校、药企共同合作,有利于高校药学专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
高校和药企在“政产学研用”合作中应秉持“建设多元化、管理规范化、基地规模化、研究专门化、培养系列化、服务区域化”的观念,共同成立研究中心,共建公共技术平台。创新实践基地可以为高校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够自主开展实验研究、参与实践创新,进一步丰富高等院校药学教育的内涵建设。
2 “政产学研用”背景下,贵州药学专业建设的调整探讨
2.1 依托药企,打造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实训平台
目前,贵州高等院校普遍缺乏实践基地和实训设备,因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如果只依靠高校提供的有限资源,那么学生的实习环境和条件都与高素质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在目前的情况下,药学人才的培养容易与社会需求脱轨,将会导致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社会宗旨相背离。因此,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平台,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药学人才的目标。
2.2 建立“1+1”双导师型师资队伍,发挥不同专业导师的优势
在“政产学研用”合作培养过程中,以培养素质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药学人才为中心目标,同时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校企双方都遴选优秀人员担任导师,在培养的各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跟踪指导。其中,学校将组建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分布合理,理论基础扎实的优秀导师团队;合作单位将选派素质较高、生产科研第一线的专家组成第二导师团队,双导师共同负责理论知识、课题研究、实际操作、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指导工作。“1+1”双导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有利于发挥导师的不同专业优势,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高校与药企共同管理学生,推动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了推进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一体化,高校对药学学生的管理可以采用二级学院与药企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由二级学院负责管理,而学生在实践环节则由合作药企负责管理。在校学习期间,学院党政领导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培养工作,对所有教职人员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定期进行学生访问工作,加强师生交流,便于学校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同时,药企对学生在实践训练阶段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并做出客观评价,及时与高校沟通交流,以便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践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从而推动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培养。
3 结语
贵州高校和企业应充分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依托、以制药企业为主体、以医药市场为导向,联合高校和药企的产学研联盟,通过产学合作、联合育人的机制,联合培养药学专业人才,共建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平台,推进成果转化和项目产业化,构建药学专业建设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既帮助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药学人才,又帮助企业履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有利于加快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促进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威.增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3(11Z):17-19.
[2]宋雪,王璐,陈宁,等.贵州省医药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9-10.
[3]周敏.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3(7):66-67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政产教研”背景下贵州药学专业建设模式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西药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