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专升本汉语言文学论文 > 基于汉语言特征的汉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汉语言特征的汉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1-05-17 20:56 | 栏目:专升本汉语言文学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5-1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专升本汉语言文学论文文章《基于汉语言特征的汉语言教学策略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汉字教学无论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当前的汉字教学方法与窘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汉语言文字特点为基础,从笔画、笔顺和汉字结构三个方面探究汉字教学策略,旨在不断提升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 特点 汉字教学
 

  一、目前的汉字教学方法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很多高校在面向留学生开展汉语言文字教育时,用的都是汉字教学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借鉴以汉语为母语学习者的学习经验,通过“先说后写”的形式来满足学习者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口语交流需求。
  (一)先“语”后“文”
  所谓先“语”后“文”,就是先让学习者学习汉语拼音,待其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汉字教学。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学习者在学习初期就可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口语训练,但是也有劣势:学习者的汉字学习与口语练习完全割裂,口语能力虽然得到了锻炼,但接触汉字的机会很少,等真正学习汉字的时候还需重新适应。
基于汉语言特征的汉字教学策略研究
  (二)“语”“文”并进
  这种方法与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的方法比较接近。学习者在阅读课文时,直接学习出现的生字生词,这相当于将汉字教学分散到了汉语教学之中,和其他语言要素教育相融合。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但其在运用过程中也有缺点,即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不强,不能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例如,常用汉字及构词性强的汉字不会优先体现在教学中。举例来说,“的”虽然是个常用汉字,但在“语”“文”并进的课堂中,它出现的时间较晚;而笔画复杂的汉字,如“谢谢”“您好”因为是常用语,反而会出现在汉字教学的第一课,但因为学习者刚刚接触汉字,对这些字形结构复杂的汉字,学习起来会很费劲,并且遗忘较快。
  (三)“语”“文”分离
  这种方法指汉字与口语分开教学,主要有下面两种形式:第一,教师按照汉语言文字特点进行单独的汉字教学;第二,按照教材进行拼音与汉字结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解决“语”“文”并进环节中系统性不强的问题。

  二、汉字教学面临的窘境

  (一)学习者汉字学习能力低
  无论是哪种原因出现的汉字书写错误,归根到底是学习者学习能力弱的问题,如对汉语言文字特点掌握不深,不了解笔画结构,不能掌握高效学习策略。另外,一些初学者习惯使用机械临摹的形式,而缺少对汉字的真正了解,即使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效果还是不明显。
  (二)学习者重视度不足
  经过对汉字学习者的访谈调查得知,大部分学习者学习汉语是由于外界原因,很少是因为自己真正喜欢才学习,这导致其在学习中主动性不强。有的学习者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合格即可,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汉字;还有的学习者认为能够日常表达沟通即可,对书写不重视。这都导致整体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师教学能力不到位
  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时候,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偏误,但很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偏偏很少主动纠正学习者的错误。另外,还有教师在面对学习者的错误时,不能“对症下药、重点强调”。例如针对混淆结构相似汉字的错误,很多教师不会指导学习者分析相近部件的笔画。

