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提出,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成为我们亟需思考的一个问题。导师制被认为是导师在一定期间内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形式,其价值和意义愈加突显。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也是应用型人才专业规划和个性课程选择的需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导师一般都是教授和研究生导师,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和科研项目,本科生可以直接融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可以在实际科研项目中与研究生协作共同完成辅助性科研基础工作,对提高本科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能够起到明显效果。但是对于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没有充足的科研项目,不具备全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条件,所以只能在一些对导师制有迫切需求的专业实施。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下属二级学科方向众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也不明确。通过对新生的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不准确,在高就业率的数据影响下报考了这个专业,基本不了解毕业后的专业走向。专业导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及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课,从而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1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 对导师制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专业教师对导师制的理解仅仅为每隔一段时间找学生进行一次谈话,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学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专业指导和思想交流。部分专业导师工作比较繁忙,时间紧张,与学生不能进行充分交流,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部分专业教师不够重视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重要性,不明确本科生专业导师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内容,没有系统研究和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规章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本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学业发展方向以及专业课程选择等方面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对专业导师制的作用理解不深入也不充分,不了解专业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区别。没有认识到专业导师对自己专业学习、大学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被动接受,因此不会积极主动与导师联系,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想不到第一时间与导师沟通交流,致使专业导师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1. 2 缺乏专业导师激励机制
受学校政策、职称评审和年度考核等因素影响,教师不愿意花费精力在课外时间去指导和培养本科学生。学生也缺少积极性,不愿意主动去找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部分的教学工作量认定不够明确,目前专业导师一般都是在进行无偿服务,教师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专业导师的工作业绩缺少针对性认定,缺乏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工作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1. 3 专业导师队伍素质不强
本科生招生人数多,普通高校专业课师生比最高达到1∶ 20,教师严重缺编,如果给全体学生安排专业导师存在困难。由于缺编,教师平时课程任务比较重,没有时间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高校教师很多又都是高学历毕业后直接从教的人员,本身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1. 4 师生缺少有效信息交流
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本科导师制的调查发现,导师制实施中没有设置具体的导学任务,就是简单规定每学期交流几次或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创新、科研等泛泛的要求。同时,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有限,投入精力不足,师生交流次数不确定,甚至存在敷衍现象,导致师生间信息交流存在困难。
2 全学程导师制的设计与实践
针对导师制存在的上述问题,在设计专业导师制时对师生进行充分宣传和解释,对专业导师进行遴选并明确具体职责,同时特别注重导师队伍的培养和加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和管理,同时通过每学期的实践环节任务为专业导师提供教师工作量,并加强导师制全学程指导过程管理。
2. 1 遴选专业导师明确职责
土木工程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16 名,其中教授、副教授5 人,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和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教师 9 人,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50% 以 上。 土 木 工 程 专 业 每 年 招 生 规 模 为 4 个 班 制120 人,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每位专业导师需要指导 7 人 ~8 人。具备中级( 含中级)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且已在高校承担教学科研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具有担
任专业导师资格,符合条件的导师由教学部遴选组成专业导师库。通过对本科导师制的研究,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导师制实施方案。明确了专业导师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指导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指导性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完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2) 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特点、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和社会岗位需求,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专业思想。3) 导师应当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理论课程学习、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等,并为学生提供指导意见或建议。4) 导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安排,并遵照教学部统一部署,负责所指导学生每学期的实践环节指导工作。5) 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严谨的学风,杜绝所指导学生出现无故旷课、考试作弊、滋事斗殴等违规、违纪行为。6)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性格特点进行合适的工作定位。
2.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 30% 以上。实践教学环节又分为由科任教师集中指导的课程设计,分散指导的实践环节。以往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都是单独安排指导教师,不同学期对同一学生指导的教师不同,指导教师没有连续性跟踪,导致学生学到的实践技能不连续。通过设置由导师负责学生每学期的分散指导的实践教学环节,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导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欠缺现象的发生。既能设置具体的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同时导师全程负责本组学生的指导,增加了导师的责任心。学生在全学程内能接受到连续的指导,教学效果好。今年春天的新冠疫情,使网络教学成为主要授课模式,同时提供了导师与学生沟通的新途径。可以采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视频和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比如通过腾讯会议、钉钉会议等进行多人在线讨论,召开小组会议非常方便。
2. 3 实施导师制全学程管理
以往是每学期安排指导老师指导各种技能训练,每学期经常是不同的老师指导不同的学生,都属于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这样就完成了师生之间一学期的导学关系,通过几次的实践技能的指导,师生之间不可能产生很深很熟的印象,然后毕业设计又由不同的老师来指导,由于师生比很大,直到毕业,师生之间没有特别熟悉的感觉,好像专业老师就对每届学生完成自己所担任的教学任务就行,没有更多的对学生了解指导。通过推行全学程导师制,改变了这样的状态,同时每位本科生在校期间都会有一个导师专门针对他的指导,通过四年持续不间断的交流和指导,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避免了不同老师之间指导有差别,导致学到的基本技能不连贯。从学生入学开始,每位学生就有自己的专属专业导师,第一学期,导师指导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指导性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完成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后续各学期,按照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设计,安排了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工程建筑设计实训、工程结构设计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每学期专业导师在完成基本的实践教学环节指导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正规途径去查阅需要的各种参考文献,在从事科研训练和专业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勤于提问和思考,教会学生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学生与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的协作能力。在学生具备初步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时,鼓励他们去申请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者让学生参与到自己正在进行的实际工
程项目中来,从而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3 实施专业导师制的效果
3. 1 创新了学生个性化培养途径
专业导师制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本科实践教学指导模式的弊端,创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环节教育模式,做到了建立在学生不同专业素养和个性特点基础上的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内在的潜能发挥,与城市建设学院“共性基础 + 个性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了一致。
3. 2 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以往普通的教学模式就是按照班级编制大班授课,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都是人数众多的大集体。通过入学后的专业指导分组,每个指导组共有 7 名 ~ 8 名同学和一位指导教师,容易形成凝聚力,做事更能团结合作。
3. 3 形成了多样性多元化的指导
专业导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性格特点进行多样性、多元化的学业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活动,参与校内的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各种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
3. 4 全方位指导了学生学习生活
通过导师制的实施,本科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导师对知识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本科生,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作用。专业导师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指导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质疑教师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观点,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学生学会了与其他成员共同交流讨论,最终能够发现自我,并且能够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
4 结语
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专业导师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也是应用型人才专业规划和个性课程选择的需求。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实施全学程导师制,学生得到了个性化发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培养出了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祝 捷,王宏伟,刘京红. 本科生导师制及在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2018,20( 1) : 25-28.
[2] 邓华锋,丁 瑜,王乐华.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导师制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7,26( 5) : 38-41.
[3] 鲁 正,上官玉奇.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究———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 高等建筑教育,2018,27( 2) : 1-4.
[4] 尉建文,陆凝峰. 默会知识与本科生导师制———基于大学生成长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12( 11) :78-84.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对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全程指导体系的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结构工程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