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法学论文 > 行政法学论文 > 基于“三进”专项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安全法”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三进”专项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安全法”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1-04-30 21:04 | 栏目:行政法学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4-30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行政法学论文文章《基于“三进”专项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安全法”课程教学改革》,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结合“三进”专题工作进行“安全法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以“安全法学”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三进”专题工作、融入思政教育的“安全法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依托于“三进”专题课程建设工作,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要求,进而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安全法学”;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这是必须也是始终应当穿插在我国各类课程的教育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这种人才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教育背景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这对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存在较大的限制作用。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很好的将思政教育融合在各类课程的教学当中。因为思政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就理解与运用的反复循环,除了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我们更需要在其他高校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从而达到反复强调,多次理解,进而就可以解决漂流在学生思想表面的思政迟迟不能深入下去。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最新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三进教育改革,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到该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使高校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基于“三进”专项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安全法”课程教学改革

  一、“安全法学”课程的基本特点和教学方案

  (一)课程的基本特点
  安全生产,重如泰山。关乎社会大众权利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中。随着我国安全生产事业的不断发展,严守安全底线、严格依法监管、保障人民权益、生命安全至上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党的十九大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贯彻落实。要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企业主体责任、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及各级领导责任落实。“安全法学”是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核心理论课程,课程内容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以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等密切相关,主要课程概括为以下方面:安全法学基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形成与发展、安全立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单行法律、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典型违法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法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安全生产法》,使学生了解《安全生产法》的所有法条,并对部分重要法条需要灵活运用,从而可以进行事故案例分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课程会涉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工伤保险和事故损害赔偿等,从而让学生全面的去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法》。为了让同学们真正地学活这门课,引入安全生产单行法律、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安全生产部门规章作为《安全生产法》相关法律法规,辅助学生达到更加全方位的了解和认知,最终做到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事故案例分析。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实际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以案说法,以法对案。本课程所选用的安全生产事故涉及面广,“安全法学”事故案例分析涵盖矿业安全、石油安全、化工安全、交通安全、航空安全、工业安全、火灾安全、爆炸安全、建筑安全、公共安全。课程涉及的安全生产事故广,因此结合事故案例教学,是本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方案,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时事政治(如新冠肺炎)、当今政策方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该课程培养目标适应学科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定位,这样才能使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知识,掌握应用实践的方法。
  (二)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案
  1. 法学知识与事故案例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通过选用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法。“安全法学”课程内容中案例教学法贯穿始终。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记忆大量的安全生产法法条,基本每一个法条都会配有合适的案例,或是配有视频,促进理解。并在学习部分法条之后,通常会通过安全生产事故案例,逐步分析,来运用之前所学到的法条,并进一步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大量的教学视频与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使枯燥的法条更加生动形象,能够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很好地掌握并记忆法条的内容。
  2. 诱导型与讨论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传授知识绝不仅仅为储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理论、技能和方法,进而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对待学习中的问题。例如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再进行汇总交流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学习也更具创新性和自主性。面对学生的疑惑,诱导是最好的方式。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诱导、启发、指引、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并且安全法中所涉及的许多事故案例,学生可以通过社会经验基本地判断出部分内容,再通过引导,丰富知识体系,再反复运用,加深理解与记忆是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3. 各类典型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时引导的案例式、探究式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全法学知识体系内容讲授结束后,要让学生能够讲出来,才能证明这是真正掌握的知识。通过小组上台展示的形式,对火灾、煤矿、道路、冶金、建筑等十大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作典型案例分析,确实把知识落实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拒绝考完就忘等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学方式。并且在随堂时,不间断的进行测试。题型多为单选题与多选题,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
  二、“安全法学”课程思政结合的措施体系
  (一)科学合理的理论内容体系构建
  “安全法学”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以安全法学理论与“安全生产法”为理论干线,针对岩土工程(矿山、建筑)安全和化工安全两个专业方向,选用大量、合理的事故案例、相关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适当地
采用“学生讲老师听”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安全的十大行业安全作典型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明确界定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论交叉,完善安全法学的理论体系。
  (二)紧密结合国家与学校培养方案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RTP”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实践计划项目,通过现场实习教学环节(安全工程实验室)和学生在实践中接触课程所学习的知识,了解生产现场实际与课堂理论的差异,实现理论和生产实践在教学上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三)创新课堂教学与实践方法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让学生对课程教学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实现教学过程中角色转移与合理分工。在“安全法学”教学中运用启发性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认知教学“三位一体”的方式;以事故案例的方式引出主要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反复巩固教学内容。
  (四)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创新
  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筛选出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分析该课程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分数评定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保障,使学生认识到考试的公平合理性,防止侥幸心理的产生。通过健全考试模式的设计;提高安全管理理论的分析和应用为特征试题的占比和过程考核占比,丰富试题类型,拓宽出题技巧、内容和答案的标准,降低考试简单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使得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方式中各有侧重,发挥各自的个性与潜能。