  三、汉字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汉字教学策略:
  (一)“笔画教学”策略
  按照字形特点,汉字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就是笔画,因此学写汉字,首先就是学写汉字笔画。常见的笔画有横、竖、撇、捺、点、提、折、弯、钩。对初学者来说,汉字笔画是比较复杂的,他们在书写时常常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师要先教会学习者书写基本笔画与顺序,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当学习者掌握了基本笔画后,可再引导其一个一个笔画地练习,然后再慢慢将其组合成字、词。这样循序渐进,就可以帮学习者化解汉字学习的难度。从笔画构成来看,其可分为基本笔画与复合笔画两种。教师可在向学习者解释基本笔画之后,再讲解复合笔画,这样他们就会感觉汉字学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从具体教学的角度来看,复杂笔画通常由两笔或两笔以上笔画组成,所以需要教师讲解笔画的组成,并强调正确书写,尤其要让学习者认识到的是:对于一个复杂笔画的书写,不能随意将其拆开,例如“几”字一共有两笔,第二笔横折弯钩需要一笔写成,若拆开就会变成错别字。这一点在教学中特别重要,大量教学事实表明,很多时候学习者认为自己所学习的汉字与自己写出来的并无差别,如将“天”写成“夫”或者“无”、“八”写成“儿”等,此时教师要详细讲解汉字笔画的差异性,并教给其正确写法,只有这样才能根除学习者的错误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解笔画在书写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比如,将独体字组合为合体字时,独体字中的笔画就会为了字形的方正而有一定的变化。如,有些字的左半部分最后一笔原来为“横”,组合之后就需写成“提”,比如说“牛———犋、车———辆、土———墚”等。教学中多强调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以减少学习者写错合体字的可能。知道笔画的基本写法后,基于汉字字形的特点,就可进行笔画组合的教学。具体有三个步骤:第一,笔画组合教学。按照汉字构成规律,其中笔画有相交、相接与相离三种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分门别类地重点讲解。第二,笔顺教学。笔顺是指汉字书写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基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其书写规则有: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最后封口。在学习者刚刚接触汉字的时候就要求其按照笔顺书写,可提升书写的正确率,并能使其更加精准地掌握框架结构,让汉字看起来更加美观。同时,正确的笔顺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深刻地记忆汉字字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让学生对其笔画笔顺有更直观的了解,并能在课后独自进行汉字结构的拆分。第三,笔画练习。初学者对汉字的学习是从零开始的,事实证明,学习者对汉字字形的认知常常是不到位的,实际书写与标准笔画也会有偏差,更关键的是学习者自己意识不到,不知自己错在哪里。例如,有的人会将“捺”写成“竖弯钩”,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要在课堂中严格要求学习者,并能在其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同时必须要求学习者多次反复练习,写好
规范汉字。
  (二)“框架结构教学”策略
  上文已经提及:汉字从框架结构来看,包括独体字与合体字两种。独体字是由一个完整的字或部分组成的,不能再拆分;合体字则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分组成的,具有笔画多、组成复杂的特点。汉字的学习实际上主要就是对这两种结构的字的掌握。据统计,在 3500 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中,独体字数量占 10%左右,合体字数量则高达 90%。合体字包括上下、左右与包围结构,其书写要按照顺序逐个部件地书写。例如“茹”先写“艹”、然后写“女”、最后写“口”;再如“遮”先写“庶”,再写“辶”。对于难以分辨结构的字,如上下结构的“会”“参”,左右结构的“刚”“师”,包围结构的“国”“四”等,教师需重点讲解,并要求学习者严格按照顺序进行书写练习。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使用分层教学手段,保证学习者的汉字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另外,在汉字教学中,一些学习者因为对汉字缺乏整体感知,拆分汉字结构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如认为“大”由“人”与“一”组成,“白”由“丿”与“日”组成,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掌握这样两个方法:一是记口诀:“相离相接可拆分,相交绝对不可拆。”也就是说,汉字中,相离或者相接的部分可以拆分,例如“构”为“木”与“勾”组成,是两个部分相离,可以拆分,“古”为“十”与“口”组成,两个部分相接,也可以拆分,但是“串”字是多个部分交叉,所以不能再拆分。二是观察与归纳部件。完成汉字拆分后,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拆分后的部件名称叙述出来。若是合成字可以根据读音拼读,如“构”分为“木”和“勾”;若组成部件为偏旁,则可直接按照现代汉语言中的偏旁读法读出,如“亻”为单人旁、“艹”为草字头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清汉字的意义类属,例如“你”“们”“他”等带有单人旁的汉字与人或者人的行为有关;“她”“姑”“奶”等带有“女”字旁的字则与女人有关;“冰”“冷”“凉”则代表与温度有关;“海”“江”“河”“湖”代表与水有关。围绕汉语言文字中“义”的特点进行教学,学习者在积累汉字的同时,就可独立提取汉字,然后进行有效的区分与记忆。另外,汉字中有很多相似的部件,如两点水和三点水在书写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混乱,教师需要做好辨别,以保证不影响后期汉字的学习。
  (三)“声符与意符教学”策略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汉字教学可以从形走向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提升汉字分析水平,从而掌握汉字本质。当前,很少有学习者利用声符与意符方法来学习汉字,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他们还未意识到“汉字与图画是不同的”,不了解声符、意符在汉字学习中的重要性;第二,他们的汉语知识储备量常常偏少,很难对有限的汉字量进行总结,因此开展声符、意符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既然这一教学策略是以一定汉字储备量为前提展开的,那在学习者打好汉字基础之后,教师就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习者感知声符和意符,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样可在他们头脑中建构对汉语言文字特点的整体感知,并逐渐形成认知与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例如,有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在遇到表示家庭成员的汉字时,表示女性的汉字都带有“女”字旁,如“姑”“姐”“奶”,而表示第三人称的“他”和“她”也都有右侧部分的“也”,这实际上就是意符教学策略作用的体现。
  综上所述,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努力,通过对文字特点的分析,总结汉字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习者提升学习效率。在未来的汉语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开展有效调研,以高效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而掌握汉语言文字的精髓。
 

参考文献:

[1]马威艳,安拴军.对外汉字教学策略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2]刘文文.基于汉字书写特点的对外汉字教学策略探讨———以中医药文化交流中的巴基斯坦零起点学生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8).
[3]王崟.为汉字“发声”———浅谈有效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25)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汉语言特征的汉语言教学策略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专升本汉语言文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