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础教育的学前教育事业,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正大步伐前进着。为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教育的若干意见,紧接着又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法规、条例来规范学前期教育。目前,学前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普惠性的幼儿教育资源不断增加,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也不断加大。此时,多数高校也纷纷抓住这一契机,增设学前教育专业,扩大招生。然而,由于多数高校不断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量,从而出现了班级规模过大的现象。2012 年,有研究者曾对某省 7 个高校进行统计调查发现,60 人以上的班级规模占所有调查班级的 43.16%,而仅仅只有56.84%的班级属于正常规模。以沈阳市一所师范高校为例,该校学前教育专业课如《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就有四个行政班同时、同班上课,上课人数多在 120-140 人之间。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班级规模过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在关注大班额教学为高校教师增加负担、影响教学效果的同时,大班额问题下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专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到大班额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出现了实习准备不充分、实习过程不通畅、实习效果无保障等一些问题。
一、大班额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困境
大班,是指规模过大的班级,班级规模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教师“教”与学生“学”产生一定影响的具体的学生人数范围,但是班级的具体学生人数还没有作统一规定。《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提到,在我国的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比较普遍,尤其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超大班额”比例较高。教育部曾在 2006 年对中小学的班额数进行了规定,指出 36-45 人的班级为正常班额,46-55 人班级就为偏大班额,56-66 人为大班额,66 人以上班级就已经达到超大班额的标准。然而,国家对高校的班级规模却未做出具体的规定,有学者在对高校班级规模进行调查时界定高校班级规模 1-30 人为小班,31-60 人为正常班,61 人为大班。本研究将高校学校中学生人数超过 60 人以上的班级称为大班额。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教育实践困难重重。
(一)“高校口”困境:实习前期准备不充分
专业知识、技能的储备为学前教育学生的实习打下良好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实习生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性支持,其专业能力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同时,专业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其从事相应职业工作时的自我效能感。由此可见,高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多,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能够及时地跟进,从而出现了专业课学习大班额的状况,大班额问题下教师对班级的掌控力开始降低,进而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质量。首先,教师无法像之前小班授课一样能够通过与每个学生进行互动问答、眼神交流等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大班额背景下,学生的考核评价过程受到阻碍,导致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从而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再者,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考虑到任课教师组织管理学生的困难,以及大量学生的涌入会给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影响等问题,导致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的机会更少。因此,探索出大班额背景下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创设能够促进学生习得的理论性知识向应用型实践知识转化的支持性环境,才能保障后续学前教育实习生实习的有效进行。
(二)“实习口”困境:实习过程不通畅
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实习生数量骤然增多,造成了实习基地选择不轻松,实习生管理、指导过程不通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增多,使得实习基地的选择更加困难。一方面,大量的实习生需要更多的幼儿园来承接,此时,就会出现一些承接实习生的幼儿园之前从未带过实习生的现象。公办幼儿园以及部分私立幼儿园因其具有较好的管理制度、声誉以及师资力量等备受高校的认可,长期承担着接受实习生的任务。然而,一些办园质量、园所师资等并不十分完善的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就有可能是初次承接实习生,这些从未承接过实习生的幼儿园因其实习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实习指导教师业务不熟悉、师资力量薄弱、幼儿园办园理念落后等原因必然会导致对实习生的培养出现参差不齐的现状。另一方面,实践———指导———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是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途经,学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应及时给予指导,解决其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知识问题、教学技巧问题以及心理偏差等问题。然而,在大班额情况下,及时有效地指导显得非常困难。实习指导教师需要针对实习生的个体情况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然而随着实习生数量的增多,实习指导教师均分给实习生的指导时间越来越少,不能够针对实习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全面的反馈以及指导,从而降低了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效能。另外,为了顺应实习生增多的趋势,实习指导教师也相应地小规模增加,然而实习指导教师能力却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新手实习指导教师以及能力素质较弱的实习指导教师就会出现指导意识弱、专业能力差、缺少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等现实性状况。指导意识弱导致指导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发现指导契机,专业能力差致使实习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同时,由于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实习生出现的心理偏差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发现与得到解决,也会影响到实习指导的质量。由此可见,在当前实习生骤然增多的状况下找出能够促进实习生在园提升教学能力的方法是非常迫切的。
(三)“院园对接口”困境:沟通内容、主体不明确
院园沟通是学前教育实习有效开展的必然前提。处于“封闭”或者“被封闭”的教育体制机制下的人才培养,由于其在院园沟通内容、渠道以及沟通主体方面存在不明确从而极易出现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错位。在实习生任务与内容信息沟通方面,随着实习生的增多,实习生接收单位也相应地呈现增多趋势,从而增加了高校学院与幼儿园沟通的任务量,出现了院园之间不能及时有效沟通的现象,导致高校不能完全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进度等。同时院园沟通的不畅通,也会出现幼儿园无法了解实习生的实习任务与目标等实习相关内容,造成了教育实习的“跑偏”。如在河南省的某一幼儿园曾发生过幼儿园无视实习生的实习任务与目标,让实习生从事整理杂物、搬运书籍以及打扫卫生等一些与专业实习无关的工作,最终导致实习生忍无可忍,愤然离去的尴尬局面。在院园双方实习指导教师沟通方面,幼儿园方指导教师与高校方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交流沟通,幼儿园指导教师与高校指导教师在实习指导时出现指导内容、指导理念等方面的偏差,导致实习生实习时出现理念性偏差,从而会影响实习生实习的效果。同时,院园之间沟通主体的不明确性也会增加院园沟通的难度,学院在院园沟通层面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幼儿园、实习生以及指导教师等实习主体无法确认“谁来沟通”“如何沟通”等问题,致使出现附带性实习难题。例如,沈阳市某高校实习生向其所在学校反映其所在实习幼儿园环境差、教育理念落后以及缺乏对实习生的重视等问题,于是,学校紧急决定撤回所在园的所有实习生,导致该幼儿园无法紧急应对出现的实习生撤离状况,从而影响了该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秩序,实习生所在高校的社会声誉也因此严重下降。案例中沟通主体出现不明确性,校级实习生负责人认为此事的沟通是实习带队教师的责任,实习带队老师认为园校沟通应是实习管理层的职责,从而导致高校与幼儿园缺乏及时的沟通。由此可见,明确院园沟通主体、渠道以及园校沟通内容,建立相应的院园沟通责任机制是保障实习效果的必经之路。