  三、“安全法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与方案

  (一)融合思政教育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
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
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
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空前重视。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对安全生产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深刻论述安全生产红线、安全发展战略、安全生产责任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指明了方向。“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安全生产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屏障、撑起生命绿荫。他强调,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本建设项目主要目的是把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融入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课程中,具体的要求如下:
  1. 无形教育要求
  专业课程结合思政教育最需要避免的就是刻意带入和强行融入。由于每门专业课程都有其独有的特点,那么如何将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无形的融入在一起,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无形教育不易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并且也不会影响本门课程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
  2. 启发教育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达到自我领悟是最高效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在结合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减少直接的思想政治指导,增加启发式思想政治领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政治素养觉悟,并让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合实际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与时俱进教育要求
  思政教育必须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无效并且落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结合当下思想政治,融入教学课堂是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
  (二)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思路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前途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极好的现实教材。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入“安全法学”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去,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到该课程的每个章节中去。2.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基本内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改善育人环境,融入课外活动,利用“安全生产周”和“校园安全文化”等活动积极开展专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与“三进”工作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3.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内容与特点,全面、多角度、系统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安全文化自信。
  (三)“安全法学”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方案
  安全工程专业特色课程结合思政教育,依托于“三进”专题课程建设工作,深化课程改革,渗透课堂教学,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入“安全法学”的课堂教学中(详见表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内容与特点,全面、多角度、系统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和安全文化自信。
  (四)“安全法学”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实践
  “安全法学”课程的事故案例,时事政治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最重要手段。课程教学期间,经常提及现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以及专业相关时事。做到学生坐在课堂,知识面向全国。坚决采用最新知识,做到最新理解。在课程学习的时候,既学到专业知识,也学到最新时事。其中,在讲授《安全生产法》条例第 76~86 条(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处理)的过程中,重点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事案例,展示了我国对待该疫情时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中国水平。激起同学们强烈的爱国之心,体现出作为一个国人的骄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 月 25 日召开会议的上,就专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所发表得重要讲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提出 16 字总要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进而介绍我党对待本次疫情的基本重要应对方案。例如国务院部署的五项举措。通过介绍重要时事,例如重庆大学附属医院的积极响应、对待利奇马台风的应对举措和常发的宜宾地震的科学处置等,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知识内容介绍,引出《安全生产法》中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处理的介绍与讲解。课程结课后,通过问卷星等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掌握效果,并掌握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RTP”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实践计划项目,国重实验室科研项目的参加人数,从而使本门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尽全力去更多帮助学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科学研究,融入社会实践。

  五、结束语

  将思想政治与该课程多方位融合,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与思政结合的积极性,提升本课程教学质量;完善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既遵循教育规律,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又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鼓励学生思考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分组汇报等教学基本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评估教书育人效果。努力探索适应新时期学生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教学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方法及手段,实现“双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主的综合改革实践目标。
 

参考文献:

[1]时金娜,郝贠洪,李元晨.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模式实践研究———以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概论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20):99-101.
[2]胡鸿,易灿南,廖可兵,等.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J].高教学刊,2019(20):71-73.
[3]周荣方.明确目标分清主次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24-25.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三进”专项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安全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行政法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