二、大班额背景下学前教育实习的新路径
学前教育实习活动不只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问题,教育过程是一个全面立体开放的实践活动,需要幼儿园与高校相互协作。首先,学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场”,从而在特定的模拟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实习激情、“预演”实习生实习身份,使其能够了解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复杂与多变,而不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其次,大班额问题下,“学习共同体”的有效使用使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以往经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最后,院园的实习沟通机制的建立为学前教育实习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机制保障。
(一)“实习场”:文化境脉下高校学生实习身份的“预演”
文化静脉即是指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呈现个人的行为,这一情景脉络包含了文化建构的意义,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互动,也即是强调真实环境的互动而不是局部情境的具体学习。由上可以看出,学习过程是情境性的过程,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专业技能知识需要经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内化为自己牢固的知识。然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少有机会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境中,“实习场”作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把习得知识转化为内在知识的一种特殊环境,就具有了其存在的价值。“实习场”是高校教师在高校资源的依托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建起来的模拟幼儿园的场景,其作为一种拟真的情境,为高校学生实习身份的预演提供了便利。首先,高校教育实习必须以幼儿园为依托,幼儿园为实习生的实习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资源保障。“实习场”解决了在大班额问题下学生学习过程中见习机会较少的困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仿真的世界,切实了解幼儿园教学一线的真实状况;其次,“实习场”中的问题不再是孤立的、静态的,它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挖掘出来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动态性问题,作为实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实习提供预设性建议。
(二)“生生—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由消极
“单打独斗”向积极“合作成长”的转变学习共同体既是合作的一种理念,也是作为“合作体”存在的一种实体形式,主要是以学习小组为载体,实现协作成员的共同成长与进步。在大班额问题下,仅仅通过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来提高实习生的实习能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实习生的数量却在逐年增加,指导教师很难完成对每个学生逐一的指导。此时,“学习共同体”的提出能够为实习生的实习能力提供帮助。“学习共同体”是以“生生—师生”相互协作的方式来实现协作成员的共同发展。在实习过程中“生生—师生”相互协作学习,实习生把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难题呈现出来,通过大家相互研讨、查阅资料、咨询相关教师等方式获得解决性方案。基于实习场域的“生生—师生”学习共同体结构模型如下图:
如此这样,“生生—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了“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生”“实习生—实习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既能有效解决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也能调动实习生的实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得大班额背景下的实习生的实习更加有意义,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下实习过程中存在的迫切问题,实现由消极“单打独斗”向积极的“合作成长”的转变。
(三)“院园深入对接”:构建“幼儿园、高校、院园”三位一体沟通模式
为解决当前实习生管理混乱问题,通过构建“幼儿园、高校、院园”三位一体的沟通模式,实现稳固长效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合作机制。高校主体方面,构建成熟完善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具体明确实习领导者的任务与职责,分配任务到个人,实现实习生管理的责任制以保障在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实习生以及承接实习生的幼儿园能够熟知“向谁反映”“如何反映”,避免“踢皮球”现象的发生。幼儿园主体方面,抛下实习生累赘论的偏见,转向关注高校学前教育实习生能够为幼儿园带来新理念、新思路的新认识。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机会,高校学前教育实习生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方面相对较薄弱。然而实习生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却是很多幼儿园教师缺乏的。因此,幼儿园方面应“取长补短”,善于运用实习生的优势,同时,为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并帮助实习生在其“劣势”上有所进步,构建幼儿园—实习生利益共同体。院园主体沟通方面,首先,建立高校—幼儿园实习沟通机制,使得院园各方主体明确双方沟通的具体内容、途径、时间以及相关沟通负责人等,从而达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其次,为幼儿园—高校双方实习指导教师提供沟通渠道,从而有效避免其在实习指导过程中“跑偏”。最后,双师型教师应发挥其沟通桥梁作用。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种既能培养高校学前教育学生又能指导幼儿园教师的复合型人才,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学习指导的过程中能够熟知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教育教学活动进程等内容。同时,双师型教师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教师也能够熟知高校学前教育学生的情况,达到了“知彼知己”,进而能够为院园之间的沟通提供有力的支持条件,从而能够实现实习生—幼儿园的有效配对。
参考文献:
[1] 杨静,姚利民.关于高校班级规模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12(7):86-93.
[2] 李玲.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构想[J].中国成人教育, 2010(2):64-65.
[3] 陈洪青.小学英语大班额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 2012.
[4] 陶青.班级规模与生师比的混用、辨析及其政策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 2008(11):17.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班级规模大问题下学前教育实习的困境与出路》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实习论文栏目。